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今日點播] 祝福新人長相廝守 -- 《婚禮進行曲》/ 孟德爾頌

伍德‧瓦懷特 | 2024-03-30 15:31:03 | 巴幣 184 | 人氣 524

  今天是週六,伍德的小屋卻是更新今日點播;一方面是小說尚在準備當中(進度真的有推進),另一方面也是好好替好久沒寫的今日點播補點進度。而今天這篇是預約發文,因為當這篇文章發出時,伍德大概正在參加婚宴:是好友的,各位別震驚──什麼?你們都沒懷疑過伍德會閃電宣布結婚訊息嗎(X)

  在婚禮上使用的古典樂曲目中,在新人進場時最常使用的大概是先前也聊過,由華格納所寫的《婚禮合唱》(可點連結),或是因英國黛安娜王妃在婚禮中選用而在全球享有高知名度,由英國作曲家傑洛米‧克拉克(Jeremiah Clarke;1674-1707)所寫的《丹麥王子進行曲》(點我)*1。而新人離場時,最常被選用的莫過於由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所寫的《婚禮進行曲》(Hochzeitsmarsch;Wedding March),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首曲子。


  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全名菲力克斯‧孟德爾頌。出身漢堡,當時是原神聖羅馬帝國(於1806年解體)下的帝國自由城市*2(位於今德國)。當時的歐洲因拿破崙征伐而一片混亂,孟德爾頌一家也因此遷至柏林。孟德爾頌的祖父是著名的猶太哲學家摩西‧孟德爾頌,也因此家中環境和許多古典音樂家不同,相當富裕而充滿書香氣息*3。

  從小菲力克斯便和姐姐范妮(Fanny Mendelssohn;1805-1847)一同接受音樂教育。起先栽培的重點是范妮,但菲力克斯同樣展現了非凡的才能,家庭也才同意他展開音樂事業。而姊姊范妮受限於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束縛,始終只有業餘作曲,許多作品在生前沒有出版,直到近代才逐漸被整理。也因此,一般在古典音樂講孟德爾頌,指的是弟弟菲力克斯。儘管如此,范妮與菲力克斯姊弟的感情相當融洽,即便後來菲力克斯享譽歐洲,兩人仍時時保持書信往來。

  我們現在說到音樂神童,常常想到的是莫札特。不過菲力克斯在9歲便登台、青少年時期就有不少作品,而到了16、17歲時作品便已然成熟,也可說是早熟的天才了*4。而在1825年,孟德爾頌的奶奶送了他一份樂譜的手稿副本,讓當時年僅20歲的孟德爾頌大受震撼,並在四年後極力促成該曲的再次公開演奏,也由孟德爾頌親自指揮──這首曲子正是音樂之父JS巴哈的《馬太受難曲》。當時的音樂業界對巴哈並未有如今的高度評價,可說孟德爾頌這次的公開演出在全歐洲喚醒了巴哈,也才輾轉讓巴哈有了今日的音樂地位。

  而後的孟德爾頌奔波歐洲,除了作曲外,對教育也不遺餘力,在萊比錫創立了萊比錫音樂學院(不過孟德爾頌本人雖了解教育的重要性,但倒是不太喜歡教學,只收了幾名學生)。此外也承蒙貴族委託繼續作曲。不過或許是積勞成疾,孟德爾頌的健康狀況並非太好,加上1847年接到姐姐范妮去世的噩耗而深受打擊,也於同年以38歲的壯年而撒手人寰。

  《婚禮進行曲》作於1842年,孟德爾頌受當時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所託,替莎士比亞名作《仲夏夜之夢》(A Midnight Summer's Dream)的演出譜寫配樂。《仲夏夜之夢》可說是莎翁的喜劇代表作,故事起源於忒修斯公爵替女兒赫米婭(Hermia)決定婚事,偏偏對象德米特律斯(Demetrius)並非女兒的意中人。赫米婭決定和喜歡的對象拉山德(Lysander)私奔,並將決定告訴閨密海莉娜(Helena),偏偏海莉娜喜歡的正是德米特律斯,又為了討德米特律斯的歡心而告密。

  各懷心思的四人在當晚各自闖入森林,偏偏又在睡著時碰到來參加公爵婚禮的精靈們。精靈王奧伯龍的手下帕克碰到四人,決定順便替他們施法,讓他們愛上睜開眼後看到的第一人,不料最後變成亂點鴛鴦譜。情況逐漸失控,成了貴圈真亂(其實本來也就很亂了...)的鬧劇。幸好最後帕克再次施法,終於讓有情人們終成眷屬。

