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長崎市歷史人文觀光指南:小島養生所跡紀念館.聖多明各教會跡資料館.長崎公園

高望半糖檸檬紅 | 2023-07-11 21:43:24 | 巴幣 104 | 人氣 742

(小島養生所跡紀念館門口)

       本篇將介紹這次2022年前往長崎所去的3個景點,即小島養生所跡紀念館、聖多明各教會跡資料館及長崎公園,作為之前長崎市內人文景點介紹的補充。小島養生所跡紀念館是長崎最早西洋醫院小島養生所遺蹟上建設的展覽館,聖多明各教會跡資料館同樣也是教會遺跡上開設的展覽館,至於長崎公園則介紹公園內的雕像,與周邊的防空本部跡。
(小島養生所跡紀念館內部展示)

小島養生所跡紀念館

       小島養生所跡紀念館位於新地中華街上方,大約步行15分鐘的山坡上(該館周邊道路相當複雜,應多利用google地圖導航),實際上位於仁田佐古小學校舍的下方。該館開館於2020年4月,是長崎市最新開設的博物館,因此展示空間相當新穎。
(紀念館內有關小島養生所創辦人龐貝的展示)

       該館顧名思義,介紹長崎最早西洋醫院的小島養生所。長崎由於身為江戶時期與西洋貿易交流的重要窗口,近代西洋醫學也傳入日本,尤其「出島三學者」之一的西伯德曾開辦診療所,並成立「鳴滝塾」培養醫學人才。幕府末期官方有鑑於西洋技術的重要,因此在長崎開辦海軍、醫學、英語等傳習所,其中醫學傳習所便成為長崎大學醫學部的前身之一。

       由於江戶時期日本與荷蘭關係甚深,幕府末期的傳習所教師許多是從荷蘭聘請而來,其中之一的龐貝(ポンぺ)後來成為小島養生所的創辦者。龐貝於1829年出生於荷蘭,在醫學校畢業成為軍醫,1857年以第二期海軍傳習所教官團成員前來長崎,受到幕末到明治時期的醫師松本良順的協助之下,同年便開辦醫學傳習所,課程從基礎科學開始,到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等基礎醫學,最後到內科、外科、眼科等,教導整套的西洋醫學體系。
(小島養生所模型展示)

       為了做為醫療,也作為醫學生們的實習醫院,1859年龐貝向幕府申請建設醫院獲得核可後,2年後即1861年成立小島養生所。該所位於長崎郊區的山坡上,訴求空氣良好、風光明媚,並引進西洋的醫療設備。早在該所開設前,龐貝便對日本人施打牛痘,並曾在霍亂流行時提供治療與預防建議,該所開設後一年便醫治了約930名病人,也成為臨床的講授機會。

       雖然成立養生所隔年龐貝便離開日本,但在短短5年間建立了日本近代醫學體系的雛型,且培養許多人才,在明治之後貢獻甚大。如當初協助創建傳習所的松本良順,幕府末期擔任將軍的御用醫生,明治以後被軍隊任用,成為初代軍醫總監。龐貝學生之一的長與專齋,明治以後跟隨岩倉具視訪問團前往歐洲考察醫學與衛生行政,回國後歷任文部省醫務局長與東京醫學校(現在的東京大學醫學部)校長,對明治時期的醫學與衛生貢獻極大。
(紀念館外長崎大學病院150周年紀念碑)

       1865年小島養生所與醫學校合併成為「精得館」,明治之後由政府接收改稱為長崎府醫學校及病院。1888年第五高等中學校醫學部成立,接收了原本小島養生所的醫學校及病院,1901年醫學部獨立成為長崎醫學專門學校,1923年升格為長崎醫科大學,戰後併入長崎大學成為醫學部。由此可見幕末的醫學傳習所與小島養生所是長崎大學醫學部的前身之一,所以該醫學部以1857年為創建年,並將龐貝視為開創者。
(紀念館內養生所遺跡出土品展示)

       該館成立的背景是仁田佐古小學校舍建築時,將建地下方的小島養生所遺蹟進行挖掘考古調查,館內有一部分展示挖掘時發現的建築物地基、磚瓦與外圍的石牆。館內還展示挖掘出土的遺物,年代大約在整個19世紀下半,也就是養生所開設前到醫學校時代,其中有歐洲來的藥瓶、盤子、洋酒瓶等。該紀念館規模雖然不大,但不愧是全新開館,展示內容相當精美,也有影片展示,還有中文等各國語言的介紹摺頁(可網路下載),是相當推薦的景點。
(聖多明各教會跡資料館門口)

聖多明各教會跡資料館(サント・ドミンゴ教会跡資料館)

       聖多明各教會跡資料館位於市區公會堂前與櫻町電車站中間,與上述養生所紀念館類似,是利用櫻町小學校校舍空間建立的資料館,於2004年開館,入口斜對面便是之前介紹的長崎歷史文化博物館,距離下述的長崎公園也不遠。

       該資料館顧名思義便是介紹該學校在建設時所發現,1609年建立的聖多明各教會遺跡,又稱為「勝山町遺跡」。長崎於1571年在改信天主教的戰國大名大村純忠協助下開港,1579年甚至決定把長崎捐贈給耶穌會,因此長崎市內曾廣設教堂,而有「小羅馬」美名。雖然在1597年發生「二十六聖人」殉教事件,但當時禁教尚未徹底執行下,長崎依然持續有教堂興建。
(資料館內展示的挖掘部分現場)

