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閱讀筆記】《法醫才看得到的人體奧秘》(作者:上野正彥)(推薦程度:⭐⭐⭐⭐⭐)

紫色的二氧化硅 | 2023-10-17 10:56:40 | 巴幣 0 | 人氣 80

骨頭
  • 把手電筒放進嘴裡,臉會發光!
  • 臉部的骨頭形成眼部的眶、鼻樑、鼻孔、臉頰、顎和口中的上顎等,這些稱謂面顱。全部的骨頭共有九種十四塊。
  • 顱骨中的額骨、蝶骨、篩骨,以及屬於面顱的上顎骨中有空洞。這些空洞叫做副鼻竇,每個洞和鼻子相連。它有助於讓頭骨變得較輕,也與聲音的迴響有關係。當我們在黑暗處把手電筒放進嘴裡時,光線會透過空洞反射出來,因此臉部會發光。
  • 從前面看,恥骨下方部分形成的角度(恥骨下角),女性為90~100°,男性為60~70°。從骨盆中的洞看進去,女性是圓而寬,男性骨盆內的骨頭粗糙突出且狹窄。
  • 受到外力強大的撞擊,而導致頭蓋骨骨折時,頭蓋骨會出現線狀的裂縫,並且會按施以外力物的形狀沉陷。嬰幼兒由於骨頭軟,雖然不會骨折,卻也會像乒乓球般凹下去。
  • 以極強大的力量壓迫頭的左右時,顱底會發生橫向骨折。壓迫前後的話,顱底則會發生縱向骨折。
  • 人若上吊,舌骨和甲狀軟骨會折斷。因此,可從頭部骨折的狀態來推測死因。
  • 骨頭除了末端軟骨,其它都被骨膜包覆起來,骨膜上分布許多神經和血管,當骨折或強烈撞擊,便會產生劇痛。小腿脛骨經不起一踢,因為這個部位的皮膚下方就是骨頭,沒有肌肉作緩衝。
  • 其實每2~3年,全身的骨頭都會更新一次。骨頭平時會一點一點地融解,消失的部分會再長出新骨骼,同時進行新陳代謝。
  • 然而若骨骼的原料鈣質長期攝取不足,或老化造成變化,又或是女性停經後,導致與骨骼代謝有關的女性荷爾蒙不再分泌,都會發生一摔跤就骨折的極端現象,這種狀態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
  • 從胎兒在母親肚子裡,骨骼就開始生長了,但出生時,它的長度和形狀都尚未完成。
  • 長骨兩端的軟骨部分叫作骨端生長板,這裡的軟骨細胞會繼續分裂並漸漸形成硬骨。
  • 構成頭蓋骨的數片平板骨,出生時並不相接,之後逐漸長成鋸齒狀的接縫,到了中老年時,這些骨頭會完全接合在一起(癒合)。
  • 骨頭從出生到死亡都在不停變化,因而只靠骨頭就能推測出人的年齡。

【肌肉】
  • 肌肉並非繃在一塊骨頭的兩端上,而是從一塊骨頭附著到另一塊骨頭。
  • 臉部可以動的關節卻只有顎部,已經和臉頰等處沒有會動的關節,卻能做出豐富的表情,這是因為表情肌並不附著在骨頭上,而是在皮膚下。
  • 肌肉會拉開附著的皮膚,所以常做表情會使皮膚出現細紋,但經常運用笑臉肌肉的人,會呈現出開朗、年輕的表情。
  • 肌肉痛的原因出在肌肉上的傷。
  • 激烈運動後,某些肌肉細微處出現破裂、損傷,傷口發炎,因而發熱、疼痛。等傷口復原,充分提供營養後,肌肉會更強壯。不過不代表沒有達到肌肉痛程度的運動就沒有效果。
  • 若身體遭到大範圍的毆打,造成皮下肌肉內出血,便可能在4~5天後死亡。因為肌肉被破壞,產生肌紅蛋白,肌紅蛋白隨尿素一起排出,若是過量,肌紅蛋白會堵住輸尿管,造成腎臟的尿過濾作用減弱,引發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最後死亡,這就是擠壓傷症候群。
  • 肩膀痠痛,其實是脖子痠。
  • 頭部約占體重10%,維持頭部前傾姿勢全靠頸部後方的肌肉(斜方肌),是從頸後到背部中央往兩肩展開的肌肉,而這裡常常會慢性疲勞,所以不妨沿著斜方肌的方向做伸展運動(但不要用力往上聳肩)。
  • 連接手臂和肩膀的不是骨頭,而是肌肉。
  • 股關節只能讓腳動,骨盆本身卻不能動,因為股關節是一種非常堅實的結構。
  • 肌肉有的偏紅、偏白,也有介於兩者之間的粉紅色,顏色則能顯示出肌肉的功能。紅、白色肌肉纖維占比的多寡決定了肌肉顏色。
  • 紅色肌纖維含較多肌紅蛋白,所以擅長從事長時間的有氧運動。白色肌纖維容易疲勞,但善於發揮瞬間爆發力。∴紅色肌纖維=持久性肌肉,白色肌纖維=爆發力肌肉。
  • 舌頭是一整束肌肉所形成的。
  • 死後僵直是肌肉內ATP減少所引起的。
  • 通常人死亡後2~3小時出現屍僵,若是臨死前用力抓住什麼,出力造成肌肉疲勞,該部分ATP會減少,屍僵會更快出現。古人打仗站著死亡,也是因為久戰疲累,從而產生電擊性屍僵的狀態。
  • 抬腳的肌肉在肚子裡。
  • 臉部的肌肉和皮膚,根據統計可從人種和年齡推算出來,然後再依據數值在頭蓋骨上進行復原。以前是在骨頭上黏上黏土,但需要特殊的技術和步驟,現在已改用電腦來繪圖。

