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給自己的創作心得備忘錄3

爆炸哥布林 | 2023-04-25 18:53:13 | 巴幣 0 | 人氣 166




口語化是難免的


  一個寫作經驗足夠的人會避免讓文章看來太像是畢業論文,也不可能支持要讓所有的句子看來都像是來自考卷中的照樣造句。

  我們都知道學校用心良苦,希望孩子認識細致的修辭,最好再把優雅的文言文給背了又背,但別忘了,現實中少人像上個世紀的人那樣講話,更甭提模仿幾百年前的詩人了。我們交朋友時絕對會試著避免過分正經,即便是更像樣些的交際也是盡可能以創造舒適氛圍為主。

  寫文章時要避免成為課文的複製品。以上,用不著誰來要求,是一票年輕人的天性。哪怕是出了社會,大家也不鼓勵誰去回到那個講究咬文嚼字的階段,甚至年紀越大還越在乎到底用詞習慣是否有跟得上時代。

  說得更明白一些,三不五時透露出古早語言習慣的人很容易被排擠,講話太過正經且明顯希望各位就當他們老學究的人總會被視為是可疑和噁心的。

  可以避免ㄧ些奇奇怪怪的網路歪風進入句子中,也用不著瘋狂複製新世代的各類快潮,但不得不承認,太偏離生活甚至脫離現實的講話方通常都是極不自然的,更不可能受歡迎。

  生在腦過勞情況嚴重的現代,一般人見到極為乏味又不易閱讀的句子可不想要多讀幾遍好理解,而是乾脆放棄。這對還未累積足夠人氣的作家來說可不妙,稱得上是致命傷。


複雜化


  全劇進展到一個地步後,選擇將情節進行更複雜的延伸是很正常的。

  試圖讓人物之間的衝突增加,也許還有更明顯的資訊不對等、生理上的不便,甚至天降巨變等等,反正為了避免無聊,讓看上去已經塵埃落定的一切都再掀波瀾,這很正常,但千萬小心,別一下讓焦點偏離太多,也別忘記要把情節再度單純化,以及最最最重要的:時時提醒自己要繼續取悅觀眾。

  因為單純的把狗血情節加入又添上太多非必要資訊只會導致閱讀難度增加,只有太過傲慢的新手才會以為複雜化等於有機會把一堆實驗元素丟進去,甚至誤以為觀眾很樂於接受考驗。

  這也是政治正確風格之所以不受歡迎的主因,誤以為觀眾很樂於給糟蹋的編導讓佯裝成說教的社運洗腦進入大家的視野中,這不僅野蠻,還特別沒文化。


構成的實現


  許多動畫的製作名單中都有系列構成這個職稱,他等於決定編劇接下來的努力重點。哪個角色該死該活,競技的輸或贏等,全由系列構成決定。編劇負責將細部情節補上,系列構成甚至可能不會指定要有哪些對話。說穿了,同樣是文字工作者,字打最多的通常不是系列構成。

  聽上去是還算合理的分工,卻還是導致許多影視界的災難,像是前些年的太空超人啟示錄,以及最後一戰真人影集等等。

  上述現象,讓我們得以窺見一個特別詭異的創作現象:在一開始,幾大特定目標絕對是存在的,身為導演或主筆,自然很清楚每個段落的欣賞重點,以及最後的結局為何。

  問題是他們不見得有參考對象,負責的可能也不是什麼經典改編,所以這個最初的過程常被誤以為容錯性極高,然後一個不小心就變成每個負責編寫劇情的人都在打混。

  像是精美的《聖鬥士星矢omega》,一個白銀聖鬥士一大堆,連聖鬥士學校都跑出來的東東,全劇看他們打打打打打,到最後對話空泛、複製貼上的成分越來越多,作戰的時候文戲不講究情調,氣氛營造幾乎沒有,戰術無腦、戰略常常沒啥存在感。

  悲哀的是自中期開始,許多情節發展很違反人性,幾個主要角色卻連吐槽都省了,好像只是一堆盆栽似的站在後面。編導一定曉得這些人的存在價值低落,就乾脆用更新美術設計等手段讓他們身上的裝備有存在感,屬於比較精緻的垃圾,卻更讓人覺得討厭,難怪連幾個主要角色的玩具都只出不到一半。

