前往
大廳
主題

妥協的產物-威廉明娜級的衍生艦種

Takaru | 2023-12-06 16:05:38 | 巴幣 212 | 人氣 612

諾林根級廉價版艦隊旗艦

威廉明娜級大型艦隊旗艦服役後,只有兩種途徑能得到該艦,一是分配給上將以上軍階的艦隊司令,二是向皇帝購買造艦許可。這就導致許多中將和中級貴族無緣該艦,剛好在785年帝國軍宇宙艦隊提交了指揮型標準戰艦的後期升級計劃,於是他們不斷向帝國軍高層和大貴族們進言,希望能研發一型基於威廉明娜級的中型旗艦。
真正意義上的限量版


最初設計局直接將威廉明娜級縮小至標準戰艦尺寸的677米,但問題是,威廉明娜本就是標準戰艦放大而來的,再改回去不就是又一艘標準戰艦嗎,於是方案被駁回,設計局只得重新設計,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以SS75K型指揮型標準戰艦為藍本重新設計,新的設計保留了威廉明娜級最大的特徵-高大威武的艦身,設計師將艦體加高到與威廉明娜級一樣的120米,原本主反應堆預計採用了威廉明娜級的規格,但因為成本和內部空間的限制,只得用回SS75K型的反應堆,但根據計算,僅靠一個反應器無法提供全艦所需的能源,所幸高大的艦體有足夠的空間塞得下第二台反應堆,雙反應器的配置使得本艦的艦體處有2個主反應堆檢修口,這讓第一次目擊該艦的同盟軍認為其中一個是不是偽裝。
和威廉明娜級相同高度的艦身
罕見的雙主反應器設計


輔助動力艙段採用了與標準戰艦一樣的型號,但主推進器則為了配平艦體前部的重量採用了大型化設計,雖然這會增大推進劑的消耗,在測試中發現,如果2台反應爐都用於推進的話,本艦的航速甚至能達到高速戰艦的水平,這也會使推進劑的消耗進一步加劇,不過得益於高大的艦體,內部搭載更多的物資,所以不會像高速戰艦一樣需要頻繁的接受補給。
從背後看有點滑稽


主砲系統由10門25CM中子光束炮組成,同樣得益於高大的艦體,在火力上本艦比標準戰艦高出不少,在主砲下方是2門大口徑軌道炮,兩舷各安裝了25門荷電粒子炮作為舷炮,在艦身各處也安裝了25門近防雷射砲作為點防禦火力。飛彈和軌道炮的配置和標準戰艦一致。因為艦體寬度和標準戰艦一致,所以在裝甲防禦上沒有差別。增大的艦內空間可以裝載更多的物資,或是讓門閥貴族大搞裝潢。
亞提斯星域會戰時,諾林根的主砲在進行輪射


最終本艦於786年建造完成,在接受海試時發現即使採用大型化的推進器,本艦的重心依然會前移,這就導致本艦在航行時會發生偏航的情況,更嚴重的是推進軸線不在一條直線上會使本艦在躍遷時艦體會大幅震盪,嬌生慣養的門閥貴族們肯定是無法忍受的,最後不得以安裝了亞空間穩定器才使這種情況有所改善。然而本艦最大的問題在於高大的艦體帶來的側面投影大大增加,這就加大了被命中的機率。而且為了能夠有效防禦寬大的側面,加裝了數個護盾系統,進一步加大了能源消耗。
3艦的對比,可見諾林根的側面面積有多大

海試結束後,本艦回到船廠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而一直在關注本艦的中級軍官和門閥貴族們對本艦的外型大失所望,有人說如果威廉明娜是一座要塞的話,那本艦只是一面城牆,外觀設計十分差勁,動力艙段和指揮艙段的連結設計毫無美觀。在首艦交接後帝國軍艦隊提交的報告書提到,本艦雖然在戰鬥效能上比標準戰艦有所提高,但其他方面並沒有改進,而且造價是指揮型標準戰艦的1.5倍,性價比十分低,所以不建議量產。本艦被命名為諾林根級廉價版艦隊旗艦後就一直停泊在奧丁帝國軍宇宙港,直到787年被下賜給剛晉升中將的梅爾卡茲,並一直充當其坐艦直到797年的帝國內戰。
和威廉明娜比確實單薄了些

