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對「知識」的樸素思考

兔二:滾你奶奶的 | 2020-01-08 08:55:32 | 巴幣 36 | 人氣 229

知識,或許是找出成本「較低」但產出不見得「特高」的途徑之能力與結果。除此功能之外的知識,恐怕難以為人理解。

不過,由於不同環境、情境下的成本與效益可能是變動的,快速且有效的測量,以及規劃流程、說服團隊與結盟,都是重要的相關能力。

☆知識:開發並完善方案的能力
我想到的還是當初考STS所的--陳腔濫調--例子,愛迪生組織團隊,計畫以電力照明系統取代燃煤系統,找出成本較低的燈泡材料並從政商關係下手,建立發電設施以取代煤油系統。

這過程,既替現存勢力製造消長奇蹟,也從物質的經濟度下手。供需背後的不只是上帝面的「資源多寡」及「產出」;更多是加入主觀的「(可取得)資源多寡」以及「(可感受)的效用」。

因此,我對知識的期許是,找出較低成本或維持現況的可行、替代方案之能力。若知識份子能做到這步,則誰都需要他們。

★應用
從這角度來說,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跟典型科學可分工的地方是:

1. 典型科學可測量「生理」及「物理」的成本與產出。

2. 社會科學可測量「社會性指標」,譬如組織的有無、權力大小、(主觀認為)可獲取的資源量,與感受的效用。

3. 人文學科提供前兩者進一步應用的**刺激**。另外,在改變人類的主觀上,提供現成工具,譬如提供激勵效果的「知識庫」,包括語言、行為、禮儀等。

☆例子
假定,我們可以想像,兩類人:
1. 想賣武器的組織
2. 需要提高權力的組織

當然,武器可以當成一種隱喻,譬如**紙吸管,就是對抗塑膠產業的好武器**。想賣武器的組織,可能存在兩個方向是能提高其完成目標的機會:
1. 降低武器成本
2. 找出「誰可能需要武器」

第二點還有下文:「強化滿足需求的渴望程度」。

那麼,找到需要武器(成長或生存)的組織,提高其主觀期待或渴望,在物質上能提供較現存者低成本的替代方案,是好的方向。

★加分題:人文學科的角色
在此,人文學科可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呢?就像加分題。上面提到紙吸管的例子。顯然,讓世界認同並重視「環境保護」的價值觀,高於其他,是人文學科可以下手之處。

嘗試從古代的實踐經驗中,歸納出來的「辯論」結晶,強化在「不必定可量化」的符號上,譬如一隻塑膠吸管插在海龜的鼻孔上。

鼻孔上的吸管,這畫面本身就很震撼了,但還必須再被詮釋些甚麼,譬如塑膠產業的不慈善(不夠積極從事社會福利)、典型塑膠(吸管)無法分解而堆積成垃圾堆的意象(破壞美感)。

對,人文學科提供「發想」的跳板,讓我們知道,還可以怎麼「抬高自己」、「攻擊對手」、「取得支持」、「降低反對」。儘管如此,仍然還是得透過典型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測量,告訴我們,客觀上還有多少資源可以投入。故,方能度量出,還能面對多少範圍與時間。



創作回應

殺神浪客小馬哥
知識就是力量
2020-01-08 09:15:36
兔二:滾你奶奶的
姿勢就是力量(;´∀`)
2020-01-08 09:16:20
黃勤(金絲眼鏡)
權力創造知識,所以你如果對所謂的人文學科只有這麼膚淺的理解(或什麼是學科?二元論的區分不是從開天闢地就存在的,跟一夫一妻制一樣是現代產物XD),你就會成為權力的受害者,只能這麼說。

反正我這樣留言大概就會有人跳出來說文組就是糞,感覺會很精采~
2020-01-08 12:49:42
兔二:滾你奶奶的
我想糞的應該是畫地自限的人自身(;´∀`)
2020-01-08 13:10:20
虚ろな光
我要用我的知識推動我的小宇宙[e13]
2020-01-08 18:25:25
兔二:滾你奶奶的
哈哈。
2020-01-08 18:26:04
優君
請問STS是在做什麼?我對這塊並不是很了解
2020-02-19 21:37:32
兔二:滾你奶奶的
大致來說,用人文學科或社會科學的觀點研究科學或科技的主題。
2020-02-19 21:43:53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