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花蓮市歷史人文觀光指南:歷史篇(四)戰後初期

高望半糖檸檬紅 | 2022-02-03 12:40:02 | 巴幣 12 | 人氣 1037

(郭子究音樂文化館入口)

       本篇講述戰後初期的花蓮市(但限於篇幅,部分內容在下篇再述)。戰後國民政府統治臺灣後隨即發生二二八事變,當時花蓮市尚稱平靜,但仍有政治菁英響應訴求組成團體,卻因此被成為迫害對象。戰後初期花蓮市人口成長快速,日治時期早期規劃的舊市區持續繁榮,不過美崙也成為政府機關的集中地。1947年成立的更生日報,成為為東臺灣建設發聲,在地服務的主要媒體。在花蓮中學教授音樂30幾年的郭子究,為花蓮音樂與教育有不少貢獻。
(位於市區海邊的花蓮縣和平公園)

二二八事件下的花蓮市

       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並將行政區劃為8縣9省轄市,原本花蓮港廳成為花蓮縣,隔年1月花蓮縣政府成立,市街庄制改為區鄉鎮市制,原本的花蓮港市改制為花蓮市,直屬於花蓮縣。1946年11月9日,首任官派花蓮縣長張文成率員抵達花蓮,開啟接收工作。

       1945年臺灣終於擺脫日本殖民與戰爭的束縛,花蓮耆老林炬壁所寫的《花蓮講古》,便提到花蓮市民對於戰爭結束是十分欣喜的,他家中也掛起國父孫中山與蔣介石的畫像,代表是歡迎國民政府的統治的。但國民政府統治臺灣後所成立的行政長官公署,接連因為軍紀與政風敗壞、貪腐普遍、政治歧視,加上戰後糧食缺乏、物價上漲、失業嚴重等政治、經濟與社會上的因素,引起臺人普遍不滿,終於在1947年爆發了二二八事件。
(臺灣廣播電臺,現為臺北市二二八紀念館)
(資料來源:二二八紀念館網站)

       二二八事件起因於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官員在臺北市延平北路查緝私菸時,不慎誤射附近市民而死亡,不滿的民眾隔日罷工、罷課、罷市,並前往行政長官公署抗議,公署士兵開槍造成死傷,使得事態更為擴大。當日下午民眾前往臺灣廣播電臺(今日臺北市的二二八紀念館),向全省廣播政府措施的不當,並號召驅除各地官吏,形成全島的反政府運動。幾天後臺北民意代表組織「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各地也組成分會,雖然其用意是向政府提出訴求與維護治安,但行政長官公署卻視為叛亂份子,後來成為軍事鎮壓與迫害的對象。
(馬有岳)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二二八事件發生初期花蓮市尚稱平靜,但也有知識份子對當時時局有所不滿,要求政治改革。1947年3月4日臺灣省參議員及三民主義青年團花東分會幹事馬有岳為了安撫不滿民眾,於花崗山舉行市民大會,參加者約三、四千人,會中馬有岳呼籲民眾冷靜,並提出多項政治改革訴求。隔日花蓮各界代表於市內的中山堂(現址為國民黨花蓮縣黨部)成立「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花蓮分會」,由馬有岳擔任主任委員,主要任務是維持地方秩序,並得到縣長張文成的嘉許。當時行政長官陳儀為了平息民怨,准許各縣市推選縣市長候選人,9日花蓮由張七郎、馬有岳與賴耿松被推選為縣長候選人,但三人都請辭不進。
(張七郎)
(資料來源:《台灣人士鑑》)