諾林根本來可以成為標準戰艦的後期改造模板,卻為了迎合部分貴族軍官的審美而強行將原本優秀的艦體設計改得不倫不類,萬幸的是本艦被授予了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梅爾卡茲,在他的指揮下,長達10年的戰鬥生涯中本艦從未受到任何損傷,穩紮穩打的戰鬥風格也使得同盟軍很難攻擊梅爾卡茲艦隊的側翼。797年2月,利普斯塔特盟約成立,梅爾卡茲被迫也參與其中,4月帝國內戰正式打響,此時諾林根正在奧丁宇宙港進行中期檢修,梅爾卡茲和副官施耐德只好搭乘別的船前往禿鷹之城,原本預定搭乘的威廉明娜號被菲雷格爾男爵霸占,無奈之下只能乘坐一艘指揮型標準戰艦,這對身為貴族聯合軍作戰司令官的梅爾卡茲來說簡直是一種羞辱,不過宅心仁厚的梅爾卡茲並未在意,甚至都沒有在艦體上塗上識別標誌。面對後期已經是一盤散沙的聯合軍,依舊指揮著自己的直屬艦隊戰鬥到了最後一刻,本來準備自盡的梅爾卡茲在施耐德勸說下流亡同盟,而在奧丁的諾林根,就此封存,戰後來在回到帝國的施耐德上書下,諾林根退役成為帝國戰爭博物館的藏品,而施耐德也成為了博物館的成員,負責維護這艘充滿回憶的戰艦。

帝國內戰時梅爾卡茲的坐艦,周圍是魚雷艇
再見了尤里安,我要回奧丁當博物館長(並迎娶梅爾卡茲的女兒)了
艦隊收藏系列的諾林根
諾林根的3DCG
諾林根的側視圖

一波三折-帝國軍航母

750年,同盟軍第一次將航母應用到戰場上並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帝國軍這邊反應卻有點遲鈍,在接下來的30年裡眼看著同盟軍投入了多種型號的航母,而除了服役艦載機和魚雷艇外就再無動靜,連艦載機母艦都是由運輸艦改裝而來,雖然這些艦載機母艦一次可以搭載500架艦載機或100艘魚雷艇,但龐大的艦體導致其非常容易受到攻擊,而且數量過少使防空圈無法覆蓋整個艦隊,所以帝國軍內部紛紛響起了要求裝備航母呼籲聲,帝國軍仍然在優先生產戰艦和巡洋艦,對航母的研發工作一直在延遲。為了壓制住這些聲音,帝國軍為所有戰艦都裝上了艦載機機庫,甚至專門研發了75f型這種艦載機搭載量不輸給同盟軍同期航母的戰艦。
你可以搭載王爾古雷
甚至連你也可以搭載


786年,在戰場上目擊到同盟軍最新型的拉撒路級大型艦隊航母時,帝國軍有些著急了,因為據推測該型航母裝備了艦載機控制指揮系統,使得同盟軍艦載機在戰鬥中更具協調性,戰鬥力也大幅提升,而己方的戰鬥機因為缺少指揮漸漸趨於劣勢,在經歷過多次因為喪失制空權而導致的慘敗後,帝國軍終於承認航母的重要性並決心研發建造航母。
同盟軍的快樂搓板


雖然研發航母的工作被迅速提上議程,但戰況的不斷惡化不允許帝國軍花費數年的時間研發專用的航母,所以只能在現有戰艦中選擇設計基礎,其候選對像有2個,1個是奧德姆拉級大型艦隊旗艦,2是標準戰艦,最後因為奧德姆拉級的設計已經太老舊而選擇標準戰艦。不到1年時間,帝國軍就建成服役了FR80型輕型航母。該型艦在戰艦頂部設置了機庫模組,2台輔助推進器與機庫一體化,艦載機作戰指揮系統則安裝在了艦體下方的多功能艙段內。為了能容納下60架艦載機的發射口和相關的設備,FR80型擴大了艦體,使艦長達到了682米,艦寬達到了208米,艦高達到了286米。
在範佛里特4-2泊地停泊的格林梅爾豪森艦隊其中就有一艘FR80型航空母艦


