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遨遊星海的巨鯊-同盟軍標準戰艦1

Takaru | 2023-11-03 21:15:43 | 巴幣 102 | 人氣 534

至建國伊始,自由行星同盟就不懈餘力的發展作為艦隊核心的戰艦力量,從最初的8艘海尼森級標準戰艦開始,到正式量產的阮金華級標準戰艦,再到在達貢星域會戰中大放異彩的640年型標準戰艦,接著到因技術限制獨特外型的745年型標準戰艦,最後到經典的788年型標準戰艦,同盟軍標準戰艦的設計理念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所有設計都是以戰鬥為目的,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多餘設計。
只為戰爭而生


690年入役的第四代標準戰艦因為技術限制不得不將動力艙段大型化,這就導致了正面投影大大增加,經過40年的研究,在物理學和材料學上的突破終於使得動力艙段實現了小型化,因此新型戰艦外型也回歸了640年型戰艦的設計。雖然在設計時的目標是徹底的模組化建造,但是因為技術限制,動力和武器艙段依然沒有完全模組化,這種情況一直到埃阿斯級大型艦隊旗艦的入役才得以改變,參考了埃阿斯級的技術,後期型標準戰艦,例如785年型和788年型都實現了完全模組化。

在艦隊設立之初,同盟軍就以黑旗軍作為參考對象,在資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打造出一支擁有完整作戰能力的艦隊,因此像帝國一樣設計建造昂貴的泛用型戰艦顯然是行不通的,只能在戰艦設計時優先保障最重要的戰鬥指標,其他指標能簡化就簡化,能取消就取消。例如為了安裝盡可能多的武器而縮小了艦員生活艙的空間,又例如艦體採用緊湊化設計使得一些重要設施不得不安裝在艦體外,而且物資裝載量偏低。這些因素都對戰艦的持續作戰能力有著深刻的影響,所幸同盟軍處於戰略守勢,大多數情況下面對的敵人是遠道而來的帝國軍艦隊,而且大多數會戰在一個星期左右便會分勝負,所以並沒有影響標準戰艦的作戰能力。至於進出大氣層的能力則乾脆取消掉,反正同盟軍艦隊的敵人主要是帝國軍艦隊,陸戰就交給陸軍那群丘八好了。
可以說,同盟軍就是黑旗軍的精神後代
和帝國軍戰艦不同,同盟軍戰艦設備大多是暴露在外的
當然也不是所有行星都不能進出,例如重力偏低的巨型氣態行星就可以安全地駛入


從740年第一艘預生產型標準戰艦進宙,到800年1月最後一艘戰時急造型標準戰艦加入比克古艦隊。在長達60年的生產過程中,有將近20萬艘該型戰艦被生產出來,因為技術升級等因素,不同批次的戰艦外型也有細微的變化,而其中最被大眾所熟知的型號為788年型,這是同盟軍最新同時也是最後一型標準戰艦。
第5艦隊所屬的一艘初期型標準戰艦,矩形的艦首武器艙是最大的特徵。

如果說帝國軍標準戰艦像一把手槍的話,那同盟軍的標準戰艦就像是一支步槍,同盟獨特的工業美學在這艘戰艦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該艦採用的是徹底的模組建造法,因此只要有設備,連民用船廠都能完成總裝工作,而且建造週期也十分的短,據民間軍事專家估計,一艘標準戰艦的建造週期為4-6個月,非常適合大量生產。標準戰艦在維護性方面也值得稱讚,全艦由100個大大小小的模組構成,當一個模組損壞時,只要替換掉相應的模組即可,在極端的條件下甚至可以從友艦拆解需要的部件。大遠徵中,在前哨戰擊潰同盟軍艦隊後,帝國軍並未認真打掃戰場就向亞姆立札星域集結了,這就給倖存者們一個機會,借助被擊毀友艦的可用部件,同盟軍將士成功的修復了受損輕微的戰艦並向著伊謝爾倫走廊撤離,因為要避開帝國軍的巡邏艦隊,所以在大遠徵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這些戰艦才陸陸續續的回到伊謝爾倫要塞。
完全模組化也帶來了高維護性的好處,一個廢棄的基地都能完成標準戰艦的維護
同樣的,維護所需人力也比帝國軍少

以788年型標準戰艦為例,該艦艦長624米,艦寬72米, 艦高136.5米(含FLT天線)。主武裝為8門20公分中子光束炮。4門為一單元安裝在艦首武器艙,同時艦首護盾發生器也安裝在這裡,與帝國軍不同,同盟軍選擇了主砲數量和射速,雖然齊射時的破壞力略顯不足,但是整體作戰能力大致和帝國軍標準戰艦相當。同時利用對中子加速器重力場的控制,使得主砲還有另外2種發射模式:爆發模式與攻城模式。爆發模式下,中子光束的直徑只有7厘米,威力也只有平時的1/3,但是射速卻大大增加,此模式適合在近距離攻擊失去護盾的中小型戰艦,爆發模式也被同盟軍這場戲稱為打孔機,因為一輪攻擊往往能在敵艦上留下幾十個砲孔。而攻城模式正好相反,中子光束的直徑最大能達到4米,威力也比平時高數倍,在中距離甚至一次齊射就能過載帝國軍標準戰艦的護盾,但是代價就是每次射擊完後需要等待漫長的再充能時間。
所謂的20公分中子光束砲指的是光束直徑20公分
尤利西斯牌打孔機
尤利西斯使用攻城模式開火
破壞力也是爆表

在艦首甲板上層安裝有發光信號板,這是因為宇宙中的電磁環境十分複雜,在戰場上尤為惡劣,在通訊受到干擾的情況下,就只能使用穿梭機或者發光信號板傳遞信號了。
從地球時代就在使用的發光訊號板

在上下甲板也各安裝有3具多功能發射器,發射方式採用電磁彈射,可以發射從誘餌彈到大型對艦飛彈等多個彈種,之後則是補給對接艙門。連接武器艙段和指揮生活艙段的是VLS 發射艙,為了避免在砲火命中,整個艙段被設計成了V字形。785年型為上下甲板各3聯裝,788年型升級成了各4聯裝。一次齊射即可發射8枚搭乘雷射聚變彈頭的飛彈。
因為強對流風暴而相撞的同盟軍戰艦,可以清楚的看到其中2具多功能發射器
亞姆立札前哨戰時,第13艦隊的戰艦在發射誘餌彈
馬爾··亞迪特會戰時,透過電磁彈射發射的對艦飛彈
一支標準戰艦編隊在進行VLS齊射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