皮膚
  • 表皮下有一層黑色素細胞,皮膚基本色就是由黑色素多寡來決定,日曬後黑色素受到紫外線刺激而增加。
  • 血管在皮下分布的深度、數量和血流的狀況,也會影響皮膚顏色。喝了酒臉色變紅,因為皮下血管擴張。身體發冷臉色蒼白,是因為皮下血管收縮,血流速度降低。
  • 嘴唇紅色是因為這部分皮膚接近口中黏膜,而且比較薄,皮下血管中耳朵血液顏色穿透出來的關係。
  • 皮膚是人體中最重的‘器官’。
  • 成年人身上的皮膚重量約2~4公斤,面積達1.5~2平方公尺。皮膚由表皮和真皮構成,表皮的最底層不斷製造新細胞,將舊的表皮往上推,最後變成體垢脫落,約4星期更新一次。
  • 真皮層具有神經、血管、汗腺、皮脂腺、毛囊。表皮沒有血管和神經,所以日曬不會痛,也不會流血,毛髮和指甲也是表皮變化而成,剪了也不會流血。
  • 人死亡後開始腐敗,體內產生氣體(硫化氫),因此屍體會膨脹,硫化氫和血紅蛋白結合,皮膚會變青。若腐敗繼續進行,青色會漸漸變成暗紅色,而且全身脹大成‘巨人狀’。腐敗再一段時間,就會發黑。當身體組織開始融解,最後剩下一堆白骨。
  • 死亡後,身體水分流失,皮膚乾燥收縮,鬍子沒有變化,因此看起來像是鬍子長長一樣。

心臟
  • 從出血的顏色判斷受傷的血管。
  • 抽血時從手腕抽血,血液是暗紅色的,因為是從靜脈抽血,車禍若是出現鮮紅色血液,可判斷是動脈出血。∵血紅蛋白+氧=鮮紅色血液。
  • 動脈:從心臟往外走,輸送富含氧的血液
  • 靜脈:返回心臟處,輸送含氧少的血液
  • 但是肺循環剛好相反,肺動脈輸送含氧少的血液,肺靜脈輸送富含氧的血液。
  • 切斷大動脈就一命嗚呼。
  • 動脈承受著強壓,如果切斷,血液會配合脈搏噴發出來,即使是比較細的動脈也是。因此大動脈在身體的深處,但要注意頸動脈、手腕動脈、大腿根部等摸得到脈搏的地方,這些位置都比較淺。
  • 通過頸部的大血管頸動脈,最容易測到脈搏。
  • 像絞刑,全身重量瞬間施加在頸部,令頸髓損傷。也有因氣管壓迫造成窒息,或是頸動脈封閉,血流無法流到大腦。
  • 頸靜脈封閉,腦中造成瘀血,阻礙動脈血流。若壓迫頸部神經,有可能造成心臟功能停止。
  • 只要兩公斤就能封閉頸靜脈。
  • 心肌梗塞主要是因為冠狀動脈的構造。
  • 全身動脈大多數有很多分置,而且橫向聯繫(吻合),無論哪裡阻塞,都可以迂迴通行。但冠狀動脈沒有吻合枝(終動脈),所以只要一個地方阻塞就會致命。
  • 心臟麻痺並不是正式的死因,造成死亡的事物才是真正的死因,如心肌梗塞、腦溢血、癌症、溺水、大量出血和窒息等。心臟麻痺只是單純說明心臟停止的狀態,人死亡時心臟一定會停止,這會造成所有死因都是心臟麻痺,可能會讓專家聽笑話。
  • 心臟停止後,血流也會停止,此時身體受傷,該部分的血液只會自然流出,並不會噴出來。所以若是受傷、撞擊的部分有出血、感染或發炎等生活反應,便可斷定這個傷是生前造成的。

淋巴
  • 淋巴管的終點站是穿過鎖骨下方的靜脈。
  • 發生燙傷時,皮膚會形成水泡,其中的液體就是淋巴液等體液。水泡若是破裂很容易引起感染,大量熱水、火燒造成大面積燙傷時,水泡會變大,而且經常破裂。若是大量淋巴液等體液從破裂處流出,會造成脫水狀態。

