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中世紀的旅行

帝國人 | 2022-04-07 07:36:00 | 巴幣 33852 | 人氣 4071



(一、)中世紀的旅遊

中世紀的旅遊光景大概是各個奇幻作品裡面最常見的風景之一,內容不外乎主角經過了綠油油的農田,低至茅草稻草屋與農場,高則至白色宏偉的城堡,而在這些作品裏頭,主角似乎都能不在意國界似的,到處去旅行遊走,在真正的歐洲中世紀,實際上是可以做到的,因為中世紀的各個國家都是一個個封建實體,以法國來說,有一個很生動的比喻是法國國王的統治範圍在早期實際上不會超過法蘭西島的領域,其餘被貴族統治的地方,都被稱作是 ''強盜貴族'' 的領地,簡言之,在中世紀早期與中期的西歐,一個統一個國界並不存在,也不會有甚麼戍守邊疆的海關,中世紀的邊防大多以城寨以點做防禦,而非現代以國境線,所以要知道你走進了哪個國家,還需要特定的地標或城市才能知道,邊境國防之後可以詳述,不過這邊知道一點概念就好,旅行在中世紀是很盛行的。


中世紀並沒有非常嚴的國界觀,平民、宗教人士、貴族四處移動十分常見

中世紀的人們經常旅行,因為他們的心理世界不僅限於地方,而是胸懷天下(X,猶太商人、穆斯林朝聖者和基督教僧侶在歐洲與中東的土地之間來回穿梭數千里,這些中世紀的國界與區別是由人而非地理定義的,然而大量的歐洲人口,也就是農奴被束縛在特定的地方,像動產一樣交易,這時的模糊邊境以城市與農村作為分野,在黑死病之前,農民並沒有被極其嚴苛的限制在土地上,只要獲得領主允許,農奴就可以因宗教旅遊或軍事名義出去旅行,黑死病後,由於人口大規模減少,人民現在認為是國家的寶貴勞動力,應該留在國家領土內,這段磨合期爆出了很多農民起義,很多都與農民的身價上升與貴族試圖維持住控制有關,總之在文藝復興後,國民的概念才真正出現


農民身價上升後,同時期王權也逐步加強,國民的概念也被強化

在整個中世紀,最常見的旅行名義不外乎有三種,第一是中世紀的宗教旅遊,這可以分成去一些特定的大教堂,參拜某些聖人的遺骸或基督教聖物,進階版也就是十字軍,你可能會想說十字軍是軍事行動吧,但實際上許多參與十字軍的人很多都是來旅行與參拜的,試圖到達聖地,第二種則是真的就是因為想去觀光,當然這也與宗教信仰有很大的關係,名義上仍然是朝聖,但此行還兼帶著醫療或商業意圖,第三種則是想要去上學、遊學也可以說是 ''壯遊'',而壯遊的目的地通常都會是學術相當發達的區域,義大利就是一個很好的去處。而說到底,要安全的旅遊有賴於陸上與海上的安全交通路線,在諾曼人征服西西里與同時期的穆斯林海上勢力衰退後,海上貿易路線已經算是足夠安全,可以供歐洲人四處旅行了。


(二、)安全道路

然而中世紀的陸上道路並不安全,在古代,獨自一人在外旅行是一件死亡率相當高的事情,在之前的中世紀GTA那篇文章中,已經闡述了大道路上有高機率會被打劫,山賊、綠林強盜乃至於沒工作的傭兵都會謀財害命,以至於萊茵河一帶的商人都會結伴而行,而在東歐由於飛馬奔馳的強盜特別多,在當地不帶個私人武裝就上路是非常危險的,會被強盜打劫的頻率如此之高,以至於獅心王理查從中東返回時,都不敢走大道,1192 年,理查帶著四名隨從從希臘的科孚島啟航想返回英國,但他的船在義大利阿奎萊亞附近 (威尼斯附近) 失事,迫使理查跟他的團隊進入一條穿越中歐神聖羅馬帝國的危險陸路,在陸上理查等人只好藉助於宗教的威信,假扮自己成為聖殿騎士以求不引人注目,然而尷尬的是強盜不是只有藏在樹林裡的,還有在城堡裡的。