       陳儀一面答應臺灣民眾訴求,一面卻向中央政府請求派軍來臺鎮壓。雖然花蓮縣的處理委員會在鎮壓軍隊抵臺後立即解散,但4月1日軍隊抵達花蓮後,以張七郎父子三人血案為首,仍有該會相關人員被血腥殺害。張七郎為花蓮富有名望的醫師,戰後被推選為花蓮縣參議員並推選為議長,二二八事件期間他臥病在床,僅被列名為鳳林區處理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實際並未參與,但後來軍隊抵達鳳林時,隨即將他與張宗仁、張果仁父子三人槍決於鳳林公墓。花蓮民眾都替他們喊冤,期望回復清白。
(許錫謙)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其他處理委員會的成員也遭迫害,以許錫謙與馬有岳為代表。許錫謙在花蓮從事木材公司與報社經營,二二八事件時是處理委員會的成員,對花蓮市治安維持貢獻甚大。國軍抵臺後得知列黑名單時曾前往臺北避難,後來情治單位欺騙他可平安回到花蓮,卻在回程途中被殺害於南方澳附近。馬有岳身為處理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在國軍前來花蓮時也遭到逮捕拘禁,後來無罪獲釋。他在事件結束後繼續擔任省參議員,曾向省主席魏道明質詢張、許遇害的原因,但至今真相未明。
(置於花蓮縣和平公園的二二八紀念碑)

       總而言之,花蓮市在二二八事件期間在當地人士與政府保持聯繫下,並未有大規模的混亂發生,就連外省籍人士也少有傷害事件,而且受到臺籍市民保護的承諾,但遺憾仍有處理委員會的成員受到血腥殺害或迫害。如今花蓮市的和平公園設有花蓮縣二二八事件的紀念碑,碑文中期望記取當年慘痛教訓,使得悲劇不再重演。
(1951年地震傾倒的房屋)
(資料來源:花蓮在地文化記憶庫)

大地震的回憶

       1951年10月22日凌晨5點34分,花蓮發生規模7.3的強烈地震,震央在花蓮市東南方近海10公里處,全臺與離島地區都有感受到地震威力,當日地震之後又再發生兩次規模7以上的餘震。同年11月25日半夜在臺東縣成功沿海再出現規模7.3的地震,性質與花蓮地震相同都是東部板塊移動所產生。這兩起地震共造成85人死亡、1200人受傷、3000棟房舍損壞。
(1951年地震扭曲的鐵軌)
(資料來源:花蓮在地文化記憶庫)

       《花蓮講古》中有提到當年地震的回憶,當時市民正在睡夢中紛紛驚醒奪門而出,甚至連爬帶跑,面無人色,許多人在屋外議論紛紛,謠傳仍會有餘震產生,後來11點多發生餘震讓謠傳成真,規模之大甚至無法行走,有如世界末日,之後又發生許多餘震,部分還會出現地鳴,有如遠方雷聲。該書指出地震造成市內鐵軌扭成曲狀,中正路鬧區木造房屋整排倒塌,許多人因此壓死或壓傷,災情慘重前所未見,唯一慶幸的是並未形成海嘯。
(在美崙的花蓮縣政府)

       該地震對花蓮市的最大改變,就是包含縣政府的政府機關遷往美崙地區,重建的縣府大樓在1954年於美崙的現址完工,同樣遷往美崙地區的還有警察局、法院等機關。花蓮縣府本來藉由政府機關的搬遷,鼓勵市民遷往地勢較高的美崙,但後來並未達成效果。
(第2與第3屆花蓮市市長鄭根井)
(資料來源:《台灣人士鑑》)

地方自治的推行

       隨者戰後行政區域重新劃分完成,日治時期的花蓮港市役所也在1946年改制為花蓮市公所,首長為官派,首任市長為郭鐸,設有秘書室及民政、財政、教育、建設、警務5課。花蓮市民代表會也於同年成立,由里民大會選舉之,每里選出代表1人,任期2年,得連選連任。

       1950年台灣開始實施地方自治後,縣市、鄉鎮市首長、縣議員與鄉鎮市民代表開始民選,自治後現任花蓮市長已是第18屆。由於國民黨威權時代掌握強大的黨務機器,與地方派系之間的合作關係,地方首長往往都是由國民黨提名者當選,從花蓮縣到包含花蓮市在內的鄉鎮市首長自然也不例外。

       花蓮市於1951年2月25日進行首次市長選舉,共有4位候選人參選,後來由曾擔任官派時期市長的許瑾夫以5千2百餘票當選。1954年第2屆花蓮市長選舉由鄭根井當選,並連任1次,他於1899年出生於新竹市,1923年前往花蓮市,日治時期曾擔任花蓮港街書記、花蓮港商工會幹事、東部信用組合理事、花蓮港街協議會員等職務。1960年的第4屆市長選舉由年僅33歲的郭榮宗當選,並連任1次,他於1927年出生於花蓮,國立師範大學畢業後曾在臺北復興中學、花蓮女中擔任教員。戰後當選的花蓮市長,大多是花蓮出身或是花蓮地方菁英。