FR80型戰艦只是解決了航母的有無,戰鬥力還是無法和同盟軍的拉撒路級相提並論,首先艦載機就少了40架,為此帝國軍利用艦載機控制指揮系統建立了指揮鏈路,讓FR80型航母也能指揮週邊戰艦的艦載機。時間來到了788年,這時帝國軍新一代大型艦隊旗艦威廉明娜級入役已經入役5年了,設計局建議總參謀部以威廉明娜級為模板設計建造大型艦隊旗艦。此舉很快就遭到了門閥貴族的反對,在大貴族看來,威廉明娜級是他們的專有物,即使是威廉明娜的改型,由平民和下級貴族指揮也是對他們的侮辱,而贊成者認為,貴族的面子對於戰爭的勝利毫無幫助,於是雙方開始了近一年的無休止爭吵,爭吵聲最終傳到了皇帝腓特烈四世耳中,在聽取了帝國軍三長官和幕僚在總監的建議後,他將雙方召集到了黑珍珠室,就此事進行了裁決:同意以威廉明娜級為基礎設計大型艦隊航母,並將自己的御坐艦肯斯坦豪斯號交由設計局進行改裝,為了安撫門閥貴族的情緒,同時下令研發一艘新型大型艦隊旗艦給大貴族。
什麼?竟敢動我們專屬戰艦的主意,真是無法無天了!
來猜猜哪艘戰艦是因黑珍珠廳而誕生的


789年,大型艦隊航空母艦的研發工作正式展開,有了FR80型的設計經驗,設計局輕車熟路的完成了新型艦隊航空母艦的設計,同時肯斯坦豪斯號也進入船塢開始進行改裝,791年,改裝工作完成,經過海試後通過驗收並給予其FR88型大型艦載艇母艦的編號。本艦長1124米,艦高471米,艦寬343米,比威廉明娜稍微大了一點,雖然外觀相似,因為成本關係,武器系統和推進器都被降低了規格了,因為無需承擔炮戰任務,所以艦首主砲被替換成了巡洋艦的12CM口徑主砲,還是20門的配置。兩舷還各安裝了22門舷炮,其中一門被安裝在了機庫模組背後以防禦來自後方的攻擊,除此之外在艦體各處也佈置了眾多的激光近防砲。
後期型航母的舷炮
航母的主砲在進行輪射

而推進器性能的降低對航空母艦的影響就很大了,它使得航空母艦的航速比標準戰艦還要低。輔助推進器外型設計得四四方方,外型更像是運輸艦,反應器採用的是標準戰艦的主反應器。戰艦頂部的大型機庫模組比75h多了很多功能,除了可以搭載120架王爾古雷艦載機的機庫外,還整合了飛行員宿舍,燃料庫和彈藥庫。機庫上安裝了雷射導航系統,可以自動引導王爾古雷起飛或降落,這樣即使在駕駛員昏迷的情況下也能自動控制艦載機返艦。
後期型航母的機庫模組,注意後部荷電粒子炮的砲口,在機庫前端的突出物則是雷射導航指揮系統
火力全開的帝國軍航母
後期型航母的艦尾特寫

艦體下方的多功能艙段依舊是艦載機控制指揮中心,寬大的內部空間即使佈置了指揮中心後依舊有空位,因此設計師在此安裝了2具大型對艦導彈發射器以增強自衛能力。在海試時,設計師發現在滿載狀態下,反應爐的負擔非常大,艦內很快了積累了大量的廢熱,為了盡快將這些廢熱排放出去,設計師不得已在反應爐後部的艦體裝甲去除,安裝了散熱器,這裡也成了航母的弱點之一,同時在機庫後部也做了同樣的設計以排放輔助推進器反應器產生的廢熱。
外露的散熱器
航空母艦在發射大型對艦飛彈


791年底,肯斯坦豪斯號進入帝國軍服役,792年FR88型航母開始正式開始量產,並根據肯斯坦豪斯號反饋的實戰數據對航母進行改進,短短幾年時間航母就生產了前期性,中期型和後期型3種型號,其實這三種型號的最大差異只存在於機庫的不同,接下來就簡單介紹一下。



FR88前期型

完全按照肯斯坦豪斯號的規格進行生產,機庫和拉撒路級類似,也是半開放一體式佈局,在機庫門開啟的時候起降區是真空環境,作業人員必須穿著太空服才能進入該區域。上下兩層機庫,上層是起飛區,下層是降落區,王爾古雷降落後,移至機庫維護,然後經由升降機移至起飛區待命。雖然這有利於艦載機的快速起降,缺點也十分明顯,那就是和拉撒路級一樣,一旦起降區的王爾古雷被擊中,很容易造成連鎖爆炸最終誘爆整艘航母,所以很快肯斯坦豪斯號就試驗安裝了另一種起降系統。
一艘前期型航母在起飛王爾古雷機群
沐浴在雷神之鎚粒子流之下的魯茲艦隊的一艘前期型航空母艦

