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淺談「『反戰』還是『反戰敗』?」

迫水未來 | 2023-11-15 22:51:48 | 巴幣 5540 | 人氣 841

最近因為《進擊的巨人》動畫版完結以及《哥吉拉-1.0》上映之故,又看到一些所謂有關於「反戰」與「反戰敗」的討論。像是某某電影不是「反戰」只是「反戰敗」!之類的。對我個人而言,有關於「『反戰』還是『反戰敗』?」確實是有趣但同時又覺得有點煩人的問題--煩人的點在於這種粗糙的二分法其實很有問題--值得或說應該好好來釐清一下思緒寫一些文字。而且,上一篇達人專欄文章已經是10月初時的事情了。

雖然上個月底時期待已久的「S.H.Figuarts 米奧琳涅.連布蘭」和「ROBOT魂 <SIDE MS> XVX-016 風靈鋼彈修改型 ver. A.N.I.M.E. 」終於寄到了,我也打算寫開箱文,但是最近不是很忙就是精神不振,兩者都還在PB商店的運輸盒連拆都還沒拆。之前終於入手TSUTAYA的米奧琳涅與蘇萊塔大立牌以及參加市之瀨加那在台灣的活動本來也打算想達人專欄文章,結果總之就是到現在還是沒寫出來......。總之,老是荒廢下去也不好,再加上最近因為《進擊的巨人》和《哥吉拉-1.0》之故又看到了一些所謂「『反戰』還是『反戰敗』?」的討論。所以今天就來談談這個問題吧。對了.雖然《哥吉拉-1.0》日本上映時我就開始看劇透收集相關情報和解讀而且也有一些個人想法,不過畢竟是台灣還沒上映的電影,我也還沒真的看過,所以這篇不會談及《哥吉拉-1.0》的內容,還請放心。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8集「一無所有的我們」中米奧琳涅以否定的眼神直視戰騎鋼彈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幕。戰騎在《水星的魔女》中男性性暴力的象徵之一,而這正是堅持「我會在這場交涉中展現出來給世界看。我和GUND-ARM股份有限公司,還有從今以後的貝納里特集團,不是戰鬥,而是拯救生命」的米奧琳涅所要對抗與否定的對象。


據我所知,所謂「『反戰』還是『反戰敗』?」的討論,也就是把涉及戰爭的特定作品或是特定思考體系中對於戰爭的態度區分為「反戰」或是「反戰敗」的做法來自於中國網路的相關討論,而且會討論到「『反戰』還是『反戰敗』?」的時候,通常是討論的對象是日本產的作品的時候。尤其是涉及「那場戰爭」,也就是15年戰爭(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都算是15年戰爭的一部分)的作品,更容易會被放到「『反戰』還是『反戰敗』?」的二分法式檢驗器下檢視。不過,倒也不是僅侷限於「涉及15年戰爭的日本作品」時才有「『反戰』還是『反戰敗』?」之爭,在其他涉及戰爭的作品(不限於日本,甚至是中國自產的)上,有時候也會有人提出「『反戰』還是『反戰敗』?」的討論。這也不奇怪,「『反戰』還是『反戰敗』?」這個命題的思考方式如其文所示,本來就不是只能侷限於「對於15年戰爭的日本作品所保持的態度」這點而已。

所謂的「『反戰』還是『反戰敗』?」下的「反戰」與「反戰敗」各是什麼?這邊直接用對於15年戰爭的態度當作例子。簡單而言,在這套「『反戰』還是『反戰敗』?」的思考方式下,認為15年戰爭中的日本政府與日本軍部所犯的錯誤是不會打仗在戰略上和戰術上有一堆錯誤所以最後才會打輸害一堆日本人死慘慘的想法,叫做「反戰敗」。也就是「戰爭時的日本政府與軍部有很多錯誤該被批判,但如果當年沒犯下這些錯打贏了我喜聞樂見」。至於什麼是「『反戰』還是『反戰敗』?」思考方式下的「反戰」呢?則是認為「15年戰爭本身就是錯的,之所以反對戰爭與當年的日本不是因為當年的日本政府與軍部做得太糟,而是從一開始就不應該有這場戰爭」的思考方式。換言之,在「對於15年戰爭你是『反戰』還是『反戰敗』?」這個問題,「反戰敗」認為15年戰爭是對的,而「反戰」認為15年戰爭是錯的。

