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自由象限公會】【評文】77の評文《聖女遺香》

月下七光 | 2022-09-10 03:24:04 | 巴幣 30 | 人氣 322


※闇黑模式開起來





『由於伊莉莎白、亞伯拉罕與威廉的描寫與劇情篇幅預計長達數萬字,因此先對這篇章最後的一段劇情與戰鬥部分開始動筆。因此我希望在戰鬥與記憶的穿插,以及對於聖女的描寫的方面給予評議。』
 
寫這段評文前,首先很感謝被指定,可以做為撰寫評文者之一,萬分榮幸。由於有了評文方向,就不必長篇大論敘說:為什麼要從這些角度寫、以及為什麼從這些角度觀察……等,比較偏方法的問題以及思考的脈絡。

作者說的明確,「戰鬥與記憶的穿插」以及「聖女的描寫(雖然,我把這個「描寫」會置換個詞:描述,簡單來說,是描寫+敘事。不是說描寫這個詞用的不好,而是本文正好打算把描寫與敘事分開說明,為方便理解才有這樣的置換)」,所以我認為就依照這分法,分成兩個部分論述,應該簡單易懂,不必多加贅述其他東西。
 
一、戰鬥與記憶的穿插
 
1. 場景描寫的問題
 
場景描寫,我這邊說的場景是指「結合背景與人物」為「完整場景」,人物的移動路徑、戰鬥的走位會隨著場景內的物件而有所牽動,這樣戰鬥會具有場景感。用簡單話來說,是描寫不夠紮實,導致場景內容簡化;但這個「簡單來說」明顯說服力不足,以及化約掉太多東西,必須再行補充。
 
書寫與繪畫最大之差異,在於書寫沒有具體的樣貌,而繪畫有。書寫的任何人、事、時、地、物隨著文字的被閱讀時,能夠順暢閱讀下去、吸收下去的關鍵,很大部分在於描寫句及敘事句的編排,編排的好或壞的問題。我先把描寫(description)在本文處理的東西講清楚,是背景、物件、人物外貌──總之是用五感來理解的東西,簡稱畫面感敘事(narrative)處理的是事件連續編織成的故事性,是運用邏輯與用來表達意義的思考模式進展

描寫與敘事都是需要編排的東西,如剛才提到繪畫,描寫像是構圖,而敘事則是推動每一張構圖能夠前進的、且不會有斷裂感的技巧。這邊我聚焦的是描寫,不是敘事;用我前面漫畫的比喻,不是把畫面連續的問題、推進劇情高潮起伏的問題,而是構圖的問題,構圖需要編排的原因說清楚而言,以物件的堆疊方法(哪個在前方、哪個在後方、哪個需要蓋住另一個)、以何方向看來進行的透視,這一切自然是編排。
 
戰鬥雙方的描寫,可以嘗試先把這兩名戰鬥中的人物拿掉,然後來思索,剩下的是什麼?背景物、或者稱之為完整場景的東西,幾乎沒有描寫到太豐滿,這導致看起來成為線條過度簡單、一幅撇去人物剩寥寥幾物的危機。這幅構圖有人物,有強烈的碰撞感,一路盯著人物瞧下去來推論劇情是沒問題,然而還是會發現,構圖中沒有物件與背景,空白太多,太多想像空間導致想像不出來,這就成為了閱讀上困難的問題,而非單純想像力的問題。
 
以上,說明的是「戰鬥場景」,以下,則會針對「穿插手法」進行一小段論述。
 
2. 分隔線不等同穿插,慎用
 
作者通常最知道自己在寫什麼;或者說,對於文本的全盤理解上,作者能夠有的理解是最大範圍的。第一段描寫亞伯拉罕與威廉的戰鬥,戰鬥到至高高潮點,而後就分隔線了。
 
『光明與闇影相伴而生,彼此交錯而互不干涉,各自帶著所有情感混合為一的殺意,貫穿彼此的胸膛。』
 
如上的描寫與敘事並進,情感揉合,突然插入分隔線,其實很突兀。分隔線的用法通常指:一個段落結束。而並非是用在小說敘事編排中,用來切換場景的工具。講清楚些,切換場景的手段應當是作者負責,而非分隔線負責。
 
本文使用分隔線的量來說,應當就不用再多引用了。
 
而作者的立意,其實我是可以理解的。我認為是「動畫切換場景」那一樣的切換場面,然而小說我可以明確地回答:做不到。以上只是揣測,若作者有別的用意,大可在本篇評文底下留言,以澄清事實。但是,這邊要討論的另外一個點,就是讀者看來是如何?
 
