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閒聊】生命週期投資法實際運用調整之相關構想

蓋瑞特 | 2023-05-13 16:04:42 | 巴幣 2 | 人氣 356

當我提交證券資產的交易明細作為財力證明給信貸辦理專員時,該位專員問了個題外問題:「哇,你只買這個哦(006208),這個很好嗎?」我回答:「因為我覺得台灣50指數是台灣最棒的指數,所以全台ETF只有0050跟006208可以買」。總之結論就是我以自己作為研究對象,以信貸作為開槓桿的方式,實際操作生命週期投資法。這次的閒聊我將論述自己對於生命週期投資法的調整及其相關構想,並將在24個月後的2025年5/12日進行績效檢討。

首先需要聲明的是,生命週期投資法不同於被動指數化投資、因子(Smart Beta)投資與主動選股投資,該構想僅停留在跑過蒙地卡羅模擬的理論階段,它在實際操作層面有著大量因人而異且待驗證的地方,但這並不影響其理論核心的可取之處,也就是時間分散。

「雞蛋不能放在同個籃子裡」,這句話作為投資標的分散的一種描述相信大多數投資人都知曉。但是從人身上存在的兩種資本,也就是金錢資本與人力資本的角度來檢視,當人在22歲步入社會時人力資本處於高峰,意味著此時我們具有很強的財富創造能力,可是金錢資本在此時很稀少,意味著現在的我們身上錢很少。隨著職場上的歷練,人力資本會不斷轉化成金錢資本,直到65歲要退休時金錢資本達到高峰,而人力資本很稀少。倘若人在接近退休或退休時才將大筆資金投入股市,在股市曝險層面上會變成投資人在年輕時期股市曝險過少,晚年時期的股市曝險過多,再加上無法知曉自己要退休時會不會遇到類似2000年網路泡沫或2008年金融海嘯,因此投資人不應該只是標的上的分散,還得加上時間分散。
所謂的時間分散,也就是縱觀投資人一生的投資生涯,假設是25歲至65歲,那麼股市曝險時間便是40年,投資人應該將財富分散在這40年間去承擔股市震蕩與熊市爆發的風險。然而若投資人的投資生涯開始的越早、結束的越晚,那麼這段時間分散便會被拉長,便能承擔更多風險。

當我們知道生命週期投資法的核心思想是時間分散時,便會面臨兩個問題,其一為投資人在年輕時期該開多少槓桿去承擔風險?其二為標的選擇該選被動指數化、因子(Smart Beta)還是主動選股?

首先開槓桿作為一種高風險行為,我覺得投資人該做的應該是風險管控而非風險趨避。在管控層面上又會關聯到資產配置,就常見的股債分配而言,該有幾成股票、幾成債券都是投資人自己要思考的問題,但若就該投資法原初的構想來說,年輕人的債券部位應該是0,也就是股債比為100:0。
我覺得股債比100:0算是接觸生命週期投資法的一道門檻,倘若投資人面對10成股票的股市震蕩都有所恐懼的話,便意味著該投資法不應該執行。而就我自身而言,由於我從開證券戶那天開始,從21年的萬八一路維持到22年的萬二,再接著到23年的萬五區間震蕩,一直都是股債比100:0,因此我需要思考的問題便是該開多少槓桿。
關於開多少槓桿的問題,我是將其轉化成「某種程度上而言,我願意一個月定期定額多少錢?」舉個例子,例如本金100萬開20%槓桿,也就是借貸20萬分24期還款,約等於每個月還款8334元,這可以想像成一個月定期定額8334元,但需注意的是這種「變形定期定額」是無法擇時的,必須持續待在市場。而這種「不能擇時進出場,得一直待在市場」又是一個考驗投資人,尤其考驗心理承受度的地方。

再來是第二個問題,標的選擇。首先聊主動選股的部分,這部分我想引用《投資金律》(2002,威廉·伯恩斯坦)裡一個《在傻瓜尼亞上丟飛鏢的猴子》的故事。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想像有一個地方叫傻瓜尼亞,這個地方有著一面無限寬廣的墻,這面墻上貼滿了上市上櫃的全部股票標的,而有隻猴子有著無限量的飛鏢,可以一天24小時不停地往墻上的股票標的丟飛鏢。而根據《大多數股票是不賺錢的 - 台灣個股Lifetime 績效驗證》(2019,陳煖婷、鍾俊文,貨幣與信用觀測)這篇論文,這隻不斷往股票標的丟飛鏢的猴子成為少年股神的機率大約是3%,因為從2003年到2019年,台股從10兆成長到30兆的財富增長是集中在64家公司,而台積電一家就貢獻了5兆,其餘15兆則由另外63家公司提供,而這64家公司僅佔全台股上市上櫃股票的3%。
所以只要這隻丟飛鏢的猴子能丟到那3%的股票,就能當投顧老師或在YT、FB上開課收會員。所以我並不認同一些所謂AI能取代投顧老師的言論,因為這些投顧老師能就地直接轉行成為網紅藝人,持續為廣大投資人提供娛樂。偏題了,拉回主題。綜上所述,在我看來任何帶有主動選股意味的都不是好標的,便直接排除掉主動選股與因子(Smart Beta)投資,只有單純、簡單的市值加權被動指數才是最佳標的。這也解釋了為何我會在一開始闡述「因為我覺得台灣50指數是台灣最棒的指數,所以全台ETF只有0050跟006208可以買」。

最後關於我爬梳相關書籍與論文所得出的心得,便是投資不可能懶人,更不可能無腦。即便「買進並持有」這個策略看起來很簡單懶人無腦,但實際上這是查閱大量文獻後得出的結論,而這個結論會讓投資人執行每一個投資決策時明白自己在做什麼與為何這麼做。
總而言之,兩年後的2025年5/12我再把這篇挖出來,這次先聊到這,下次再繼續聊。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