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讀活書:回憶相關經驗、想像

兔二:滾你奶奶的 | 2019-10-25 00:49:47 | 巴幣 28 | 人氣 210


我還沒看過這本書。稍微看兩篇心得,還有該書目錄、前言後,我認為該書核心主張是,「書的價值,在於閱讀後產生多少行動」。

不過,許多人對現況其實是麻木的。就像琴海上個PARA提到,「有許多人檢討被害人而非結構性的加害人」。因此,讓麻木的人「開始省思」是下個目標。於是,作者用許多角度和例子,「提醒」讀者,你的現況、可能的問題是甚麼,那麼,你閱讀時,打開你的記憶庫,想想哪些經驗相關與書本相關,對話,並計畫行動。

職是之故,讀活書,就是邊讀邊回憶相關經驗,或者想像。

回過頭來,為何一般的書本,尤其是經典大部頭的書籍,大多讀者的動機是崇拜或無感?從此,也可以推敲。經典的大師著作大多有豐富的心靈和思緒,他不見得鳥讀者跟不跟得上自己。無論讀者是否連結書中內文與自身關聯,或者停下腳步專注產生連結。這些大師,只顧著寫下去--與自己對話。

不鳥讀者似乎是大忌,但這些書在商業無疑是成功的,因為大師的名氣成功吸引了關注、信徒與消費。你也可以模仿這本書的寫法--只要你也是大師。

真正的大師,而非幻想。

創作回應

小伽羅
速食與效率至上的時代,很多時候主流的價值觀要你學著迅速而便利的咀嚼知識,再依樣畫葫蘆的展現出來,於是製造論文、創造智慧的表象成了顯學,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失去了很多自我對話與理解的機會,最後只是淪為複製他人智慧結晶而毫無自我。
2019-10-25 08:27:08
兔二:滾你奶奶的
對,最近我也在反思這些原則。有效率製造知識(寫論文)之前,也得讓自己學到真功夫。
2019-10-25 13:27:31
夜飄雨
現在書大概有兩個走向,一種是讓大眾觀看,一種是讓已有專有知識看得,前者要易讀,後者要深入
2019-10-25 10:10:59
夜飄雨
像你說的大師沒在理會讀者狀況不多見,因為大多書本來就是寫給讀者們看得,就算不是出版社也會潤飾,與其說跟不上,不如說一般人都缺乏實踐力
2019-10-25 10:14:28
兔二:滾你奶奶的
除了寫論文,不然沒啥必要碰大師書。
2019-10-25 13:26:24
夜飄雨
這個應該說是教育的鍋吧,因為供需法則的畸形,所以脫離時代跟低品質的東西並不會被改良
2019-10-25 16:08:12
兔二:滾你奶奶的
不過,也就是市場失靈,才須有「其他力量」支持或維護一些,少數人的文化價值。

至於誰、願意、做到甚麼程度,那也是另外一種系統了。

我想我也沒想做甚麼推己及人、維護文化資產的崇高大事。

我只是「我要活下去」的一員而已。
2019-10-25 16:23:21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