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遨遊星海的巨鯊-同盟軍標準戰艦4

Takaru | 2023-11-03 21:19:16 | 巴幣 2 | 人氣 341

因為受困軍費的不足,同盟軍標準戰艦的基本設計理念就是易於大量生產,為此全艦採用了模組化,不僅可以縮短建造工期,修護時可以節省人力物力,而且通過追加和更換任務模組完成對應的作戰任務,做到一艦多用。完成作戰任務後還能拆除任務模組變回普通的標準戰艦。除此之外,同盟軍也根據作戰需求基於標準戰艦設計建造了特殊用途的艦艇,以下就簡單介紹這些戰艦。

788年D型戰艦

這是一型徹底強化防禦的標準戰艦改型,透過強化艦體裝甲和換裝埃阿斯級的護盾系統,使得該型戰艦防禦力大幅增加,同時將半開放式機庫改為內藏式,消除了一大隱憂。但是因為重量的增加導致機動性降低。因此許多同盟軍指揮官不喜歡該型戰艦,認為他們拖慢了艦隊的整體速度,但是在防禦作戰時,這些戰艦就能展現它們的價值,作為盾牌吸引帝國軍的火力以掩護其他戰艦火力輸出。在私底下和非正式文件裡,這型戰艦又被成為無畏艦(Dreadnaught)或重型戰艦(heavy type)
亞姆立札星域會戰時,第13艦隊的D型戰艦在掩護其他戰艦
在被擊沉前,D型戰艦可以承受多輪火力的攻擊,這也保證了其他戰艦能無後顧之憂的輸出火力


788年E型戰艦

這是一型戰時簡化型標準戰艦,因為換裝了降低功率的反應堆,以及巡洋艦用的探測器陣列,所以工期和成本大幅降低,根據計算,2艘的標準戰艦的資源和時間可以建造3艘E型戰艦,所以當軍費不足或是戰損無法及時補充時,同盟軍就會建造該型戰艦。並在條件改善時透過更換模組升級為普通的標準戰艦。在同盟後期,軍力嚴重不足的同盟軍就是依靠大量的E型戰艦勉強和帝國軍抗衡。
一艘第12艦隊所屬的E型戰艦,拍攝於範佛里特星域會戰時


788年G型戰艦

這是一型強調近距離砲擊戰的標準戰艦改型,在艦首下端安裝了埃阿斯級大型軌道炮,並在正面艦體處加裝了6門軌道炮,使得近距離砲擊戰能力大幅提供,同時增強了艦體各處的裝甲以應對近距離混戰。
一支G型戰艦編隊正在進行軌道炮齊射
在執行突擊敵陣任務的G型戰艦,注意不同口徑的軌道砲彈包裹的等離子團顏色也不同


775年H型戰艦

當新一代標準戰艦逐漸成為艦隊主力戰艦時,同盟軍所採用的分艦隊旗艦還是老舊的騰格里級分艦隊旗艦,在性能上已經弱後了。因此同盟軍便在標準戰艦的基礎上設計建造了一型專用的指揮艦,作為分艦隊和獨立艦隊旗艦使用。該型戰艦比普通的標準戰艦長了6米,達到了630米,在外觀上也有著與別的戰艦不同的特徵,比如艦首的半球形裝置,裡面安裝的是球形大型超光速通訊天線,用於增強艦隊指揮能力。H型戰艦可以指揮2000-3000艘戰艦進行作戰。在同盟軍的戰艦中,採用內藏天線設計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但考慮到天線是設置在艦首,會採用內藏式也不是不可以理解。同時艦橋也參考了休伯利安級,採用了外露式設計,雖然存在被直接命中的危險,但在當時能有效抗干擾的數據鏈通信系統還未研究成功的情況下,這是有效提高信息獲取效率的手段。當然為了防止意外,在艦橋前方安裝了護盾產生器以保護艦橋。
舷炮火力非常貧弱

安裝了艦隊指揮系統後,該型艦的重量大大增加,同時也佔用了過多的能源供給,這就導致了在武裝方面不得不作為妥協,首先主砲被換成了18厘米中子光束炮,其次舷炮數量也少於標準戰艦,對此擔任突擊敵陣任務的分艦隊常發出不滿的聲音。而為了配平過重的艦體前面,在推進器上還增加了配重,使得航速降低。
H型戰艦的側視圖

儘管有火力不足的缺點,同盟軍還是建造了5000艘左右的H型戰艦,在新型的H2型戰艦問世後,H型就陸陸續續的接受改裝,升級成H2型,或是退居二線,成為星域警備艦隊的旗艦。其中,就有一艘名為馬爾杜克的H型戰艦。

馬爾杜克原是第1艦隊第14分艦隊的旗艦,後來成為巴拉特星域警備艦隊的旗艦,以海尼森第6軌道宇宙港為母港,負責巴拉特星系及週邊宙域的治安巡邏任務。在此期間,馬爾杜克接受了改裝,艦橋內部換成了H2型式。在第8次伊謝爾倫攻防戰中,山卓·雅拉肯少將率領2200艘警備艦隊戰艦加入楊威利的增援艦隊行列,並在攻防戰後期完成了楊威利賦予的任務,在戰役的最後階段,雅拉肯和阮文紹無視了楊威利的命令追擊敗退的繆拉艦隊,中了羅嚴塔爾艦隊的埋伏,艦體中部中彈斷裂成兩截,前截失控撞上己方巡洋艦,雅拉肯少將陣亡。
動力艙段被直擊,引發的爆炸將馬爾杜卡炸成2截
僚艦:你不要過來!!!!
艦橋的造型有點像機器人的頭部
馬爾杜克的後視圖
同盟軍的作戰序列中,H型戰艦是分艦隊旗艦
馬爾杜克的側視圖

