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閱後簡語】真高興我有了點年紀

子葉 | 2021-05-28 22:41:00 | 巴幣 0 | 人氣 170

節錄 :
家屬告訴我:「我不是專業人士,不懂鼻孔中插入的是點滴的管子,還是其他東西。總之,老人家身上,這裡也插管,那裡也插管,都是管子,讓他動彈不得啊。老人家很痛苦,想把管子拆掉,但手根本不聽使喚……,只能嘴裡不斷念著:『我想回去,我想回去』,但怎麼也起不了身……。」
我聽著聽著,也覺得痛苦起來了。家屬很心疼:「都八十歲了,得了肌肉萎縮症也好不起來了吧。」
我生氣地說:「應該把這些管子全都拆下來,帶他回家才對啊。」
家屬表示:「我也這麼想,但不敢違逆醫師的意思。」
醫師說,不管本人多麼痛苦,只要不打點滴就會死。因此,家屬也說不出口,要醫師「不要再打了」。
家屬嘆氣:「老人家好像在說,快點殺了我……。」
醫師強調,只要來有延長生命的方法,他們就有義務要做,於是家屬無法反駁。就這樣,老人家全身都插了管子,一動也不動,嘴裡唸著:「我想回去,我想死」,延長了數個月的生命之後,終於往生。
用終於這個說法,其實有些淒涼,似乎意指在旁照顧的人全都鬆了一口氣:「啊,接下來就輕鬆了,大家辛苦了。」
我悵然地說不出話來,因為這個問題可不是旁人的事,不久後也會發生在我自己身上。

----(中略)----

有一天,我在報紙上讀到,非洲史瓦濟蘭國王索布札二世(Sobhuza II)去世了。
索布札二世出生四個月後,便被指名為王位繼承人,成年後登基為王,在位掌握實權六十一年。關於他臨終的情形,報紙是這樣記載的:
索布札二世從上週(八月二十一日)開始陷入彌留狀態。在倒下前的幾分鐘,他和平常一樣,與高官討論國政。忽然,索布札二世開口,要御醫山謬‧海德(Samuel Hind)大臣留下,要其他人先離去。國王對海德說:「我要走了。」
御醫問:「國王,您要去哪裡?」索布札淡淡一笑,如同向人道別一般,揮了揮手。這就是八十三歲的索布札二世最後的風采……。

這邊報導讓我深受感動,這才是人類最理想的死法,不是嗎?或許,這只是媒體為了凸顯國王的偉大而捏造的故事,但仍然令我感動。其原因在於,我認為現代老一輩的臨終狀況,只能用「悽慘」兩個字來形容。




大綱:
編錄作家五十到八十歲三十多年間關於衰老與死亡的散文,以四個年代區分收錄。

五十到六十歲間已然是老年人年齡的愛子,語生活中所遇見的年輕人比較、反思自己的存在;有自己時而火爆的性格、有自己過往半生的經歷,也有世代隔閡的價值觀。

六十到七十歲間的愛子,在親友逐漸凋零的孤獨中,體會並學會習慣「老」;有不想成為社會負擔的情緒、有歷久彌新的友情,也有需要面對的身體狀況。

七十八十歲間的愛子,與「老」相知相隨,活出褪色後嶄新的風貌也窺見枯萎後的景象;有固執老人辛苦一生後的餘裕、有終歸原點的受大自然感動,也有與死相關的靈異體驗。

八十歲後的愛子,如朵朵煙花綻放後的寧靜夜空,能真實記錄愛子自己的只剩那些一成不見的景觀;不變的路邊繁花像遇到許久不見的好友般歡喜,而不變得野石也同自己本質不變的事物一樣毅力存在。

軀體的衰弱加上情感的淡化,愛子只剩唯一盼望;那害怕折磨卻又終將結束的終點可以平靜的到來。



簡語:
很少看散文,但卻對部落格、臉書、推特那種紀錄個人短暫生活的文章吸引,也許追根究柢,集結成冊的散文集若不是因作者名氣而吸引的讀者,根本不願意花費思緒清晰的腦力去讀他人浪漫且破碎的生活體悟吧?

許多篇章都有像振奮人心的精神標語之類的片段,編輯還好心的用粗體標示,如果是學校要教的讀書心得作業,也許是相當不錯的幫助吧?我喜歡一開始的「我自作自受,但我奮勇向前」,正因為時間無法從來而沒有後悔重來的機會,所以人們只能「憤」而向前。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有網友在關於憂鬱患者的評論中留言道:「是怎樣的絕望,才能將『死亡』作為唯一的希望?」,看到的當下,我很羨慕能這樣發問的網友,心中萌發如同老者看待新生兒所感受到的溫暖。

又想起電視劇三國裡的漢憲帝死前的自白:朕並不怕死,但怕痛啊。務實且殘酷的理性去審視死亡的話會發現,如果去掉疼痛,回歸虛無就只比睡上一覺來的不同一些。作者愛子在幕落的尾聲,很真實的「只盼」能好走,這和想著如何開始的小說故事不同,人生的故事最終所能有的選擇並不多。

不過為何我要讀這本書呢?既得不到娛樂也沒能帶來啟發,那麼我翻閱它的理由……只有體驗真實,和反面對照自己的思想是否與常人相異吧。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