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奧本海默(有雷)

三羽 | 2023-07-22 22:37:12 | 巴幣 0 | 人氣 272

《奧本海默》
英文片名:Oppenheimer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編劇:克里斯多福.諾蘭
原著作者:卡伊.伯德、馬丁.J.舒爾文
原著:《美國普羅米修斯》
原型人物:羅伯特.奧本海默
類型:歷史、傳記、劇情
上映日期:2023.07.21(美國、台灣)
片長:180分鐘
發行公司:環球影業
產地:美國、英國
語言:英語

演員:
席尼.墨菲 、 艾蜜莉.布朗、 麥特.戴蒙 、 小勞勃.道尼、 佛蘿倫絲.普伊 、 蓋瑞.歐德曼、 肯尼斯.布萊納、詹姆斯.瑞馬、傑克.奎德 、 雷米.馬利克、 喬許.哈奈特、高斯塔夫.史卡司加德、 馬提亞斯.史維克福、 奧莉薇.雅朵比……等等

劇情介紹:
克里斯多夫諾蘭自編自導的《奧本海默》是一部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史詩驚悚片,觀眾將看到一個謎一般的男人是如何陷入一個自相矛盾的困境,他為了拯救這個世界,必須先毀滅它。
(以上內容摘自維基百科、yahoo!電影戲劇)

電影預告:
【奧本海默】精彩預告-7月21日 全台戲院見

雖然用一段時間沉澱觀影後的情緒,但腦袋嗡嗡的,有些混亂,可總是想要寫下些什麼,於是動筆了。
《奧本海默》有沒有確實還原真實世界中的奧本海默,或是與原著《美國普羅米修斯》有差異,我不知道,但電影用各種方式去呈現奧本海默的多面性與複雜性,這點比起原子彈爆炸的那一刻,還要更為震撼我。
諾蘭用了許多正反或互相對立的概念去營造奧本海默這個人,營造本片基調,尤其是開篇即用兩場寫作聽證會,讀作審判的時間線,前後穿插介紹奧本海默,因為沒有明確交代時間線,又是以彩色、黑白分別呈現兩場聽證會,開篇便有種隔閡感,讓人很難進入故事。
直到我聽見一段話──你懂音樂嗎?理論物理學就像音樂,不要是要會讀,而是要會去聆聽。
頓時間,我不再去管交錯的時間線,而是沉浸入電影之中,走入這場由諾蘭打造的視聽饗宴,走向那個複雜的理論物理學家。
於是,我看見了過去、現在,兩條時間不停地呼應;關於奧本海默、關於史特勞斯的聽證會,彷彿報應輪迴;左派、右派,愛國、不愛國,政治立場的搖擺;各式各樣的聲響與原子彈爆炸瞬間的寂靜,分割出了生死的交界;感性與理性的碰撞,致使一名天才在瓊身邊搖擺不定……
最終,奧本海默,或者說參與實驗的所有人,追逐驗證理論、勝利的飢渴,戰勝了創造毀滅性武器的擔憂,一如中子撞擊了放射性元素,完成了毀滅性的武器,原子彈。
「我現在成為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三位一體的爆炸只不過是開始,從那之後,一切都失控了,科技源於人類對規則的挖掘,但挖掘出來的成果,唯有掌控者才能證明善惡、對錯,但無論如何,挖掘者、掌控者、執行者,都必須背負使用該技術的罪惡。
所以,愧疚於內心萌芽,茁壯,奧本海默反對氫彈,不是單純為了阻止美蘇和競賽導致下一次毀滅的可能,而是像電影最後所說的,他們為你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好過。
奧本海默也是如此,他的成就已經奪去幾十萬人性命,怎又能讓他人在他的基礎上,創造更大的傷亡?
這是原罪也好,自我補償也罷,可總歸去做些什麼,避免握有原子彈的雙方再次邁向失控的邊緣。
我很喜歡關於討論點燃大氣層可能性的四場戲,第一場是泰勒計算提出可能性,第二場是奧本海默找上愛因斯坦討論計算結果,第三、四場是原子彈試爆前,參與原以此為賭注,格羅夫斯詢問奧本海默點燃大氣層的可能性。
接近於零的可能性。
接近,不等同於零,冒著那難以量化的風險,原子彈仍被引爆了,他們賭成功了,否則我也不會在這裡。
但是,下一個接近於零的可能性,在原子彈試爆後再次出現,那便是人類用更大的炸彈,投入戰爭毀滅世界的可能。

於是,當電影最後奧本海默看像鏡頭時,說道他已經毀滅了世界,是啊,他提供了毀滅世界的方式,而這方式持續進化,威力強大到足以毀滅好幾次這個唯一的世界。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