理查試圖返回英國途中被捕獲,連國王都可能安全不保,更妄論平民了

剛剛說到的強盜貴族,就是這麼一回事,中世紀的強盜貴族最常對流經其領土的河流或道路徵收高額或未經授權的通行費,有時候遇上好的領主還行,至少不會超收費用還會派兵巡邏道路,然而有些人實際上搶劫商人、陸上旅客和河流交通而來的任何人,這些領主時常劫掠金錢、貨物甚至整艘船隻,或從事綁架勒索贖金,一些貴族還會設置關隘來扼守要道,來做為徵收過路費的關卡,而獅心王理查從中東返回的陸上雖然沒被強盜搶,但仍然被當時的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給抓了起來,理由是理查涉嫌干政與暗殺,導致安茹帝國 (統治英格蘭跟法國西北,我不會稱它為英格蘭王國,因為英格蘭只是安茹王朝的一個領地,甚至不是最重要的) 必須交出一大筆錢才能把被綁架的國王弄回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旅遊都喜歡用宗教名義,至少裝的窮苦清貧的樣子也比較難被搶,是一種合理的理由,或著乾脆跟著十字軍到處走,到了要抵達的目的地再脫隊也不遲,而倘若你身價越高,活命的機率也越高,就像剛剛的理查一樣,交了贖金就可以走了,道路旅行除了外在的生命威脅外,還有交通工具的問題,你能得到的只有,馬、馬車貨車跟自己的腳,而腳還是完成了大多數旅行的工作, 14 世紀法國作家布耶爾 (Marjorie Nice Boyer) 的說法,步行旅行者平均每天步行約 30 英里,差不多 48 公里,代表一個旅行者每天需要步行八到十個小時,且沒有登山鞋或運動鞋,你的腳出水泡或嚴重痠痛非常常見 (不過也別小看古人的體能,亞歷山大大帝的步兵還可以跟著騎兵一起出襲呢)。


一般來說,平民的中世紀旅行勢必是要用腳的,富貴人家當然有馬囉

有一句很不錯的話,一個優良道路代表了這個國家有多麼集權,這固然有其中的道理,因為中世紀的路況由於沒有中央集權的緣故,道路品質非常差,領主在早期中世紀仍舊是那個打砸搶的日耳曼領主,以及透過農業來取得收入,要隨著時間才會知道商業的可貴。總而言之結伴而行是中世紀的基本,除非你是某千人斬布拉維坎的屠夫不然不要自己妄想獨自旅行。


(三、)在中世紀旅行的目的

1.宗教旅遊

宗教之於中世紀的人們,就是一種世界觀的呈現,朝聖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是一件亟欲達成的事業,而宗教旅遊可以分為 ''朝聖者旅遊'' 與 ''十字軍朝聖'',前者多半懷有強烈的宗教熱情,並試圖效法基督受難一般,以清苦清貧的姿態前往聖地,出發前,朝聖者通常會得到當地主教的祝福,並充分懺悔自己的罪過,如果朝聖目的是為了悔改,為了表明他的特殊使命,朝聖者會穿上一件又長又粗的破衣服,帶著一根手杖和一個小包來攜帶為數不多的物品。

效仿耶穌的苦難是朝聖很重要的一環,盡可能地在路上折磨自己是虔誠者常有之舉

他們會在知名教堂、聖墓附近逗留和過夜,這一行為會連續好幾天用以接受治療或受到上天的神聖啟示,這種 ''神遊'' 讓到眾多朝聖者的追捧,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去朝聖過的人們,尤其是那些親身造訪過羅馬跟耶路撒冷者,路途遙遠,且兩城名聲揚名天下,在社會地位上也會有所增加,且受人尊敬,比如威賽克斯國王阿佛列德大王 (King Alfred) 就曾經在童年造訪過羅馬朝聖,要知道當時的道路上到處都是維京劫掠者,且法蘭克帝國已經四分五裂,道路非常不安全,這種壯舉無疑為增加他在政治上的威望。

在先前的如何成立一個騎士團中,我有提到宗教性質的騎士團,經常會經營修道院來接濟那些前來朝聖者,我們知道,釀酒是教會的重要工作之一,也用以款待朝聖者,而朝聖者在沿路上通常會受到教會與修道院的款待,這種款待一由教會,二則是由騎士團們進行招待,有一個例子可以看出來,當地的教會與騎士團是真的要去接待朝聖者的,在聖殿騎士團在法國受審時,其中一個被汙衊的罪名為 ''沒有表現出熱情好客''。而這些接近東方的教會往往會收集著不少基督教遺物與聖物,這些教堂通常設有觀光走道的內部通道,讓朝聖者可以在不打擾祈禱與彌撒的情況下通過和崇拜遺物。