       或許因為花蓮市族群較為複雜,教育程度也較高,花蓮市是早期國民黨在花蓮縣最不穩定的選區,國民黨提名與黨外候選人的票數往往很接近。1964年的花蓮市長選舉由國民黨提名的郭榮宗與包含前任市長鄭根井等共5人熱戰,結果郭榮宗獲得7千餘票,而包含鄭根井等3人也分別獲得4千到6千餘票。1968年選舉國民黨提名的黃集獲得1萬5千餘票,無黨籍候選人戴瀛芳也獲得1萬2千餘票。按照同時期的研究顯示,花蓮市人口約10%為國民黨員,其餘的市民則有大多數為非國民黨鐵票部隊的「浮動選民」(當然也有部分是不投票的政治冷感者),這樣的生態代表國民黨提名並非取得絕對優勢。
(1969年空拍花蓮舊火車站與周圍市區)
(資料來源:花蓮在地文化記憶庫)

戰後初期的花蓮市區

       1940年花蓮市近4萬人,5年後的1945年破5萬人,之後人口持續成長,到了1975年破了10萬大關,同時間花蓮縣人口為34萬人,也就是說當時花蓮市已經佔了全縣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同時間第二大城的玉里鎮約4萬人)。頗為耐人尋味的是,1975年以後花蓮市人口成長就一直停滯,直到現在花蓮市依然保持10萬人口(而且近年人口逐漸稍減,可能面臨10萬人口保衛戰),理由是市內人口外流到外縣市,抵銷了縣內人口集中都市的速度,而且花蓮市域有限,許多市民為了居住品質遷往郊外,使得緊鄰的吉安鄉人口在現代大幅成長(下篇再詳細討論)。

       花蓮市戰後初期的都市發展可分為早期發展的舊市區,與1930年代由日本政府規劃的美崙新市區。由下面敘述可知,舊市區由於靠近火車站,戰後持續保持繁榮。至於美崙在戰時已有花蓮港中學校(今花蓮高中)、花蓮港工業學校(今花蓮高工)進駐,戰後1951年的大地震又將花蓮縣政府、警察局等政府機關遷移到此,1953年成立榮民之家,也如下述1956年在此建立大陳一村與二村,但比起舊市區,美崙戰後初期依然相當荒涼。
(1960年代的美崙)
(資料來源:花蓮在地文化記憶庫)

       鑒於大地震對舊市區的破壞,1950年代縣府曾經鼓勵舊市區市民遷移美崙,除了計畫興建各項公共建設外,並因為縣府機關遷建,鼓勵公教眷屬遷往美崙,甚至本來計畫舊市區地震毀壞的房屋重建需得許可,不得新建。當時報紙曾經描繪美崙的建設藍圖,還表達願景:「新市區建設成功,居住在美崙的人,就可在美崙山的濃蔭下,聽海潮怒吼,看浪花飛舞,晨觀日出,暮數歸帆,自樂自樂。」

       但由於商業都集中在舊市區,期望居民遷往美崙並不容易,為了鼓勵市民遷建,1958年在美國援助下在美崙興建460棟國民住宅,並建造新型路燈,但在移交市公所時路燈便已有多數損毀,市公所無力維修下,晚上美崙便一片漆黑。據1982年的都市計畫書,美崙「發展至今情形並不理想,許多已建好十幾年的公共建設尚未充分利用,殊為可惜」。美崙發展成熟應是1980年代以後,花蓮市轉為多核心發展的事。
(溝仔尾水溝舊貌)
(資料來源:花蓮在地文化記憶庫)

