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草民隨筆]找不出理由叫人努力念碩博班

兔二:滾你奶奶的 | 2017-11-10 17:02:20 | 巴幣 102 | 人氣 554

  託ACG的福,我認識了一些老朋友,尤其Line群上有一位認識16年的網友。他學心理,畢業之後就投入兒少教養NGO,輔導社會上所謂的「問題少年」。不過,台灣的NGO待遇一向勉強,多工少薪水,儘管目標多半很有意義,但機構成員往往不會過得很爽。

  最近,他終於擺脫主管的情緒勒索,成功離職。不過,他也開始感嘆某些碩博士畢業生的品質低落(那些學校(複數)不點名,匿名X)。

「引註」到底有甚麼問題?

  不少巴友寫過報告,如果您的老師特別要求過,大概會對這種東西有印象:

(東特勒、西特勒,1944,1945a,1945b;中出特樂,1956:87)
東特勒、西特勒(1944:8787)
中出特樂(1956)。中出有困難教師教學輔導策略之研究。中出教學學報,4(4):77-88。

  這引註格式大致叫作APA(上述為6版),世面上還有其他格式,大致就是作者,年分…等資訊的羅列。其他APA6的例子可參考這:http://web.nchu.edu.tw/pweb/users/wtsay/lesson/11680.pdf



引註與研究能力?

  需要「引註」的理由可以寫出上千個,但今不贅述。總之,我的老朋友在抱怨的就是這方面的問題。他認為APA的使用當成一種指標,評斷研究者的能力。他發現X校的社工領域的畢業論文,不但分不清兩類「引用」的用法,譬如完全引用(將文獻內文字完全copy)跟大意引用,還有獨樹一格的文獻引用方式,「OO作者YYYY年的研究指出」便結束了,沒敘述任何研究內容。

  關於引註,我們導師也耳提面命,提到有迷糊學長姐有抄人家文獻的註中註,把2001"c"、2001"d"也抄了走,但推敲起來很奇怪,有2001c、2001d,至少代表還有2001a、2001b,不過口試的時候,學長姐回答的支支吾吾。

  我這老朋友是很厚道的,但我聽得出來甚麼意思:表面批評他們的引註能力,事實上意思是「他們沒有研究能力」。

  這讓我沉思很久。畢竟,我現在就待在研究所裡,儘管不是前幾志願,但至少也是公立,不過我也觀察到非常多因素,導致碩博士生品質低落。



台灣近年研究所品質低落的因素

  首先,動機來說,通常大多數碩博士生也不會繼續從事學術工作,包括大學教職、研究員,甚至某某委員會遴聘的專家學者。規劃上,頂多刷個碩士博士,延遲出社會時間和找工作。因此,看見一本論文,來自一間「提供刷學歷服務的學校」,也不必多期待博碩論之品質。

  儘管如此,相比現在環境,我認為很難苛責「刷學歷+延遲出社會」的人。第一,台灣當然還有工作,但多半集中在服務業(包括殯葬),這跟台灣八、九年級被灌輸關於「職業」的想像有很大的落差,自然心生排斥,以及台灣還沒打破學歷階層的觀念(認為碩士就是學士更高一層,博士就是碩士更高一層,理當過得更爽)。

  第二,如果你讀博士畢業,除了被壓榨到死的研究助理外,想當研究員幾乎不可能,因為台灣沒甚麼人文、社會的研究機構(包括中研院)。

  第三,如果你讀博士畢業的就職規劃是大學教職,也十分不理想,少子化和學校越來越少,大學教職越來越難尋覓。

  第四,承上,這些因素,足以難要求碩博士生的程度。太嚴格,怕學生休學或沒新學生報名,而且學生預料到畢業後講師沒名額(所以要念到博士),專任助理教授名額很少,恐怕台政北都得跟自己師叔師兄師姊搶教職,期望值太低,也可能影響接受嚴格訓練的意願。



混研究所考上公職的例子

  這些現象與我最相關的,就是我的碩班班級。我很難告訴我碩班的同學們,努力思索研究、寫好論文、念博士班有甚麼利益,尤其是我們實際上最重要的動機,是拖延出社會的時間和提高想像中(而非實際上)的就業優勢的時候。

  寫好博碩士論文也對實際的學術生涯沒有幫助。在台灣現在大學教師評鑑下,博碩士論文不算點數。換句話說,博碩士論文沒什麼好努力的,只要避免抄襲和註中註的前提下,別讓自己被指控然後丟到教職就好。但這只是必要條件,現在要在大學(哪怕是讓人瞧不起的私立大學、私立科大)拿到專任教職,沒有國外學歷,也至少要唉(I)唉(I)叫才行(發上核心期刊)。

  一連串回顧,這世界彷彿充滿利益考量。這麼說起來,有念書是為了自我實現的人嗎?曾經,我以為我是為了自我實現才念研究所,但連自身生存都有問題,每天都得焦慮幾十塊飯錢的時候,我才痛悟,我讀碩士也是在拖延時間,儘管我比周遭同學多投入一點。

  更別說,若是有不專心課業,卻得到好報償的例子,更會挑戰人心中原本便不夠穩固的信念。

  我有一個好同學,她不太專注課業,考上高考之後,我隱約認為她是對的。畢竟,研究所有很多種用法,其中一種是當保護傘「一、兩年的防護傘,讓你做好大學四年還沒做好的事情,譬如搞個工作、考個就業考試」。



為什麼不狠下心來混?

  我思考,我明明知道學校用來混,時間精力拿來賺錢或達成能賺錢的目標,是對我更有利的,為什麼我不做?

