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美好星期天週札 84 盲目環保 不切實際

GC 休閒模式 | 2023-02-05 23:23:57 | 巴幣 1100 | 人氣 123

  偶然看到一則帖文,講解旅行碳足跡。內文不贅,這裡只列出最重要的部分。簡單來說,碳足跡是指人在進行各項活動下,所消耗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我們所進行的任何行為,包括飲食、梳洗、穿衣服等等,或多或少都消耗各類溫室氣體。不過我們很多時候沒留意,是因為碳排放牽涉直接與間接的部分。例如我們乘車,汽車排放廢氣,這是直接的碳足印;享用牛扒,當中的碳足印,包括飼養牛隻使用的水和飼料、飼養場所消耗的電力、工人出入農場的汽車廢氣等等,這是間接的碳足印。而內文中旅遊所牽涉的碳足印,則強調直接多於間接方面的禍害。

  芸芸交通工具中,飛機的碳足印最大。以人均碳排放計算,從香港飛往台北,所消耗的碳足印大約是0.2公噸。香港飛往首爾則大一點,大約0.4公噸。如果是跨洋域的長途飛行,例如香港飛往倫敦,人均碳排放則飆升至大約1.9公噸。而各航空公司所使用的機種、燃油各異,所以人均碳足印也不盡相同。如果想要旅行,但又想盡最大努力降低碳足印,可以透過網站比較各航空公司的碳足印,然後選擇最低者。

  世界各國也有採取相應措施緩和全球暖化。對於航空公司而言,為了減少碳排放,需要額外增加成本開支。於是,他們給予消費者新的選擇,提供「綠色機票」,把該類機票票價提高,以進行碳交易,彌補當中損失的成本效益。鑑於乘坐飛機的人士多為高官達貴,而他們又經常乘坐碳足印更高的私人飛機,現今有人開始響應以輪船代替飛機,進行跨地域會議的代步工具,以降低整體碳足跡。而前幾年疫情肆虐,地域全球化漸趨緩慢,各國人流流動大減,飛機班次大削,也讓全球碳排放顯著下降。

  我看完之後莞爾——第一,以輪船代替飛機根本不切實際。姑且不提大量輪船使用碳含量更高的煤作為燃料,碳排放更高並對空氣造成更大程度的污染,在時間層面,輪船花費幾個月來走飛機一日以內的路程。在效率為先的現代社會,這完全不合乎成本效益。瑞典少女通貝里曾經從瑞典坐了幾個月帆船到美國出席氣候峰會,轟動一時,及後被記者發現她乘坐私人飛機回國,實為雙重標準,更顯盲目環保的荒謬,連她自己也看不過眼。第二,比較碳足印更為不合常理。人都是一種被慾望驅使的生物,在旅行前編排行程的時候,首要考量都是如何令旅程變得更輕鬆,合乎預期。對於飛行,通常都會優先考慮舒適度、價錢、航空公司信譽、服務態度等等,而避免在旅程中吃下一肚子火。至於碳足印,這些距離我們十分遙遠的因素,大可忘記了罷。第三:航班通常都是預先編排的,即是若你因為那航空公司較高的碳足印,而拒絕選乘,並投靠另一航空公司,那航班依然會按表列出發。航空公司不會因為你小小的舉動,而取消那航班,降低碳足印。要徹底消滅航空碳足印,還是不要飛好了,那就等同取消旅行。這邏輯同樣應用於其他交通工具裡:你放棄乘坐小型巴士來乘搭地鐵,以降低碳足跡,那小巴班次日後還在;你放棄旅客捷運系統(APM)而選擇走路,那輛列車明日依然會在同一時間開出。

  最諷刺的是,推廣降低旅行碳足印的,通常都是富人。他們在做比其他人更高碳足印的行為,卻剝削窮人(較低收入的人)旅行的權利。對,不去旅行就沒有旅行方面的碳足印,但說出這句話,肯定群起而攻之。環保是持續發展途中必須的一環,但考慮環保的時候,是否也同時切合現實生活呢?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