我不否認「反戰敗」這個詞有助於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某些作品以及某些思想體系下對於戰爭的想法,比如說百田尚樹與安倍晉三的對談集《日本よ、世界の真ん中で咲き誇れ》(這本書台灣有翻譯,中文書名叫《安倍晉三X百田尚樹對談集》)就是個很典型的「反戰敗」的例子。百田尚樹和安倍晉三在這本對談錄中對於戰前的日本政府與日本軍部的諸多做法以及整體戰略和個別戰術多有批評,但他們並不認為當年發動的戰爭是「錯誤」。他們之所以批評戰前的日本政府與軍部,是因為戰前日本在戰爭中的做法無法贏得最後戰爭的勝利,而不是因為他們進行侵略。如果當初沒有犯這些錯誤,或許日本就可以打贏戰爭。而如果日本當年能夠戰勝.安倍與百田並不認為日本當年進行的戰爭有什麼問題。

「反戰敗」這個說法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到像是《安倍晉三X百田尚樹對談集》這種「雖然批評戰前日本,但其實不是反戰」的「看似反戰但其實根本不是反戰」的作品或是思想體系和「反戰」的不同。但問題是,「『反戰』還是『反戰敗』?」這種思考方式採取的是二分法式的思考方式。在這種思考方式下,一部作品要麼是是「反戰」,要麼就是「反戰敗」。也就是說,在這種二分法之下,如果一部作品不是「反戰」,那它就是「反戰敗」。而且通常在「『反戰』還是『反戰敗』?」的討論文脈下,被歸類為「反戰敗」的作品會被直接和「虛心假意!根本沒有好好反省!是在肯定侵華戰爭的正當性!」這種負面評價連接。




但問題是現實沒有那麼簡單。我不否認確實存在典型的「反戰敗」的作品或是思考體系,比如說我上文所提的《安倍晉三X百田尚樹對談集》就是一例,但現實中的情況其實往往更加複雜。這種「不是『反戰』就是『反戰敗』!」的思考方式過於粗糙與武斷,會讓很多作品都掉到「反戰敗」那邊去,而實際上的操作也往往是如此。比如說在中國網路的討論上,《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和《螢火蟲之墓》就常常因為其描寫(只)聚焦在戰爭下日本人的被害而被歸類到「反戰敗」那邊去。

確實,在日本《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也被批評「對於日本軍與戰爭的描寫不足」。比如說電影中的對於憲兵的描寫就被認為不夠寫實。《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中主角曾被懷疑是間諜而被憲兵訊問。憲兵發現主角只是單純寫生後警告後就離開了。而在憲兵離開之後,主角的家人們則是一起笑憲兵真是大驚小怪。但現實中戰爭時的日本軍憲兵可沒那麼和藹可親。在戰時被憲兵懷疑是間諜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憲兵會把他們認為是「反政府」「反軍」的人帶走訊問,過程中甚至會刑求這些「不夠愛國」的國民,甚至虐待致死。

此外,日本在談論15年戰爭時常常只聚焦於「身為被害者的日本人」這點確實也常常在日本國內與國外被批評。日本國內在談及15年戰爭有多壞、為什麼要從過去的歷史中反對戰爭時,確實不少討論方式都會強調在戰爭下國民被大量犧牲大量殺害。沒有錯,許許多多的日本國民在戰爭中因為戰爭而被剝奪人權、被殺害。長崎與廣島的核空襲以及東京大空襲都是慘無人道的大屠殺。但問題是,只強調日本國民在戰爭中身為被害者的一面的結果,就是有可能會導致「身為加害者」的側面被忽略。「日本這個國家」以及「做為集團的日本人」應當負起的戰爭責任常常就因此被無視了。借用韓國學者林志弦的說法,這是一種「犧牲者意識國族主義」(犠牲者意識ナショナリズム)。藉由強調「我們很可憐」塑造國族共同體的同時,這套「犧牲者意識國族主義」同時發揮了隱蔽身為加害者的側面與戰爭責任的機能。只談及戰時下日本國民的艱苦生活而沒有談及在日本侵略下所苦的外國人的《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也可以說是這種「犧牲者意識國族主義」的一種呈現。不過這邊要順便說一下,在日本強調「身為被害者的日本人」側面的同時也強調「身為加害者的日本人」側面的知識份子也不少。另外,雖然沒有要在本文中討論這個問題,不過我個人認為台灣社會也有「犧牲者意識國族主義」的問題。藉由強調自己是「被殖民的被害者」,迴避掉我們的父輩在日治時代和黨國時代同時也是戰爭的參加者應當負起戰爭責任的問題。

