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謝雪紅:台共到台盟的意識形態傳承與轉變

我是BMI過重的韓粉 | 2023-03-26 19:08:54 | 巴幣 0 | 人氣 170

一、前言
台灣共產主義運動起源於日治時期,在 1920 年代國際共運的背景下,蘇聯的第三國際決定在一國一共產黨的原則下,於日本共產黨之下設立台灣民族支部,即台灣共產黨。謝雪紅是台灣共產黨的骨幹人物,因此本文將以謝雪紅為主角,講述台共與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之間的繼承關係及政治主張的轉變。台灣共產黨從來都沒有在台灣真正壯大過,乃是因為日本及國民政府有效或殘酷的打擊。一般認為台灣共產黨在日治時代就已被取締,但其實台共成員一直都存在,並於台灣光復後死灰復燃,並且參與二二八事件。在台灣光復到二二八事件期間,台灣存在兩股主要的共產勢力,即台共和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前者由謝雪紅領導,後者由蔡孝乾領導,二二八事件後,謝雪紅逃到香港另組台盟,而蔡孝乾繼續領導台灣省工委會,直到被招安、瓦解。
許多前共產國家在劇變後,前共產黨組織不是遭到清算,就是改組。例如東德的統一社會黨,繼承者是民主社會主義黨;波蘭人民共和國的統一工人黨,其繼承者是波蘭社會民主黨;南非種族隔離結束後,南非國民黨於1997年解散,另立新政黨新國民黨。許多政黨在經歷打擊後,會改頭換面或另起爐灶,以求黨的新生或延續。而我認為今天在大陸的臺灣民主自治同盟與日治時期的臺共即有這種繼承關係。如同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是一脈相承的關係。
本文希望回顧台灣台共成立、鬥爭、沒落、死灰復燃、二二八事件,以及從台共到台盟的傳承與轉變。台灣共產黨在日治時期曾主張過台灣獨立,1928 年台共政治大綱,同年為台共成立年,謝雪紅也有與會,但到了台盟後就轉為支持台灣自治了。一般認為台灣共產黨在1931年覆滅,如《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 而但裴可權的《臺共叛亂及覆亡經過紀實》與張傳人的《謝雪紅與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卻不認為台共直接於1931年覆滅。以下將會以三本書作比較,以論證我認為現在存在於大陸的台盟可以算是日治時期台灣共產黨的繼承者,並以謝雪紅作為共通點。
二、三本書的背景
《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的作者是盧修一,同時也是政治犯、民進黨黨員、前立法委員,盧修一在本書的自序提到,連橫的《台灣通史》認為「台灣的前途和發展必須和中國的整個命運合在一起。」但在盧修一寫博士論文時,他卻認為「台灣就是台灣,台灣可以單獨存在,台灣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意義,也是一種目的。台灣的發展、台灣的未來不需要和中國大陸做這樣強制性的、不必要的結合。」 但當時還是戒嚴時期,盧修一的論文被從法文翻譯成中文,1983年他被以涉嫌台獨叛亂逮捕,遭到關押直到1986年。本書立場鮮明,將台灣共產黨定義為 「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台灣獨立』理念的政治團體。…又建基於「台灣民族」這個極富現代意義的國家意識之上。」 這是陳芳明為本書寫的序,而陳芳明也是民進黨黨員,可以說這本書的立場是比較站在黨外人士或綠營的觀點。
《臺共叛亂及覆亡經過紀實》作者為裴可權,浙江杭州人,民國二年生,歷任軍統局情報工作、青島警察局分局長、台北市第六分局長、中央警官學校教官等。該書在民國75年出版,視角為國民黨政府及其官員,如同該書簡介所說的:「本書以伍萬餘字,精簡扼要地敘說…紀實『臺共』萌芽和滋長的經過,以及在我情治工作人員運用高度智慧…逐一偵破覆滅的結果。」可見在裴可權的視角中,臺共並沒有在1931年就消失。
《謝雪紅與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出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作者張傳仁是江蘇省贛榆縣人,北京師範大學畢業,曾任教於大陸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師範大學,也是中國民主促進會黨員。該書由廣東人民出版社的姜平主編,為《中國各民主黨派主要創始人傳記叢書》八本中的其中一本,該叢書都在記載中國大陸各民主黨派的創黨經過。鑒於該書上述背景,該書某種層度上可以看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共到臺盟的態度,並以謝雪紅為中心。
對於同一個歷史上的政黨,不同陣營對其有差異性的解讀,故我將對這三本進行研究回顧,並提出我的看法。
三、謝雪紅的生平
四、日治時期的台灣共產黨
五、光復後的台灣共產黨
六、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七、結論

引用書目:
盧修一,《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2)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