在先前的醫療篇提過,聖職人員的職責中,照顧病人乃至朝聖者是很重要的一環

宗教旅遊發展到極致者,就是要東征了(X,十字軍東征本身是一個兼具軍事文化經濟移民與旅遊的活動,在中東城市的凱撒利亞 (Kaysaria) 中,考古學者將十字軍東征時期的居民骨骸進行了牙釉質的分析作業,發現一件事,就是我們印象中的 ''歐洲領主統治當地土著'' 並不符合當地現狀,該城的歐洲居民占了高達 8 成以上的人口,意思是歐洲農民的確透過這次運動大規模的移居到心目中的聖地,一來是宗教活動驅使,二來是當地的歐洲領主急需歐洲人來填補征戰後百廢待舉的封地,不少人在旅遊當地後,就乾脆住了下來。


2.普通觀光

宗教朝聖由於十字軍的關係日益擴大,路是人走出來的,這些軍隊與朝聖者走過的路就開始變成了一條繁榮的幹道,由於這些路徑的昌盛,透過朝聖路徑去一般旅遊也變成可行的選項,而大部分普通旅遊的目的地不外乎就是文化與科技最發達的義大利,一來義大利本身的羅馬道路並未完全消亡,阿庇安大道 (Via Appia) 和圖拉真大道 (Via Traiana) 仍然運轉,將西歐與南方西西里的諾曼王國有著完整的道路連接,在十字軍東征的路途上,除了途經拜占庭帝國外,另一條重要道路就是走南方,搭船去聖地。

義大利南方被視為中世紀的療養聖地,從東哥德王國開始,南方就開始成為學術與醫療重鎮,不少人都會前來觀光旅遊之外,還會去當地接受先進的醫療服務,其中一項讓人享受的服務則是當地的溫泉療法,決大多數可以留在當地接受這等服務的通常是身價極高的朝聖者或十字軍貴族,雖然教會有義務給予朝聖者免費服務,但僧多粥少,所以不少更好的服務是使用者付費滴,在義大利南部甚至出現了用乞討來湊齊費用的例子。


諾曼人的西西里王國地處地中海中央,可謂歐亞文明的匯集之處

在義大利南部的朝聖觀光受到諾曼統治者的擔保守護,觀光路線上是相當安全的,連帶著貿易也是安全的,且西西里地理位置位於地中海中央,各路商品都把該地當作中轉站,諾曼海軍巡弋於義大利周圍,而統治者也十分開明 (上次的中世紀醫療,提到中世紀西西的行醫都是有執照的,當地文化也十分包容),穆斯林旅行者伊本·朱拜爾 (Ibn Jubayr) 就記錄了義大利南部的貿易發達已經到了 ''狂熱'' 的地步,來自熱那亞與威尼斯的大商巨賈雲集,大量優質廉價的商品匯集於義大利南部,足以讓旅行者過上舒適的日子,朱拜爾甚至說 ''在這個鎮上的日日夜夜,你將完全安全地度過''。


3.遊學

中世紀的教育並不完整,而有名的講師是有兩隻腳到處走去巡迴演講的,所以與其待在同一個城鎮期待大師降臨,不如直接起而行去找老師在哪快得多,由於知名講師時常受到貴族的聘請,所以他們的駐足之處也是學生該前往的地方,除了打聽老師的下落外,另一個接受教育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去有學術機構的所在,這個地方,想當然耳,仍然是義大利 (雖然說是中世紀的旅遊,但好像是中世紀去義大利的旅遊ㄅ),方才講述的阿佛列德就曾親身抵達羅馬受教與朝聖,而中世紀希望可以在教育上更上一層樓的,也會前往南義大利的學術重鎮學習。