但問題是,確實《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中並沒有真正充分描寫出戰時體制下的軍事統制有多惡劣,也沒有展現出一樣在戰爭下是受害者的被日本侵略的外國人的聲音,所以就可以說《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就是「反戰敗」、就是支持「15年戰爭是正確的戰爭」嗎?《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其實是在捍衛15年戰爭的正當性?這個結論好像哪裡怪怪的吧。

我再舉另外一個例子,宮崎駿的《風起》。《風起》描寫了零戰開發者堀越二郎的故事(部分虛構),但是堀越二郎雖然與15年戰爭有密切的關連性,但《風起》卻沒有花太多力氣在批評15年戰爭與軍國主義體制。所以《風起》就是反戰敗、就是支持「15年戰爭是正確的戰爭」?確實,「缺席」有時候是作者的另一種答案與表態。藉由特意不說卻表達支持,或至少默認其正當性。但問題是,「《風起》沒有好好批評戰爭,宮崎駿顯然是個軍國主義者呢!」這個結論會成立嗎?對於宮崎駿稍有認識的人就知道這種推論是無稽之談。宮崎駿可是創造出《風之谷》的宮崎駿!宮崎駿可是會在公共場合直接抨擊過往的軍國主義體制以及現在的軍事擴張的創作者!宮崎駿怎麼可能會肯認「15年戰爭是正確的戰爭」。在《風起》裡有關於15年戰爭的批判確實是缺席了,但這就代表《風起》肯認15年戰爭的正當性?!這顯然是對於宮崎駿有嚴重的誤解。可是,在「『反戰』還是『反戰敗』?」的二分法下,《風起》就會掉到肯認15年戰爭正當性的「反戰敗」那一邊。


一樣都是阻止愚蠢的男人不斷反覆進行戰爭與暴力的連鎖,但《風之谷》中的娜烏希卡的形象是「聖女」,而《水星的魔女》中的米奧琳涅與蘇萊塔則是「魔女」。比較兩者的形象或許也是很有意思的研究。或許我哪天會做?


對我來說,如何評價一部涉及對於戰爭的批判的作品之中的「反戰」的問題,比起「反戰/反戰敗」(「反戰」的反義詞應該是「不是反戰」而不是「反戰敗」)這種二分法,我可能更傾向用「程度」來檢視。也就是「反戰徹底到哪裡」的問題。當然,有些反戰元素太低的作品實在很難稱之為「反戰」,有些根本其實就是在支持戰爭的作品也不能稱之為「反戰」,但是,反戰色彩淡薄或做的有限的作品,和反戰色彩濃厚做得更加徹底的作品,都可以稱之為「反戰」,我想這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比如說,A作品揭露15年戰爭下日本國民痛苦嚴厲批判當時日本政府如何侵害人權草菅人命,B作品則是除了有A作品有的元素之外還描寫了日本人是如何迫害佔領地的人民。這種情況下,A、B都可以說是「反戰」,然而,B的「反戰」比A做的更好更徹底。

當然,面對「『反戰』要『反』要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叫『反戰』?」這個問題標準因人而異。像我(近年)就比較嚴格。比如說在很多人眼中是「反戰」的《美國狙擊手》在我眼中就沒有資格稱之為「反戰」。《美國狙擊手》只是「帶有些許厭戰氣氛的愛國主義」罷了。不過,在我眼中《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確實可以稱之為「反戰」。只是,它做得還不夠多。

在「『反戰』還是『反戰敗』?」的二分法下除了「反戰敗」這個分類有問題外,「反戰」這個分類也有問題。在「『反戰』還是『反戰敗』?」的二分法下,「反對特定的戰爭」以及「反對所有的戰爭」都是「反戰」,但是這兩種「反戰」都是一樣的嗎?比如說,我認為某部電影它批評了戰前日本的軍部的愚昧與反人權以及描寫了戰爭下日本國民的慘況,但同時又傳達戰後的日本的自衛隊是正義之師、戰後日本為了自衛的軍事力行使是正義之舉,請問這是「反戰」還是「反戰敗」?

「反對特定的戰爭」的「反戰」和「反對所有的戰爭」的「反戰」,當然是兩種不一樣的「反戰」。確實,很多時候或許不是那麼容易區分,尤其當該作品是聚焦於歷史上特定的戰爭的時候。比如說一部嚴厲批判15年戰爭下許許多多的日本國民與亞洲諸國人民都受到日本天皇制法西斯體制的迫害而受苦受難,那它是「反對特定的戰爭」的「反戰」還是「反對所有的戰爭」的「反戰」?確實不好判斷。不過,如果對方不是只是單純一部電影,而是一個人或是一整個思想體系,我們可以檢視其更多的主張來判斷。

痛斥15年戰爭的不正義性,同時擁護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與神聖性,這種思想在中國並不少見。其實不只中國,應該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這是很普遍的想法。那麼,這種「15年戰爭是不正之戰必須反對+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之戰應該擁護」的相法,是「反戰」嗎?還是--借用「『反戰』還是『反戰敗』?」的思考方式--其實只是「反戰敗」?