FR88中期型

考慮到半開放一體式佈局機庫存在許多不安全因素,所以最終被帝國軍捨棄了。於是肯斯坦豪斯號用回了在帝國軍戰艦上普遍使用的單機庫設計,即每架王爾古雷都擁有獨立的機庫和整備設備,這無疑會增加成本。一旦雷射導航系統故障或重傷的艦載機返航都會使降落成為一場災難。雖然理論上如果一個機庫被擊中後,產生的爆壓會朝著破口快速洩壓從而保護別的機庫單元,然而大口徑光束炮擊中機庫導致整個機庫模組爆炸的情況並不罕見。而且起飛的時候有幾秒鐘時間王爾古雷需要調整武器臂無法移動,這也是王爾古雷最脆弱的時候,所以這種機庫佈局依舊不是最優設計。另外前期性航母在實際使用時也存在大氣層內航行時進氣量不足的問題,所以在輔助推進器上安裝了2台大型進氣口來改善這種情況。
已經完成中期型改裝的肯斯坦豪斯號,此時正是第六次伊謝爾倫要塞攻防戰期間,坎普是其第三空戰隊的隊長
王爾古雷起飛時有一段脆弱窗口期
王爾古雷是武裝臂向前降落的,這樣有利於整備維護
機庫門關閉加壓後就能不用穿太空衣進入了
被命中機庫後引發大爆炸的中期型航空母艦

FR88後期型

794年,伯倫希爾的量產型技術驗證艦巴巴羅薩下水,因為巴巴羅薩的設計相當保守,所以未通過量產決定,該艦也隨之移交設計局作為技術驗證艦使用,在2年的時間裡,設計局為巴巴羅薩安裝了許多試驗性裝備,例如重力彈射機庫。
巴巴羅薩曾經也是沒人要的孩子

所謂引力彈射機庫,其實利用人造重力場讓王爾古雷在彈射時擁有更高的加速度,縮短了艦載機在起飛時的脆弱窗口期。同時王爾古雷發射位也進行了重新設計,武裝臂無需向前擺放,這樣就不需要在起飛後調整位置,提高了王爾古雷的生存率。因為重力彈射要求發射口垂直佈置,所以設計師重新設計了機庫模組,將120個發射口佈置到了機庫模組的頂部,側面就專門成為了降落區。
機庫頂端的120個彈射口


儘管FR88型航母在792年就開始批量生產,但是產量一直不高,一方面是工期漫長,另一方面則是門閥貴族的暗中阻撓,雖然之前皇帝親自下令研發航母並要求門閥貴族們不許再過問此事,但大族們始終心存不滿,於是陽奉陰違開始對航母生產線進行破壞。後來在萊因哈特掌權後,航母的生產進度才大幅上升,在799年有近1000艘的航母下水,這相當於之前2年的產量了。儘管戰爭最終在801年結束,FR88型航空母艦的生產仍舊會持續下去,畢竟在先前的戰鬥中已經證明了航空母艦的重要性。
羅嚴塔爾艦隊的一艘後期型航空母艦
帝國軍航母的側面圖

TR88型大型魚雷艇母艦

這是FR88型航空母艦的改型,除了將王爾古雷機庫替換成魚雷艇機庫外,其他數據與FR88中期型一致。TR88型母艦可搭載32架魚雷艇,由於魚雷艇的體型重量限制,在起飛時需要用起重機將其調離機庫,在這段時間裡魚雷艇和母艦本身都相當脆弱。在巴米利恩星域會戰時,帝國軍的一艘TR88型母艦就在魚雷艇的起飛過程中被光束砲擊中,8架魚雷艇的連環爆炸誘爆了這艘母艦。
外觀和航母一致
魚雷艇母艦的前側視圖
魚雷艇的起飛方式
魚雷艇和輔助推進器的爆炸是這艘母艦沉沒的原因
魚雷艇母艦的1/5000GK成品
魚雷艇母艦的側面圖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