聽大師一席話,需要的不只是錢錢,還要跟得上他的腳步才行


(四、)旅行中的住宿

中世紀的歐洲人是很好客的,根據羅馬的塔西陀 (Tacitus) 對日耳曼人的描述,認為 ''將客人拒之門外是一種罪過'' ,並用 ''熟人的禮儀來接待來客'',至少我們可以知道這樣的傳統會慢慢的形成旅店與酒館,尤其是旅遊量越來越大時,傳統的好客之道會難以應付之,英國愛德華一世 (Edward I) 的法令中,就有一項是禁止外國人在本國設立酒館與旅店,而在更早的 12 世紀,挪威就已經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旅館,來供應商人工匠來住宿,而朝聖所帶來的商機讓人們認為投資旅館是有利可圖的。


野生動物是古代的大威脅,露宿的風險是很高的

在中世紀的旅途上,很少有人會在野外露營,野外除了強盜威脅外,還有可怕的猛獸棲息在樹林裡,狼是一個很主要的威脅,且成群結隊,有時在你惹毛他們時,連野豬都很致命,故中世紀的旅行能夠越快抵達定居點越好,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商人旅行者寧可通過領主設立的關卡,至少安全可以獲得保障,巴結討好一下領主也並非甚麼壞事,除了旅館是旅行最常駐腳的地方外,教會系列的機構如騎士團、修道院都可以提供相當程度的食宿,因此在中世紀,能夠待著過夜的地方可以分為 ''旅館與小酒館'' 與 ''宗教機構''  :

1.旅館

以 14 世紀的英格蘭旅館來說,通常非常簡陋,它們通常不衛生,食物也不怎麼好吃,如果你途步行到達,旅館老闆可能會因你看上去很窮而拒絕你住宿,如果你騎馬風度翩翩的抵達還有僕人環繞,老闆會迫不急待地把你迎進去,旅店老闆只關心一件事,就是旅客是否可以支付住宿費用,最差品質的旅館,床鋪會有所差異,床本身是用繩子串起來的木架,中間塞著一塊稻草床墊。

假如你支付的起更高的價格,一張床上可能有兩個床墊,並由羊毛製成,而一個房間會給你四五張床,更高級的只會有兩三個,因為朝聖者或臨時居住者眾多,老闆會希望多人一間,以便以最低成本收取最多費用,以當時的物價來說,一個人住一晚的費用其實不貴,最低可以低至半便士,假如是高級旅店,則會提供僕人的房間與馬匹的飼料,價格會高上不少。


一般人印象中的旅館,旅館的上限很高,下限也很低,要不衛生就多不衛生,要多豪華就多豪華

小酒館則是另一個中世紀常見的住宿形式,小酒館於 12 和 13 世紀出現在英格蘭,到 15 世紀時顯然相當普遍,英國格洛斯特的新旅店 (New Inn) 或艾爾斯伯里的王顱旅店 (King's Head) 都是,前面提到的旅館,專職住宿,而酒館是為迎合更繁榮的社會階層而設的酒樓,特別是商人,而大城鎮的主要小酒館老闆本身就是葡萄酒商,他們專司販售酒類,同時也提供住宿

以倫敦來說,倫敦的葡萄酒商公司在 1364 年獲得了該市葡萄酒貿易的壟斷地位,所以小酒館專職是賣酒,同時兼職住宿,對於小酒館來說,很喜歡幫自己的旅店畫上一個獨特的商標,由於中世紀人口識字不多,圖像記憶更能吸引顧客,同時小酒館也是奇幻作品裡應該會出現的類型,裡頭龍蛇雜處,酒後鬧事與召妓十分常見。


商人是旅店與酒館的開張人與大多數時間的使用者

而除了有一間專門的旅店外,在中世紀的地中海世界,經常有將自己的大豪宅中的多餘空間,出租給旅行者居住,在鄉下的農舍也經常會將空房間租與旅行者居住,當然品質不一,而另一種住宿形式則是富商才辦得到的,且這種富商多出現在中世紀晚期,指的是直接在需要的地方買下一個房子,除了自己住還能給別人住,這種住宿被稱為 ''Fondacos'',又有倉庫的意思,同時兼做旅館。

這種住宿時常會有酗酒打架鬥毆跟召妓的事件發生,菲利克斯·法布里 (Felix Fabri) 是一個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朝聖者,在 1480 年代在威尼斯期間住在一家教會招待所 (Hospitium),旅途中他形容了 ''Fondacos'' 的樣子,他說: 「德國商人在威尼斯有一所房子,叫做 Fonticum。它有許多房間和臥室,供商人居住和存放貨物」,並且描述了這個倉庫有著不計其數的物品,運銷回德意志地區。