       當時在薩摩(現在的鹿兒島縣)傳教的摩拉利斯(フランシスコ・デ・モラーレス),受到迫害而前往長崎,聖多明各教會便是由該傳教士於1609年在此地興建,支持興建者包含也有信仰天主教的長崎代官村山等安。但該教堂興建完成後不久便在剛成立的江戶幕府的禁教令下,於1614年被拆毀,原址成為長崎代官末次平藏的住宅。

       1663年長崎市區大火將末次家的住宅燒毀,正逢該家族沒落的時候,該土地由長崎的町年寄(長崎當地協助幕府統治的家族地位較高者)高木家接收成為住宅,後來高木家也曾擔任長崎代官。明治之後廢除代官,該土地便由政府所有。
(資料館內花十字紋瓦的展示)

       資料館規模不大因此免費參觀。館內大部分展示挖掘遺跡的一部分現場,其中有聖多明各教會遺跡,如排水溝、異國風情的石塊疊狀物,也有末次、高木住宅的遺跡,如水井等。館內的小型展示室除了介紹該遺跡的歷史外,還展示該遺跡出土的「花十字紋瓦」,該紋瓦普遍用在當時天主教教堂與墓碑,許多圖案不同,相當精緻美觀。
(長崎公園門牌)


(長崎公園內的小型動物園)

長崎公園、防空本部跡

       長崎公園位於諏訪神社旁,於1873年由政府宣告建立,是長崎最早的近代公園。公園從山腳延伸到山坡上,春天時有櫻花盛開,也有「號稱」日本最早的噴水池(但日本最早的噴水池應為金澤的兼六園,於幕末所建立),另外還有免費但相當小的動物園。
(長崎甚左衛門像)

       長崎公園有不少為了表揚對長崎的貢獻而製作的人物雕像,其年代涵蓋整個長崎歷史,可以說光是用雕像就能了解長崎,包含長崎甚左衛門、本木昌造、松田源五郎、上野彥馬等(上野彥馬已在東山手篇介紹)。長崎甚左衛門就是據稱「長崎」地名的由來,該家族曾是鎌倉幕府派遣的地頭之一,後來到甚左衛門成時為戰國時代末期的武士勢力之一,其公館就在今長崎市內,曾受洗成為天主教徒,並在1569年在其公館旁設立教堂。
(本木昌造像)

       本木昌造為幕府末期到明治時期人物,曾擔任幕府翻譯,1868年的創辦了最早的日語報紙「崎陽雜報」,1870年他成立「新町活版所」,正式投入活字製造與活版印刷事業,之後從長崎推廣到全國各地,讓他有「近代活版印刷之父」之稱。
(松田源五郎像)

       松田源五郎是明治時期長崎有名的實業家,跨足倉庫、電燈、鐵道、銀行等行業。他的最大功績之一便是在1879年為了聯合在地商業組織,發起創辦長崎商法會議所,後來在1928年改名成為現在的長崎商工會議所。他也曾在1877年創辦現稱的「十八銀行」,目前是長崎在地銀行之一。他因經營商業也跨足長崎政壇,曾當選過眾議院議員。
(鄉土先賢紀功碑)

       除了人物像外,公園內還有歌碑、句碑、文學碑等,另外還有1916年由市內教師發起而建立的「鄉土先賢紀功碑」,表揚101位對長崎發展有功的人士,除了79位日本人,如本篇所提到的末次平藏、本木昌造外,也有22位外國人,包含本篇提到的西伯德、龐貝等,其中12位為中國人,包含歷史篇曾提到的隱元、逸然、沈南蘋等。這個有久遠歷史的公園除了作為休憩空間外,也是學習歷史的管道。
(長崎縣防空本部跡外觀)


(長崎縣防空本部跡內部)

       在長崎公園與長崎歷史文化博物館之間,有「長崎縣防空本部跡」這防空洞遺跡,可免費進入參觀(但仍有部分空間未開放)。該防空洞便是二戰末期作為防空所建設的行政與軍事總部,內部有知事、參謀長室、傳令室與通訊設備等。
(防空本部跡內有關原爆當日電文的展示)

       1945年8月9日,該防空本部曾通訊向中央回報原子彈爆炸的狀況。該部距離爆炸地點約2.7公里,當時不知被投下的是被稱為「新型爆彈」的原子彈,爆炸後的立即回報時還聲稱受損有限,直到幾小時後才回報市內發生大規模的火災,與相當多人員的死傷,顯示爆炸當天長崎的混亂狀況。

       本系列曾以專篇介紹諏訪神社與長崎歷史文化博物館,以上的聖多明各教會跡資料館、長崎公園、防空本部跡都位於這兩景點周邊,很適合一起搭配參觀。這些景點中長崎歷史文化博物館展示相當豐富,建議須預留較多時間(1.5-2小時)參觀較為充裕,其他景點的參觀時間則視狀況而定。

創作回應

河合艾梅莉
小島養生所跡紀念館感覺很適合參觀耶,頗精緻的

聖多明各教會跡資料館免費參觀真佛心,花十字紋瓦,蠻有趣的
連動物園都是免費的...是沒養什麼動物嗎
2023-09-06 23:46:14
高望半糖檸檬紅
動物園很簡單
就關幾支動物給小朋友看而已
很多人認為日本對動物的飼養觀念其實比台灣落後
這個觀點很有趣

本篇景點有點冷門
適合已經去長崎兩次以上的人前往
2023-09-10 21:06:19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