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尾聲:對所謂漢學-中華思想的看法

坪圳氏共和國人 | 2022-12-21 15:48:29 | 巴幣 330 | 人氣 331




                           vs  






細探所謂的華文化、大和文化還有將兩者串聯關係在一起的「漢學」內在思想,與表面形式差異不小。不過身在現代,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思想交織衝突的全球化社會空間當中,誰不是這樣受到影響呢?
 
 
  誠然,地理氣候環境,決定了經濟生活型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這可以做最佳解釋。華北黃河滔滔濁流,河水氾濫難以控制、環境衛生難以維持;可能養成了強調外向但習慣越界、不拘小節拉近關係的華文化。銜接兩大水域的日本列島,山岳河流俓渭分明、翠綠潔淨卻地震頻繁,亦養成了強調素色、純淨去汙穢、界線分明又珍惜節儉的和文化。




 
  文化不該去評論高低,但是實用性、合理性還有能否轉換角度去思考,則是可以觀察並評價的。相較於被「超前發明」的大一統思想束縛壓迫、異族入侵還有歷經文革的東亞大地,歷經百年戰國亂世仍能成功保存繼承文化的東北亞列島,四十年前不輸給現代韓流的「哈日風」,歷久不衰的動畫創作產業、學術發展乃至於工業技術發展等等;對於真正重視並了解文化保存者來說,大概會稍微羨慕日本吧?
 
 
 
  這裡想講文化認同,雖然學術分類上,文化認同不等於國家認同,我認識的一些台派喜歡書法、漢語古典跟耽美古代風格的小說人物,也不影響他們對台灣的認同。但是這兩者彼此影響很大,難以否認。
 
  喜愛一個文化,究竟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它的價值觀?文化元素的創作藝術品?還是人云亦云?另外,是否根據考究無疑的歷史事實,還是跟中華漢史觀那樣,把歷史當成信仰而不在乎真相了呢?
 
  日本歷史學家兼東京大學教授平野聰先生,所出版的《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可以參考,剛好也找到一篇不錯的摘要心得,「《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徹底摧毀我對中華民族的美好想像,真好》」雖然省略很多發現,但直白又更仔細~~~
 
 
  關於對文化價值的美好想像成為迷信,這在日本也找得到一樣範例:江戶國學者伊勢貞丈(一七一五-一七八四年)曾激烈批判日本儒學者們,他的發言如下(第一百六十-六十一頁):
 
  「所謂儒學、漢學者,不過是一本本會吃飯的字典,對國家社會,其實毫無用處。」
 
  「此等儒學者惡劣之至,心中只有西土(中國),對我國蒙昧無知,盡是嘲弄我國,毫無品格。」
 
  「出生我國、食我國之米、穿我國之衣、住在我國,卻貴西土而輕賤我國,此乃不義之儒者也。」
 
 
  如此強烈的批判攻擊,在台灣似乎能看到類似的場景。不同的是,因為過往政治因素,台灣史不為四十歲以上的人所知,也不為時下年輕人重視多少。
 
  要講武力事蹟,台灣出過蔡牽、劉香、顏思齊、鄭芝龍等著名海盜;鄭氏的東寧王國是台灣史上第一個海上獨立政權,卻因為本人早逝加上繼承問題功敗垂成。清代台海港口市鎮的繁榮、日治的現代化建設,也是取決於大清國的戰敗開港與割地,而不是某些人愛說的「祖國善意」。知道海洋史,就一定能清楚台灣史。
 
  臺灣,台澎群島,終究是一個本體上的海島國家。也許不要再假裝自己是一個大陸型國家,注重有史以來的周邊海洋與島嶼互動交流、生存衝突的歷史,新提出的所謂的海洋史觀,會更加重要。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冰河裡的胖蟹
伊勢貞丈講的那些真的好像在嘴某些台灣人www
2022-12-30 00:35:05
坪圳氏共和國人
新年快樂~~應該說嘴滯臺中國人?
2023-01-04 09:27:26
愛德莉雅.萊茵斯提爾
感覺歷史課本幾乎著重在中國而台灣的部分並不是很多,而且憲法本身也很多需要改的地方( ´・ω・`)
2023-03-14 19:41:16
坪圳氏共和國人
的確,作者就是為了批判對岸49年帶來的文化為主題XD
2023-03-14 19:43:50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