舊市區的興衰

       出身花蓮的作家王禎和,他的小說《玫瑰玫瑰我愛你》中,描寫1960年代的花蓮市,當時越南美軍要前往花蓮市度假,縣議員與他的好友英語老師看上了商機,聯合了市內的風化場所,要在短短幾天內將許多性工作女性訓練成為招待美軍的酒吧女郎。小說的人物與情節雖然都為虛構,但王禎和在訪談中提及越南美軍確實曾到花蓮市度假,而使那幾天的花蓮市非常熱鬧,還出現了酒吧且看過美軍出入。
(1965年的中美戲院,位於中華路與中正路口周邊)
(資料來源:花蓮在地文化記憶庫)

       日治時期花蓮市的舊市區已經產生,戰後初期繁榮的景象依然持續。以戲院或電影院為例,日治時期已有「筑紫館」等電影院,而戰後全盛時期花蓮市區至少有6家戲院,其中部分是由日治時期戲院轉變而成,在沒有電視的時代,這些戲院的電影與戲劇表演是市民的主要娛樂之一。林炬壁回憶當時市民喜歡看戲後去扁食店用餐,或許也是花蓮市盛行扁食的原因之一。隨者娛樂的改變,這些戲院如今都走入歷史。
(2007年的溝仔尾水溝上房屋)
(資料來源:聯合知識庫)

       說到花蓮市代表性的街區,莫過於俗稱「溝仔尾」的自由街、明義街沿路周邊,日治時期建設有人工水溝,兩旁種植楊柳,頗為文雅,水溝中還可抓魚,1950-1960年代卻成為花蓮最大的風化場所,且水溝上被房屋佔據。由於近年市府試圖將水溝整建為人行步道,「溝上人家」與市府纏鬥多年之下,2014年最後一批房屋才拆除完畢。
(現在的南京街,傳聞「東部軍中樂園」所在地)
(資料來源:google地圖)

       《玫瑰玫瑰我愛你》形容溝仔尾是「千萬別跟街上女性朋友探問的地方」,代表當時是風化場所的中心,其中有四大酒家被民間戲稱為「四大公司」,代表小說中的「四大公司」雖然名稱虛構,但並非子無虛有。有趣的是,1954年聯合報曾經報載軍方曾在南京街開設「東部軍中樂園」,分為「招待」、「吃茶」兩部,找來美麗的女服務生,共有14間房間,準備優雅的環境供軍人享樂。溝仔尾風化區的繁榮,也成為許多社會治安事件的發生地。

(《台灣民聲日報》1965年有關花蓮火災保險理賠爭議的報導)
(資料來源: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日治時期在臺日本人習慣住木式平房,而在戰後依然存在,但木式平房不耐地震與火災,因此花蓮舊市區就經常遇災毀滅,包含1951年的大地震在內。火災是最容易在市區發生的災害,例如1961-1962年花蓮市區在短短十個月內共發生三次火災,尤其1962年1月的火災,共焚毀市中心戲院、店鋪、住家共54間120戶,無家可歸者約400餘人。由於火災頻仍,市內房屋投保火險者高達九成以上,但保險公司不堪多次火災理賠,曾在1962年4月決定拒保、退保或限制理賠金額上限,引起花蓮市民譁然,甚至由花蓮縣議長親自搭飛機前往臺北找保險公會協商。
(1958年的溫妮颱風帶來花蓮市區災情)
(資料來源:花蓮在地文化記憶庫)

       地勢較低的花蓮舊市區除了地震、火災等災害以外還有水災。例如1967年11月強烈颱風吉達從花蓮至成功間登陸,大雨造成的洪水使得市區幾乎全部泡在水中,積水深度曾高達2公尺以上,共有約300棟房屋毀損,唯獨美崙全身而退,被稱為1951年後花蓮市最嚴重的天災。由於靠近舊車站,花蓮舊市區多次遇災依然持續繁榮,但1980年北迴鐵路通車後廢除舊車站,嚴重打擊舊市區,而使商業逐漸集中在中正、中山、中華路這金三角商圈,至於其餘地方則逐漸沒落。
(位於五權街的更生日報大樓)

在地媒體的聲音

       東台灣與臺灣其他地區阻隔,資訊傳遞受限,但也成為在地媒體的搖籃。日治時期的1911年相良吉彌在臺南新報附設花蓮港廳支局,是花蓮最早的在地報紙。1916年齋藤敏介創立「東臺灣新報」,至1944年被總督府要求與其他報社合併為止,長期擔任花蓮在地媒體的角色。

