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關於作品距離出版還欠了什麼這件事

VIA | 2023-02-10 17:30:03 | 巴幣 216 | 人氣 142

  最近聽到作者朋友說,不知道自己與出版之間的距離還欠了些什麼。
 
  我相信這也是很多有寫小說的人都會有的疑問。
 
  撇除自費出版,能夠出書代表「出版社認為這本書能賣」。
 
  在輕小說的層面,用日本輕小說的出版來當標準的話,這個疑問想必是不會有解答的。
 
  論頂層的輕小說必然是是日輕,日本是發源輕小說的ACG大國,文庫的比賽每年都有多間出版社在辦,投入的資金也很豐富。在這樣的歷史和投入下日輕不是居於頂層才奇怪。
 
  但單純說出版的門檻,日本倒是沒有那麼高。
 
  甚至有很多莫名奇妙地……嗯……客氣地說好了,「不怎麼好看」的書,依然能夠出版並且代理到港台銷售。
 
  即使如此,在台灣的情況下,即使你的書寫得全方位戰鬥力都高於這些「不怎麼好看」的書,也不代表港台出版社願意將你的書出版。
 
  這當中有幾層因素。
 
 
 
1-港台的出版社,無法用亂槍打鳥戰術
 
  在日本,輕小說的出版量是非常大的。包含新作續作,每年都會推出大約2000本。
 
  換算起來就是……幾乎每天出5-6本書。
 
  這當中也不是所有書都能賺錢的,倒不如說……或許有大半的書都是虧蝕。(這就只是的猜的)
 
  然而日本還是不會放棄這個做法,因為哪怕有幾本跑出來的大熱作品,一本就能抵上很多本書的虧蝕。
 
  在產業鏈之下,跑出來的大熱作品也能創造出很多商機。然後動畫化又會帶動一波爆賣和提升作品知名度,從而賺到更多的錢。
 
  港台沒有ACG產業鏈是老生常談了,但這不只會造成「已經推出的作品知名度不足賣不好」,同時也會令港台「無法推出更多的作品」。
 
  即使客觀地看,一本書的質量是「足夠出版」,但市場考量會變成無法出版。這個是作品以外的問題。
 
  
 
2-代理回來的日輕不一定是出版社挑的,或許是綑綁式銷
 
  這個是在各種界別之中也有的一個概念。
 
  像是電玩店、玩具店、模型店,他們想進貨一個熱賣的商品,很多時候要同時買入一些「不太好賣」的貨品。
 
  對日本出版社,這種「綑綁式賣代理權」的做法,能夠讓一些本來賺不了錢的作品,多少彌補一下損失。
 
  對港台出版社,雖然買熱門作要綑綁冷門作,但熱門作品能賺的錢足夠抵過冷門作的買入價錢,那也只有買了。買都買回來了,那麼翻譯出一下能賣多少就隨便吧。
 
  事實上,有一些在日本已經腰斬的作品,依然會見到港台出版社會代理回來推出……像我這樣的業餘也查得出來的事,出版社不可能不知道。
 
  當你質疑那樣的書為何能出版而自己不能?自己的書是否欠了些什麼……這大概是找不到答案。
 
 
 
3-市佔率的重要
 
  上街口喝了想買飲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一條街隨時有兩間以下的便利店,或是挺常見的珍奶。而不會是書攤和不知在何處才找到的士多。(香港的情況)
 
  同理,想找輕小說看第一時間就是會想到日輕。沒有多少人會去找數量和選擇也比較少的台輕。
 
  連鎖店開很多家的原理就在此處,養成一個習慣便贏了。
 
  而台輕的數量實在無法讓人構成一個「想看輕小說找找台輕」的習慣,也許有人說翻舊書多到看不完,但同樣的翻舊的日輕是「多到看不完X100倍」。容易找到作品資訊的程度也是容易100倍。
 
  這實在是拼不贏的,在中文維基百科找日本作品的資訊比找港台作品的資訊更多更完善時,要怎樣拼?
 
  
 
4-好看的書不一定好賣
 
  一本書是否一本好書,其標準人各有異。
 
  但總有一些書,明明是一面的好評,但會礙於銷量問題結果被腰斬。
 
  而有一些書,總會被人罵到垃圾不如,但他能繼續出個十多二十本還沒有收尾的跡象。
 
  先不論書的優劣,那些好評惡評,網上頂多能找的就幾十篇幾百篇吧。(日輕的情況,台輕的話……找不找到幾篇都成問題)
 
  但決定一本書能不能賣的,是沒有出聲默默地買那幾千幾萬本書的「沉默的大多數」。
 
  那麼好評卻要腰斬的書,其實是大多數人覺得不好看嗎?這也不對,畢竟書賣不出去證明了根本沒什麼人看過。
 
  不好賣的原因有很多,題材剛好迎合不了潮流、同期有強檔推出,過了首賣被遺忘、書的針對客群太明確,雖然滿足了特定客群,但反而吸引不了該客群外的人……有時候,單純是運氣不好。
 
  但那不代表書寫得不好,世界級熱賣的哈里波特,JK羅琳也是被出版社退了十二次稿。而我想本人在出書之前,也沒想過電影會幫她達成現今的成就。(這算是產業鏈的極致成功案例,但至少作品在出了之後也是能賣)
 
  
 
  
 
  總結一下吧。
 
  出書是一個對作者的肯定,只要是有寫作的人都能明白。
 
  奈可今時今日港台出書的難度實在是地獄級,自己想寫的作品未必能通過那個窄門。
 
  如果有很明確的不足之處,那麼喜歡寫故事的人是會自然去改善。
 
  但一個都能取得一定成績的作者(得獎也好,網路的連載有人氣也好),與其去想還有什麼「不足」,倒不如去想自己既有的東西,有什麼能發揮得「更好」
 
  ──夠感你的東西,未必感動到其他人。這是理所當然,但卻很易令人忘記的事
 
  一心為了出書而硬是去尋找、逼著自己去接受、去寫一些自己無法打從心裡喜歡的東西……對一些人來說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至少對我自己來說,「寫好自己喜歡的故事」這個初衷更加重要。
 
  出書得獎誰都想,但為了追求這個有損心態健康就不太伐算了。
 
  在一個不利的環境下殺出一條血路是很帥,但那是天選之人,是努力的天才,努力的方向和市場需求一致──又或者是不認為努力是努力的怪物。
 
  佔了更大多數的,必然是碰壁碰到放下筆的人。
 
  精神論很熱血,但人是會累和會挫折的。有時想不開,做喜歡的事卻無法快樂我總覺得很虧。
 
  為了能維持寫小說這興趣,不去和環境硬碰也是一個選擇吧。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