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的是這樣?那台灣...台灣要怎樣跟大陸公司抗衡?!!!
根據小道消息,每10個大學男生,就有5個玩過英雄聯盟
自從英雄聯盟從台灣「出道」至今,依然是巴哈姆特熱門排行榜常勝軍
甚至是女朋友聯盟最討厭的遊戲第一名(這名次曾經被D3霸佔了幾天,後來又被奪回來)
而且完全不會死要錢的代理態度,最被玩家所津津樂道
雖然我自己沒玩過LOL
但我幾個朋友是真的曾經入迷到翻,感覺好像睡前不打個幾場會死掉那樣的瘋狂
這時候大家就會好奇,這麼一款強大的遊戲究竟是誰代理進來的?
LOL的代理商為『台灣競舞』,事實上台灣競舞跟智冠、橘子、大宇....等公司一點關係都沒有
那台灣勁舞這家公司究竟有什麼來頭?
甚至可以眉頭不皺一下砸七億台幣取得《Firefall(火瀑)》代理權....
且聽我緩緩道來。
根據T克邦於發表於 2010年8月04日 12:16的新聞
台灣競舞娛樂有限公司前身為新加坡商競舞互動有限公司,2008年11月成立,2010年4月正式更名Garena 台灣競舞娛樂有限公司。Garena 台灣競舞娛樂是一個全方位線上遊戲服務供應公司,擁有全球性線上玩家社群、殺手級客戶端遊戲平台軟體、出眾的線上或現場賽事組織能力、以及強大的遊戲推廣能力。
從這裡可以看到,台灣競舞其實是一家有著外資背景的公司
而且是一家普通的新加坡公司,從這邊看實在看不出什麼
或許,他就是一家很有錢的新加坡的人開的公司嘛~
正因為如此,在網路上鄉民們紛紛提出質疑
台灣競舞實際上沒什麼相當堅強的資產背景
根據維基百科提供的資料顯示,他僅是一家從電子競技起家的公司
這幾年內除了英雄聯盟,並無任何突出的作品
公司是在06年開設的,如果沒有任何表現....早該隨著潮流淘汰
又怎能在2010年取得英雄聯盟的代理權?
這邊就要從英雄聯盟這款遊戲的歷史講起了...
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 是由RiotGames公司所開發的項目,RiotGames成立於2006年,其創始人是BrandonBeck和MarcMerrill。在幾輪的融資中,RiotGames從騰訊以及風險投資公司BenchmarkCapital和FirstMark那裡籌措到了資金,並且在2009年推出《LeagueofLegends》,這也是該公司發布的第一款遊戲。直到2011年2月初,RiotGames於官網發表聲明,騰訊控股公司已經收購了該公司的多數股權。
英雄聯盟其實就已經充滿陸資色彩
理所當然會有許多人覺得台灣競舞跟騰訊有一腿
或許用股權換取遊戲的代理...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這僅是聯想,究竟是什麼關鍵的緣故讓大家產生懷疑?
事實上,關鍵就在於2011年G-star上
九城旗下的《Firefall(火瀑)》宣布將以天價授權給台灣競舞的新聞稿
這篇於2011年11月15日的新聞稿中,竟然載明騰訊為台灣競舞最大股東的資訊
就是這行字"騰訊佔有Garena公司30%股份" 被打進了新聞稿中
而在隔天,或許是因為受到另外一方的壓力,九城即刻要求所有收到新聞稿的媒體撤稿
騰訊不僅是如假包換的Garena最大的股東
旗下的許多產品都是把台灣競舞當作跳板往東南亞營運
其實今天的標題也沒有什麼意義
大概就跟,你知道嗎?『遊戲橘子』現在是韓國公司喔~是一樣的道理
那究竟為什麼我要提起英雄聯盟是陸資的背景?
