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小說 達人專欄

選舉與選民

佛萊曼 | 2024-01-12 11:25:29 | 巴幣 2210 | 人氣 148


那天,不知為何感到厭倦了這一切。從床上醒來的時候,寒流的酷寒侵襲皮膚,我趕緊找了件外套穿上,老婆還在熟睡,像我這個年紀的人,已習慣在這個時間起床,歲月真是不饒人,鏡中的自己已是白髮參雜在黑髮中的中年人,老人會那麼早起來,也是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已過了大半,因此更想把握當下。這可能就是為什麼起床時間越來越早的緣故。
 
早晨時光,不外乎就是邊吃早餐邊看電視,現在有了手機,看手機的時間也變長了,而且還可以順便看看信件。
 
電視機上不斷浮現那兩黨的廣告,我心想他們還真有錢阿,花那麼多錢在宣傳和攻擊對手,這就是所謂的政客,在這個小島上也生活了幾十年,政策研討從來就不是勁敵們互相砥礪的途徑,攻擊對方、抹黑對方才是主要的手段,宣傳車在外面鼓譟耳膜,公園裡也經常出現造勢群眾,連運動場上也塞滿了。
 
旗子飄揚、醒目的看板都能見識到不同的參選人,人行道上也有政治人物在大聲公問候、早安,捷運站附近,無處不見這些東西,好像深怕自己沒有在民眾的腦海裡留下印象,那些看似創意實則滑稽的廣告更是不言而喻。電視新聞也是動不動就在講這兩黨的事情,那兩黨各有支持的新聞頻道,後來變成大部分都在支持某一個黨,狂打某一個黨,狂打某個市長,簡直像是把對方當成沙包那樣。
 
狂打某個人在某個特定的時候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不知道是那個人曾是我們口中所謂的「出頭鳥」,還是他犯下了某個滔天大錯,非得把一個人抓起來鞭打,想想我們這個國家,解決問題從來都不是從根本探討,而是看這個問題影響到哪些人的利益,能帶來什麼幫助,老百姓的問題從來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問題能夠給政治人物帶來多少曝光度和幫助,面對問題的方式早已失焦,「處理人而不是問題」。既然問題解決不了,就把這個人抓去砍頭。
 
像極了紅色的國家。
 
那個人威脅性有多少,就挹注多少資源攻擊他,直到他身敗名裂、傷痕累累,不論哪個政黨、哪個人,究竟有誰可以在飽經這些挫折和受傷後重新站起來,我真的很懷疑,我不認為自己能夠那樣。一個人能夠完全清清白白,沒有做錯任何事、沒有任何弱點嗎?幾乎是不可能,我們大家都是人類,不是神,更不是佛祖。
 
既然如此,改進錯誤,如何改善,就成了最大的課題。要如何執行,多久完成,中間要歷經多少時間,歷經多少時間也是政客們重視的,若不能在任期內完成,那個政績便不是自己的,既然不是自己的,那就不會想去做,很多政策和規劃都是要從長計議,也許不只五、六年,可能要花上十幾年的時間,但只要開始了,總有完工的一天。
 
看看那個大巨蛋,也是經歷了很久才完成,中間一波三折,風波不斷,就像平凡百姓的人生。只要開始了,願意慢慢落實和做好,總會有完成的一天吧,對此,我心裡是很感慨的。萬事起頭難,決策終究是那些有背景、握有權力的地方人士決定的。
 
「上次我看到那個某某為了宣傳,發送酒呢……」
 
「還有麵條,感覺不錯呢。」
 
「還有發那種東西啊!」
 
聽見手扶梯前面的人在討論,這也是政治人物宣傳的一個主要手段之一,無論是送什麼東西,人們在乎的是實用性,政治人物在乎的是宣傳的效益。
 
拿到手的那張宣傳單上斗大的紅色數字和名字,還有政治人物的肖像圖。旁邊印了自己的政策,實際上選後能做到的有多少?選前努力,選後忘記,失憶症也是政客們常有的。
 
先不談政客,其實其他普羅大眾也是。
 
想想以前火車事故或是某個人被殺死,也是同樣的狀況。
 
大概一個禮拜,久則兩個禮拜,台灣九成以上的人都忘了。彷彿從沒發生過,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也不能怪罪大家,畢竟有太多事情要記憶,那些不是自己身邊的人發生的事情,能給人留下多少印象呢?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
 
「請支持X號XXX!」
 
「請投給XXX您寶貴的一票。」
 
下班回家,在捷運站附近總會看到婆婆媽媽阿伯在吆喝、發送傳單和小禮品。
 
以前還會拿這些用品,衛生紙、暖暖包,多少有些用處,現在我也不想拿了,拿這些就是在支持他們這種行徑,說好的環保、節能減碳?
 
