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小說

The CRPG Book | CRPG 通鑒 #043 《星際航艦》(Starflight)

CRPG通鑒 | 2022-07-14 06:30:38 | 巴幣 202 | 人氣 93


這是一本由 Felipe Pepe 聯合百餘位志願者耗時四年整理的類百科書籍,覆蓋了上世紀70 年代至今的百餘款遊戲,是瞭解 CRPG 歷史文化的寶貴資料。我們作為千千萬萬試圖翻譯本書的團隊之一,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繼續堅持這一宏偉的計畫:我們致力於提供第一個完整翻譯版本,並加入大量科普類注釋,在降低閱讀門檻的同時提升其教育價值,傳播稍微嚴肅一點的遊戲歷史和文化。
 
如果您想瞭解更多關於專案組、專案進度、版權等資訊,請參考 專案網站
 
本書的簡體字實體書計劃於明年在中國大陸出版,繁體字版也正在籌備中,但我們團隊成員大部分來自大陸,亟需香港/澳門/台灣之本土人士的協助,因此渴望各路英豪加入我們,詳情請見 這裡

《星際航艦》(Starflight)

BinarySystems, 1986, MS-DOS*, C64, Amiga, Atari ST, Genesis, etc.*
* DOS 平臺上《星際航艦》的銷量非常可觀,賣出了十萬份。之後移植到了多個電腦系統,銷量總計超過了一百萬。而在 1991 年,又發行了一個 Mega Drive/Genesis 系統上的大幅優化後的版本。
* 在那個年代一般的遊戲製作時間只有半年到一年,製作團隊不過兩到三人而已。然而這款遊戲卻在五個人的努力下,耗費整整三年時間才完成開發。

作者:TH
英簡翻譯:Thunderplus
簡繁轉換:HoLeeson


在《星際航艦》中,你能找到《星際迷航記》(Star Trek)裡一切迷人的要素:在宇宙中遨遊探索、與外星種族交涉談判、於群星之間殊死搏鬥。而這一切,都發生在一個由電腦自動生成星系的開放世界中,這裡能讓你探索上百個小時。對一個只有 64 KB 記憶體可以塞程式的遊戲來說,能做到如此豐富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一個名叫阿斯的星球(Planet Arth)此刻大禍臨頭,包括整個星系的文明都受致命的太陽耀斑威脅,命懸一線。於是你需要尋找燃料來啟動逃難飛船離開阿斯,為難民找到可殖民星球,並且挖掘出上古外星人神器,搞清楚太陽耀斑爆發的原因。為此,你將到訪各個行星,在地表進行探索和調查,並與來往於群星之間的異星人交談。

你的冒險始於一座星際公司(Interstel)的太空港口。你的角色去到太空港裡的各個部門,為旅途作準備。你會看到遊戲史上第一張「移動式選單」。而你需要的是一隊勇敢的船員,最多六名,可以從五個種族中進行招募[1]。其中既有學習速度很快的植物型種族,也有具備各項技能的機器人。機器人作為初始選擇之一有利也有弊,雖然它們的各個技能數值在遊戲早期來看非常突出,但是不像其它種族一樣,能通過訓練來進一步地提升。
 
你能從五個種族中進行招募,它們各自的技能、學習速度和壽命都有偌大差異。 而你的團隊構成也會影響到你與其它種族互動的結果。
 
你有一筆初始資金,可以用來裝備你的飛船,或者訓練你的成員。但這筆錢數目很小,所以這會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到底是在船上配置一些武器和護盾呢,還是送你的科技官去接受訓練,學會精確地掃描行星呢?遊戲中沒有手持物品的設定:如果你沒有裝備貨倉就離開星港港口,就意味著已經和很多賺錢的機會說拜拜了。

準備工作完成之後,就可以打開飛船上的星圖了。星雲和蟲洞遍佈整張地圖,還有上百顆恒星,八百多顆由電腦生成的行星等待你去探索[2]。你會感到自己是如此渺小、孑然一身,而面前的機遇有如汪洋大海般浩瀚。唯一限制你的只有飛船的燃料量指針。

操作飛船是非常簡單的,只要用到滑鼠和九宮格數字鍵。不需要你去考慮那些複雜的牛頓定律。另外有一些較細節的操分散在各個船員身上,不過操作介面設計得同樣簡單易上手,如果機組中有人受傷,尋求治療,你只要打開「醫生」的功能表,選擇「治療」即可。

在接近一顆星球後,你可以讓你的科技官掃描這顆星球,根據科技官的能力水準,你可以看到一些重要資料,比如重力和平均氣溫等。而當你決定著陸時,只要選中一塊降落區域並確認,遊戲就會自動進入一段第一視角的降落過程,把飛船停在你選中的位置,絲毫不差。這個功能對當時的遊戲來說是相當了不起的。