要大家不要去玩英雄聯盟? (我隔天應該會被草叢跳出來的xx暗殺掉)
並不是,而是要大家知道,台灣的環境已經不再受到保護
我們不能再每天過得安逸,用著『反正人家怎樣甘我屁事的態度過活』
且看這篇轉載自理財網的新聞
精實新聞 2012-08-23 19:04:31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目前雖正值遊戲產業的暑假旺季,但台灣遊戲市場並未傳出佳音,遊戲大廠橘子(6180)傳出裁員10%的消息,不少廠商今年暑假也特別低調保守,未推新作,反而是由中國遊戲廠商蘇州蝸牛所開發的遊戲《九陰真經》,大手筆請來好萊塢明星李連杰擔任代言人,並在台灣強打廣告,美商暴雪旗下《暗黑破壞神III》橫掃6-8月的遊戲市場,國內遊戲市場由其它國家各路人馬長驅直入,讓已相當飽和的台灣遊戲市場,將顯得更加擁擠。
事實上,《九陰真經》上市初期在台灣創下還算不錯的成績,玩家評價也算正面,一度與國內遊戲廠商傳奇(4994)自製、同樣為武俠類型的遊戲《名將列傳》正面交鋒,勢必也排擠掉國內其它台灣遊戲廠的暑期旺季商機,《九陰真經》透過海外伺服器的方式來台搶玩家,大打行銷戰,幾乎不受任何限制。
雖然台灣市場並不大,但台灣玩家對同是華人開發的遊戲接受度高,再加上語言一致,遊戲在地化的成本低,故也吸引陸資來台,過去陸資是透過將自家遊戲授權給台灣的代理商,讓台灣遊戲代理商來營運,雙方共同受惠,中國前幾大遊戲廠如騰訊、盛大、九城、完美時空等都曾與台灣遊戲商合作在國內發行遊戲,盛況時期,台灣市場甚至可登上中國遊戲廠商最大的海外市場。
但過去陸廠的遊戲透過授權的方式,由國內的遊戲營運商進行代理營運,創造雙贏,但漸漸的,外資跳過台商,自行插旗透過海外伺服器的方式,將營運也一手包的趨勢也開始,如美商暴雪過去大作《魔獸世界》是交由台灣智冠(5478)子公司智凡迪營運,但《星海爭霸II》、《暗黑破壞神III》則是自行透過架在韓國的伺服器來營運,蝸牛的《九陰真經》也是透過其所謂的「全球華人伺服器」,在台灣並未有代理商,付費、買item也透過信用卡刷卡,故連通路、金流也都省了。
事實上,陸資透過多種「轉彎」的管道切入台灣市場,已有不少先例,先前中國遊戲廠商崑崙所推出的網頁遊戲《傲視天地》,不用通過特別審核,台灣玩家則可透過海外伺服器上線,當時即受到工業局的警告,但《傲視天地》的通路金流還是由台灣智冠負責,還算是可讓台廠賺微薄的通路金流費。
至於為何跳過由台灣遊戲商來代理營運,也許有另一層的可能性,台灣遊戲市場已飽和、遊戲週期也愈來愈短,已少有營運商願意花大錢代理遊戲,但若國外業者遊戲開出天價授權費,台廠無力承擔,以致於原廠則必需要自已想辦法在台灣營運,透過境外伺服器則是最方便的方式。
除了海外伺服器,也已有不少陸資色彩的台灣遊戲廠商在台灣插旗,在國內遊戲排行榜上,成功擠下暴雪熱賣遊戲《魔獸世界》、《暗黑破壞神III》的鬥塔類型遊戲《英雄聯盟》,在台灣的營運商為台灣競舞,即是陸資廠商借道新加坡來台設立的遊戲公司,但事實上,背後即是陸遊戲大廠騰訊,台灣這一塊已被嚴重擠壓的遊戲市場,台灣本地廠商可呼吸的空氣已愈來愈稀薄。
或許再過個幾年,遊戲橘子、智冠、大宇...等遊戲公司
全部都會被陸資買去,最後成為了大陸的子公司
看到這裡想必有很多人會拍手叫好
『 (☞゚∀゚)゚∀゚)☞ <啊哈哈!你看看你!啊哈哈!你看看你!』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那是台灣遊戲公司自食惡果
自己不好好對待台灣玩家,被大陸人買去剛好而已(吐口水)
不得不說,大陸的遊戲研發體制完善
某些情況下甚至比台灣遊戲公司還要健全
不只是體制完善,資金更是雄厚
舉火瀑來說,7億就相當於智冠2011年營業毛利的80%...
你敢拿你公司去年賺80%的錢 拿去丟一款不知道會不會紅的遊戲?
儘管大陸遊戲公司看似無敵(多金、公司又夠大)
可是他們封閉的政治思維其實也深深影響作品表現
說實話,扣除掉委請歐美工作室合作的遊戲,他們也只有武俠三國轉來轉去
每天除了仙來仙去...就還是仙來仙去.....
反觀台灣自身的文化開放,加上大家肆無忌憚的互相攻訐
其實是非常有潛力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什麼好點子不是大家互相靠杯生出來的?
只是台灣企業眼光多半狹隘,眼前都只會想進攻大陸市場....
所以最近的作品也有點偏向武俠三國、仙來仙去....
但看看現在的局面,人家大陸都要打過來了,為什麼還想要打回去?
怎不想想把東西賣到美國、日本? 甚至是巴西? 非洲?
怎麼說我們都是留著台灣血的台灣人
說到底,大家還是希望台灣闖出自己的一片天,不是嗎?
究竟要怎樣才可以跟大陸公司抗衡呢?提出你的看法,大家一起來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