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讀書心得: 一雙冷眼澈人間 淺談後現代小說家黃凡對我的影響

蘇家立 | 2021-07-17 22:30:56 | 巴幣 124 | 人氣 126

一雙冷眼洞澈人間:淺談黃凡對我的影響

  今天下午在線上參與好友談論黃凡《大學之賊》的活動,儘管深知他研究黃凡也很喜歡他的著作,卻是第一回聽他如何剖析黃凡的作品,非常開心,也希望有機會能和他多聊。(原來《大學之賊》已經絕版了啊)

  黃凡對我而言,可說是一個難以取代的經典,主因無非:他對人性的掌握、拿捏十分精準,但用了一個非常荒謬的敘事方式,去突顯這整個社會、甚至世界的「不對勁」。我第一本閱讀黃凡的小說,是某年參加聯合文學文藝營,在書展時看到的《躁鬱的國家》,此書開卷就說了:「這個國家得了躁鬱症,下一步就是瘋狂。」

  還是大三生的我(該書初版2003),一瞬就被打動了:怎能如此透徹!教人陶醉。黃凡的文字沒有過度的文字修辭,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荒誕不經的人物,他們交織成一幅幅令人捧腹的圖文,但事實上笑的時候是不會帶有笑意的。那樣的笑,是冰凜的,以局外人的冷澈去坐視事態發展。黃凡不是啥道德勸說者,他忠誠描繪了各種人性面,無論善惡,都是可以嘲諷或譏誚的素材。

  此次的主題在《大學之賊》,我想,這標題除了諷刺教育體制外,還嘲諷了「大學之道,在新民,在止於至善」這段。這本書狠狠打了教育體制、以及身在其中的「人」的嘴臉。無論教授、學生或是他們秉持的理念,在某些條件發酵下,完全陷入一個,為了社會名利服務的共犯結構。在之中你看不到啥「正面」禮讚,你只會看到層出不窮,而暢快淋漓的人性糾葛。這也是我認為黃凡厲害之處:不但調侃了中華文化不敢輕率涉入的領域:教育。更直剖了這一連串的滑稽。

  其實大家都很清楚,很多東西都是創造過後的玩意,只是礙於群體意識和鄉愿作祟,不敢公然揭竿反抗罷了。但黃凡並不是吃素的,也正因此奠定他小說家的高度。題外話,熟讀歷史的人應該很清楚,我們的教育體制與內涵東拼西湊,體制效仿西方,但執行的思維卻是一脈相傳的封建工具:經劉徹允諾而用來約束人民的「儒學」,這儒學還經過多方改造,到了近年還摻入一些怪異的玩意譬如弟子規等等的用來強化「階級」與「倫理」、「道德」的器物。讓你雖然滿腹疑惑,卻不得不聽著上面的人講一些你可能早就知道的廢話或上面的人也做不到的幹話。

  教育體制遲早崩潰本來就是可預測的。因為人心是活的,而控制人心的思維是死的,但這個社會卻把器皿奉為圭臬,漠視了人性的彈性。

  黃凡的《大學之賊》只是很歡樂地提出了諷諭,我個人在閱讀時笑得樂不可支,但卻很難推廣,理由是,對大多數人而言,小說是個娛樂的媒介,要人去接納黃凡那深邃的控訴,其實是有點不人性的──在沒有洞悉社會的真相前──黃凡的作品無啻是讓人清醒的針劑,但他卻沒那意思要治癒你,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你是會留下滿身傷疤的。

  他只是靜靜藉由故事去讓你清楚,我們不過是社會的祭品,想逃的就快點逃,不想的就繼續活在夢裡,沒關係喔。就乖乖成為社會的養分,沒什麼啦,反正下一步就是瘋狂的碎屑了。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