現在政治人物還會上一些網路節目,不單單只有電視上那些名嘴在的地方,還有一些脫口秀,外國的政治人物也經常出現在這些節目上,因為特別容易跟百姓親近,增加曝光度、能帶來多少選前的幫助,宣傳的效率遠勝那些網頁廣告、現實的看板,旗子。
 
我們所謂的政治家,在台灣究竟還剩多少?即便真的有熱情、有活力想要做很多事情,實際執行面上又會碰到很多問題,窒礙難行,久了便失去熱情,只剩口號、作秀和拜票。
 
 
政策的執行從來不是重點。
 
在台灣,永遠都是那兩黨在輪替。然而,前一個黨爛,就換下一個黨,這個黨也爛,就換下一個上去,輪流上去吃肉,在台下也有大餅分食。
 
沒有其他變化嗎?周而復始的,就像是某個無聊的科學定律一樣,從來不變,這是慣性嗎?只要開始動了,就一直規律的下去。
 
為何人們從來沒有思考過第三條路,甚至是第四條路?這是一個思考上的謬誤還是盲點呢?前面兩個既然都不是自己要的,那怎麼不想其他方式呢?
 
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實際上真有這麼多的困難嗎?
 
其實我從來不覺得這些政治人物是為了人民在做事、服務,他們只在意這能給他帶來多少利益,能不能幫助他下次選上,能帶來多少好名聲?有地位、名聲才會有財富,這些都是息息相關的,可是有多少人是真正不在乎這些的?我很懷疑。
 
久了,也對政治疲乏了。反正老一輩的死觀念,恐怕是真到死了都不會改變的。民主的推動和國家的改變確實需要時間。
 
支持藍色就是支持藍色,支持綠色就是支持綠色,這個國家的好壞他們好像也不在乎,反正覺得誰上去做都差不多,漠視衍生成政治惡化下的一個契機。
 
不想改變。我突然想到這點,就像有的人中華電信用久了,儘管遠傳或台哥大有更優惠的方案,他們也未必會換。今天在一個地方住久了,有足夠的金錢搬到更好的地方,他們也不見得想要,這可能也跟怠惰有關。
 
放棄了公民權,想到我也曾是那樣的人。
 
我這一票無所謂啦!不會影響選情啦!
 
這一票當有二十萬人這麼想、兩百萬人這麼想,五百萬人這麼想,那就成了蝴蝶效應,越來越多人漠視自己的權益。
 
等到水淹到腳下,發現後悔莫及,大局已定,也無力扭轉情勢。
 
人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嗎?
 
我想,投下這一票,不單單是宣示自己對過去的不滿,還有一點是想要改變。有人想改變,他有在努力做給大家看,我也確實看見了,他選不選得上從來不是重點,而是我對於這個人的肯定,我相信他有心想改變這一切。
 
如果他做的不好,那下一個四年過了,也同樣會換人。
 
大家對於政治的態度和敏感度都要有,不是憑喜好,而是看表現。這是選民的素養。
 
說起來,對於政治人物的道德素養,民眾也有不同的見解,覺得一個人私德不好,那他是否能做好政治人物的本分。
 
這方面我個人也是持有不同見解的。一個人能不能做好他的工作和他是否有做好自己的道德管理確實是可以分開來看的。
 
試想,今天如果公司裡有個業務業績很好,但是他私底下亂搞小三,公司會開除他嗎?還是會希望這個能力強、工作能力優秀的人留下來繼續做好工作?
 
政治人物便是一份工作,不同的是,今天是公僕的角色。
 
不過看來這多少仍是有相關的。
 
因此選民在投出神聖的一票前,就必須拋開喜惡,真正的去檢視、端看這名候選人擁有的一切。
 
當這個人沒有家世背景、沒有政黨的優勢。
 
請問你還會有選這個人的想法嗎?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