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上和川普現在推的英文是美國第一語言的感覺一樣,為了讓人民對國家有向心力。不過強扭的瓜不甜,只有政府好好作事人民才會真的服氣。
民國35年4月2日設立「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簡稱國語會)推行國語運動。
民國55年,日據時代所遺留的日語在臺灣影響力已大幅減弱,方言成了影響國語推行的最大因素,目前最常被憶起的「校內禁止說方言」政策,應當是出自該年台灣省政府的《加強推行國語計畫》實施辦法第一條:「各級學校師生必須隨時隨地使用國語;學生違犯者依獎懲辦法處理。」
在「校內禁止說方言」的歷史片段當中,不乏聽到「罰錢」的措施,甚至有「掛狗牌」等處罰方式。為求真相,敝人用此做個問卷調查,累積到一定數量的樣本後(暫先以1000位為目標),未來會發表於《中華民國志》的「華南史─臺灣(臺)」的項目內:
歡迎任何經歷過那段年代的朋友來參與問答!尤其是民國30-60年次的朋友為佳,當然「沒經歷過,但從經歷過之長輩那邊聽聞此事」的朋友也可以參與。也歡迎在底下留言,描述當時的情景,越具體越好。
敝人辦此活動,是希望藉此活動,讓臺灣的民眾重新思考「國語運動」以及「狗牌的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