血液
  • 紅血球由紅骨髓製造,約120天的壽命,之後脾臟將紅血球破壞,送到肝臟,變成黃色的膽汁色素(膽紅素),膽囊將這些收集起來變成了膽汁。食物會從胃移送到十二指腸時,十二指腸乳突會打開,膽汁和胰液一同流入,讓食物容易消化。
  • 若膽管出現結石阻塞了膽汁流過,會產生劇烈疼痛,大便也會失去原有的黃色。一段時間後,膽囊裡脹滿的膽汁因為被血管所吸收,使全身變黃,進而引發黃疸症狀。
  • 母親和胎兒的血型不同沒關係嗎?兩者之間是經由胎盤組織來交換營養和氧,血管並沒有相連。而胎盤中有個裝置叫絨毛間血液竇,母親血液中的血球成分不會轉移到胎兒,只會將營養、氧和免疫相關的成分傳送給胎兒。胎兒為了成長消耗這些養分,然後將老舊廢棄物排到絨毛間血液竇,母親接收後便將其淨化。
  • 經濟艙症候群就是在飛機機艙內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腿部血管內形成血栓,走出機艙時血栓流出,而引起肺栓塞。
  • 血壓高的人,動脈破裂很容易大量出血。
  • 全身的血液有20%在動脈裡,80%分布在毛細血管和靜脈。動脈裡血壓很高,所以大動脈一旦破裂會猛然噴出大量血液,只要失去25%(全身血液量有5 L的話:5 L × 20% × 25% = 250 mL),就會致命。
  • 若破裂的是靜脈血,失去一半也會死亡,只不過血壓較低,所以不太會出現瞬間大失血的情況。
  • 死亡一段時間後,屍體上會出現樹枝狀、帶紅或帶青的網狀圖案,與成為屍斑的變色不太一樣,這種狀態叫枝狀血管網,經常出現在胸部上方或下腹部、大腿。
  • 死後屍體腐敗時,血管也逐漸腐敗,使某些成分滲漏出來,透過肉眼可從皮膚外表看見。皮下的皮靜脈本來就像大型網路般分布,而滲出的成分就是沿著皮靜脈形成圖案。

脾臟
  • 人體知名度最低的器官。
  • 脾臟位於腹部後側,隱藏在肋骨內側,有大量血液流經,所以呈暗紅色。可以分解老舊的紅血球,儲存血液,身體需要血時就會收縮將血液送出去。胎兒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脾臟就開始製造血液了。
  • 吃完飯後,有時左側腹部會一陣疼痛,這應該是飯後血液集中到胃腸,脾臟必須將血液輸送到肌肉而強烈收縮導致的。
  • 左側腹部被踢中,脾臟破裂而死的案例:受傷部位徐徐滲血到腹部,最後突然傷勢惡化而倒地不起。

鼻子
  • 鼻竇炎是連接鼻腔的小空間發炎。
  • 頭蓋骨有數個空洞,稱之為副鼻竇,每個副鼻竇都與鼻子相連,內側也和鼻子一樣被黏膜所覆蓋。當感冒等因素引起鼻子發炎,炎症擴散到副鼻竇時,就吃完副鼻竇炎(即鼻竇炎)。
  • 鼻竇發炎時,會出現額頭、臉頰等副鼻竇所在之處都會疼痛、頭腦昏沉】沒有嗅覺等症狀,有時會突然不斷流鼻水。鼻中隔彎曲的人據說比較容易得副鼻竇炎。
  • 水溺:(若還活著,水會進入氣管,水中的浮游生物會從肺部進入血液,若依然活著,浮游生物會順著血流到達肝臟或腎臟)(若已死亡,氣管幾乎不會進水)
  • 火燒:(若還活著,煙灰會進入氣管)(若已死亡,氣管裡不會有煙灰出現)
  • 臉型相似的人,聲音也會很相似。
  • 喉頭中有兩組皺褶撐開在兩側,位於上方的是室襞(假聲帶),下面是聲帶。
  • 只有呼吸時,聲帶不會動。
  • 聲帶緊張時,通道會變得狹窄。
  • 空氣通過時,聲帶振動就會發出聲音。
  • 聲帶的封閉方式會改變‘振動方式=振動數’,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運用口、舌、唇、鼻將這些聲音加以變化,就成為語言了。
  • 一般認為臉型、喉嚨的形狀相似者,就會發出相似的聲音,這也是為什麼親子之間不但長得像,連聲音也相似。

支氣管
  • 因為意外或人為(自殺或他殺)而絞首死亡的狀況,未必是因為氣管完全阻塞而斃命,因為周圍有軟骨保護,氣管並不容易壓扁。但用繩子或用手緊掐脖子,還是有可能造成甲狀軟骨和舌骨斷裂。
  • 脖子一旦被絞住,臉和頭部會發生瘀血,眼白部分(眼瞼結膜)和皮膚會出現點狀出血,有時候鼻子也會出血。當然頸部的皮膚上也會留下絞緊的繩子或手指痕跡。
  • 氣管看起來好像左右對稱,但氣管到支氣管間彎曲的角度不同,左支氣管約45°,右支氣管約25°,這是因為左支氣管要避開偏左的心臟。另外支氣管到肺的長度,左支氣管約4~6公分,右支氣管約3公分。

