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閒聊】關於龜缸的雙缸循環第一次架設失敗的檢討

蓋瑞特 | 2024-01-01 21:30:26 | 巴幣 10 | 人氣 129

在開始聊這次雙缸循環架設失敗之前,先分享下所有設備的總體花費大概是600左右,雖然現在去餐廳吃飯隨便都花600,就當吃一次飯了,不過回顧整體的構想、決策與實施之後,覺得也許能為這次的行為做點經驗總結。在開始分享前,先貼一下目前的龜缸狀態。


也許有人會覺得右邊的龜缸缸壁長的藻已經很多了,可是這其實是放入極火蝦、大和藻蝦、紅戟槍蝦進行除藻後的成果,不然以前四面缸壁中有3.5面都長滿藻。也許這樣的爆藻程度跟我時常長時間開水草燈有關,但對我來說看到長滿藻類就心情舒坦。而左邊10公升的水桶是養一隻蓋班鬥魚,原初這條鬥魚養在缸里是作為吃水蚤、孓孓跟龜的緊急糧食,直到有天我發現蓋班鬥魚在追著麝香龜啄時,只好將魚獨立出來。即便還有之前養龜的缸,就是這篇【閒聊】養麝香龜一個月了文中照片的那個缸,然而我發現這個缸的水僅有6公升,這樣的容量在我看來養一隻魚其實很危險,因為水體太小就容易造成水質劇烈震蕩,倘若魚的體質不佳就很容易死魚,於是去五金行挑了個水桶。
坦白說「水桶養魚」引發我相當大程度的想像,因為除了不美觀這點之外,基本上各方面都贏過水族館販賣的小魚缸,尤其是在價格與裝水容量上更是大勝一般魚缸。就我原初的龜缸設缸構想而言,「大水體」是最為主要的核心思想,因為要避免水質劇烈震蕩與避免水溫劇烈浮動,最簡單方便的方法就是加大水體,所以若排除掉飼主觀賞的因素,就龜缸的選擇而言其實塑膠整理箱也相當不錯,或者長方形物流周轉箱也可以。
但是排除掉飼主觀賞這點是非常大的挑戰,因為以飼養觀賞性動物,期望在家構建一處美麗的風景之角度去檢視,之所以要多花錢買超白缸、要多費心思處理缸內造景,就是希望打造出一道看上去就心情愉悅的美景。所以究竟要水桶養還是魚缸養,其實很值得在多花心思去深入思索。

目前話題偏掉了,再拉回來雙缸循環的部分。其實所謂雙缸循環的架設很簡單,只需要兩台小型沉水馬達跟兩條足夠長的PVC軟管即可,也就是右邊的缸將水抽到左邊;左邊的缸再把水抽到右邊,藉此達到水的流動與循環。需聲明的是這種左邊與右邊只是單純舉例說明,不是真的將左邊龜缸的水抽進右邊鬥魚的水桶裡。

究竟何為要大費周章去弄這種左手換到右手、右手再換到左手的來回循環,其原因是這樣的。
首先,所謂的「過濾」是什麼。我相信這個問題很容易直接想到物理式的外掛過濾,乃至更進階的上部過濾或側部過濾,但其實水清澈不代表水沒有毒,因為來自糞便的氨是無法用物理式過濾帶走的,隨著氨的積累,即便水看似清澈也能將游在當中的魚毒死。可是氨能透過生物過濾的方式將其帶走,也就是微生菌群透過硝化反應將氨轉化成硝酸鹽,接著植物再吸收掉硝酸鹽,而這樣的過濾法通常被稱為沼澤過濾。
通常沼澤過濾都由雙缸組成,也就是動物生活的地方是一個缸,栽種植物、堆放濾材又是另一個缸,根據這個構想便能將原放在缸裡的一堆濾材與水草通通移出去。然而會想把這些濾材移出去,是因為目前缸內的造景距離美觀其實還有點小距離,雖然看習慣後感覺也還好,但如果真能移出去就能有更大的空間。

然而目前第一次嘗試是先簡易地將沉水馬達將缸內水抽出,接著再把水抽回原缸,模擬與感受缸內水流的強度。由於在購買馬達時對抽水速度、水流這些沒什麼概念,於是購買流量500L/H的馬達,但當實際運轉時發現這個水流太強了,手放進缸內甚至能感受到水的流動。這樣的環境之所以不行,是因為當爬梳麝香龜的原生環境時,通常是「水流緩慢」,長滿水生植物的河流、沼澤、湖泊。
之所以要參考物種的原生環境,是因為物種習性都跟原生環境息息相關。即便現在很多人工繁衍的麝香龜不可能再回去原生地,同時也失去了散發麝香臭味的能力,但物種演化往往是大自然耗費上百、上千年的創造,這種創造不可能只因為接受人工繁衍而有所改變。也就是說,如果強行把麝香龜放進強水流的缸裡,我相信後續產生的腐皮腐甲等病狀會很多,整體狀態會不如原先缸裡水體靜止的時候。
所以後續若要改善,應該再買流量更小的沉水馬達來抽水,但這應該是幾個月乃至更久之後的事了,因為近期觀察龜缸時又發現一件事,


龜太胖了,必須說龜接食是件讓人沉迷的事,不知不覺就會一天一餵,但就結果來說這個頻率太多了,目前應調整為三天一餵,一周兩餵。

先這樣,有時間再繼續聊。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