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得不到,就毀掉—忌妒

田螺 | 2023-12-26 21:16:50 | 巴幣 0 | 人氣 85

你曾經忌妒過別人嗎?
今天要和你分享的是關於「忌妒」這個情緒
這篇文章會探討究竟忌妒的本質是什麼,忌妒可能的壞處又是什麼?

邀請你試著想想看,當我們感到忌妒的當下,發生了什麼事情
可能是:
「明明一樣努力,那些有才華的人的作品就是比較厲害。」
「朋友和我一直想認識的人,建立了一種我很想要的關係。」
「大學同學透過家裡的關係,獲得了一個我夢寐以求的工作。」
「朋友的老公好體貼,我的老公像哥布林。」等等…

透過上述的例子,或者是你所想到的經驗,我們可以發現:
引發忌妒的本質,可能是一種缺失(lack):
「一個在我身上所缺失的,在別人身上有。」
「一個我缺少但又想要的,他人已經擁有。」
因為缺乏,所以人有了忌妒的感覺。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引發忌妒的本質是什麼,那忌妒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為了瞭解這個問題,我們要把焦點短轉向心理學中的客體關係學派,客體關係學派的創始人Klein,她認為忌妒的起源的時間,大約是在嬰兒出生的時候開始,她認為嬰兒會對母親的乳房產生羨嫉的情緒。這是因為嬰兒想要擁有乳房的特質,嬰兒覺得乳房看起來有能夠「給予」,但又可以「保留」的特質,這些特質是嬰兒本身缺失的。

同時,忌妒的情緒,也常常伴隨著想去搶奪﹑破壞的衝動。
是不是很像我們在八點檔中常常看到的「得不到,就毀掉」的劇情呢?

「小明和小美相識於大學,兩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無話不說的好友。
但在小明的心底,卻隱藏著一個秘密,其實,小明在遇到小美的那一天,就深深喜歡上了小美,不過小美似乎對小明沒有意思。

時間過得很快,四年轉眼就過去,兩人的關係始終沒有變化,小明和小美都已經從大學畢業,隨著生活的轉變,兩人的距離似乎也越來越遠。

一天,小明在小美的IG上看到一則小美講述自己因為著一個出席了一場工作上的聚會,聚會上結識了一位男性朋友的動態,在那數日之後,小美與對方迅速發展成了戀人的關係。

「明明是我先來的…為什麼…」,面對突如其來的喜訊,小明知道自己應該要為對方感到高興,但他看著手中的手機,卻遲遲無法發出祝賀的消息。他對小美的感情如同火焰,此刻正深深燃燒著他的心,日復一日。
終於,他決定把小美曾經毫無保留對他說過自己的黑歷史,放在網路上公諸於眾…」

忌妒很大程度上源於幻想,而非事實

Klein認為剛出生的頭幾年,嬰兒會以為父母親在各個方面上互相滿足,他們給予對方一切,只有自己被排除在外。
在現實中,即便我們已經長大了,這樣的感受,有時候還是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滿足,但總是會想像,有人獲得了某種完美的滿足,而我們沒有,因而感到忌妒。

那我們可以如何調整,以更適當的方式,來面的對忌妒的感覺呢?
Klein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感恩」。
如果我們能夠有感恩的能力,對於想像出來的完美者,就不會再感到忌妒。
像是:「雖然我並不完美,但也活下來了,挺好的,我也不是一無是處」,或是對已經擁有的,感到感恩和滿足。

Klein在嫉羨和感恩書中的註腳寫到:「基督徒在飯前感謝上帝給予食物,願上帝賜予感恩的心,並不是毫無意義的。人們通常覺得這是對「食物」表達感謝。而Klein認為,人們不是感謝給予的食物,而是感謝能夠有感恩的能力,對能夠有感恩的能力而感謝,因為感恩是治療羨嫉的解藥。」

我們也可以透過寫感恩日記來練習感恩的能力
例如:

三件令我感恩的事: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三個令我感恩的人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三件值得肯定的事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日記當中的人事物,不一定要是很厲害的事情,也可以像是:「今天有人跟我說謝謝﹑今天有人幫我按電梯﹑今天早上的咖啡,很好喝﹑今天背了一個單字﹑今天比昨天早起一分鐘﹑今天有寫感恩日記」等等…

祝福你在生命當中找到感恩和幸福。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