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我們悲觀的少女終末旅行—少女終末旅行最終卷六心得

瓦哈比派 | 2022-09-08 23:41:31 | 巴幣 2 | 人氣 357

【與少女終末旅行無關的前言】
在經歷了長達七年的焦慮症和憂鬱症及失眠之痛苦後,終於有了解答。
我是亞斯伯格症。
所以我看不懂人的態度,導致我屢屢挫敗。
想做得越好,卻越不好,導致我越焦慮。
無法終結的焦慮感,隨之而來的是憂鬱情緒,想死。
但我不是真的想死,我有求生意志,所以我跑去找醫生、諮商師。
第一位醫生只會給我開藥,導致我藥物成癮。
每當我焦慮時,我就會依賴贊安諾和酒,但反而更憂鬱,更想死。
在這之前,我已經找了一次大學的諮商中心,諮商師認為我有亞斯伯格的人格特質。
但那一次我和我家人不信。
直到後來,我情緒的困擾一直沒有改善,我實在受不了了,我忍不住的去找新醫生,去跟家人談。
新醫生也很認真地跟我說,他認為我有亞斯伯格的人格特質。
我之所以一直感到憂鬱與焦慮,還有失眠,是因為我有亞斯的天生特質,但又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別人批評自己後,努力地改變自己,結果矯枉過正,變得事事謹慎,但因為亞斯的本質不變,仍舊不時的讓人不開心,屢屢挫折,導致自己焦慮和憂鬱。
醫生說我就是亞斯,但扭曲過頭了。
醫生還說了其他一些亞斯的特質,如固著性思考,只有一種想法,往往很固執,難以改變想法,認為世界非黑即白,導致有完美主義的硬傷。
當自己的能力與非黑即白的固著性思考沒有一樣時,亞斯伯格症者就很容易也罹患焦慮症與憂鬱症。
這就是我這七年來一直是精神病患的原因,也是我所有煩惱和生活問題的根源。
我聽後,感到如釋重負,也感到悲傷不已。
如釋重負是因為終於找到解答了,醫生給我開藥,給我建議,讓我找大學的諮商師,承諾給我去大醫院做檢查,這七年來的痛苦,終於緩解的方向了,我終於不用只能逃避、吃藥、喝酒、想著自殺了。
悲傷不已是因為,想到從小到大所有的被欺負、被排擠、人際關係的煩惱、課業的障礙、煩惱、精神疾患、恐懼與情緒等,皆因亞斯伯格,而明明其實小時候就有跡象,小學導師也建議過我家人,但這問題一直到大學才被知道,如果可以更早知道,也許我就不用受那麼多委屈。
在這段時間中,我的感覺和《少女終末旅行》第六卷一樣,下文我會舉例。