       1945年臺灣轉由國民政府統治時,短期內曾發生媒體百家爭鳴的現象,但二二八事件後政府實施新聞檢查,許多報紙從此經營不振。1949年政府戒嚴後也實施報禁,使得報紙發行受到限制,不過除了全國性大報以外,也有少數在地媒體留存,更生日報便是其中之一。

       更生日報於1947年9月3日於花蓮市創刊,當時名稱為「台灣更生報」,報名來源自「先自立而後更生」。創辦人謝膺毅有感於戰後初期東部都還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希望抱者拓荒者的心志,集合地方人士,擔任文化尖兵的責任。更生日報在創刊詞中,期待報紙能成為社會喉舌、訴述民間疾苦、痛陳利害,使得下情上達,以顯輿論的力量,另外號召東部同胞共同努力,使得東部的人文與經濟都能進入富庶繁榮。

       更生日報在創刊初期馬上面臨1951年的大地震,使得本社辦公室、工廠與員工宿舍都損害嚴重,後來在隔年重建,並於1965年遷至現在的五權街現址。該報從一開始的三日刊,到隔年11月開始為日刊,版數也從開始日刊時的4版逐步增加,直到1992年時已達到5大張的20版。
(現在的更生日報電子報網站)

       該報長期發揮在地媒體的角色,除了固定版面報導花東新聞外,並對經常對東部建設發聲,舉凡中橫公路、花蓮機場、花蓮港到北迴鐵路等,介紹東部資源與觀光,推展文化、藝術、教育、體育等社會活動等。如今更生日報依然持續出版,超過70年的歷史累積了東部現代歷史發展的寶貴資產。
(位於大陳聚落的大陳故事館)

大陳人的新家鄉

       大陳島是位於浙江省海岸上的群島,1949年政府來臺後,大陳島依然由中華民國控制,但隨者共軍在海邊的軍事力量逐漸加強,距離臺灣甚遠的大陳島防守也逐漸吃力。1955年共軍攻下大陳島附近的一江山島後,政府經評估後決定撤退,在美軍軍艦協助下,將大陳島上的官兵與居民全部撤退到臺灣,是最後一次沿海島嶼的撤退行動。

       撤退來臺的大陳居民在全臺各地形成聚落,其中部分居住在花蓮市的美崙地區內,形成大陳一村與大陳二村。大陳聚落是在撤退隔年即1956年在美援之下所形成,由於大陳居民以往以捕魚為業,因此也提供漁船給居民使用,但由於花蓮沿海魚類與大陳島頗異,漁獲量不多,因此生活困苦,後來許多人參與政府工程,靠挑擔、搬運謀生。隨者許多大陳年輕一代前往外地謀生,該村人口外流嚴重,如今也不再只有大陳人居住。
(位於大陳聚落的阮弼真君廟)

       大陳聚落至今仍保留部分大陳文化,村中的「阮弼真君廟」是大陳人信仰的象徵,所供奉的阮弼真君是保佑大陳當地居民航海的男海神,是大陳特有的宗教信仰。現在大陳聚落的活動中心設有「大陳故事館」,展示內容包含大陳島撤退的經過,與大陳的服飾、飲食、宗教文化等。大陳聚落的文化隨者居民老化下,可能有失傳的危險。
(郭子究)
(資料來源:台灣音樂館網站)

屬於花蓮的歌

       1936年成立的花蓮高中,其校歌是由該校音樂教師郭子究譜曲,王建秋作詞,歌詞中的「太平洋奔騰浩壯」、「美崙山遼闊青蒼」等語,都代表該校與花蓮所處的風光。郭子究的名曲「荳蘭姑娘」,是中日戰時與阿美族部落女性相處下所譜成的歌曲,曲調也頗有阿美族風格,原本為日語填詞,後來中文翻譯後為「花蓮舞曲」。郭子究的另一代表作為「回憶」,也是戰時所創作的早期作品。