  絕對不是因為我懷抱理想。

  大概三個原因:一、我不知道自己多弱,以為專注念+畢業就可以跟教職或研究職的求職者競爭。二、用研究和批判打打嘴砲是我的舒適圈。三、準備考試其實比作研究更痛苦,因為是絕大多數時間在「看題目給答案」,儘管成果更確定。歸納起來,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不知人也不知己、第二個問題是執迷不悟、第三個問題是不願犧牲。因此,看到其他碩博士的論文沒什麼水準,我大概猜得出來什麼回事,儘管是不該被容忍的情境、惡性循環,道德上不該這樣,實際上也在掏空大學的價值。

  在這時候,求生似乎是很好的藉口。各機構和學生為了各自利益和生存,能體諒能理解,但不認同。另外,研究所似乎假定學生擁有充分能力,雜事很多,任務項目也很趕,不少也是兼職讀,我也不太相信有能專心讀和最研究的例子,尤其他們有充分的理由不專心讀書--生存。

  聽老師輩的回憶,相對於物價,獎學金、畢業後待遇比起二十年前,低了非常多。這又讓學生有充分的藉口,不好好靜下心研究或讀懂一本專書、報告只弄60分,反而拼命準備就職考試、做勞力密集的研究案、接補習班的工作。

  總之,就業環境越來越糟糕,而且研究所價值還沒跌到谷底、越來越好進的情況下,不少學生會畢業後就職碰壁(包括遇到鳥缺)後,回到研究所,混個文憑,以及建立新的就職計畫。


第一次更新20171110, 17:07


筆者資訊
兔草民(nobuusa)
閱讀愛好者,尤好「粗鄙之語」與「王司徒」,現居於台北市。

創作回應

鈔票裡的魚
這篇敘述的深刻,我也有相同的感覺。
雖然我蠻幸運,目前班上認真「研究」的芬圍算是不錯,可是這在一年後是否變質還很難說,畢竟面對生存所需的麵包和對於自己研究、作品的堅持,應該很多人會將時間花在前者。

我覺得主要就是未來發展空間的問題,就像你所說,認真讀書除了要繼續做研究外並沒有什麼其他出入,而我們所學的理論簡化掉太多現實(我是學社會科學),導致不少人覺得一點用都沒有,那為何要深入苦讀,反正也很難應用。

但是我認為邏輯是可以靠這些東西鍛煉的,包括嚴謹的表達方式也是,這些東西並非完全沒用,然而在大學或是先入社會者卻沒學到獨立思辯的人是很難理解這點了。
2017-11-11 11:49:44
兔二:滾你奶奶的
您好。
我的系所是公共行政,所以有更多是「打定主意把研究所當國考補習班」的同學,但真的開始讀,會發現跟國考不一樣。國考要求照著國內教科書的正確答案寫,研究卻需要另闢蹊徑。換句話說,目標和專注點完全不同。

我性格是是喜歡另闢蹊徑,所以我對準備考試有些抗拒,但不妥協對自己未來就業不太有利,儘管我已經妥協學量化的研究技術,似乎還不太夠。

很高興在巴哈能遇到其他研究生,祝福彼此的路能順遂!
2017-11-11 12:59:48
珀伽索斯(Ama)
現在外面找工作不容易,因此總會想回去當學生總比要去工作掙錢還要來的沒煩惱,
對於研究所我把它當成是讀博士的必經之路,因此若這標題是讀博士那就不一樣了,
小學時曾經讓我想過自己想在長大後拿到博士學位,來做個我人生中的一個努力證明,
但是唸過才知道很不容易,而讓我唸到一半就想放棄,以至於後來捨棄了研究所的文憑,
而出來工作了。[e19]
2017-11-11 20:42:39
兔二:滾你奶奶的
辛苦了
2017-11-11 20:49:20
小伽羅
社會環境每況愈下,更遑論學術環境,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很多時候只能抉擇、取捨,過去那能潛心研究、只為學術而奉獻的時代早已遠去,如今許多人仍沉浸在「遙想當年...」的美好時代,緬懷之餘卻不願提攜後進,深怕這圈子太過擁擠,人心總有說不完的麻煩事,利字當頭的時代,有時盡人事、聽天命了。
2017-11-14 18:34:39
兔二:滾你奶奶的
大概碩博士班就是當個高級俱樂部了,學生證就是會員證,畢業證書是高級會員證。
2017-11-14 19:11:16
艾爾琈
未來生活會越來越辛苦
自己已經有所感了
感覺連退休金也領不到,都跟爸媽說趁他們那輩可以領趕快領....
2017-11-17 00:58:50
兔二:滾你奶奶的
真的,別依賴過去的模式了,那很危險,因為環境變化太大。
2017-11-17 00:59:58
Aura
你好: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很久以前我讀書時的感觸,那時碩博士生的程度就是這麼爛了。

不過光從CP值來講,洗碩博的報酬實在有夠低,社會科學、人文學科類的碩士在就業市場上基本上是無法加薪,博士的話,現在大學倒閉潮開始,基本上就不要想有教職了。

不過認真讀的話,我想有一天會在無法預期的狀況下,收到當年自己的回饋的,這是一點經驗談。

很高興現在還有學生會想這些事情,感謝分享。


2017-12-08 20:48:58
兔二:滾你奶奶的
您好,感謝您的分享。
在巴哈,也認識不少碩博士生,尤其人文學科的,多少有這樣的共識。
或許這樣的來往是一種同溫層,但相互取暖、砥礪也不錯。我也相信,奮鬥下去,總有一些收穫。

謝謝。
2017-12-08 21:07:20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