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談談《水星的魔女》蘇萊塔英語版聲優事件與所謂的「被教育」

迫水未來 | 2023-02-17 22:10:56 | 巴幣 3466 | 人氣 1664

這幾天看到朱家安在蒐集「媒體炒作政治正確」的資料,我個人認為這是滿有意義的研究,就也蒐集了一些相關報導和整理一下個人想法回報了幾個案例。其中一篇是某網路媒體對於《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蘇萊塔英語版聲優事件的報導方式。既然都整理一下想法了,我想就乾脆也在巴哈小屋也順便談一下我對於蘇萊塔英語版聲優事件的個人想法吧。

上面提到的「某網路媒體」其實就是4Gamers中文版對於這件事情的報導方式。雖然我對於4Gamers的報導方式有所微詞,不過這篇報導多少說明了一下相關事實的經過,可以稍微看一下。




這裡簡略地介紹一下事情的經過,《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的英語版選擇了Jill Harris擔任蘇萊塔.墨丘利的英語版聲優。然而,有批評認為,蘇萊塔並不是白人角色,在選擇飾演這個少數族群(本文的「少數族群」主要是指從英語圈國家的觀點出發,下同)角色的聲優應該優先啟用更加貼近蘇萊塔的屬性的少數族群聲優。可是,有人對於這種批評也有所不滿。

首先我們必須先釐清這個問題的爭點到底何在。對於「少數族群角色應該優先由少數族群聲優/演員來詮釋」論的主要批評,通常是「非少數族群的聲優/演員難道就沒有辦法詮釋少數族群角色嗎?」。如果單傳就其提出的問題做出回答,這種批評並非毫無道理。但是,這並不是問題的爭點。

為什麼美國這幾年會有越來越多人呼籲「少數族群角色應該優先由少數族群聲優/演員來詮釋」?因為一直業界都存在結構上的不平等。相信只要稍微關注過相關新聞的人都知道,男性演員的片酬和機會比女性演員多,而白人演員的片酬與機會又比非白人演員多。原本少數族群的角色就相對比較少了,如果連少數族群的角色都讓多數者來飾演,那那些因為性別、膚色、性傾向等屬性而導致工作機會比較少的演員與聲優們,不就更沒有機會能夠接演作品了嗎?《丹麥女孩》的主角演員Eddie Redmayne也曾經表示過他對於接演跨性別的主角角色感到後悔。並不是因為他否定這部電影本身的價值,而是因為Eddie認為自己變相減少了本來機會就很少的跨性別演員出現在大螢幕上的機會。




所以,問題真正的爭點並不是「因為Jill Harris不是少數族群,所以沒有能力詮釋配少數族群的角色」與否的問題,而是「在少數族群會因為自己的屬性而遭受結構性的不平等的現狀下,如果出現少數族群的角色,則應該優先由少數族群聲優/演員來詮釋」的問題。換言之,問題本身其實根本與Jill Harris的能力如何、Jill Harris的聲線是否適合蘇萊塔這些身為演員的Jill Harris的「個人」層次的問題無涉,而是如何改善業界的結構性不平等的「結構」性問題。

因此,我認為「評價Jill Harris詮釋蘇萊塔詮釋得好」(我沒有實際聽過Jill Harris的演出,所以到底如何我並不清楚)和「主張蘇萊塔這個角色應該優先交給和蘇萊塔的屬性更相近的演員飾演」兩者之間是不矛盾的。可以同時認為「Jill Harris詮釋的蘇萊塔很棒」和「蘇萊塔這個角色應該優先交給和蘇萊塔的屬性更相近的聲優詮釋」。因為這本來就是不同層次的問題。

如果釐清這一點的話,就可以理解蘇萊塔英語版聲優事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只是很可惜不少人把演員個人能力問題和結構性不平等的問題混在一起,結果就是無意間用演員個人能力的問題忽視掉了結構性不平等的存在,也弄錯了那些主張「蘇萊塔這個角色應該優先交給和蘇萊塔的屬性更相近的演員」訴求到底在說什麼。