  • 不加重物,屍體沉不下去。即使呼吸停止,肺裡仍有空氣殘留。但就算加了重物沉下去後,屍體還是會浮起來,因為人體死後開始腐爛時,體內會產生大量的氣體,腐敗的氣體使人體膨脹。
  • 我們用最大力氣吸氣,再最大力氣吐氣,這叫肺活量。但不論我們怎麼用力吐氣,肺中仍留有1000~1500 mL的空氣(餘氣量),這是因為支氣管和肺泡不會完全凹陷的關係。
  • 肺有兩層胸膜包覆,兩層膜之間灌滿了漿液,在此保護之下,肺才能順利進行擴大、復原動作,並防止肺凹癟。
  • 這是主要靠橫膈膜和肋間肌兩個原動力。橫膈膜是隔開胸部和腹部的圓頂狀肌肉,這部分收縮,圓頂就降低,肺就會擴張,而打嗝就是橫膈膜的痙攣。若是胸部或腹部埋在沙土中,無法進行呼吸運動,就會因為窒息而死亡,這叫做壓死,不用絞住頸部也會窒息。
  • 小嬰兒為什麼容易打嗝?由於小嬰兒的橫膈膜還沒成熟,因而對刺激很容易有反應。

【牙齒】
  • 牙齒是人體最硬的五隻,∴就算屍體燒毀、腐敗,大多數的時候還能保持原有的形狀。從乳牙和恆齒的成長狀況,也可以推測年齡。若有治療過的痕跡,還可配合病歷表,確認個人身分。從牙齒的磨耗】蛀牙的情形】治療方式等,還可推測個人的職業、生活水準、教養等。
  • 比如做過多次自費治療的人,就可以推測他的經濟狀況應該相當富裕。
  • 咀嚼的動作對腦的活化也有幫助,乳牙較小而且較弱,所以會配合下顎的成長和食物的變化,而漸漸被較大而硬的恆齒所取代。乳牙會誘導恆齒的生長路徑,並且被恆齒往上推而掉落。

  • ∵會厭軟骨到了高齡會衰弱,食物進入氣管成為誤嚥,而誤嚥而引發的肺炎就叫‘誤嚥性肺炎’,尤其對臥床的高齡者、腦梗塞患者、腦功能尚未發育完全的幼兒、意識不清(比如醉酒、藥物中毒等)者來說更是問題。
  • 解決的方法:
    1. 增加水分的稠度,以減緩食物通過喉嚨的速度
    2. 吞嚥時直起身體,稍微收起下巴
  • 食道壁的肌肉會製造出蠕動運動,將食物往胃的方向推送。通常我們坐著吃飯的時候,食物會藉由重力作用自然流到胃部,但如果是躺在床上、倒立、或無重力狀態,食物還是會到胃部,這就是食道蠕動運動的功用。
  • 屍體的胃和腸中殘留的內容物,是推測何時死亡的重要依據。食物會在胃中停留一定時間,而且每一種食物消化所需時間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會檢驗死者生前吃下什麼東西,殘留什麼樣的形狀,來判斷死亡時刻。如果有訊息可以知道他生前何時吃下什麼,就可以更精確地推斷出來。
  • 不過推測死亡時間不是僅靠著胃內容物就可以決定,還必須要合併體溫、屍斑、屍僵、腐敗進行狀態等資訊一起考量。
  • 除了胃內容物外,膽囊內的膽汁量也是一項參考依據。吃飯後經過三十分鐘,胃的內容物開始移入十二指腸,此時膽汁會流入十二指腸,與食物混在一起。吃飯後一小時左右,膽囊內已經沒有膽汁。空腹時會積蓄膽汁,∴從胃內容物和膽囊內膽汁的關聯,便可以推測死亡時間。
  • 胃裡充滿了強酸,但胃壁能分泌黏液,黏液包覆胃壁,胃酸停留在黏液上,所以不會將胃體融解。

  • 餓死的屍體沒有內臟脂肪。小腸所在的部分被大網膜覆蓋,大網膜本來就有很多脂肪附著。解剖餓死的屍體,大網膜上完全看不見脂肪,因為應該累積在大網膜和內臟周圍的脂肪,都已經被消耗完畢。
  • 糞便不累積到一定程度排不出來。
  • 當糞便被移送到直腸,直腸內壓升高,刺激會傳達到大腦,發出便意。同時引發排便反射,直腸收縮,內肛門括約肌張開。若去廁所,就可以隨意打開外肛門括約肌,反之則緊閉。當人失去意識時,神經系統麻痺,所以外尿道括約肌、外肛門括約肌都會鬆緩,使大小便失禁,但是若沒有累積大小便,就不會失禁。
  • 小腸在右下腹與大腸連接,如同鑽進大腸一般,這個部分叫回盲部,有防止內容物逆流回小腸的瓣。回盲部不在大腸末端,而是在斜側的一邊,在它之下的大腸成了死角,就是盲腸。由於死角成為袋狀的地方叫盲端,盲腸因而得名。
  • 闌尾雖然在右下腹,但它發炎時,那個部位未必會疼痛。闌尾炎最大的特征就是胸口附近疼痛,伴隨著發燒和嘔吐,食慾降低。一段時間後,疼痛才會轉移到右下腹。若是置之不理,發炎會惡化,闌尾可能破掉而使膿或感染蔓延到腹中,引發腹膜炎,甚至成為重症。
  • 盲腸的末端垂著闌尾,俗稱‘盲腸炎’並不是盲腸發炎,而是闌尾發炎。
  • 切開肚子,腸子也不會跳出來,大部分腸子都被腹膜包住,形成垂吊的形狀。垂吊小腸的腹膜叫腸繫膜,有血管和神經通過。
  • 人體死亡後會立刻開始融解,消化器官裡有強力的消化酵素,人體一旦死亡,胃黏液等保護自我的組織都不再運作,∴就會漸漸地將自己的組織消化掉。
  • 除了消化器官以外,人體還有許多種酵素,在這些酵素的運作下,紅血球和全身心都會隨之融解。由於酵素在接近體溫的溫度下最為活潑,∴融解的速度也會視屍體放置處的溫度而快慢不同。
  • 人死亡後生理活動停止,無法產生體溫熱量,屍體被發現時測量直腸溫度,可以從正常溫度降低的度數,推測大致死亡時間。一般來說,死後五小時前,每一小時降1°,之後每一小時降0.5°,但是降低速度會受到死者體格、在大氣狀況下的氣溫、在水中水溫的影響,所以必須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才能推測出來。

