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大王花金龜G.Goliatus(2022年2月~2022年10月)

司馬盛澤 | 2022-10-22 18:29:22 | 巴幣 1014 | 人氣 1896

在2019年,因為家裡發生了變故,讓我放棄養蟲了一段時間,直到2021年開始生活有穩定下來的趨勢的時候,才又興起了養蟲的念頭。
本來是考慮要養大兜蟲的,但是在2021年年底的時候卻只有DHH長戟大兜蟲,所以我不敢入手。一來是因為長戟已經太久沒有新基因加入導致陣亡率過高,二來是當時我不具備有溫控條件。後來得知有大王花金龜GG的幼蟲在,就以挑戰一次看看的心態買了一隻L2幼蟲。之後看了一些飼養心得後,稍微算了一下陣亡率大概會來到30%,所以一個月之後又買了一隻L3的幼蟲。

2022/3/19這是第一次換土的照片
大王花金龜的幼蟲是肉食性,牠們會在土表開一個出入口,然後將捕獲到的獵物拖下土裡啃食。
幼蟲的大顎跟爪子。大顎與能咬穿朽木、樹根的大兜蟲一樣粗壯銳利,但是短小的腳上有能伸縮的銳利爪子,能夠勾住獵物。
基本上很溫馴,不要亂逗的話不會咬人。

使用的飼料是錦鯉飼料,幼蟲基本上不吃腐植土,腐植土只提供來建立隧道躲藏。因為入手的飼料顆粒小,所以投餵是每天進行,早晚投餵一次8~12顆,基本上都會吃乾淨。對比性別之後,剛好是公蟲母蟲一對。性別判別法與兜蟲一樣,公蟲找腹部刻點。

2022/4/17換土,體型明顯增大
土的高度大約幼蟲身體直徑的3倍,不需要太過大量的土,也不需要過大的容器。圖為2000cc圓筒保鮮盒充當的飼育容器。
幼蟲雖然不吃土,但是也要保持土的乾淨。因為主食是高蛋白飼料,拖太久才換土會很臭,而且雖然土都有經過除蟲處理,但依然有寄生蟲爆發的可能性。
大王花金龜幼蟲爪子可以看到爪尖像是銳利的鉤子。
與大多數的花金龜相同,大王花金龜也是用背部爬行。

2022/5/16 母蟲出現在土表暴走準備化蛹。

L3幼蟲期這麼短是始料未及的,大約3個月而已,整合下來大約整體幼蟲期6個月左右,但居說能養到10個月以上的個體才有機會來到8公分以上的巨大身型。母蟲暴走時不大,體重約只有40公克,以初心者來說算是過得去的成績。

2022/5/26 公蟲出現在土表暴走。照片中可以看出公蟲有出逃的傾向,這是標準的化蛹暴走現象。
大王花金龜從1990年代成功養出幼蟲之後,化蛹的介質一直困擾著飼育家。因為不管幼蟲有多大,只要牠不喜歡的介質他寧可暴走到死牠也不化蛹,所以很多能把幼蟲養很大的飼育家到最後因為暴走過度大量折損幼蟲,或是體重明明很重卻一直出現小型個體讓養大王花金龜的飼育家非常氣餒。
但是在前幾年,養出純白帝王花金龜的傳奇人物賴廷奇先生發表了「無機質的泥土才是主要化蛹介質」的新論,一下子蟲界大王花金龜的培育數量就呈現爆炸性的高峰,成功出現大型成蟲的新聞比比皆是。儘管讓大量幼蟲能成功化蛹了,但是折損率還是有30%,化蛹失敗跟羽化失敗變成了飼育家最頭痛的問題。
圖為化蛹介質的紅黏土。
如果幼蟲鑽下去幾天之後都沒有再爬出土表暴走,那代表化蛹介質合適,已經開始做土繭了。

2022/10/22 因為聞到異味,驚覺大事不妙趕緊開土繭,卻發現這個情形。
公蟲羽化失敗,胸背板的花紋還有腳都在蛹皮下面清晰可見,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羽化,就保持蛹的姿勢死在蛹皮裡面....嗚呼哀哉。雖然知道化蛹羽化有30%的陣亡風險,但是發生在自己養的蟲身上的時候還是很難過。
母蟲到是成功羽化,鞘翅是精典的紅底白斑,現在母蟲還活著倒是能聊以慰藉。調整一下溼度之後,大概再2~3週就能過蟄伏。

最後總結一下經驗。
1. 幼蟲暴走前2~3天不會再攝取蛋白飼料,可能在吃土以備建土繭。
2.幼蟲雖然平時遲鈍溫和,但是暴走的時候異常兇猛,更換化蛹介質時需注意咬傷。
3.前蛹期+蛹期+蟄伏期會長達半年。
4.幼蟲期在L3的時候短的只有3個月長的能到6個月,能不能在3個月內把體重衝上去是關鍵。
5.幼蟲雖然對比兜蟲的幼蟲而言對干擾不太敏感,但還是建議飼養在沒有光照跟震動的地方,我連每日投餵飼料都會怕驚擾到幼蟲。
6.觀察到幼蟲鑽出土表覓食的時候,如果牠察覺到人的存在,會飛速的鑽回隧道,說明幼蟲有相當程度的視力。
7.依照前輩提供的經驗,幼蟲會在旱季化蛹,因此話蛹後將化蛹介直放到自然乾燥。之後成蟲在雨季羽化,因此算好過蟄伏時間之後,進行加濕讓成蟲破繭,但絕大多數飼育家都是開土繭檢查後再加濕到成蟲開始活動。
8.大王花金龜根據前人的經驗是怕冷不怕熱,但有溫控條件的話建議還是不要超過30度,因為飼料腐敗的很快...
大王花金龜總結完畢。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