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美好星期天週札 76 保育平民回憶

GC 休閒模式 | 2022-12-04 22:50:02 | 巴幣 110 | 人氣 179

  最近去了屯門的大興邨逛一逛。屯門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政府大力發展新市鎮,其中一處最大規模的公共屋邨地帶。當時大部分興建的房屋皆以公營房屋為主,除了少數為可供買賣的居者有其屋(居屋),以及中轉屋(過渡房屋)。大興邨亦不例外:它在七十年代末開始入伙,時至今日也有四十幾年歷史。悠久歷史的背後盡顯樓宇老化,亦代表是時候翻新替換。不過一旦翻新工作開始,傳統屋邨的面貌便不復再,一代屋邨回憶從此消失。

  屋邨裡依然有人居住,但改變外表的同時,又想保留舊時痕跡,如何才能平衡兩者需要?大興邨的做法便是局部翻新。鄰近大街、輕鐵的商場進行大翻新;遠離熙攘的住宅樓宇保留原貌。這就構成了一大特色:新派、復古元素混合,既保留大部分屋邨原貌,同時為快速老化的屋邨注入活力。毗鄰大街的連鎖食肆佈置霓虹燈,在晚上亮起,為屋邨增添生氣;商場外圍裝上落地玻璃,增強透光,同時增加照明,避免內籠死氣沉沉。看似繁華的表象,背後依然存在舊時傳統的大排檔、街市、士多。燒臘店店主赤膊叫喊、大排檔食客等吃飯前抽幾支煙、幾位老街坊在士多門前分享看家日常......平淡的一日,就在那條曲面的走廊中漫然渡過,一切稀鬆平凡的傳統屋邨景象,與新裝修的食店、富麗堂皇的商場,看似格格不入,實則安然並存。一方面為街坊提供企理、衛生的用餐環境和購物選擇,另一邊廂則保留傳統,讓外人能進入邨內,懷緬八十年代的美好時光,同時一嚐老香港那種粗獷的懷舊人情味。

  其實香港在屋邨的歷史保育,算是及格有餘。絕大部分由房委會管理的商場,對屋邨內自行經營的店鋪,相對地放任自由。租者租金壓力低,可以經營較長時間;擁有者多數堅持營運一生,店鋪亦成為時代的見證。不過,就是因為較少干預屋邨商場的慣例,以致外貌上一直保留落成不久的樣子,漸顯斑駁、殘破,卻鮮有修葺。於是,很多七十年代落成的公營房屋,從內到外都保持原貌,亦容易保留集體回憶。諸如港式快餐店、大排檔、士多等,不會被迫遷或結業。但過度衰退的外觀,以及屋邨常住人口老化,難以勸說輪候公屋人士搬入,新一代能安穩居住的日子亦不多,逐漸喪失屋邨「居住」的功能。保存了歷史回憶,卻不能加以活用。整棟翻新,甚至活化,又如何?當被活化的建築物,其使用期限更短,政策不符便被拋棄;又花費大量公帑,為求形象和美感,引入高檔品牌士紳化,摧毀原本平民的回憶,是否平衡了保育和價值?如果一棟公營樓宇被活化成酒店,但出租率一直底下;一座街市被活化成一堆中產品牌常駐的墟市,汰舊迎新同時,舊有持份者不能享受納稅後的既得利益,那麼活化的意義何在?單純展示給眾人,把有歷史意義的建築,以嶄新、亮麗的面貌展示,避免衰退,就是活化?如果貪心一點,不止屋邨,其他可供活化的建築群,都能保育與活化並存,能否實現?集體回憶和生活質素,能否同時保留和享有?

  最後拿個比喻:一個歷史遺跡,利用現代科技,影像重置於博物館裡。我們能「看見」那所遺跡,但不能「融入」那個場景。即使科技發達,能夠把場景重製,並以沉㓎式技術重現眼前,這也只是後人透過前人複述,模仿出來的場景。整個保留理應最好,但發展和保育需要互相平衡。一邊保留,一邊活化、翻新,是否不二法門?或許日後依然存在爭論的空間。

創作回應

蘇家立
謝謝分享
2022-12-05 05:45:59
蕃薯兄
我對屯門這地方的了解是來自電影古惑仔
2022-12-05 15:08:33
GC 休閒模式
如果單純以電影理解一個地區
很大機會得不到準確的資料
當然 純粹了解香港一個地方
看本土製作電影就還可以
2022-12-05 15:20:27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