你和機組成員下了飛船後,會轉移到一輛酷似坦克的漫遊車中,帶著探測器和你的直覺開始探索這程式創造的星球表面,搜尋可用的資源。你該去哪裡呢?當然是隨你喜歡啦。只是你的漫遊車的燃料不多,所以不要離開你的飛船太遠。此處出現了整個遊戲中最會給玩家壓力的環節,在風險與回報之間抉擇:究竟是為了珍稀的礦物與外星生物再多開那麼一公里,還是穩一點打道回府。

犯錯的代價是致命的。遊戲採取永久死亡機制,不僅意味著你的英勇的船員會掛點,而且會強制退出到 DOS 系統並刪除存檔[3]
 
如果你想避免在與外星種族的交流中產生誤解,一定要好好訓練你的聯絡官。
 
遊戲初期的資源非常緊缺,一開始調校你的飛船的時候,你需要做出一些取捨。
 
降落之前務必分析該星球的概況,不然飛船有可能會被巨大重力拉入而墜毀,或者機身被極端氣溫摧毀。
 
探索星球時,你的目標是捕捉生物樣本,採集稀有的礦物,同時也要提防自己不在惡劣環境中喪命。
 
穿梭於群星之間,你也必然會與外星飛船接觸。這種情況下,在永久死亡機制的遊戲裡,最讓玩家害怕的一句臺詞便會出現了——「探測器發現不明物體!」

這些遭遇都是即時事件。你可以從以下幾種方式中選擇你要怎麼應對外星艦船——張開護盾、裝備武器、掃描敵艦或者發出通訊。如果要開火的話,按一下空白鍵就好,遊戲會自動根據對方距離選擇武器。不過也要記住,你的行動顯然會影響與對方建立交流的機會。

《星際航艦》誕生在以文字解析器為主的年代,對話一般都被濃縮成幾個言簡意賅的問題、肢體動作和陳述。看起來很簡陋但遊戲對此處理得很好,在玩家可以選擇的那些句子上都不惜筆墨。而隨著你獲得的資訊越來越多,問題也更加深入,回答也透露更多內容。

製作者選擇以即時方式呈現對話系統,是有他們的巧思的。你選完之後,在等待的時間裡不禁猜想,對方到底是不打算回復呢?還是在準備開戰?還是只是在思考?其它遊戲很少在這種充滿張力的時刻上進行發揮。

《星際航艦》也首創了一種可以稱為「故事網路」的敘事體系,也就是當你探索的時候,宇宙中的其它地方時間也依然流動著,太陽耀斑繼續釋放,各種事件照常發生。回到太空港以後,你會看到隨時間、以及你的所作所為而更新的新任務。這就把故事推向了下一個節點[4]

1989 年發行的續作《星際航艦 2:星河大亨》(Starflight2:Trade Routes of the Cloud Nebula)像是一個優化版的《星際航艦 1》。遊戲展開了新的故事,加強了圖形品質,減少了挖礦的重要性,把遊戲重心更多地放在了交易還有與異星族群來往的方面。這改善了不少前作中原本影響體驗的地方。而最初作為第三部開發的《原恒星》(Protostar,1993)由於合約問題,最後成為了獨立的作品。不過《星際航艦》系列啟發了 1990 年的《激戰 M 星雲》(Star Control),在很多年後的《質量效應》(Mass Effect)甚至《矮人要塞》(DwarfFortress)中都能看到《星際航艦》的影子,感受到系列持久的影響[5]

Ender’sGame 的一員、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 Orson Scott Card 如此形容這部定義了一個類型的遊戲:「《星際航艦》是第一個讓你真正知道遨遊太空是什麼感受的科幻電腦遊戲。」


[1] 譯者注:遊戲中除了人類以外的其它族群包括向飛船收取「過路費」的昆蟲族、古代文明留下的人形機器人、溫和的植物族、拜金的爬行生物族、膽小怯懦的類史萊姆生物以及對宗教十分狂熱的章魚形生物。
[2] 譯者注:遊戲共有 270 個星系,每個星系中有零到八個不等的行星,來自電腦生成的 800 多個行星模型。
[3] 繁中註:除了恐怖的死亡刪存檔,以前遊戲有個惡性 bug,若是離開遊戲時忘記先按 ESC 鍵選擇儲存遊戲,那遊戲片就完蛋了,會再也開不起來。所以那時的人不會拿原版磁片玩這個遊戲。
[4] 譯者注:從上文可以看到,《星際航艦》的遊戲流程不是線性的,非常自由,玩家可以在探索、戰鬥、互動之間隨意切換,也因此被遊戲評論界普遍認為是沙箱遊戲的始祖之一。
[5] 譯者注:Computer Gaming World 把《激戰 M 星雲 2》稱為《星際航艦》的「精神續作」。2011 年,《質量效應》的製作人 Casey Hudson 曾在推特上表示「《星際航艦》確實是啟發《質量效應》系列的關鍵作品」。而《矮人要塞》中的一類敵人也是受到《星際航艦》中電腦生成的生命體的啟發。另外,GameSpot 也曾把《星際航艦》列入「十大值得重製的遊戲」。由此可見《星際航艦》系列留下的東西是非常豐富的。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