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契訶夫之槍、麥高芬還是紅鯡魚?聊聊那些故事開頭的梗

伍德‧瓦懷特 | 2024-04-27 16:02:42 | 巴幣 1426 | 人氣 478

  在2010年代附近,從《魔法少女小圓》那充滿衝擊性的第三集讓學姊掉頭就走(O?)後,就有所謂的「三集定律」這種說法,認為一部作品最好在前三集就要有具有衝擊性、且讓觀眾進入狀況的情節。而隨著短影音盛行,三集定律逐漸變成「一集定律」,若是一集沒有封神,在競爭者眾多、且步調越來越快的現在很難把觀眾留下來。也因此,從動畫、漫畫、影劇到小說,如何在開頭就寫下吸睛的元素,成為創作者不得不修的課題。

  而這些在開頭被提及,吸引觀眾目光的元素到底重不重要呢?不同的創作者及不同的作品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俄國的名小說作家契訶夫(Anton Pavlovich Chekhov; 1860-1904)在和友人來往的信件中多次提及自己的想法:

  「One must never place a loaded rifle on the stage if it isn't going to go off. It's wrong to make promises you don't mean to keep.」(要是舞台上的來福槍沒要開火,就別把它放在那。別承諾沒放在心上的諾言。)

  「If in the first act you have hung a pistol on the wall, then in the following one it should be fired. Otherwise don't put it there.」(要是在第一幕,牆上掛了把手槍,那在第二幕它就應該被擊發,否則就別放在那。)

  簡而言之,故事中任何的細節都應該在之後發揮作用。當描寫出某些事物,觀眾及讀者會期待它們和故事間的關聯性。這樣的概念被後世稱為「契訶夫之槍」,故事中不會對無關事物有多餘的描寫。

  這樣的概念廣泛出現在推理小說中。若提及鄉野傳說,除了製造氣氛、偶爾也和核心詭計有關。當提及故事發生的舞台(公館、別墅)有什麼特殊之處,讀者大概也會期待犯人利用它來作案。例如要是寫了每間房間裡都有時鐘,大家都能注意時間,那案件裡肯定要對時間和不在場證明做文章了。說房間內有各種防範入侵的措施,那這些措施肯定要被突破。許多作品也常在開頭閒聊某些話題,最後也會和真相有關,大抵也算是某種契訶夫之槍。不過或許對各位來說,最易懂的例子莫過於柯南電影版:當你介紹了一棟鈴木財團的新建築,觀眾就會期待它在電影中被炸掉(O),要是沒炸還有種燃燒不完全的感覺。

  契訶夫之槍用得精彩的話,可以讓讀者有「本來以為不重要的事情原來這麼重要」的暢快感,或是「我就想看這個,你給我這個就好」的滿足感。只不過伍德個人對「所有細節」都要和骨幹有關還是有些意見,這有時會讓故事顯得過於算計且過於集中,沒有發散的美感。就像人物畫有時也會描繪背景,有些故事中的資訊是用來營造氣氛、描述(角色們的)生活,不見得要跟主軸綁死。要是所有資訊都和骨幹有關,那故事就太容易預測、且格局太小了(所有事情都繞著主事件轉)。創作者要做的應該是別讓花邊資訊搶了主線的鋒頭。

  另一個極端則是「麥高芬」(MacGuffin)。這個術語來自英國劇作家安格斯‧麥可飛(Angus MacPhail;1903-1962),而後被和其合作的驚悚片名導希區考克(Alfred Hitchhock;1899-1980)借用並推廣。故事裡的所有人都追著麥高芬跑,但那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不重要。例如間諜片中提及的機密文件、部分警匪片中的傳言把主角引到現場,通常只在故事開頭被提及,但到了主角們被捲入主線,故事中後段時這些事情也不是那麼重要。

  使用麥高芬技巧最多的應屬公路片了。在公路片中,主角常因某些理由踏上旅程,在途中結識朋友、碰上各種事件,最後得到成長,而開端的理由是不是因為旅程而解決,或甚至有沒有解決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動畫中最為人所知的公路片大概可說是Jojo第三部《星塵遠征軍》,承太郎等人是為了拯救母親荷莉踏上旅程,但真正的主線還是各種替身戰鬥及和DIO決鬥。而荷莉(的健康)便可視為這段故事中的麥高芬。

  故事的麥高芬是給主角行動的理由、推展劇情用的器具。通常這類故事強調的是過程,開頭和結尾不那麼重要。以伍德拙作《魔都妖探》的Case 1來說,婦人尋找的戒指就有麥高芬的性質,將偵探及助手引入真正的事件。而有的麥高芬甚至在故事中後期就被遺忘了。而如何讓後面出現的事件更精彩,讓觀眾也理解麥高芬沒那麼重要,就是創作者的功力了。

  另一個也相關的概念則是「紅鯡魚」(Red Herrings)。這在推理小說中相當常見,指的是誘餌選項,誤導觀眾某些人或證據是關鍵,實則不然。有時故事中極力描寫某些人事物,但實際上它是吸引讀者注意力的假餌。有的驚悚片極力描寫鬼怪傳說的恐怖、將一切事件導向超自然現象,而最後發現真正恐怖的是人為的惡意,就帶有紅鯡魚的性質(也有許多作品則是反其道而行)。而對伍德來說,使用紅鯡魚最主要的難處是,這塊鯡魚要真的可疑、不至於一眼被看穿是假的,而當揭穿真相時又不會顯得突兀,像是因為被猜到梗而隨便抓一個代罪羔羊。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如何在開頭就埋下伏筆、或甚至是個吸睛的伏筆,是當代創作者都該用心思索的。它可以是在故事中後期燦爛開火的契訶夫之槍,也可以是讓觀眾被說服,不是那麼重要的麥高芬,甚至是讓讀者恍然大悟自己被騙的紅鯡魚。不過或許作為讀者,看到作品倒也不用急著分類,跟著作者好好享受故事就行了。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愛德莉雅.萊茵斯提爾
只要不是蓋子膨脹凸起的鯡魚罐頭一切都好說ww
2024-04-28 05:09:53
伍德‧瓦懷特
那個是生化武器吧(欸)
2024-04-28 13:13:32
JOJO♥
個人倒是覺得,一部好的故事,讀者是會反覆閱讀的。
如果一部故事都沒有讀者願意討論它,也許它還沒在讀者心中有著深刻的影響力。
2024-04-28 23:57:25
伍德‧瓦懷特
這和討論的主題也沒衝突呀。以我最熟的推理為例,許多人看了第一次是享受故事、第二次之後是開始是觀察怎麼埋伏筆、布局,或理解那些紅鯡魚怎麼誤導讀者。
當然也希望自己的作品是能讓大家願意多讀幾次、甚至去討論的呢。
2024-04-29 00:01:07
JOJO♥
這倒是讓我想起,為什麼自己會開始拜讀《魔都妖探》呢。
個人一直都蠻欣賞它敘事的手法喔。
2024-04-29 00:13:32
伍德‧瓦懷特
那真是太榮幸了Orz
還請多多指教。
2024-04-29 00:19:37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