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明朝邊政衛所的潰敗

精神官能症 | 2023-01-11 10:37:47 | 巴幣 2 | 人氣 152

【明朝遼東的軍政系統】

在朱元璋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後,明太祖持續的派兵在邊戍守。對抗女真各部的最前線,就是遼東的山海關。但遼東乃貧瘠、寒冷之地,軍旅生涯又苦悶,故明朝為了填補兵缺,遂將罪犯流放於邊疆當兵。這些罪犯往往身懷著家屬給的財產到遼東,導致遼東的軍官想趁機敲詐這些下兵,或是逼這些士兵隱匿逃亡,這樣發給這位士兵的軍餉就可以由軍官侵占,上述原因使遼東地區的軍防逐漸空虛,造成明朝國防實力下降。這些情況在明宣宗時就有。

至明英宗時,情況更嚴重,罪犯往往與家屬,一同登舟逃回原籍,甚至士兵所屬的軍官也縱容此事。更有甚者,120人的部隊中,只有1人還在。而衛所官兵也受到囑咐,對於精壯男子,亦謊稱其逃亡或殘廢,讓士兵回到家鄉,但仍然發冊原籍,勾丁代役。這時遼東邊防部隊的武器也多損壞,軍隊實際人數少,武器不能用,遼東的邊防力量嚴重削弱。

英宗時,遼東地方遼闊,軍馬眾多,本來用來放養馬匹的土地,皆被軍官侵占,且軍官私自勞役士兵為軍官自己種田。士兵往往不堪此種奴役,故逃之。

這種狀況從來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反而情況越變越糟。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間,遼東各衛所的軍冊盡皆遺失。想必是地方衛所害怕稽查,故銷毀均冊,使之死無對證。明廷無奈,只好借用洪武、永樂年間的原冊,發給各衛所,叫他們依照此冊找人。問題是,洪武是1368-1398年,永樂乃1403-1424年,弘治為1488-1505年,以舊冊徵兵,恐怕早已物是人非。這不是明朝的無奈之舉,不然就是便宜行事。如果連國防大事明朝都可以如此草率的放縱,不難想像它後來被滿人給滅掉。這時原本遼東邊防部隊要有九萬人,逃亡到只剩七萬人。

在世宗嘉靖年間,兵雖號稱有七萬,但實際上不滿四萬,新徵的兵又只有三萬人,又以這三萬人去守1200里的邊境,使明朝國防壓力大增。到了萬曆元年,遼東的狀況更糟,兵部侍郎汪道昆說,遼東真正能打仗的士兵只有數千人(但遼東軍的規模是萬人以上的),遼東軍沒有陣法,武藝不精,面對敵人殺傷,往往全軍覆沒。萬曆年間的惡相,為之後明朝的滅亡埋下伏筆。

西元1607年,遼東巡按蕭淳說,遼兵僅有八萬,但軍營中可戰鬥的軍官不滿百人。一個軍隊有八萬人,但能指揮士兵的士官可能只有幾十人。試想,假設軍官數目實際上只有90人,加之這八萬人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戰鬥,可想而之一名軍官要管理的士兵有多多。不是累死軍官,就是軍官不能有效管到這八萬人。

講到這,我們就能知道自朱元璋以來,明朝的邊防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走向敗壞,為自身後來的滅亡埋下禍根。

遼東屯田之敗壞:

軍屯始自明太祖,軍隊七分屯田,三分巡防。每軍限田50畝,租15石,以屯田收穫作為軍餉,使軍隊不用額外支出。但屯田制的缺點是,指揮士兵種田的軍官,往往會侵占軍田,又奴役旗下士兵,將收成全部占為己有。沒有收成的士兵,也沒有力氣去種田或邊防。宣宗曾想以招商納糧的方式來解決軍糧短缺的問題,但商人也行賄有司,將腐爛的米充作軍糧繳納之府庫,更使軍隊無力軍屯,於是士兵大量逃亡。

這種狀況一直到嘉靖年間仍不能解決。縱使嘉靖時軍田已翻倍,但收上來的糧仍然少,原因還是因為軍官侵占田產。明朝的腐敗風氣盛行,無論皇帝用什麼方法調整軍糧的問題,仍會有人從中謀私。並且可以看出,明朝中央對於邊疆地帶的管控力不足。從古至今的國家都有一個課題,那就是政府對其領土的管控力。有些國家可以很好地控制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沒有人能逃出政府的眼線;但也有國家中央威信低落,政令不出京畿,例如緬甸、索馬利亞等軍閥割據的國家。明朝雖然不是如藩鎮割據那樣是一個架空的帝國,但明朝對於兵役的問題仍然無法有效的管理。這是它時代的侷限。

心得:

軍隊幾乎是每個國家的隱患,它可以像美軍一樣是美國的寶劍,也可以像非洲國家或緬甸軍政府那樣,流水的總統,鐵打的軍隊,不是國家擁有軍隊,是軍隊擁有國家。

又或是像台灣、阿富汗或伊拉克一樣,紙面上的軍事力量不弱,政府也有心要建設軍隊,但是裝備補給不良,陸軍訓練怠惰,士兵數量不足,國民防衛決心不足。

而且台灣是民主國家,任何軍隊制度的改變,都會引來民怨,這不利於文官政府的選舉。台灣人有心保家衛國,但真的要流血流汗時,又退縮不止。

台灣目前仍然是由美國在保護著,但就不知道這保護會到什麼時候結束。

美國不會派兵協防台灣,頂多派軍艦維護台灣的補給線,給台灣輸血。台灣人若想保衛主權,仍然要靠自己的力量。但國軍自大陸時期以來的陋習歪風,國軍士兵素質低落,是所有退役士兵和國民有目共睹的。

且國家亦將國防重心放在空軍與海軍上,使得大眾最容易接觸的陸軍,反而不堪一擊。也是,試想如果台灣空軍、海軍皆敗,只剩陸軍要在台灣本島上與解放軍進行登陸戰、鄉野戰、城市戰、巷戰,我估計台灣的士氣會非常低落,直至投降。台灣不是烏克蘭,我們沒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思潮,更多的是望風而降,這種性格自古有之。

清朝割讓台灣時,台灣平民雖爆發了強烈的抵抗慾望,但仕紳、達官顯貴、巡撫等皆逃之夭夭,留下無組織的台灣民兵與日軍搏鬥,哀哉。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