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哲學課】6.真實的追尋者 (4/17記錄)

炎忤 | 2018-05-01 11:38:36 | 巴幣 8 | 人氣 239

(黑字:上課內容 深藍字:我的想法)

介紹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之後,當然就是亞里斯多德啦。

亞里斯多德和他老師柏拉圖,對於真實的所在有不同的想法。

亞里斯多德對「認知的過程」進行「心理學式的描述」。

物性感性接收成為印象

印象轉換成理性 → 抽象10個範疇

(抽象:在諸多複雜的事物中抽取出共象。)

理性轉換成知識  →  10範疇間有意義的組成。

◎ 10範疇:實體、量、質、關係、時間、位置 (空間)、姿態、狀況、主動、被動

對亞里斯多德來說,知識論是由「觀察」與「理解」,歸納出「普通原則」,得出「世界的秩序」(唯一的真理)。

補一些在心得讀物《通往哲學的後門階梯》裡提到的亞里斯多德思想:

。圓滿實現 (目的論):每一種生命體於自身中承載著目的與意圖,並據此內在的目標追求發展自己。

。「人類存在的意義在於可以培養獨有的理性能力,得以認識世界。」

。「神性是內在於世界,而且是這個世界追求的最終目標。」(思考的心靈)

。「神祇是心靈超越心靈的。」

。「神性是自身純粹的思考,對自己本質全神貫注的凝視。」

而在真理的內涵方面,他和柏拉圖是類似的。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比較
柏拉圖 亞里斯多德
真實所在 靈魂之中 外在世界
體驗到真實 被動 主動
發現真實過程 有 → 無 (遺忘) → 有 無 → 有

介紹了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這對師徒,老師問我們:「你比較認同誰的說法?」

我是舉亞里斯多德,因為聽起來比較合理。

不過老師又重問了一次:「真實是在人的內在、還是外在?」

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問法。柏拉圖認為真實在靈魂中,亞里斯多德認為在人之外。

這次我舉了「兩個都有。」,很多人也改選這個。

我想真實應該存在於每個地方吧,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都對,但也可能都錯。
這時老師切入了另一個主題:「懷疑論」

懷疑論懷疑真實是否真正存在,否定了在【哲學課】4.何謂真實中提到的「主體、客體、主客關係」

老師介紹了懷疑論一位重要的哲學家高爾吉亞 (Gorgias),他對真實不存在的論點主要是這三點:

1.世上沒有一物存在。
2.就算有事物存在,我們也無法真正認識
3.就算我們能夠認識事物,也無法傳遞知識 (否定了語言)

人能夠認識「是」,也能認識「錯誤」。若「是」=存在,則「錯誤」=不存在。

因此「錯誤」不存在,就無法認識「錯誤」→這是一個謬論!

事物的存在有兩種可能:「無中生有」和「永恆存在」。

永恆是一無限時間的概念,可以想像、但是無法理解永恆。


接著介紹笛卡爾,他認為夢境會比現實還要清晰,感性和理性都可能出錯。

老師講了一個笛卡爾提出的「惡魔論證」,我覺得相當有趣。

「惡魔論證」講的是,我們認為是對的、無庸置疑的真實,說不定其實是惡魔在背後蒙住了我們的雙眼,讓我們相信「錯誤」是真實的。我們認為對的邏輯,真的是對的嗎?

舉例來說,從1數到10,是「1.2.3.4.5.6.7.8.9.10」,但是今天惡魔出現了,偷偷將你洗腦,可能就會變成「1.2.3.4.5.7.8.9.10」,然而我們卻會相信這樣是正確的。

突然想到日本小說家乙一的短篇集《ZOO》中的<神的話語>,主角說的話能夠成為事實,但他因為情緒上來,對他的爸媽說出了「驚恐的事情」(不要問,你會怕),結果除了他以外的人,都沒有人察覺到他爸媽的異狀,認為這就是應有的「真實」。(乙一的書超棒的)

為了找到「不可懷疑的起點」,笛卡爾直觀地認為「我在懷疑(認識)真實」,因此也能認為「我(懷疑者、主體)存在」。這就是有名的「我思故我在」。

不過這個推論只能解決「主體」的問題,客體和主客關係卻更難證明。

而且,笛卡爾認為「我懷疑,所以我存在」,這是直觀的想法,而不是靠著演繹出來的結論,但是人類直觀的想法真的是真實的嗎?或許其實是惡魔在偷偷搞鬼吧。且「我存在」的「我」,是指人的肉體抑或是靈魂呢?正在懷疑的說不定只是桶中腦,這也沒有不可能。