785年H2型戰艦

785年,H2型戰艦進入同盟軍艦隊服役,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埃阿斯級大型艦隊旗艦的技術反饋,該型艦在尺寸上已經做到了和普通的標準戰艦一致,因此很難在外觀上區分H2型和標準戰艦的差別。
新舊兩代H型戰艦的交會


H2型戰艦雖然在指揮戰艦數量上限依舊是2000-3000艘,但是得益於小型化的艦隊指揮控制系統,耗能大大降低,使得該型艦可以裝備與標準戰艦相同的武裝,在火力方面明顯強於舊式的H型戰艦。

H2型戰艦服役後就迅速取代了H型的地位,除了新造艦外,大量的H型也接受改裝,升級成H2型,雖然主要是在同盟軍常備艦隊裡服役,但還是有一小部分被配屬到了地方艦隊,而一些富裕的地方政府,也會購買H2型作為星系警備艦隊旗艦使用。
艾爾法希爾星系警備艦隊的旗艦顧米亞也是H2型戰艦,楊威利的首次勤務就是在這艘艦上


H2型戰艦最有名的就是傳奇戰艦尤利西斯了,以後會詳細介紹這艘戰艦。

788年L型戰艦

專用的高速戰艦因為造價昂貴,以及生產週期漫長而數量稀少,所以同盟軍設計建造了L型戰艦作為高速戰艦的補充。這是一型強調機動性的戰艦,透過拆除和削減一部分裝甲,以換取高速高機動力。在艦隊戰中作為機動兵力,和驅逐艦一起快速填補戰線,或是和高速戰艦一起追擊潰逃的敵軍。因此也被前線艦隊稱為快速戰艦。

788年M型戰艦

這是一型強調遠距離對艦對要塞戰鬥的戰艦,在艦體各處都安裝了多功能飛彈發射器,一次齊射即可發射40枚大型雷射聚變飛彈。並將艦載機機庫改裝成了彈藥庫以增加載彈量。該型艦也被稱為武庫艦。
一支M型戰艦編隊正在進行飛彈齊射


788年R型戰艦

這是一型電子偵察艦,負責在戰前對敵艦隊進行偵察及情報收集行動。該型艦用裝載了和騰格里級分艦隊旗艦相同規格的探測器艙段替換艦首武器艙段,同時在艦體各處也安裝了各類感測器及探測器,在艦體內部也安裝了強大的資訊處理系統,足以應付收集到的龐大資訊。艦艇搭載的9架偵察型斯巴達尼恩也能有效拓展R型戰艦的偵察範圍。與強大的情報收集能力相比,本艦的武裝只能用貧弱來形容,只有8人座多功能飛彈發射器和12人座雷射近防砲。但是R型戰艦也不是為了戰鬥而設計的,所以遇到敵人逃命才是最重要的。

艦尾的動力艙段被替換為了休伯利安級的動力系統,在提供充足的能源時也使R型戰艦擁有驚人的航速,畢竟遇到危險時只能依靠高速擺脫敵人了。

除了宇宙艦隊外,同盟軍情報部也擁有一些R型戰艦以執行秘密任務,這些戰艦都安裝了足以摧毀整艘戰艦的炸藥,當無法逃離帝國軍的追擊時必須選擇自爆,而這個秘密只有艦長和少數高級軍官才知道。

788年U型戰艦

常年的徵戰使得同盟的人力資源幾近枯竭,為了彌補這個困境,同盟軍計劃開發自動化戰艦,雖然該型戰艦被俗稱為無人戰艦,但實際上如果完全無人操控的話連自動長距離航行都做不到,因此在作戰時還是需要一小部分的艦員在艦上操控,不過在執行諸如閉塞港口等特殊自殺性任務時,這些自動化戰艦就能體現出價值了,無需考慮艦員的傷亡,只需簡單的指令就能控制戰艦撞向要塞港口以封鎖帝國軍艦隊的出入能力。
完全無人操控的話語只能執行簡單的指令
例如無人戰艦編隊做短距離機動或是上下移動之類的


到人力資源更加窘迫的伊謝爾倫共和政府革命軍時期,在關係到兩軍命運的希瓦星域會戰中,尤里安大膽的將1000艘左右的艦艇改裝成了無人艦,執行欺敵任務,並在黑色槍騎兵艦隊突破時引爆了這些戰艦,給了帝國軍傷亡的同時還造成不小的混亂,使革命軍得以重整陣型。在隨後的作戰中,2艘U型戰艦以自己的犧牲掩護登陸艦伊斯特利亞突襲,成功將尤里安一行人送上了伯倫希爾。
兩艘U型戰艦在位伊斯特利亞吸引火力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