【少女終末旅行最終卷之心得】
第六卷的主題是死亡與終結,還有隱含著自殺與重生。
在經歷了那麼多後,一切都徒勞無功,如同歌"In the end"一樣。
千都與尤莉的半履帶摩托車,最後還是壞掉了。
千都修了一天一夜,從一開始的努力,懷抱希望,到後來的絕望,所幸把摩托車改造成澡缸。
千都與尤莉依偎在一起,從來不哭的千都,眼淚潰堤,忍不住悲傷。
其實我認為這裡的情緒,正是從古至今,全人類的悲傷,絕望。
那種無論怎麼做都無能為力的悲傷,無論在任何事情之上,都會導致憂鬱、悲傷、絕望、憤怒。
有亞斯的我,就像先天缺了什麼的人,想要努力社交,卻永遠無法成功,感覺到類似的絕望。
少女終末旅行的作者也是個很憂鬱的人,看他過去的作品,主題大多和自殺、百合、憂鬱、模糊有關。
看得出作者本身也是一個精神狀況有些悲傷的人。
我猜這部作品就是作者精神的昇華。
在履帶車壞了後,千都和尤莉繼續向上走,每多前進一步,必須遺棄的東西就越多。
不禁讓我想到希臘神話中,宙斯的爸爸時間將宙斯的兄弟姊妹盡皆吞噬,代表著時間的流逝使物是人非。
我們越往前,少的就越多。
那其實是很悲劇的狀態。
尤莉最擅長的射擊,在文明的終結的背景下,步槍也無用武之地,被丟棄。
尤莉將步槍往留下丟,說徒然地留在原地,感覺很可憐。
其實是尤莉和那把步槍已有感情了,如果不把它完全割捨,自己會捨不得。
好幾夜,千都燒掉了好幾頁當柴火取暖、煮水。
千都代表著人類的文人、文明、理性、智慧,尤莉代表著感性、衝動、樂天、懵懂。
在生存的壓力面前,縱使千都再愛書,也得捨棄人類文明的最後遺產。
人類的永恆建立在書籍上,因為有文字、書本,人類的思想不至於在人死後就消失。
但如果所有書都被燒毀了,那人的精神即真正意義上的毀滅了。
在千都燒書的那一刻起,人類就真的已經蓋棺定論了,一切都結束了。
最後兩人走上頂層,發現什麼也沒有,象徵著人類常常遇到的悲劇,徒勞無功。
在無可迴避的死亡面前,千都與尤莉表現得很冷靜。
千都思考著是不是如果當初折返,不要走這一條路,一切就會不一樣?
尤莉立刻丟起雪球,讓千都不要想那麼多,因為想再多,也無濟於事了。
這種情景,也是人類常常遇到的窘境,就是後悔過去。
理論上,後悔可以幫助人類下一次做出更好的選擇。
但事實上很多事是沒有下一次的。
而且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同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不見得就是鐵律。
所以後悔是無用的。
尤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必再思考過去了。
最後千都向尤莉提到最後的炸藥和引爆炸藥的子彈是否還在?
但話題立刻轉到尤莉剩的最後一包巧克力,吃完後兩人就睡了,說之後的事之後在想。
其實到這裡,就可以隱約地知道千都與尤莉都默認要自殺了,用引爆炸彈的方式炸死自己。
與其餓死,或被飢餓逼到互食,不如有尊嚴的自殺。
但我還提到了重生。
在作者新作《蘑菇的擬態日常》中,尤莉與千都轉生到了正常的世界,在那邊很好的活著。
讓所有讀者充滿了希望,我也是。
無須給過多的理由,基本上就是磨菇的故事中,一位科學家姊姊在一塊農田中做實驗,意外觸發了一塊奇石,然後千與尤就轉生過來了。
作者沒有在兩部漫畫中明示這點,但有暗示、線索,詳情分析在網路上都有。
這是漫畫,其實無須理由,這就是奇蹟,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雖然漫畫顯得離奇,但現實也不是如此嗎?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但我固著性的天性,讓我天生傾向事情不是好就是壞,沒有中間地帶。
導致我變得很「偏執」,進而有焦慮與憂鬱等情緒障礙。
讓我也如同作品前面的基調一樣,對人生感到悲觀與絕望。
但其實事情沒有那麼糟。
就像《果青》一開始討論的「如果努力不一定有收穫,那為什麼要努力?」
其實這問題的標準答案就是「不努力一定不成功。」
但這並沒有解答人心最核心的渴求,事情的恆定性,或者應該說安穩。
只要我照著這個SOP做,就能過上好日子,就能求生。
不,沒有,有時運氣讓沒有努力的人能坐享其成,有時也讓努力的人失望。
但也無法因為這樣就說世界上不努力比較好。
只能說這世界是渾沌不明的。
沒有什麼上帝的設計、行動綱領、絕對正義之理念。
就如達爾文演化論認為的,自然演化無目的,只要能活下來,沒有誰會在乎這個基因是否會對個體產生痛苦?
亞斯伯格症導致患者專精於某個領域,造就出一些教授或專業人士。
但也使這些人一輩子要遭受社會的排擠,和其他情緒困擾,如同臉盲一樣。
思覺失調症讓人被困在自己的幻覺中,艱難的辨別真實與虛幻。
但這些人也有可能在藝術、歌曲或宗教上有所貢獻,推進人類歷史發展。
直到最後,並不是事出皆有因,我們很難找到一定的規律。
不斷的經歷著少女終末旅行中所有人也有可能會經歷到的悲傷,和議題。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