2.教會機構

不少教會的教規,包括聖本篤制定的教會規定中,都設有必需要熱情款待朝聖者的規定,中世紀的教會與教堂、修道院外圍會設立一個招待所,名為 ''Hospitium'' 來歡迎為數眾多的旅行者,每一間教會基本上都有大小不同的釀造房,而招待朝聖者的釀造房最小,且釀造出來的品質最低,不過人家不收錢你就不要太不滿了,而招待所幾乎沒有隔間,基本上就是房子,裡面有幾張床鋪跟桌子,供朝聖者使用,很多在朝聖路徑上的修道院,因為長期的經營與人口流動多,最終演化成酒館,所以你說中世紀的確是有酒醉的修女的,除了酒類外,教會與修道院秉持著自力更生的教規,也會種植不少農作物來供招待所使用。越往中東走,招待的部分會從純粹的修道院變成騎士團所有的教堂與農莊,十字軍本身的財產非常龐大,也可以負擔招待朝聖者的任務。


無論聖殿騎士或醫院騎士,都有保護與照顧朝聖者的功能在


(五、)旅途的食物

哈哈,這麼久才更一篇,當然順便要談談食物啦,朝聖的路途遙遠艱辛,然而在路上的旅店與酒館、乃至於修道院,都可以品嘗到一些美食,在往義大利南方的路途上,一頓酒足飯飽足可讓消頹的精神煥然一新,蔬菜、穀物和豆類一直是中世紀飲食的一部分,旅館或修道院會在旅途的休息中製作簡單而營養豐富的菜餚來提供營養。


野菜香草餡餅 ''Torta d'Erbi''

朝聖者最主要吃的是麵包,不過大多數時候,旅館的麵包是用不新鮮的,但除了不太好吃但能填飽肚子的麵包外,在義大利托斯卡納,有稱作 ''Zuppa di cipolle'' 的洋蔥湯,來為旅行者提供熱量,除了洋蔥湯外,尚有雜粥 ''Ribollita'',用的是麵包、豆類、番茄歐芹等各種蔬菜與奶油烹製而成的粥。由於製作簡單,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類似的料理,只是佐料不盡相同。


一道無酵麵餅 ''Panigacci''

Panigacci 是一種無酵餅,可以保存一段時間,要吃的時候加入起司跟你想要的佐料混在一起,一頓樸實無華的旅行者餐點就出爐了,假如你是在春季出發,你也可能嘗到義大利的香草餡餅 ''Torta d'Erbi'',裡頭用的是野菜、香草與奶油起司製成,它也有肉餡的版本,如果你想要吃好吃的麵包,義大利長期接待朝聖者的阿爾帕肖城 (Altopascio) 經常製作沒有發酵的大麵包,外殼酥脆而裡頭柔軟。


阿爾帕肖大麵包,估計吃起來很像法棍

而除了這些,旅館、酒館裡少不了麥芽酒 (啤酒) 與葡萄酒,在我的酒類篇文章有敘述過,越甜的越貴,所以不再贅述,而教會當然會提供廉價啤酒給朝聖者們,綜合來看,旅途的食物大多是以穀物為主,包括麵包餡餅、與酒類,當然個人也可以帶著肉乾,更有閒情逸致者,甚至還可以帶著糕點出門,''Spongata della Lunigiana'' 是一種義大利的果乾蛋糕,裏頭有蜂蜜、堅果、蜜餞等等,也是朝聖之路上的一抹甜味,但假如你不在義大利朝聖 (其實絕大多數的路徑一定會經過義大利啦),這些就吃不到啦哈哈。

創作回應

坎德
哈哈,誤會解開就好XDD
2022-07-13 15:10:50
空澗飛湍

好詳細,謝謝分享![e34]
2022-08-24 20:59:24
帝國人
不會ㄟ 謝謝訂閱歐
2022-08-24 21:03:24
空澗飛湍
不客氣 ~ ^^
2022-08-24 21:40:28
SOS
在中國這樣旅行需要腰牌,歐洲進城不需要嗎?
2022-12-22 15:35:30
Herold
超喜歡你寫的文章,太讚了精品好文
2023-02-03 11:23:43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