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美好星期天週札 41 多走兩步

GC 休閒模式 | 2022-04-03 22:09:21 | 巴幣 1010 | 人氣 149

  我是一個交通迷,對於無論鐵路、巴士還是飛機都有一定程度的興趣。但我視那種「興趣」為淺嘗即止,還沒到深入剖析的地步。尤其是在旅行的時候,感受別地風情的交通工具,何嘗不是一種消磨時間、體驗百態的好方法。
  
  不過,近年我也喜歡走路。
  
  其實很久以前我也開始愛上遠足:從山腳登高,歷盡艱辛走向巔峰,然後緩緩步下,沿途風光美景,盡收眼底;拼盡一身汗水,換取盡入眼簾的光景,此等回饋特別有成就感。可是,我說的「走路」並不是遠足,而是在市區車水馬龍的地方,嘗試以步行的形式,來達致日常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代步的行徑。

  平常如果目的地在兩三個地鐵站的距離,我們一般也會選擇乘搭地下鐵,因其方便、快捷、省時。不過,如果在市區,一個地鐵站距離的目的地,我們可以考慮以步行代替。時間上並沒有大量浪費,因為單單往返地底和地面的時間,已經足夠步行一段距離了。而且等車、出入閘這些看似不太重要,實際消耗不少時間的舉動,虧掉的時間,隨時足夠步行到第二個地鐵站。最簡單直接的例子,就是我自己從家裡到最就近的商場,也只是一個地鐵站的距離。步行到商場需要十五分鐘;而雖然地鐵的淨車程是兩分鐘,可是從家裡到地鐵站需要六分鐘,從第二個地鐵站到商場需要兩三分鐘,折合省掉的時間十分微小。對於不常運動的千禧時代跟「阿爾法世代」來說,即使是十五分鐘的步行,也為自己的健康儲蓄。
  
  而我希望的,卻是在兩三個地鐵站的距離,甚至更長,都儘量以步行代替交通工具。箇中原因有二:其一,疫情尚未冷卻,雖然確診數字回落,但仍然保持每天幾千宗,證明出外染疫風險仍然十分高。香港在公共交通工具的追蹤措施趨近零,但染疫風險不亞於餐廳、商場等其他公共場合。所以,傳播病毒的最大隱憂,在於每天的通勤運輸,皆因避無可避,甚至連誰是陽性也不知道。人心惶惶,不妨想想,在戶外空氣流通,反而是出門避免染疫的最佳地點。如果心有餘力,不妨多走兩步,即使花多一點時間,自己染疫的風險,卻因為街上數目遽減的行人,而因此降低。

  其二,步行乃一種進行運動的方法。如果距離合理的話,即使遠在兩三公里,即使需要超過一個小時步行,即使時間上要預早一點,在完成步行的同時,自己會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一邊欣賞風景,一邊活力再現,在觀看百態,呼吸新鮮空氣(有時候)的同時,自己的心情,亦因為途中遠離俗世,得到解脫而進入佳境。你會覺得,平日面對的戾氣盡失,換來的是鮮少留意的日常細節:海旁的老人在閒聊、晨運;中年男子們在海邊默默地垂釣,靜待時機;店主在準備營業,很努力地搬運該售賣的貨品……城市在甦醒,一切整裝待發,而正在步行的你,卻瞥見那些不能再平凡的日常,當中互不干涉,互不矛盾,互不衝突,他們還跟你友善地打招呼。

  這時赫然發覺,身在的城市是如此美好。美好的一天毋須花飾,就是如此簡單。

-----------------------------------------------------------------------------------------------------

註:幾個月前曾經徒步過海(除了船以外就只靠步行),現在有點懷念那段美好時刻,剛巧下個星期終於要出門,就試試只憑走路吧。

創作回應

蘇家立
安步當車,顏斶在千年前就告訴我等,浪漫始於足下:
所有人生都是在不經意的轉瞬中,透過視覺一一疊砌。
2022-04-04 10:47:57
GC 休閒模式
然而在每分每秒也急遽變化的現代 復興舊日習慣有相當難度
2022-04-04 10:50:42
蘇家立
就只能盡力,畢竟環境有所限制。因為當年並沒有疫病和空汙......
2022-04-04 10:51:53
GC 休閒模式
雖然為了避疫而走路很荒唐
2022-04-04 10:54:14
蘇家立
真的,但病毒不會辨識貴賤,為了保命,別跟無意識的有生命頑抗方為上策
2022-04-04 10:55:08
GC 休閒模式
自求多福
2022-04-04 10:56:00
蘇家立
在這年代,也只能如此,畢竟自己的命,要自己顧。
我們無能改變大環境,至少在小細節還能作主
2022-04-04 10:57:10
GC 休閒模式

看到你一些政治批判的文章
我也明白即使你深諳無力挽救
仍然代表人民作出吶喊
2022-04-04 10:58:43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