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悲慘世界》讀後感

cheeasee | 2021-08-13 14:03:56 | 巴幣 0 | 人氣 527

  這個我真的看了挺久的,應該有好幾個月,以我的看書速度來分好看與不好看的話,這絕對會被歸類在"難看"的類型,為什麼我讀了這麼久呢?
  1. 野人出版社出版的《悲慘世界》實在太重啦,我網路買書沒注意看圖片,這是一本1500頁的書,並且書皮使用厚書皮,致使本書重量達1.8公斤。對家裡有檯燈的人可能不以為意,因為可以放在桌上讀,但是我平時讀書可是捧在手上坐在電燈正下方讀的呀。當時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臉頰劃過了兩道灼熱淚痕,嘴巴碎唸著:原來我買的是可閱讀的健身器材。
  2. 本書的撰寫過程橫跨了40年的光陰,因此本書是從作者年輕寫到老完成的。當時作者所處的年代正是法國最動盪不安的年代,共和與獨裁激烈碰撞,而作者本人有強烈的政治意識,也積極參與政治,因此本書許多地方有著企圖洗腦讀者的感覺,小說中的保守派都顯得冥頑不靈,而共和派被描寫的偉大且犧牲奉獻。我本人對於政治洗腦很反感,因為台灣的藍綠新聞都很誇張,所以我讀起來就有一種抗拒感。要不是覺得會浪費錢錢,我還真的就不看了。
  3. 作者廢話超級多,我想引用維基百科的這樣一段話你們就能明白一二:
小說中大約三分之一的部分是題外話,總計955/2,783頁。題外話討論了道德,或是展示了雨果猶如百科全書般的知識,但是沒有推進劇情,甚至沒有推進次要劇情
要問他為啥這麼愛喇豬屎(愛聊天)呢?我想很大程度跟他的流派有關聯,他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浪漫派的人就是喜歡把東西形容的天花亂墜,我這邊可以做一個例子,例如我們要形容一個人:「他像宋江救人於水火,像玄藏法師慈悲為懷,像誰誰誰......。」我這邊舉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他們是誰,然而作者維克多雨果很喜歡炫耀自己知識豐富,因此他舉出來的人名是非常非常冷門的,涵蓋了各個科系的學家或是歷史人物,絕大部分的讀者對這種形容一點感覺都沒有,對小說而言這絕對是扣分的。
並且許多題外話的東西根據出版社的註記,是有些許錯誤的。光是出版社勘誤就能抓出這麼多,老實講我實在不敢把作者的題外話當成知識看。

為了這三點缺點,我一直燃不起讀本書的慾望,我甚至使出了我當年讀《新文化苦旅》的密技,每天讀一篇章來慢慢磨。當然我們談了缺點也要來談談優點:
  1. 詞藻優美,形容詞幾乎不重複並且每每能別出心裁,正因我以前寫文章跟小說也是偏向浪漫派,經常使用大量文辭堆砌,我知道這是多麼的不容易以及要花費多少心思思考才能做到的,我是真心佩服。
  2. 社會寫實,作者的許多角色設定能明顯的感覺到是真有其人確有其事的(維基百科上還真的寫很多部分經過後世考察是真的有的,沒考察到的部分說不定是作者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哩),雖說在細節的部分肯定是虛構的,但這樣以真實人物作為基底的角色架構會讓劇情活了過來,讓人物穩穩的扎根在故事當中,而不會顯得像是過於刻意編出來的角色個性。
  3. 劇情安排,裡面的角色環環相扣,一開始會覺得許多角色像是多條支線偶爾有牽連罷了,可是越到小說後期越發現角色之間的牽引所對角色造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4. 雞湯,好喝的雞湯。最近幾年我很喜歡看黑暗的作品,因為我認為這種作品通常不顯得做作,反而把人性描摹的寫實,可是《悲慘世界》卻讓我改觀了。主角為了生計偷盜麵包而被關押入獄,出獄後因為關押期間的種種虐待使得他的個性變的扭曲邪惡,但主教對他一次的救贖讓他從壞人變成了好人,主角誓願成為一個好人來報答那位上帝。接著他遇到了太多太多的苦難,但他雖然有時內心會受到打擊不過他沒有放棄,用著善良的力量不斷突破困境,即使失敗了也不氣餒,因為主教也是這樣對他好的呀。主教對主角無條件的好,感化了主角,讓他成為心中的善良,這種具體的成因,確實是寫實的描摹不做作。
總結:
整體來說我不推薦買,不過我推薦一讀。內容去除了題外話跟政治洗腦、廢話的部分,劇情超級無敵好看而且寫實貼近現實生活,老實說我覺得棒極了!不過大家去圖書館記得,看到一些屁話不要猶豫直接跳過去,真的,因為有很多東西根本不會推到劇情,就知識方面來看,也很多錯誤。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