  而《婚禮進行曲》便是在一切圓滿落幕後,幾對新人們一同結為連理的背景樂。不像之前聊過的《婚禮合唱》雖莊嚴,但劇中新人的命運並不美滿;《婚禮進行曲》中眾人喜結連理,一切美好圓滿,也因此成為婚禮的代表曲目。歷史上(日後的)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三世*5和維多利亞女王長女,維多利亞長公主於1858年的婚禮便選用這首曲子。

  值得一提的是,整套仲夏夜之夢配樂中的序曲其實是孟德爾頌17歲時的舊作。當時文學功底深厚的他就已為仲夏夜之夢譜寫序曲。這種序曲是在戲劇正式開演前所演奏,並未特別對應劇中的哪一幕,但暗示了全劇的基調

(仲夏夜之夢序曲)

  《結婚進行曲》名氣響亮,日後改編王李斯特也沒放過這首曲子,寫了個炫技的鋼琴獨奏版本。進入二十世紀後,名演奏家霍洛維茲(Horowitz)基於兩人的版本,也寫了自己的鋼琴改編版。

(李斯特的版本)

(霍洛維茲的版本)

  孟德爾頌或許是因家庭背景,文學功底深厚,但也因此在作曲風格上較為保守,較為強調繼承前人手法。他同時也對同時代較為新創的李斯特、白遼士等人不太諒解,認為其作品缺乏深度(儘管他肯定他們的演奏技巧)。而反過來,當時開拓新局的作曲家們則認為孟德爾頌的作品太過工於算計而缺乏靈魂,這類批評以華格納為代表。偏偏華格納在評論孟德爾頌時又拿其猶太血統作文章,日後被納粹作為政治理論基礎,使得孟德爾頌在二十世紀一度不受待見。到了二十世紀中期後,孟德爾頌的作品和才華才逐漸獲得平反。而或許對華格納最諷刺的,正是他的曲目《婚禮合唱》及孟德爾頌的《婚禮進行曲》常在婚禮上成對出現吧。

  不論如何,撕裂人們的政治爭端都會過去,而純粹的音符和藝術會留下。如今的《婚禮進行曲》乘載了對無數新人們的祝福。儘管伍德的朋友或許不會看到這篇文章,即便看到了也不知道伍德的中之人是他們的朋友,仍僅以此文聊表祝福。

  我是伍德,今日點播,我們下次見!

*1. 似乎也有人會選韓德爾的《席芭女王進場》(點我),只能說適合用在婚禮上的曲目還挺不少的。
*2. 神聖羅馬帝國下的一種特殊規劃,不屬於任何貴族,名義上直屬於皇帝,實際上享有許多自治權。
*3. 當時的歐洲流行讓文人雅士聚集談論知識及時事的沙龍,不只藝術家,科學家也是孟德爾頌家的座上賓。值得一提的是在數論上頗有造詣,現在分析學必談的數學家德里克雷(Dirichlet)後來就成了菲力克斯的妹婿。
*4. 其實蕭邦也是未滿20歲時便鋒芒畢露,許多古典音樂家確實在年輕時就頗有成就。
*5. 我了解這裡人名有點混亂:腓特烈威廉四世→腓特烈威廉四世的弟弟威廉一世(任內完成德意志統一)→威廉一世的兒子腓特烈三世(1888年即位未滿百日便病逝)→腓特烈三世的兒子威廉二世(德意志帝國於其任內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崩解)。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愛德莉雅.萊茵斯提爾
讚歎伍德叔叔~ヾ(*´∀`*)ノ
2024-03-30 19:23:10
伍德‧瓦懷特
是伍德哥哥(O?)
2024-03-30 19:45:58
JOJO♥
如果可以選的話,倒是會選擇馬勒的《第五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呢。

比起孟德爾頌,這個〈第四樂章〉是馬勒送給妻子的樂章喔。

推薦給伍德大大。[e19]
2024-03-31 02:03:07
伍德‧瓦懷特
不得不說我對馬勒不熟(雖然以前聊過),不過馬勒這個樂章表現一如他其他作品比較內斂深沉,像是油畫一樣濃厚豐潤,但不太張揚;適合獨自欣賞,要在熱鬧的場合好像不是那麼適合?
2024-03-31 14:15:16
JOJO♥
可能我個人比較低調(?),覺得這樣的旋律能夠表現自己重視的內在特質。選擇與眾不同的音樂,也許能讓大家印象深刻囉。
2024-03-31 16:50:40
伍德‧瓦懷特
馬勒需要深刻去體會,不過我是比較急性子XD
2024-03-31 16:55:14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