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與Feminism相關隨筆

拜占庭修士 | 2023-11-04 16:43:48 | 巴幣 10 | 人氣 81

我發現我的小說裡剛好提到了厭女、階級對立


與一般男性刻板印象相反,尻槍從來不能使我冷靜,反而總是使我陷入恐慌。能使我冷靜的是音樂、朋友的電話、抗過動藥物,或是抗焦慮藥物、朋友、哭泣。

當我憂鬱症、焦慮症或是腸燥症等等東西發作的時候,如果你要我做事我會以月經來為由推辭。

什麼「女權主義爭取的權利我們也要!」之類的話並沒有非常必要。相反地,男性的首要任務是「讓社會意識到男性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這個完全後,男性絕大多數(至少七成)問題都會因此迎刃而解。

醫療單位在女性憂鬱症的關注遠遠大於男性憂鬱症,而且男性憂鬱症患者也經常不去主動就診。近八成的自殺者是男性這點不是開玩笑的。

「女權主義者都不爭取當兵的權益」這句話在台灣不適用,原因有兩點:
  1. 台灣軍隊待遇和社會地位真的爛到靠杯,別說女生,絕大多數男生都不想當兵。
  2. 與普遍認知相反,台灣女兵比例在規定男性要服兵役的國家中算是相當高了。
鑒於此,這些不滿男性比起責罵女權主義者,應該改而爭取台灣改為完全的募兵制,並且改善國軍待遇。

(相關數據與資訊:台灣女兵的比例佔國軍職員額近14%,高於英國、德國與日本等先進國家,已經達到世界水準。


女權主義當然有一堆可以罵的東西,但輪不到我們男性來罵。她們爭取她們的,我們也可以爭取我們的。

當然,我們也可以「建議」女權主義者多爭取男性權益,或是普及「女權主義並不排斥男性」這樣的觀念

我始終用女權主義一詞,因為其實現在常出現的「女性主義」一詞和女權主義的辭源都是Feminism。一部分人因為部分女權主義者的問題發言而拒絕以女權主義自居,我不認為女權主義一詞有何不妥,當然,我也不排斥使用女性主義一詞。

美國後結構主義性別理論家朱迪斯·巴特勒在她著名的一次說明性別理論的訪談中,就從頭到尾並未使用以往女權主義慣用的「父權」一詞,也沒有預設「男人」、「女人」怎樣怎樣,進行所謂的批判。


女權,或者女性,或至少更確切的說,第三波女性主義(Third-wave feminism)的理論根本上是從不排斥男性的。將女權與男權區分開來並使之對立從來就是不正確的方向,不論是否自認女性主義都該對此反思。

創造對立很容易,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反抗之。

今天學到的教訓:
  • 抗過動藥物應該吃兩顆
  • 抗焦慮藥物應該隨身攜帶
  • 一天內咖啡因不能攝取超過一顆咖啡因錠量(不,我應該他戒掉他媽的咖啡因)
  • 睡眠必須超過八小時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