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小說

研究筆記:相機與靈魂映刻

小巴 | 2022-06-21 13:20:12 | 巴幣 0 | 人氣 140


  那是一段被刻意隱瞞的歷史。縱使出發點為善,如果過程為惡,那是否依然能成為善?
  也許我們該慶幸,當年有類似的技術被開發出來;但那段歷史與存在過得技藝決不會如此輕易就消失。
 
  畢竟人啊──充滿著貪婪的求知慾啊!
 
 
 
  不知道各位小時候有沒有好奇過相機是如何成像的?
  究竟人們是如何違背時間法則去記錄下那片刻卻永久的美好?
 
  或許好奇過這種問題的你們都聽過一個傳言──「相機會吞噬被拍攝者的靈魂。」
 
  人們為了邁向對自己而言更好的世界,不斷地對自然甚至世界的法則發起挑戰。不論是為了對抗寒冷而發明出衣物,或是為了對抗生存的嚴酷而有穩定的食物來源,這些再再都顯示人類的任性以及強大。
   那自然,人們又怎麼會放棄對抗「時間」呢?
 
  當人們發現可以以文字、語言紀錄過往的事件、知識,並傳承技藝時,已經可以視作對「時間」不可逆性本身的第一場勝仗了。
  然而人類是貪婪的、是不知足的,既然可以以文字記錄,那是否能以圖片呢?
 
  如你們所知,這第二場戰爭,人類也是勝利的。
  人們發明了「相機」,以光學成像的技術將「當下」烙印在底片上,使得「當下」可以一再地以視覺回味。
  但是當時可不是只有盛行這種技術……還同時包含著證明出「靈魂」,並把「靈魂的一部分」囚禁在載體中,使得「當下的靈魂」得以被保存,被稱為「靈魂映刻」的技術。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使用這種技術的人逐漸被教會視為異端。先不論禁錮上帝所創造的靈魂是多大的罪孽,連部分人士也發現使用這種技術所保存的相片雖然美好,但是卻會讓被拍攝者逐漸失去自我,最後變成只懂得進行簡單與每日例行作業的行屍走肉。
 
  在被可以說是強大政治力的抑制下,這種技術被視為禁忌,消失在了正史,最後演變成封建迷信時期民智未開人們的無根據的迷信與恐懼。
 
  而隨著光學技術的成長,靈魂映刻技術所擁有的,可以呈現與本人幾乎完全相同的面容的優勢也不復存在。甚至可以說在這拍照完都要上個濾鏡、改個細節的時代,那種純粹自然完美卻不完美的映刻技術,真的有必要存在嗎?
 
  當然,如果一個技術在某一方面已經到達了極限。人們勢必會往其他方向去延伸。
 
  既然能夠保存靈魂的一部分?那是否可以讓「當下的靈魂」跨越時空與我們對話呢?
  雖說有些艱難,一部分的靈魂至多只有一個人非常微小的面向,能回答的問題也是有限,但還是能算是成功。在這禁忌技術下,人類贏得了第三次的勝利。
  與影片相比,那不過是既存的紀錄檔;與直播相比,那無法跨越時間,甚至還會因為技術、網路的極限,使得時間受到延遲。
  這種讓靈魂碎片與他人溝通的技術,才可謂是接近真正的完美。
 
  但那還不夠。
 
  既然靈魂的「一部分」可以被保存,那「整個靈魂」呢?
  雖說不是沒有人試過,但靈魂是具有一定質量的存在。若是一般像紙那樣的載體,是無法完整記錄整個靈魂的,勢必還是得將其分割。但若是使用接近人類的木偶、布偶,它還是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根本無法真正實現永久保存的夙願。
  另外,保存整個靈魂也是需要相當的穩定性,要如何完整映刻在載體上而不使靈魂毀損。甚至還有裝載原本靈魂的身體該如何處理,以及相關衍伸的社會問題需要考量。
  可以這麼說,人類難得遇到了真正的「瓶頸」。
 
  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們在檯面下尋求知識的步伐。
  畢竟實際上,若能好好應用,這甚至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不老不死」。
 
  在這之外的技術隨著時間過去也有所成長。
  現在,人們可以說是真正地迎向了機器人的時代。
 
  現在的機器人外觀已經逐漸向人類靠攏,而他們也只有被編寫好的原本的程序。
  也許有人會問那些充滿自主發展性的AI呢?確實那也有發展成另一靈魂的可能性。但只要不去裝載,或是以強烈的上下階級的管理命令,就難以出現一個軀殼裡同時有兩個靈魂存在的情形。
 
  是啊,隨著近代科技的開花,那些失落技術、那些禁忌技術也有了發展的可能。
  只是……在充滿社會道德風險的爭議下,又該如何好好地進行「實驗」呢?
 
  先前提到,靈魂被奪走太多的人,將會成為只做著每日例事的行屍走肉。他們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也對什麼都毫無感情,他們沒有自我、他們不會思考。
  也許,為了人類技術的發展,已經有人私下開始進行了實驗,也有其敵對者在私下進行肅清。
  觀察你身邊的人是否成為行屍走肉,甚至是你自己。如果還有餘力,想想自己是否還能思考。
 
  最差的可能性是,「實驗」已經開始,而你的靈魂早已被囚禁。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