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他其實沒有打算解決問題,只是想抱怨】思考練習

夏洛爾 | 2023-09-05 01:07:30 | 巴幣 1102 | 人氣 143

和朋友聊天,討論到為他人解決煩惱的問題

朋友提出了一個觀點:
「要小心喔,很多人的煩惱都只是想抱怨,沒有想要花心思去解決」

這個想法讓我很有共鳴,因為我以前也是這樣想
不過會有這個想法的人,都一定是曾經為了幫助他人,或希望世界變好絞盡腦汁

「能不能有更好的結論?」
隨著思考和累積,我這幾年有一些新的想法

1.抱怨是為了取得認同
也就是沒錯,抱怨是為了抱怨,不是要解決問題,因此以前的我會覺得聽這樣的人抱怨沒意義
沒有注意到,可能有藉由「抱怨」即達成的目的

例如其實也在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問題,但如果能聽到朋友說「真的是你的老闆很扯」「你的職場很血汗」
就能感到療癒和建立對自己價值觀的信心


2.抱怨是為了社交
我對人類研究的某個結論是,人類很多行為其本質其實是想要和他人有良性的情感連結,手段不是本質或目的,就如同情緒勒索的人,其實本質常是想被人重視,並且確認自己被人重視,而不是一心想折磨對方或鬧個兩敗俱傷

所以有可能抱怨就是一種找話題,或是感受連結的方式,例如一起抱怨老闆

因此,在上述情況1、2,抱怨正是為了抱怨,而不是要解決問題


3.的確沒有心思解決問題,而抱怨是假象
例如一種常見的自我描述組合「我已經很努力了,可是我沒有天賦」、「我也很有心,但就是做不好」、「我也願意努力,但是在資本主義的階級下只靠努力根本無法翻身」

根據我的研究與個人觀點,這種自我描述組合出現時,當事人通常並不期待得到解決問題的建議,而是期待「得到認可」

例如「在我看來你已經很努力了,世界真的不公平」、「至少你盡力了」

在這種情況當事人其實是希望自己當前的能力或付出能被認可,而抱怨只是一種誘導,也就是他其實沒有真的在為這些問題困擾

因此若給出建議,也常會有一種對方不斷否定的感覺


4.抱怨只是注意到問題,但尚未累積足夠解決問題的心念
「我先顧好自己就好」這種發言和想法也不罕見,而他也呈現了一種概念,就是當事人對一些事態在心境上覺得自顧不暇

尤其不管怎麼樣的人,也不會永遠或隨時都是精神健全的狀態,因此一個人有可能抱怨職場,但卻不打算離職或和上司交涉

有可能是因為很恐懼或疲憊,因為沒有時間或精力去想清楚,因此相較要承受的風險,還不如先維持先撞
也可能是太習慣,因此覺得某些問題註定是無法解決的

在這種情況就算得到很好的建議,也不見的會馬上消化或頓悟,當事人可能會需要時間,去察覺也許現況是可以改變的,而且值得做出改變,才會真的有動力和信心去採用建議

也就說,在這個情況給出建議不能只是給出活路,還要消除當事人的怯弱或桎梏,而有些時候需要時間

但必須注意,「時間會解決一切」這個觀點本身就只要在限定條件成立,這裡指的時間是人要做出轉變,需要的消化、準備或蓄立時間這類概念


5.真的想解決問題,但得到的建議都不夠理想
一種常見的提供建議錯誤是「提供了建議,就希望對方採納」,若對方不採納就認為對方不受教,或浪費自己時間,但這裡有本質上的錯誤,提供建議是為了幫助他人創造「新的選項」,因此若給出建議反而會束縛他人的選項,實際上就只是在下命令而已

因此實際上非常有可能是真心想解決問題,但是得到的建議都不盡理想,所以才好像一直在否定

這種情況想要給出有幫助的建議,就必須進行足夠深入的換位思考和根源分析

例如「想要減肥」是一個常見的困擾與願望
但如果給出168斷食這個建議不見得會被採用,因為有可能當事人不想這個做,例如有可能當事人其實聽說168斷食也會承受某種風險,並且不想承受這種風險,這就是換位思考要夠深入才能得知

「多運動」也是個常見建議,而當事人可能會回答「我不喜歡運動」,在聽到這種回答時,指著對方的鼻子說:「那你就是個活該肥胖的懶鬼」,是個毀滅友情的好方法,但顯然不是個好結論,這裡應該好好分析,為什麼對方會說不喜歡運動,例如是因為疲累? 因為流汗? 因為時間? 或只是沒有喜歡的運動類型? 了解的夠深入,說不定就能找出很好的答案,這就是根源分析

根源分析還有另一個向度,就是幫當事人釐清目標和矛盾,人們很常陷入一種困境,就是每個選項都有缺點,反而什麼都不能選,所以反而什麼都不做,因此並不是有意識的選擇等待,只是白白讓時間流逝

這時候需要釐清目標,例如真正想達成的願望是什麼,來好好篩選選項,例如有些缺點跟目標其實毫無關聯可以不用在意,然後釐清矛盾,例如證實「當前沒有更好的方法」或是「白白讓時間流逝才是最糟的選項」,來避免無所適從,也可能要好好釐清,想要達成的複數目標中有根源性的矛盾,才導致選項都陷入兩難,在此情況必須修正目標排除矛盾,才不會所有選項都不可行


而上述的幾種情況,非常有可能「同時發生」
因為當事人通常就是對於問題沒有思考的那麼清楚或深入,才會陷入迷惘或情緒化,並採用抱怨這種手段,也就是當事人可能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很可能想要很多東西,而順著感情選擇抱怨這個手段

所以也許抱怨通常不是好事,因為根據抱怨的方式可能給周遭環境帶來很高的負能量
但是抱怨是個訊號,藉由好好分析對方「為什麼在抱怨」有可能能得出比對方正在無病呻吟更好的結論

畢竟為此苦惱的人,多是打算為他人,尤其是自己朋友或家人努力的人
相信只能承認問題束手無策,並不是我們所樂見的結論

最後關於解決問題真的要注意,對自己來說是好答案的建議,對他人來說不見得是好答案
而他人否決一個人的建議或想法,並沒有連帶否定人格或智慧,不要潛意識或情緒連在一起,而開始進入「對方不接受我的建議,就是認為我很廢」這種抗爭

而我也希望早點擁有這些想法
才不會像過去很多人願意和我分享煩惱時,我卻反而因為自己的狹隘或自負傷害了對方,導致許多最後事與願違的結果

可能會害怕又再度犯錯,而決定袖手旁觀,但要傾聽自己真正的願望
如果願望是不想被人討厭,那麼袖手旁觀不是壞選項
但如果願望是「希望更能幫助他人」,那麼當下盡可能努力後還是犯錯或浪費時間,也不用自責,關鍵是持續前進,承認做的不夠好,也就是還能做的更好,思考如何前進,如果失敗也有意義,那就不算是完全的失敗,反而因為害怕失敗而完全沒有在接近真正的願望才是真正的失敗

創作回應

シッコク
其實最常見的一種 抱怨是為了解除認知失調 講出來就能讓自己覺得自己試著去影響過環境了 努力過了
2023-09-05 20:53:07
夏洛爾
感謝! 很棒的觀點呢!
2023-09-06 11:12:49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