肝臟
  • 有很強的再生力,就算切除打扮,也能在日後再生到原本的大小。

胰臟
  • 它也是分泌荷爾蒙的內分泌器官。
  • 血糖值上升,分泌胰島素;血糖值過低,分泌胰高血糖素。
  • 糖尿病第一型:胰島素缺乏(5%)
  • 糖尿病第二型:飲食過量、運動不足、壓力、異常生活習慣等(95%)
  • 一天分泌0.5~1 L的消化液。

腎臟
  • 大部分人睡覺前都會去上廁所,所以一般來說睡覺時膀胱是空的。活著的狀態下,每1 kg體重會在每小時產生1 mL的尿液,所以一個50 kg的人死亡時,膀胱若是累積了200 mL的尿,就可以斷定他是就寢後四小時左右死亡的。
  • 但是有些死亡狀況會出現失禁現象。
  • 膀胱裡的尿液累積約200~300 mL就會傳訊息給大腦,產生尿液,最大可以累積800 mL的尿液。
  • 人死亡後,神經控制的肛門和尿道括約肌隨即放鬆,積存的尿和大便會流出來,偶爾連精液也會流出來。尤其是上吊自殺,因為有重力作用,排洩物可任意流出來。
  • 成人每1小時,每1 kg體重會產生1 mL的尿液,即50 kg的人每小時產生50 mL的尿量。雖然在睡眠中受荷爾蒙影響,濃縮的尿會稍微減少,但腎臟還是源源不斷地在製造尿液。而輸尿管會進行蠕動運動,積極地將尿排到膀胱中。

【生殖器官】
  • 馬上風並不是勃起狀態下死亡,在性行為中或事後就驟死,稱之為馬上風,但這並不是病名,真正死因多是心肌梗塞或腦溢血,通常男人發生率較高。外傳性行為中發生馬上風,陰莖會維持在勃起狀態,但其實人一旦死亡,神經活動停止,血流也會停止。
  • 性功能何時停止?女人到停經前,男人到死前。
  • 孕婦若是因病或意外死亡,除非緊急生產,否則胎兒也會跟著死亡。胎兒雖然用自己的心臟維持血液循環,但是氧和營養的供給、老舊廢棄物的排洩還是得依靠母親。
  • 死後一段時間,母體因為腐敗的進行,體內產生氣體,氣體壓迫子宮,將胎兒推出體外,這就是所謂的棺內分娩。

【荷爾蒙】
  • 在醫學報告中,也曾出現過性器官和性腺都是女性,然而性染色體卻是男性型,反之亦然,抑或兩種性腺都有,即身體構造和性染色體不一致。此外也有過性器官的形狀分不出性別的案例,這些例子都稱為雙性人。

【腦】
  • 從大腦中心部位向下延伸,連接脊髓的部分叫腦幹。這裡有自律神經的中樞,負責沒有意識時讓身體自動化運作。腦幹受損的話,呼吸和心跳都會停止。
  • 除去小腦和腦幹之外的大腦部分叫終腦,負責有意識對話,即清醒後的行動都由終腦控制。
  • 間腦位於連接左右大腦半球的胼胝體內側,有丘腦、下視丘、腦下腺,是荷爾蒙、自律神經的中樞。
  • 連接間腦的中腦和視覺有關,其下方的腦橋負責與小腦之間的情報轉達。
  • 再下方的延髓,則是呼吸、心臟搏動、血管收縮和擴張、吞嚥、嘔吐的中樞。
  • 腦本身感覺不到痛。
  • 有一部著名的電影,有一段壞警察的部分大腦,在還有意識的狀態下被割下來煎。而疼痛是察覺危險不可或缺的感覺,腦有頭蓋骨的完全保護,所以也許因此不需要配置疼痛的神經。
  • 雖然小腦沒有直接參與呼吸、心跳等生命功能,但受到損傷的話,就無法進行運動調整,不但不能正常走路,有時候連站立都有困難。比如把手臂往外展開的姿勢,到用手指觸摸自己鼻頭的動作,甚至說話的動作,都會產生問題。
  • 傷害不貫穿腦幹,人不會死亡。如果腦部功能完全喪失,除了腦幹之外,就會成為植物人。
  • 小腦與大腦並沒有直接連接,而是透過中腦、腦橋、延髓,與大腦進行訊息交換。小腦有運動調整功能,運動多做幾次就能變熟練。但向身體的骨骼肌發出指令,叫它‘做這個動作’的,是大腦的主要運動皮質區,因此運動中樞是在大腦。而小腦將大腦發出的指令,與眼、耳、皮膚、肌肉等感覺器官傳來的訊息加以對照,瞭解實際進行了什麼動作,分析是否有按指令執行,然後進行微調的工作。
  • 有人撞到頭,覺得只是有點痛,並沒有什麼,但是有時候可能幾小時或幾天後突然昏迷,然後就一命嗚呼。只是因為撞到的位置,可能包覆腦部的膜出血,血液慢慢流出,不久壓迫到大腦。