讀者的角度來說,很明顯的是「斷裂」。有些部分沒必要用分隔線,而是使用事件必要的轉場用字,或許比較恰當些。轉場用字,是指「轉換一事件入下一事件」的必要文字。因為說明上有所困難,容許我挑選一篇小說作品作為範例。
 
以下文本,是張愛玲的文學,但內容好不好,並非本次要談的問題,重要的是她的手法就好。


事件一,「完整」的敘述完主角的內心戲後,使用了「次日」表現時間分隔。並且交代主角穿戴了得好圍巾,要開始當型男。接下來一整段事件都在講他當型男時的心境與經過。接著,要從男主角聽到一首曲子,轉入男主角的內心,使用了「男主角心裡很亂」,再來承接事件3內容都在講男主角內心多亂。
 
事件一二是時間的轉換,事件二三是由外向內的轉換。事件二跟事件三實際上時間軸、空間性上都一樣,所謂的由外而內的例子,就是指敘事主體位置轉換,由「呈現主角外在情境」轉為「呈現主角內在(心理)情境」。
 
轉場,指的是將時間、空間,外在/內在等轉換之間所使用的技巧,如同亞伯拉罕戰鬥(第一幕)跟艾蓮娜的記憶(第二幕),之間就要思考他們的關聯性是什麼,再根據這個關聯性寫出恰當的轉場用字,或許是比較能夠讓讀者能夠理解的寫法。此外,一個事件建議敘述完整再下一段,除非是有下一章,要吊人胃口,所以在最高潮來個中斷,那就是很合宜的作法。
 
以上針對敘事的穿插告一個段落,實際上穿插的問題非常重要,轉場的技法就是敘事的技巧之核心,看清楚敘事角度、明晰出轉換的關係,是每一位作家的功課。
二、聖女的描述
 
如果看得懂的話,是描述得非常精采的。
 
若要我來誇讚這巧思、梗概、以至於整個設定,確實可以說很多。但相反的,如果要說編排、敘事手法(說故事的方法)、以至於文字描寫,似乎也可以說很多。原諒我選擇後者,前者雖然精彩,卻通常是小說家或設定大手的通病:有了一手好設定,卻缺乏說故事的技術,讓人感動以及理解的方法。
亞伯拉罕跟聖女,也就是艾蓮娜的敘事是相輔相成的,兩個人相互對應。
 
先說艾蓮娜本身的故事。艾蓮娜的故事很可惜,在她發生悲劇與進入兵營之間,沒有足夠的故事支撐,或者說轉換上有需要調整,儘管有連續性,卻缺乏文字上的連貫性文字上的連貫性是指通暢可懂的文字,但轉場的問題一發生,讀者無法理解內容,要讀個兩三次才能夠理解其連續性的情況,這方面如果能夠加強,將成為一篇角色塑造頂級到位的作品。
 
此外,艾蓮娜的起承轉合,也是跳躍式的,非常像是動畫的轉場,但這用於小說中,適性比較沒那麼高。小說文字能夠保留的空間太大,沒辦法讓場景簡單的地用一張圖表示,資訊量就需要篩選。而前面戰鬥場景的問題,放入艾蓮娜的敘事中也是一樣的。
 
「還……沒……呢……」
在哭喊和奸笑之中,這股氣若浮絲的掙扎反而引人注意。
 
這邊的書寫手法,我猜測是想要埋個梗,後面才讓讀者知道這氣若游絲的是艾蓮娜。但是,這種書寫手法得考慮一個問題:讀者除非重看,否則無法將前面的資訊跟後面的資訊進行連結。
 
讀者在讀前面的部分,首先不知道這是誰;知道是艾蓮娜後,卻也不會回去看前面的敘事,跟動畫不同。動畫內人物一直在那邊,我們都會知道是同一個角色,所以連貫性上面,視聽者是可以理解這種編排手法的。反之,讀者閱讀小說時,不會一直看到一個角色懸掛在那邊,以至於他們無法將前面的景色跟後面的揭露進行連結,頂多感到突兀。
 
當然,如果有讀者有足夠的耐心三番兩次閱讀作品,會發現裡頭劇情的有著十足的巧思、意念、衝突、以及核心價值。
 
艾蓮娜與亞伯拉罕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是很重要也不得輕率處理的,卻也要看很多次才會明確。亞伯拉罕的過去、艾蓮娜的一生,兩者交疊起來才有層次感,才是真正的《聖女遺香》。
 
不過實際上看懂整篇故事,我是感動的。這是一篇想法非常精彩的故事,至少看到一句對白:
 
『不要為我這種……逃避自身弱小的存在而流淚啊……』
 
看懂這句話時,我也真的快流淚了。

但,威廉的描述太過於單薄,這點卻是要注意的。雖然威廉不在本次的該回答的問題範圍內,我想處理好以上問題,最該補足的就是威廉本身的形象。相對於其他角色,他的立體性明顯不足。以上評論至此,告一個段落。
 


※本篇文為「自由象限評研組」的評文

創作回應

函和言
感謝大大居然願意對這個未完成品投入如此多的心力去解構並點出問題,真的十分感謝!
本人也在嘗試著如何在戰鬥和記憶之間的切換,以及場景、物品對於戰鬥的參與和構建畫面感,因此這篇除了聖女的描寫之外實際上都只能算是設定而已。
而威廉、雅各、諾南等配角的故事也需要在這個戰鬥的時間線之前的內容補全。但作為這篇意念的核心「聖女遺香」而言,能夠讓大大對聖女的故事感到共鳴,就已經是莫大的成功了。
有了大大的評斷和鼓勵,我會盡快完成這篇故事的!謝謝大大!
2022-09-10 05:10:18
月下七光
共鳴要建立在理解上,無法理解就無法共鳴。我全篇最大的點都放在「讓讀者理解」,其實只要你的完成品不要像是設定,而是流暢的故事,那麼我想可以成為讓人引頸期盼的作品
2022-09-10 10:09:24
泥花病森林のVic.
七光大大
2022-09-10 08:05:05
月下七光
86大大
2022-09-10 10:09:40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