《通往哲學的後門階梯》裡寫道:

。雖然人發現了某些新事物,卻仍與過去的事物緊密相連。

。知識本身的分裂與矛盾:一方面是開創即將來到事物的義務,另一方面則是維護傳統事物的責任。

。若想達到一個絕對的開始,就必須先摧毀所有目前被確定的事物,必須懷疑所有迄今被視為不容置疑的真理。(惡魔論證)



來到18世紀,接著探尋真實的是康德。

康德提出「先驗悟性」,認為我們的悟性具有12個先天範疇:

全體性、多數性、單一性、實在性、虛無性、限制性、實體性、因果性、共存性、可能性,存在性、必然性。

人是透過時間與空間來理解事物的。沒有時間或空間,就無法得知事物。

例如,你正在使用的電腦或手機,「現在」正在你「面前」,缺少了時間或空間,就無法正確描述 (認知)。

不過,他的理論還是無法解釋世界的真實。


最後老師提及了普特南的「桶中腦」,企圖凸顯「客體」的問題。

我們的自我以及價值觀等等,真的是由我們的大腦建構出來的嗎?還是說我們的意識其實並不存在,只是透過電子訊號讓我們「感覺」到的呢?

【哲學課】2.生命的理由&時間的價值 中,最後一部分有稍微提及到世界的真實性

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們,分別提出了各種對於真實的看法,試著去找尋一個合理的解釋,但真實究竟是否存在?它的存在如何證明?就算證明出來了,又有什麼用,人還不是要過日子?

其實上了這幾節課,對於「真實」的印象反而更加模糊,它的概念實在太過抽象了。

人為何企圖追尋真實呢?

有可能是因為好奇心,也有可能是為了找到屬於自己的存在意義。


上禮拜期中考,又忘記帶筆記回家,結果就拖了兩週啦OTZ

這禮拜應該能把上禮拜的內容整理完,幸好這禮拜老師公假,不然又會拖到了。

第二篇讀書心得也要開始準備了,想要找比較好寫心得的書,大概會找跟存在主義有關的吧,有在考慮高中看過的《異鄉人》

創作回應

腦內模擬
對於只存在時間,本身不會作用(時空基本上也幾乎不會作用),加入一個實體,那麼實體的持續存在、出現於消失就是實體可以做到的事(表現出的屬性),而這樣的架構下,加入主體(我們),因為空間=0表示要嘛我們只要存在就必定感知到實體,否則因為無法觀測而不能感知,因為觀測就是干涉,而無法觀測等同於不存在,因此即使只存在時間,我們也能感知到實體(我忘記假設思考與觀測時間=0)(感覺漏洞好多orz
2018-05-01 15:37:55
炎忤
空間=0 的話,要怎麼加入主體啊,還是主體是不佔體積的嗎?
2018-05-01 19:36:39
MPL
你的整理有夠用心,現在連圖表都有了

我是覺得每件事都要懷疑只會沒完沒了,以我們讀工程的為例很多時候會直接用數學公式而不考究詳細的證明
2018-05-01 18:35:00
MPL
當然事實上也存在過一些我們以為是不可動搖的事實實際上是錯誤的,例如當初量子理論提出時,愛因斯坦是極不同意,並說上帝不會擲骰子,可是後來也證明量子理論是對的
2018-05-01 18:35:25
MPL
所以我認為很多時候不用過於執著每件事的真實性,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古典力學的確不是最準確,可是大部分情況湊合用也沒問題。
2018-05-01 18:35:59
MPL
或許我們一直認知的東西並不是正確,可是用到現在也沒甚麼問題就可以了
2018-05-01 18:36:04
炎忤
突然想起老師第一堂課時提過,當我們逐漸長大時,看到學到的東西變多,就會逐漸失去好奇心,不像幼童嘗試新事物時感到那麼興奮,而不斷地再去摸索。哲學家們就是留有這種好奇心與熱情吧,不過就算明白真實,也不能當飯吃XD
2018-05-01 19:42:23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