【神經】
  • 脊髓受傷無法再生,若是意外傷害到脊髓,那麼該處以下的功能都會喪失。若是腰部受傷,不只不能走路,連排尿、排便都無法自主。頸部受傷的話,手臂無法行動,呼吸也會有困難。
  • 沒有腦的指令也能反應的脊神經,接觸到燙的東西,或是被針刺到,手會立刻縮回來,這種反應叫脊髓反射。
  • 原本來自全身的訊息到達腦部,由腦處理後,發出運動指令。但是當痛的訊息到達脊髓,脊髓反射會直接對運動神經發出‘快縮回來’的指令。而腦透過這個動作,才知道有狀況發生了。
  • 神經傳送訊息的速度極快,但有些事情等待不了經由腦再反應,因而產生了脊髓反射。
  • 睡眠中,心跳數、血壓和體溫都會下降,肌肉緊張會放鬆,對外在的刺激反應極度遲鈍,但促進成長或新陳代謝的生長激素會增加分泌。
  • 睡眠有恢復體力、修復傷口、維持肌肉新陳代謝、消除壓力、提高免疫力、促進孩子發育等功能。
  • 當氣溫到達30℃就會覺得熱,但在30℃的浴池卻冷得發抖,這是因為在空氣和水中,皮膚散熱不同。
  • 皮膚接觸空氣時,表面的熱量不太會散去,而且溫度升高,汗水乾竭,氣化熱蒸發的量也少,熱度悶在體內,會感覺更熱。
  • 接觸水時,會有更多熱量從皮膚散發出來,所以除非以游泳的方式在體內產生熱量,否則就會越來越冷。

【眼】
  • 人死後瞳孔會放大、角膜混濁。心跳一旦停止,虹膜會隨之鬆弛,因此瞳孔會出現放大(散瞳)現象。但若是因特殊藥物中毒而死,瞳孔會縮到極小,稱為縮瞳現象。
  • 死後一段時間,身體逐漸乾燥,角膜同樣也會乾燥,加上蛋白質變化,角膜就會開始混濁,但進行的速度會因為眼睛閉著或開著有所不同。
  • 若死不瞑目,乾燥速度會加快,約一天角膜就會混濁,看不見中間的瞳孔。
  • 看事物的腦而不是眼,所以眼睛有兩隻,是為了從進入左右眼的光線偏差,來測知該物體的距離。因此把一隻眼睛遮住,就看不出立體感。
  • 視錐細胞:感知色彩的細胞
  • 視桿細胞:感知明亮度的細胞

【耳】
  • 再厲害的游泳健將也會溺死,這是因為包圍內耳和中耳的顳骨岩部出血,導致三半規管循環不良,失去平衡所致。解剖溺死的屍體,確實會有50~60%的岩部錐體出血。
  • 中耳和喉嚨有細長的耳咽管相連,當人在水中吸進水時,水不小心進入耳咽管,因而每次做吞嚥的動作,水就在耳咽管內來去,使中耳內壓力不斷變化,最後岩部錐體血管破裂而出血。

【感覺器官】
  • 喉嚨也能感覺味道。
  • 舌頭表面緊密地分布著許多小突起,稱之為舌乳頭,且分為絲狀乳頭、蕈狀乳頭、輪廓乳頭、葉狀乳頭等數種。除了絲狀乳頭之外,其它乳頭上都有味蕾,其中的味覺細胞會感知味道。溶解在唾液的物質與味覺細胞接觸後,味覺細胞捕捉到它,經由神經纖維傳達到腦部。
  • 味蕾也分布在喉嚨和上顎,所以若是假牙擋住了上顎,就不太容易感受到味道。
  • 對身體解剖、驗屍的法醫,不會掩住口鼻來隔絕臭氣。因為屍體散發出的味道,將透露出屍體內是否含有酒精或某些藥物,是極具參考價值的重要訊息。
  • 味蕾細胞很短暫,約十天就會被新細胞取代,製造新細胞需要鋅,所以攝取量不足,味蕾功能會逐漸衰退。鋅多含於牡蠣、牛肉、豬肝、起司、蛋等。
  • 溫度低時味覺會遲鈍,因此冷飲都會加重調味,尤其飲料中所放的砂糖量比想象的多得多。
  • 將嗅覺傳到腦的嗅神經是腦神經的一部分,嗅覺訊息一旦被捕捉,就直接傳到腦部。嗅神經也是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邊緣系統負責調整情緒、吃、生殖行為等本能行動、記憶、自律神經等功能。所以當我們聞到什麼味道,從前的記憶會立刻甦醒。
  • 以食物的味道來說,其實香味比味覺本身更重要,捏著鼻子吃東西會吃不出味道,就是最大的證明。