  當然我們也別忘了《星際牛仔》真人影集,一部把褐色皮膚都改成白色再把一個姓布萊克的人改成黑人的網飛嘔吐物,全劇最嚴重的問題還不是那堆瞎政確調整,而是劇中的人物老是喊窮卻會為了營造名場面而丟掉昂貴道具;有特別出名的原作卻處處與原作設定相衝突,許多段落的展開都極其廉價,大改的人物設定不僅沒有帶來歡樂還特別不寫實。

  可以看得出,編導希望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東西,但對觀眾缺乏體貼,而且沒有顧慮像是加入這堆詭異情節後會給整體質感帶來怎樣的衝擊

  正因為從零開始,許多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會加入,根本不管是否合適,甚至以創造出藝術的高度等理由來否定任何合理指控。

  更糟的是,就算是寫作經驗豐富的創作者,可能對自己一時唬爛出的東西通常都不是很珍惜,可能寫過就忘,日後出現矛盾也不願認錯,更沒打算好好處理。

  說了這麼多,解決方法其實不難,就是下筆前要考慮細節的設計是否合乎全劇需求。

  大膽的嘗試確實能夠讓編劇接近由系列構成指示的主要目標,或許還有導演出面強調這些場面有多重要,但無論如何,要顧及觀眾的感受,不要總是強調實驗精神和教育意義,在認真談及衝擊性和發展怎樣曲折之前,先營造出社會化足夠的感覺非常重要。

  以《星際牛仔》真人影集為例,傑特兄這個人看上去好像是個好角色,但他為了多看自家小朋友的演出就把苦差事都丟給史派克去做,之後的發展是他得知老搭檔原來過去的經歷很黑暗就決定要拆夥,給我們的印象不是一個顧家的好爸爸有精神潔癖,而是一個失敗的丈夫、前警探,不僅社交能力低落,連當賞金獵人也是三流的。


段落的分量


  取決於兩點,篇幅和對整體展開的影響力,聽起來很簡單,卻是一票編劇和作家最常搞砸的部分。

  以《惡靈古堡》真人影集為例,膚色大改已經很讓人感到難過,全劇試著在人物的自我認同上有不少著墨更是顯得詭異,因為劇中的重點明顯是在生化兵器失控後的末日氛圍中,密集強調校園內的大吵大鬧顯然導致格局下降。

  編導不知是為了省錢還是覺得以上情節遠比娛樂觀眾要緊,就把動作場面切得支離破碎,讓一堆明顯與遊戲不符的場面出現,再試著只是讓兩個重要角色談些無關緊要的事。恐怖氣氛營造有限,而且留下的一地問號也讓大家很不耐煩,導致全劇開頭大家最有印象的除了蟲蟲和殭屍外,就是其中一個很叛逆的女角強調自己會觀看動物方城市的二創色圖。

  這邊也有順序上的問題,如果上述段落好好安排在大事件都處理得差不多時,那確實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像《搶救雷恩大兵》在看俘虜瞎扯蛋和一票人面對大戰前的閒聊也都很讓人印象深刻,先前的段落很是緊張,所以當他們有機會歇息、聽一點好音樂時,還會讓隊上懂外語的人出來幫忙翻譯。如果是正在交戰中,則是會用很不衛生的方式分享口香糖。

  《綠色奇蹟》是一部被社運爛咖誤以為是替廢死說話的傑作,劇中談到個人經歷的段落相當節制。電影版刪減了一票死刑犯的過往,也把孩童失蹤的追逐段落給刪去,為的就是在有限的篇幅中讓焦點更集中。至於自認覺青卻如此不老實是為什麼,則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中。

  很明顯的,惡靈古堡真人影集的編導就是不懂以上基本功,一下就把這類有的沒的在開頭塞入太多,不僅讓觀賞時的不適感激增,也讓重要段落顯得沒營養。可能也是意識到不太妙,編導便用雅致的場景設計,讓觀眾有比看宜家家居目錄還要舒適的感覺。事後讓大家理解到,這個團隊有人確實沒太對不起自己的工作,特別是負責道具和打光的。

  談及合理的編劇手段時我們的確需要多聊聊名作的好,也順便把一堆糞作的爛給強調再強調,聽起來儘管殘忍,但差勁的東西本來就該被視為是負面教材,每個試圖研究或參與創作的人都該有一份口袋名單,裡頭既有我們剛才談到的那些,也該包含被低估的和被嚴重高估的。

  我的結論很簡單,重要的事應該被分配足夠的篇幅,不那麼重要的則應該省略,不然就是慎選時機,絕對不要逆向操作。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