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台灣文化與日本文化的聯合

瓦哈比派 | 2023-10-28 00:14:50 | 巴幣 10 | 人氣 204

我台灣歷史教育與文化專題的老師,說了一個文化差異的例子。
她比較台劇、日劇、韓劇的差異,指出台灣、日本、韓國三國人民在語言表達上的文化差異。
她認為韓劇中的韓國人較大而化之,有什麼想法就能在劇中直言不諱,因此才能產生許多韓劇金句。
而台劇和日劇的劇中人物,對白都流於生活化,所有故事的核心都隱晦的藏在文化脈絡中,而不是直接講出來。老師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台灣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響,不過我認為多少有。
老師也提到,她很不能接受,有些台灣女生,明明年紀一大把了,卻裝得像年輕小女生一樣。她說更早以前的台灣,許多台灣女生如同日本女生一樣,遵從著kawaii文化。我是認同這樣的說法,而且我也認同這樣的做法,我也喜歡女生更可愛、溫柔,因為我是男性。只不過老師不小心地透露她不喜歡日本,不過我不意外。另外,我喜歡日本。

日本對台灣而言是什麼?我試著舉一些可能的答案:
友邦?
鄰國?
友善的鄰國?
區域的合作夥伴?
潛在的軍事同盟?
歷史之敵?
假想敵?
文化交流的對象?
國外旅遊的好地方?
優秀、乾淨的國家與民族?
我們單戀的國家?
我覺得這些多少都是答案。
在我看來,台灣和日本,就像人一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不總是單純的,人與人的關係不可能永遠都是單一的,肯定也是參雜著許多利益、糾紛與感情在當中的。

台灣應該如何看待日本的文化影響?

關於這部分,我想分三個部分來說,分別是日治時期對台的影響、戰後至2000年、2001之後。
有些台灣人會說日治時期對台灣影響甚深,但我認為今天的台灣文化很難跟日本文化有什麼直接的關聯,你說台灣人做人處事如日本人一樣,這我不相信。但你說日治時期為台灣帶來了科技與先進的觀念,這是無庸置疑的。台灣人的衛生習慣不如日本人,在日治時期尤是如此。

戰後至2000年是很長的時間跨度,這不是我能梳理清楚的。我唯一的認知,是來自長輩、媒體的隻言片語。例如台灣以前有出版法,會嚴格審查留入台灣的日本漫畫,要求將漫畫人物的日本姓名改成和人姓名,過於幼稚或色情的內容自然也難以在台灣正常流通。我父母以前的國民教育都有反日歷史教育,但為什麼我父母乃至其他人至今的仇日意識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呢?我不知道。就連我阿嬤,小時候經歷過日本統治,都說日本警察很壞,可是對日本進口品也是大加讚賞,也不會反對我媽媽到日本旅遊。就連接受過殖民統治的我阿嬤,其對日本的恨都在2000年之後消失了。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台灣與中國的仇日意識相差甚遠?明明台灣是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台灣人也被日本人欺壓過,可今日的台日關係卻出奇的好?我也不恨日本,甚至喜愛日本ACGN和音樂。

2000年之後是我活著的時候,是我真正有經驗的時候。基於個人經驗,因為我自己沒有朋友,所以小時候很依賴用日本動畫來排解寂寞,久而久之也就不間斷的接收了日本動漫文化,極其價值觀。我自己也明顯的感受到,我自己的喜好、價值觀受到日本文化影響。我發現我的性格比周遭的人更內斂,更加在意別人的看法,這樣的轉變是發生在我國中時看了日本輕小說《果然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有問題》。學習當中的想法不能直接應用於現實生活,但日本人那套對人際關係的想法,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我。
而你不得不承認,這種文化軟實力,才是讓其他國家喜歡你的好辦法。日本人當中難道沒有討厭鬼嗎?一應有,那為什麼我會特別的對日本人有好感呢?那是因為我無限熱愛日本動漫和其音樂,在好幾年不間斷的用日本動漫來娛樂自己後,我已經很難再接受別的敘事語法。

我寫得很混亂,寫得不好,乃是因為我思想混亂。
我不是一個很講邏輯的人,甚至可以說是一個不理性的人,憑藉著感性橫衝直撞。
當我在寫這篇文章時,我一邊聽著VOCALOID神曲,還是懷舊向的。
過去十年、二十年我不間斷的看日本ACGN、音樂、同人創作,當這些變成了我的精神糧食後,我很難因為台灣過往的歷史,就宣布我討厭日本。
如同美國人說的,當蘇聯人都唱著美國的歌曲,跳著美國的舞蹈,吃著美國的食物,最後蘇聯人就和美國人沒有兩樣了。
台灣到處都有日式料理,在韓流興起以前,日本娛樂文化是佔據台灣文化的主流。其影響現在仍可見一斑。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