【縊死、絞死、扼死的區別】
  • 這三種死法都是因為脖子被拉緊而死亡,因為頸部緊縮時,舌根受到壓迫,所以舌頭會從齒間略略伸出。
  • 縊死的方法是用繩狀的物體一側固定在某物上,用自己的體重吊死。
  • 絞死的方法是自己或別人以繩狀的物體捲住頸部,以自己體重之外的力量絞緊死亡。
  • 扼死則是用手、手指、手臂、腳等將頸部掐住而死。
  • 縊死多半是自殺,絞死為他殺,而扼死就絕對不可能是自殺。

【從傷口的狀態可以推測凶器和死因?】
  • 從傷口的形狀大致可以推測凶器的大小、形狀,若凶器是銳氣,也可以查知是雙刃或單刃等特征。
  • 用菜刀之類的單刃銳氣刺中的傷,用刀刃側會劃得很細,用刀背會呈現壓扁的形狀。但是刺傷並不只有一直線的傷口,由於凶手與被害者扭打在一起,刺入和拔出會造成兩處傷,經常會呈現W型傷口。
  • 若凶器像出刃菜刀那種,在刀柄處有個直角的銳器,刺入傷口深達直角的部分時,直角會卡主無法拔出,凶器便可能維持插著。
  • 造成鈍器傷害的‘鈍器’,乃是形狀平坦、圓鈍,又或是凹凸不平、並不鋒利的器物,可能是手邊任何東西。被鈍器擊打時,因為凶器的形狀、擊打強度和方向,而會產生擦傷、皮下出血、骨折等損傷。
  • 以鐵鎚重擊頭部的例子來說,就會產生頭皮下出血、頭蓋骨骨折、腦挫傷(腦本身傷害)的現象。
  • 有一樁毆打致死的凶案,凶手聲稱被害者是因為跌倒撞到頭意外死亡,但驗屍後立刻真相大白。摔倒撞擊頭部時,頭皮下出血與頭蓋骨骨折會出現在同一個位置,但腦挫傷會是在撞擊的反側,因為摔倒的衝擊,會撞到頭蓋骨中大腦的另一邊。

【從屍體變化狀況來推斷死亡時間?】
  • 人死亡後,體溫逐漸降低,體內所有消化酵素和體內外的細菌都會融解人體。雖然可以根據屍體變化程度推斷死亡時間,但現實中卻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影響屍體變化並不是只有時間一個因素。
  • 例如,屍體被放置在20℃的室內,體溫在死後五小時內,每一小時下降1℃,之後每小時下降0.5℃,不久後就與室溫相同。但是在現實中問題不只有放置在20℃的屍體,死亡時的體溫也不明確。
  • 曾有案例在同一室裡發現兩具屍體,但腐敗程度完全不同。有一對老夫婦的屍體分別在壁櫥的上下段被發現,被塞在上段的丈夫腐敗得很嚴重,會誤以為兩人是在不同日子遭到殺害。但根據凶手供述,得知兩人是同時遭到殺害。由於壁櫥空間狹窄,上段溫度較高,所以腐敗速度也會快很多。
  • 另一個案例,從一條棉被下發現兩具屍體,靠窗的男性因為曬太陽的緣故,腐敗持續進行,至於沒有陽光直射的女性,則腐敗得較慢。

【割傷和刺傷哪個比較嚴重?】
  • 哪一種死亡率比較高呢?答案是刺傷。割傷的傷口雖然很長,但卻多傾向於淺傷口;刺傷傷口可能達到伸出,極可能傷到身體深處的大血管。
  • 大動脈刺傷會立刻大出血,嚴重時可能在送醫前死亡。頸動脈被割斷的話,∵血壓太大,血液可以噴到三公尺高。腹主動脈受傷的話,可能2~3分鐘就斷氣了。
  • 相反地,大靜脈被割斷時,不會像動脈那樣出血,但是空氣吸入血管中,會阻塞肺部等處的動脈,造成栓塞症而死亡。受傷時立刻用力壓住該部位,不但可以防止出血,也有阻斷空氣進入的危險。
  • 腹部被刺中時,就算大血管沒受傷,卻也可能因為腸被刺中引發腹膜炎,在2~3天後死亡。

【‘檢視’和‘檢死’有什麼不同?】
  • ‘檢視’指警察檢查屍體,依法律要件作為判斷標準,‘檢死’是醫生檢查屍體,其判斷標準是醫學。
  • 非自然死亡的屍體都必須驗屍,所謂非自然死亡,是指除了因為任何疾病就醫後死亡的所有死亡案件,就是只要認為與意外或案件有關的死亡。
  • 這個制度的目的是為了聽取死者的聲音,對犯罪勿枉勿縱,同時也是為了保護死者家人和相關者的人權,維持社會秩序。