事實上,池澤春菜在兩年半前也犯過類似的錯誤。2020年7月的時候,池澤分享了一篇主張「跨性別角色應該保留給跨性別演員」的新聞,然後他寫下了「我徹底反對」的評論。

池澤反對的理由是,演員理應該是要能夠年齡、性別、國籍、生物特性的。池澤認為,只有「個別演員對於角色的理解不夠」,而沒有「本質上『演員』這種人必然無法理解和自己屬性不同的角色」。

池澤的「演員可以徹底成為任何人」的說法有其討論之餘地。不過,我們可以先跳過這一點。因為池澤所分享的那篇新聞除了有說道「順性別的演員有時會因為其生活經驗而難以呈現跨性別者的真實生活」之外,它的一大重點是「有更多機會的人,不應該再把沒有機會的人難得的機會搶走了」。也就是我上面所說的「機會不平等」的結構性問題。

其實池澤之後在與別人的討論中他也有發現到自己一開始的發言有所問題。只是推特沒有編輯功能,要看池澤和其他人的討論和池澤對於自己看法的修正,必須往下拉看下面的討論。池澤在後來的討論中有說道「如果跨性別演員只演跨性別角色,對跨性別演員的發展不是好事」。但是回覆池澤的人則更點出了一點:「問題是,如果現在連跨性別角色都不給跨性別演員飾演的話,那跨性別演員就更沒有機會能夠演出了」。




回到蘇萊塔英語版聲優事件事情上。所以,就如同勞達.尼爾聲優Nazeeh Tarsha所說的,「We can sit here and argue the merits of "right for the role" vs "auto cast because of ethnicity" but let's also not pretend that the quality provided by minority actors is less than the quality of their peers. Inclusion gives us the ability to tell the stories of our backgrounds.」。問題真正的爭點是要改善結構性的不平等,讓更多非主流者、非多數者的演員/聲優能夠有更多機會。少數者已經因為其屬性而導致機會比較少、即使拿到角色也常常是相對次要的角色了,如今出現了蘇萊塔.墨丘利這個非主流者成為主角的作品,如果再讓屬於相對多數派的聲優來飾演,那少數者不就又失去了一個能夠成為主演的機會了嗎?

不論是台灣還是日本,我們在國族塑造上都比較接近單一民族神話型(單一民族國家本身是一個虛構出來的神話,不過這點改天再談),所以我們對於這種因為族群而生的不平等相對之下比較不敏感。無法認識到美國那種多民族國家所存在而且被點出來的結構上不平等問題的存在,多少和我們所處的社會先天上的原因有關。但是,如果我們因為這些先天所處環境的因為而不夠敏銳,至少我們可以學習。我們在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後可以改進。

所以,如果明知道問題為何,卻還是要故意抹黑的話,那就只能說是惡意了。我就是在說上面那篇4Gamers的文章。4Gamers的文章介紹了Nazeeh Tarsha和 Anairis Quiñones的推特,理論上4Gamers應該是很清楚他們的訴求是什麼的。但是,4Gamers卻把「蘇萊塔這個角色應該優先交給和蘇萊塔的屬性更相近的演員飾演」的訴求用「海外日常再開」「然而,所幸該話題僅限於小規模討論」的方式評價,明顯就是在暗示這些人的訴求「無理取鬧」。甚至最後還下結論說:「因為對多數粉絲來說,遊戲或動畫角色的重點在於表演本身,而不是演員的種族身份」。