我們換個方式問。「反侵略戰爭」也是「反戰」嗎?「自衛戰爭」也是「反戰」嗎?2022年俄羅斯侵入烏克蘭後,台灣社會掀起一陣「反侵略戰爭才是真正的反戰」、「強化自我防衛的軍備也是一種反戰」的奇妙聲浪。對於平常在日文圈思考與處理反戰反軍相關議題的我而言,這種奇妙的「反戰」論只讓人覺得錯亂。如果把「反侵略戰爭」「自衛戰爭」也稱之為「反戰」,那反而是剝奪了「反戰」這個詞原本有的意涵,並且賦予了相反的意義。結果就是讓「反戰」沒有辦法再透過「反戰」這個詞來呈現其意思,藉由替換詞本身的意涵,「反戰」事實上被消滅了。如同《1984》中的「新語」一樣。

不過,這種「反侵略戰爭才是真正的反戰」、「強化自我防衛的軍備也是一種反戰」這種「打著『反戰』旗反『反戰』」倒也不是台灣人的專利。中國那邊也可以找到把論述中的主詞替換掉後完全可以成立的主張。比如說下面這篇就是我近期發現的「經典」之作。




相信不少人看完之後都會覺得「說什麼鬼話呢你,是非黑白可以這樣顛倒的嗎?」。畢竟,這是在講中國如何合理化自己的軍備擴張與戰爭的文章,我們台灣人可以很容易就看出其中的問題。但是,當事件的主語換成自己時,很多人就看不清楚了。把這篇「真正的『反戰』是不懼戰爭」中的主語替換一下,比如說把「中國」替換成「台灣」,就會發現這篇文章的核心精神不是和我們社會中那些台派KOL在說的話根本一模一樣嗎?「真正的反戰是不畏懼戰爭,裁軍削弱國家的軍事權力才不是反戰,只有強化軍備強化國防強化社會的軍事化才是真正的反戰,當然這些作為不是軍國主義不是要侵略其他國家只是為了保護我們自己」,這種論調,其實兩岸的愛國志士們都高度支持呢。而且也非常有志一同地把要求自己國家不要再軍事擴張的人通通打成「叛國賊」。這才是「真.兩岸一家親」不是嗎?

這種「反侵略戰爭才是真正的反戰」、「強化自我防衛的軍備也是一種反戰」這種「打著『反戰』旗反『反戰』」論其實也顯示出了「『反戰』還是『反戰敗』?」論的另一個問題,也就是「『反戰』還是『反戰敗』?」論的論者往往都是雙重標準(我想應該還是有不雙標的,只是應該很少)。對於日本的作品就是「怎麼可以是『反戰敗』!當然必須是『反戰』!否則就是壞!」,但對於自己就是「怎麼可以是『反戰』!你腦袋壞了嗎?!當然必須是『反戰敗』!」。

想當然爾,這種「反戰」當然不是「反戰」。它最終只是為自己國家的軍事力以及自己所身處的社會的軍事化給予正當性而已。敵國必須「反戰」,但我國必須「反戰敗」。敵國的軍事力是邪惡,我國的軍事力是邪惡。這種雙重標準當然無助於和平,反而只是妨礙和平的阻力。在對方眼中,你不也是「不該擁有軍事力與戰爭的敵國」嗎?真的要「反戰」,就必須連自己國家的軍隊與戰爭都反對才行。或是說,必須從自己國家的軍隊與戰爭開始反對起才行。

「『反戰』還是『反戰敗』?」論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堅持「反戰」,對於戰爭責任檢討地不夠就是萬惡的「反戰敗」。但實際上不是如此。這種「必須是『反戰』不能是『反戰敗』」的標準只拿來要求過去的歷史敵國兼現在的假想敵國,而對於自國卻又完全是另外一套標準:「反法西斯戰爭和自衛戰爭當然是正義之戰!這種正義之戰怎麼可以反對!一群自掘墳墓的歐美白左的應聲蟲!」。
※順帶一提,《進擊的巨人》中的阿爾敏也常被嘲諷為「白左」「聖母」,但在當今日本的文脈下,主張主動戰術性使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威嚇各國誤犯我國的這種軍事抑止力論者一般會被歸類為右派而不是左翼或是自由派。事實上連現實中的軍事抑止力論者都不一定會主張要先制攻擊假想敵國了。阿爾敏的想法放在今日的日本就是自稱「現實主義者」那群人的想法。阿爾敏和「艾主席」-葉卡派之爭根本不是左右之爭,而是右翼和極右翼的對決。