【揪出保險金詐欺殺人的凶手,該如何相驗?】
到海邊夜釣的父親從堤防摔落溺死,同去的家人作證:“父親喝醉酒了。”因而被當作意外處理。但是後來二兒子也以同樣方式死亡,因此引起警方懷疑,經過調查才知道,家人讓被害者吃下安眠藥,然後將他推落海中,以此向保險公司騙取保險金。

  • 經常遇到積雪很深的地方,有人到屋頂除雪而失足摔落死亡的事件,這些事件中也會出現為詐欺保險金而偽裝意外的自殺案。
  • 自殺的狀況是腳先落地,所以兩腳會有骨折現象,而且大腿根部的股骨、頸部骨折最為典型。若是意外失足,由於直到最後腳都還想攀住地面,因此會倒裁蔥式的下墜,變成臉部或頭部著地。
  • 此外,自殺時奮力躍出,通常會落在離樓房較遠的地方。

【亂刀殺人是凶惡罪犯所為?】
  • 有些案件中,被害人是被人用刀亂刀刺殺而死,此時新聞都會用‘凶惡粗暴、冷血殘酷’來做評斷,這種說法其實大多是錯的。
  • 凶手執意多次刺殺被害者,是因為凶手太軟弱,他認為砍一次無法造成致命傷,深恐對方爬起來反擊,所以才一刺再刺。這與小狗面對大型犬或人類吠叫不停的狀況一樣。
  • 在被害者為幼童的案例中,若凶手是大人,被害者的傷應該很少,因為大人具絕對的優勢力量。被害的孩童若是有多處激烈抵抗造成的瘀傷、防禦性傷口,則凶手可能也是孩子或力量弱小的人。
  • 將人分屍,大多是因為凶手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屍體,尤其是凶手為女性時,多是因為力氣不夠,難以搬動一具屍體。
  • 亂刀殺人或分屍案,其實都是凶手在自保心理下所做出的行為。

【如何辨明孩童受虐事件?】
有一天一名背部嚴重燒傷的幼兒被送進醫院,最後不治身亡。主治醫生在死亡診斷書上記錄‘大範圍的燒燙傷’,親屬據此到公所申請死亡證明時,被以‘無法受理’拒絕。家人困惑地回到醫院,醫生才留意到,這個案子相當於非自然死亡,醫生有向警方申告的義務。
警方介入後相驗,發現幼兒的燒傷為圓形,母親解釋‘海子在瓦斯爐附近玩,把爐子上燒的熱水翻倒,熱水潑到孩子身上燒傷’,但她的說明和燒傷的形狀不符合。
進一步向母親追查,她才說還在有先天性的智能障礙,因為想到還在無藥可治,所以才用熱水把他燙死。

【生活中哪些地方隱藏著死亡危險?】
  • 原本健康的人突然死亡,若死者是孩子,通常是意外造成;若是大人,則較多傾向於動脈硬化相關的腦中風或心臟病。

【屍斑到底怎麼形成?】
  • 人死後,血液循環停止,血液受重力影響而集中到身體下,那部位就會呈現紅褐色,這就是所謂的屍斑。皮膚較黑的黑人,屍斑會不太明顯。
  • 屍斑會在死後約兩小時漸漸出現,之後的數小時,以手指按壓屍斑處,顏色會瞬間消失(褪色)。若是皮下出血的狀態,按壓該部位並不會褪色,而且大致會伴隨類似擦傷的傷痕。
  • 死後經過十小時後,屍斑會固定,用手指按壓也不會褪色,這是因為血液中的色素滲入血管或組織的緣故。
  • 仰面死亡者的屍斑在背部,但是臀部或肩胛骨等在睡姿狀態下受壓的位置,不會出現屍斑。後頸因為沒有受壓,所以會呈現屍斑。有些家屬看見會很激動,以為死者生前遭到暴力。
  • 吊死者的屍斑會出現在腳和前臂,如果在吊死狀態下被發現時,屍體的背上出現屍斑的話,表示他死後曾被移動,即有可能是偽裝成自殺的他殺事件了。

【自殺或他殺該怎麼調查?】
某天在某河上發現了一名年輕女性的屍體,根據相驗的結果,她的脖子上有上吊過的痕跡,死因是溺斃。難道是在河邊的樹上上吊,繩子斷了或樹枝折了所以才掉進河裡死的嗎?但在發現屍體的河流兩岸都沒有符合條件的樹。
若是在橋下上吊,對身形嬌小的女子來說恐怕有困難,雖然也有可能是上游的樹,但既然選中山中茂密的樹林上吊,也就不用特意去找一棵懸在河上的樹吧?
最後所有工作人員展開激烈的討論,最後得出一個‘背地藏式殺人’,就是在地藏菩薩身體捆上繩子,然後扛在背上的姿勢。大家推測凶手無法用兩手持繩絞勒頸部,所以只好用背地藏的方式絞殺。因此勾勒出一個單手不方便、與被害者身高有段差距的魁梧凶手形象。
警方大舉搜查後逮捕到一名嫌犯,他是被害者曾經交往過的男子,而且他是個身形魁梧的獨臂男子!殺人動機是感情糾紛,被害者因為一場大雨,在肩上披著毛巾,而凶手直接將毛巾扭到被害人的背後,將她背起來絞殺,再丟進河裡。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