4Gamers明明理當知道「蘇萊塔這個角色應該優先交給和蘇萊塔的屬性更相近的演員飾演」的主張所訴求的是結構性的不平等的「結構」性問題,但卻故意忽視這一點,而故意替換成「誰說非少數族群演員就沒有能力飾演少數族群角色?」的演員能力的「個人」層次問題。這種論述方式我只能說帶有明顯的敵意。考慮到4Gamers平常的論調之後,我實在無法不懷疑4Gamers是故意把訴求改善結構性不平等的聲音惡意扭曲為「無理取鬧者」,迎合這幾年以異性戀男性為中心、日漸高昂的「反SJW」、「反政治正確」聲浪在炒作這件事情。尤其考慮到《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作品本身所帶有的反鋼彈命題性格後更顯得諷刺。去年10月的一篇報導中,本作的製作人岡本拓也也表示說本作要描繪一個「多樣性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世界」(「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水星の魔女」プロデューサーインタビュー 女性主人公 学園を舞台とした理由 “新しいガンダム”の挑戦 - MANTANWEB(まんたんウェブ)),結果,某些人卻還是選擇堅守「反・多樣性」,這簡直和喜歡《水星的魔女》卻還是寫出「古爾外出努力上班,蘇萊塔當家庭主婦」般的同人故事般讓人深感遺憾。對此,我實在是很想說:「以異性戀男性為主要目標客群的中文ACG媒體,果然都無法期待嗎?」。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我想順便談一下所謂「被教育」的問題。現在,不少「反政治正確戰士」「反SJW戰士」在看到自己不喜歡的作品時,就會說「我是來享受作品的,我可不是來被教育的!」。

這些人喜歡說「我看電影/小說/動畫/漫畫/遊戲可不是來被教育的!」,好像電影/小說/動畫/漫畫/遊戲承載了特定的價值觀就是一種萬惡一般。套用中國的說法,就是所謂「為什麼要夾帶私貨!」。似乎,電影/小說/動畫/漫畫/遊戲等等作品,本身必須不帶有任何價值觀和思想一樣。

但是,電影/小說/動畫/漫畫/遊戲這些人類思維活動的產物,是不可能「不帶有任何價值觀或思想」的。難道有人在寫小說時是閉著眼睛腦袋也清空一切想法隨便亂按鍵盤的嗎?又不是無限猴子定理的思想實驗。「無思想」的作品本身就是不可能。即使叫AI來寫也一樣,因為(至少今日的)AI仍然是以過往人類創作為基礎來創作作品。

即使是這些人認為「不是在教育」的作品也必然會乘載特定的價值觀,比如說為什麼叫「帝國」的組織常常被設定成壞人那一邊其背後就是有一套價值體系在運作。在觀看對於某些作品不會感到「被教育」不是因為這部作品沒有承載任何的價值觀或思想,而只不過是對於大家而言其所承載的價值觀太過於「日常」,而忽略了這些「符合主流思想」「符合大眾思想」的價值觀的存在而已。而且,這裡的「主流」與「大眾」其實也不是社會上的所有人。

在觀看一部作品時,會感到「被教育」的原因不是因為這部作品「乘載了價值」這件事本身,而是其乘載的價值對於觀看者而言是「非日常」的。觀看一部承載現在社會價值體系所肯認的價值觀的電影,那些平常喜歡說「被教育」的人會覺得自己「被教育」嗎?比如說《當男人戀愛時》這部用「台式浪漫」體現當今台灣社會的父權價值的電影好了,他們在觀看《當男人戀愛時》時會覺得自己「被教育」嗎?我想應該不會吧。但是《當男人戀愛時》不也是具有透過描述「日常」來複製和強化觀眾意識中父權式的社會價值觀的機能嗎?在這個意義下,他們不是其實也是「被教育」了,而只是自己根本沒有察覺到而已嗎?

會感覺「被教育」與否,其實問題是觀看者的「日常」和作品所乘載的價值之間的落差。頂多就是敘事技巧會影響觀看者是否有發現自己正在接受某種價值觀(但是,一個所謂「說教味」很重但是其「說教」的內容是主流價值時,這些觀看者會評論說這也是一種「被教育」嗎?)。所以,我很討厭所謂「夾帶私貨」之類的說法(雖然我有時候會用「偷渡」之類的說法來形容敘事技巧高超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某些我無法苟同的價值觀的作品)。如果觀看者不喜歡這部作品中所說的價值觀,就是因為觀看者不喜歡這個價值觀,而不是因為作品「帶有價值觀」本身。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