而且,這不是中國網友有的問題而已,一樣的論述在台灣也司空見慣。到頭來,兩岸的愛國志士其實有高度共識:「別人必須『反戰』,但我們必須『反戰敗』」、「敵人的戰爭與軍備是邪惡的是為了侵略的是在破壞和平,我們的戰爭與軍備是正義的只為了自衛的是在捍衛和平」。不過,這種「別人必須『反戰』,但我們必須『反戰敗』」論或許不只是中文圈的問題。或許更該說這是一種更加普遍的現象。只是,在歐洲或是日本,有足夠強大的聲音能夠在言論空間對抗這種愛國主義雙標,但在台灣或是中國,這種愛國主義雙標確實到處席捲,「反反戰」比「反戰」還要興盛數百倍。


蘇萊塔的故事同時也是「戦争とたたかうスレッタ」的故事。和「戰爭」鬥爭,最終終於打破「正戰論」來到米奧琳涅所在的彼岸的故事。


「『反戰』還是『反戰敗』?」這種二分法或許提供了一個簡明的方式讓人們判斷現實。但簡明的方式不一定是好的方式。「『反戰』還是『反戰敗』?」的二分法過於粗糙,沒有辦法處理現實中的多樣性與複雜性。確實「反戰敗」這個名詞以簡要好懂的方式說明諸如《安倍晉三X百田尚樹對談集》那種「其實根本不是反戰的偽反戰」(雖然百田和安倍也不會說自己是反戰就是了)論和「真.反戰」之間的本質上的差別,但是在「不是『反戰』=否定戰爭的正當性就是『反戰敗』=肯認戰爭的正當性」的二分法下會讓很多只是「反戰元素的缺席或不足」的作品也掉到「反戰敗」的分類之中。這種二分法比起解決問題反而製造了更多問題。比起使用這種「不是『反戰』就是『反戰敗』」的二分法,比如更細膩地去具體分析個別作品中到底是如何描寫與評價戰爭與軍隊。

而且,「『反戰』還是『反戰敗』?」論其實往往隱藏著「別人必須『反戰』,但我們必須『反戰敗』」的雙重標準。以這種雙重標準為前提的「『反戰』還是『反戰敗』?」論難謂是真正的「反戰」,反而只是為自國的軍事力服務而已。

要真正「反戰」,就不能只反對他國/敵國的戰爭與軍事力,更必須反對自己國家的戰爭與軍事力。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說的並不只是現實中會有很多來自政府與非政府的阻力而已。長年來生活在「戰勝國的戰爭觀」下,從小就生長在把自國的「防衛軍隊」與「自衛戰爭」視為理所當然的思考環境之中,要在「克服正戰論」這條人類史不斷挑戰的道路上前進突破「自衛戰爭的意識形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且,或許有人會有這個疑問:否認一切戰爭與軍事力的正當性,就代表不反抗嗎?就代表否定戰鬥的意義嗎?

並非如此。「反抗」「鬥爭」有很多種方法,並不是只有使用軍事力這個方式而已。事實上,否定軍事例的反抗與鬥爭,遠比使用軍事力更加具有「革命性」。這才是更加「反抗」的「反抗」。好啦,說了這些其實是想要給我的論文鋪哽。我投稿第12 屆 ACG 文化與技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巴哈姆特論文獎的論文《「ガンダム」へのアウフヘーベンとキャリバーンの「魔女」:フェミニズムとアンチミリ
タリズムによる革命としての『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水星の魔女』(「鋼彈」的Aufheben與Caliban的「 魔女」:女性主義與反軍事主義之革命的《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就在談《水星的魔女》之中的「反戰」。只是很遺憾地的是只有備取第二名,所以沒有機會發表。當然說沒有不滿意是騙人的,畢竟這篇文章也算是我嘔心瀝血的自信之作,為了寫這一篇我至少連續四天五點才睡。如果本屆備取論文也有公開的話歡迎大家能夠稍微看一下,不過這篇是以日文寫成的就是了。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