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演講筆記】小說家許榮哲 (二) 接招

璇琰 | 2013-02-18 22:45:16 | 巴幣 2 | 人氣 923

前一篇:(一) 兩難


2.創造兩難,解決兩難(設結與打開結)--接招   

        改編故事-- 公主指了右邊,年輕人走向左邊,心想:「公主不會把東西讓給別人。」公主心想:「我就知道你從來都不相信我。」

        這樣還挺妙的,他還說了很多不同版本,這裡不打了。他的結論:「兩難背後永遠有無限多答案!找出那個觀眾超乎想像的結局,這就是為何你為作者。」



        然後他舉了一個我不想聽的例子,因為我快哭死了--電影,唐山大地震。有看過的人應該都知道他最大的兩難點,當姊姊方登和雙胞胎弟弟方達被壓在同一塊石板下,只能救一個,問媽媽要救誰。

        許榮哲說,這問的其實是「你要殺哪個?」,這時媽媽選擇了,她說:「救弟弟。」許榮哲問,為何是「弟弟」,不說男的or方達or小的?



        他沒有馬上回答,而先說方登,她聽到的最後一句話不是「救弟弟」,而是「殺了姊姊」,他說「小說家很賤」,我笑了。

        「她遇到的地震是,在我五歲那一年,我被我母親給殺了,媽媽以為女兒死了,但女兒每一天都記得,『我五歲那一年,我被我母親殺了』」
他這麼說,我很震撼,但的確如此,而這也是身為小說家更能深刻看到的一個部份吧!這部電影我當時看了真的是淚流滿面,久久無法忘懷,卻沒辦法這樣分析......後面繼續--

        許榮哲說,當時媽媽的選擇,若是「男的」表示重男輕女,若是「方達」,表示媽媽喜歡這個「人」,她偏愛這個孩子,若是「小的」,是人之常情,想救弱小的,但媽媽卻說「救弟弟」,那又是為何呢?然後他又暫時跳開,又說了另一個故事--



        「兩難很多時候有很長的時間抉擇,但時間一拉長,故事就變得不一樣。」有個流傳的小叮噹的結局是這樣的,有天大雄發現小叮噹不動了,小叮鈴說是沒電了,一般來說換電池就好,但貓型機器人的記憶需備份在耳朵......小叮噹沒耳朵,所以大雄的兩難來了,「醒來,忘記記憶」or「 永遠沉睡」

        這時作者「讓大雄與讀者同步」,讀者也陷入了兩難,「大雄沒有在兩難之間抉擇,而是讓以後的他有能力解除兩難」,大雄把小叮噹放著,30年後,大雄成為了日本數一數二的機器人科學家,他,成功的讓小叮噹再次開機,並且沒有失去記憶......

       這時小叮噹說話了,他說:「大雄你功課寫完沒!」「作者可以讓小叮噹說任何一句話,但......小叮噹的一句話把時光帶回了三十年前」,這故事到這裡的確挺感人的(如果在演講現場,配上漫畫&音樂的話我應該會哭吧),這作者,成功的創作兩難並解決兩難。



        這時許榮哲說:「小說違反現實,但更為真實,創作能帶你到任何地方去。」現實是真正存在的,而真實則是「感受」,這是我重頭到尾最喜歡的一句話!

        我之前有以仙五前傳稍微解釋(點我),而自己寫小說時也有這種感覺,我認為小說是作者某部分情感的投射,寫出來的東西或許不曾發生or不可能發生,但這是作者的「感受」,也是作者想要帶給讀者的「感受」,也就是創作能帶領人到任何地方去的奧妙。


        舉個簡單的例子--《聊齋》,蒲松齡一生科舉不第,生活清苦,這本小說或許就是他「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歌」的情感投射。



        回到唐山大地震的故事,電影的結局,因為氣母親而不再回去的方登,和方達在四川大地震的救災意外相遇,方登上前和弟弟相認,她終於回到了母親面前,看到了碗裡的柿子,她從水裡撈起柿子,媽媽說:「媽媽沒有騙妳。」我看電影時,到這是淚流滿面,每每想起還是不能自己,因為電影一開始,小姊弟玩回家,弟弟就把碗裡的兩顆柿子吃了一顆,到了晚上,媽媽還是把剩下一顆柿子給弟弟,她說:「讓弟弟吃,媽媽明天再買給妳。」豈料這明天永遠沒有到來,那晚地震發生了......「強震23秒,餘震32年」,媽媽守了32年,方登終於回到家裡......

        接著他們到了方登「墓前」,方達撬開墳墓,拿出了書包和課本,「每次開學,我有新課本,妳也有,我有新書包,妳也有,發都幫妳準備了。」最後,方登跪了下來,「媽媽,對不起......」我那時就覺得,這真是一部好小說啊!伏筆寫得多漂亮!



        許榮哲說話了:「方登不是因為柿子和書包才覺得對不起母親,而是因為看到弟弟,弟弟活著有多好啊!柿子和書包都是拿來騙觀眾(的眼淚)的。」最後那句話我有點無言......她終於回答了那個問題,為何是「救弟弟」?

        因為「弟弟的關係是對姊姊而存在的」,當年「媽媽對姊姊說,救救妳弟弟吧」!所以32年後,方登看到弟弟還活著,心中的結就被解開了,作者設下的那個兩難,也終於有了結果。

        「要看到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要看得更細微,那麼你才有能力成為一個小說家。」





接下篇:(三) 我是天才!?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