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3月21日……向一朗說再見的那晚

毛瑟基 | 2022-03-21 09:52:09 | 巴幣 6 | 人氣 240


永遠的51號選手(感謝同行好友嘉信提供)


第一次看大聯盟比賽居然是在東京


因為交通耽擱,錯過了快閃商店和賽前練球。


即使過了當打之年,依然英氣逼人。
  
賽前兩邊選手唱名列隊
  

沒有大砲鏡頭,不然應該可以有更好的照片


第一次看大聯盟球賽就看到延長賽,又等到23:30一朗二次謝幕,可說是看好看滿。


賽後立刻將美好的影像輸出,這就是最好的明信片圖樣。

《3月21日……向一朗說再見的那晚》
        
        距離那一天已經三年,但是到現在依然忘不了那個晚上,在東京巨蛋所感到的悸動以及忘情的吶喊。
        
        鈴木一朗在日本職棒活躍的時期,剛好是我的大學時代,即使日本距離不算太遠,對於手頭不寬裕的學生而言,出國看球賽實在是無比的奢望。只有一次歐力士隊應邀來台友誼賽,在新莊球場對他驚鴻一瞥而已。接下來就如同大家知道的,他去美國大聯盟發展,累積了許多神級的紀錄。
        
        時光荏苒,我從大學畢業,漸漸地成長到可以獨當一面。但是對於職業運動選手而言,就得開始面對「自古英雄如美女,不許人間見白頭」的殘酷時刻,即使被稱為「朗神」的他也不例外。
        
        2019年初,得知大聯盟要在東京舉辦開幕戰,交戰隊伍之一正是有鈴木一朗的西雅圖水手隊。意識到可能是「朗神」的最後一年,接受了好友的慫恿,決定放下幾天的工作出國欣賞此生第一場大聯盟球賽。一開始非常不順利,沒有訂到時間對我們比較方便的3/20,晚了一天機位和飯店還要重新安排,不免感到懊惱。
        
        同一時刻,鈴木一朗從春訓到熱身賽狀況低迷,累積的安打數居然一隻手數得完,壓根兒感受不到過往「安打製造機」的威名。到日本後,練習賽以及開幕戰狀況仍舊乏善可陳,卻無法澆熄我們觀戰的熱情。經歷交通延遲的波折,我們勉強趕上了球賽,但是錯過練球以及在快閃商店採購相關商品的時機不免有些遺憾。
        
        三名魁梧大漢擠在東京巨蛋右外野狹隘的看台座位,實在有點辛苦,但是可以就近親睹鈴木一朗的風采,才是最棒的貴賓席,如果有幸接到他的全壘打球,可是足以說嘴一輩子的豐功偉業。第一打席沒有上壘,當鈴木一朗攻守交替,回到守備位置時,此起彼落的「イチロー,ありがとう!」讓我內心升起一陣不安。打開雅虎運動的首頁,謎底揭曉,原來他在早先宣布今天是生涯最後一場球賽。自我要求和自尊心高的他不可能允許積弱不振的表現,所以決定在祖國的球場結束選手生涯,高掛球鞋。
        
        遺憾的是,不要說全壘打,我們連一朗最後的安打也沒看到。有個打席疑似人比球先抵達一壘,但是他並未提出電視輔助判決,或許因為神不允許自己用這樣的方式增加安打數吧!在完成最後的守備傳接球練習後,鈴木一朗脫下球帽,頂著略見斑白的平頭向全場球迷致意,然後默默地小跑步回到休息區。
        
        主角退場後,完全無心關注接下來的比賽,即使落後的水手隊漂亮地追平,延長賽再逆轉,將勝利送給前輩當引退禮物亦然。我們和滿場觀眾一起忘情地吶喊守候到晚上十一點半,鈴木一朗才再度走出休息室,環繞球場一圈謝幕。我個人人生的第一場大聯盟球賽,也是第一次親睹偶像的例行賽,卻始料未及地成為現場歡送他的五萬多人之一。
        
        從日職到美國職棒大聯盟,超過廿五年的職業生涯,佔據了平成時代大部分的媒體目光。只可惜,鈴木一朗的神話故事在令和時代的序幕開始前,還是得譜上終章,即使最後一刻依然光彩,依然孤高。之後會不會再有機會參與同樣偉大的時刻?我不敢說,但是永遠記得那個晚上,在東京巨蛋球場右外野,那個並不特別高大,卻巍然佇立,身穿51號的背影。
        
#鈴木一朗
#イチロー
#宅宅醫師談棒球

創作回應

肚肚鳥探員Agent Dodo
有英雄命的運動員不多,而鈴木一朗就是其中一位,戲劇化的生涯帶給球迷許多的感動
2022-03-21 17:22:55
毛瑟基
三年前的今天,意外地在現場向一朗說再見,幸好他結束現役身分卻不是高掛球鞋,退休後的人生一樣精采
2022-03-21 17:24:45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