       郭子究是屏東新園鄉出身,家裡崇信基督教,在教會音樂的薰陶下開始對音樂產生興趣,後來陸續接觸吉他等樂器,並跟隨牧師佈道與唱詩。1937年中日戰爭開始後,郭子究加入當時鼓吹皇民化運動的文化劇團學藝,並開始學習編曲與演奏技巧。1941年參加官辦的音樂講習會,結業後獲得「師匠」證書,使他走上音樂教學之路。
(郭子究音樂文化館展示的郭子究履歷與感謝狀)

       1942年郭子究單身前往花蓮,首先在酒家教唱,後來成為花蓮港音樂研究會的講師。1945年戰爭結束,原本的花蓮港廳立中學校改制為省立花蓮中學,隔年邀請郭子究擔任音樂老師,他從此在花蓮中學教學音樂長達30幾年。郭子究一生創作出如上述「花蓮舞曲」、「回憶」等許多音樂作品,並長期投入音樂教育,培養許多音樂子弟,對於花蓮在地音樂界貢獻極大,被稱為「洄瀾音樂之父」。
(郭子究故居)

       現在花蓮高中對面的日式宿舍群,其中有「郭子究故居」,被認定為歷史建築。故居的對面則有「郭子究音樂文化館」,其中一日式民房展示郭子究的音樂生涯與他生前留存的物品。如今花蓮高中設有音樂班,並透過郭子究文化藝術基金會,持續將郭子究對音樂的熱情精神發揚光大。

(下篇待續)

本篇參考書籍文獻

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 (臺北市:洪範,1994年)。
更生日報創刊五十周年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更生精神:更生日報創刊五十周年紀念特刊》(花蓮市:更生日報社,1998年)。
更生日報編輯委員會,《東台灣大趨勢:更生日報創刊四十周年專刊》(花蓮市:更生日報社,1987年)。
林炬壁著,姚誠、張政勝編,《花蓮講古》(花蓮市:花蓮縣花蓮市公所,2012年)。
花蓮市公所,《擬定花蓮市舊市區主要計畫說明書》(花蓮市:花蓮市公所,1982年)。
姚誠主編,《從「異鄉」到「家鄉」-花蓮大陳聚落生活文化田野紀實》(花蓮市:花蓮縣文化局,2002年)。
姜家珍總編輯,《花蓮古早味的店》(花蓮市:花蓮縣政府,2003年)。
郭宗愷,《郭子究:洄瀾的草生使徒》(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2004年)。
黃新興主修,《續修花蓮縣志 卷九選舉》(花蓮市:花蓮縣政府,1996年)。
黃新興主修,《續修花蓮縣志 卷十自治行政》(花蓮市:花蓮縣政府,1996年)。
劉文正,〈臺灣省政黨提名制度之研究 : 花蓮市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賴澤涵總主筆,《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市:時報文化,1994年)。

本篇參考報紙報導

〈市井閑話 花蓮美崙新市區〉,《聯合報》,1963年7月29日,6版。
〈吉達颱風昨午登陸花蓮 風強雨暴市區水深沒頂〉,《聯合報》,1967年11月19日,3版。
〈東部軍中樂園 今日正式開幕〉,《聯合報》,1954年3月14日,3版。
〈花蓮發生空前大火 風助火勢延燒三街〉,《聯合報》,1962年1月9日,3版。
〈花蓮縣府美崙新廈〉,《聯合報》,1954年4月21日,4版。
〈花蓮縣轄市市長 許瑾夫當選〉,《台灣民聲日報》,1951年2月26日,4版。
〈保險公司明起退保 花蓮市民不滿〉,《聯合報》,1962年4月6日,3版。
〈新花蓮市建設的藍圖〉,《聯合報》,1952年1月21日,5版。

創作回應

河合艾梅莉
張七郎何其無辜,掛名也被殺
當下保持沒有大規模混亂是難能可貴的,可惜國民政府卻殘害這些知識分子

市公所無力維修下,晚上美崙便一片漆黑...感覺真慘啊浪費一堆錢
溝仔尾現在還有茶可以喝嗎?

沒想到大陳島撤退有部分來到花蓮形成村落,不過可惜要後繼無人了
2022-02-12 00:14:28
高望半糖檸檬紅
溝仔尾有沒有茶可以喝我還真的不知道
但沒落很久是真的
最近在地文史工作者在推動這一地區的文化保存
不過成果有限就是了
2022-02-19 12:57:47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