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哲學課】12.哲學所追尋的(6/12紀錄)(完)

炎忤 | 2018-07-11 17:10:14 | 巴幣 6 | 人氣 170

過了一個月我才來整理筆記,感覺好遙遠啊......

因為在6/5那天我睡過頭,所以沒去上課,這次則是將那天沒看完的電影《接觸未來》(contact)看完。

雖然從中間看,但還是能看得懂在幹嘛,就是一些鋪層沒能體會吧,但我腦補還挺強的,所以老師稍微提及就能理解。

劇情部分,維基劇透得很詳細→傳送門

我個人是覺得這部電影很精彩,也很有內涵,看得出來編劇和導演很用心編排。

將個人的經驗與他人分享、神學與科學的衝突、人存在的意義與空虛、勇往直前的信念、男女主角之間的對話......都能談很多。

(以下有小雷,請斟酌閱讀)

女主伊莉不相信神的存在,她只相信有科學證據的事實。而男主角是和她想法完全相悖的神學家帕默。他們兩人的對話很耐人尋味,像是他們參加晚宴的時候,伊莉說:「上帝創造了世界,卻不讓世人證明祂,是否上帝只是人的想像,祂根本不存在?」

帕默回問:「妳愛妳父親嗎?」

伊莉當然說愛啊。這時帕默就說:「那妳證明妳對父親的愛給我看啊。」

伊莉頓時語塞,剛好他們的對話也被打斷了。

帕默想表達的很明顯,無法證明的事物,不代表它不存在......但到底還是無法知道到底存不存在啊,所以在人類能夠證明之前,神同時是存在的、也是不存在的!(不要玩薛丁格

選擇搭乘外星人教他們做的機器的人選時,剩下伊莉和另一個候選人杜博士,在與各界學者的面試當中,帕默身為知名神學家也是評審員之一。

他不想讓伊莉離開或遭遇生命危險,所以假公濟私地問了一個問題:「妳相信上帝嗎?」

伊莉不願說謊,承認她無法相信上帝的存在。於是就被質疑,9成5的地球人都有信仰,怎麼能讓一個無神論者作為全人類的代表去見外星人?

而杜博士選擇講出眾人想聽的話,成功拿到搭乘資格。也不能責怪杜博士,這社會本來就是這樣。

而伊莉如此想與外星人接觸的原因,其實可以從她的童年經歷講起,重點就是,她一直在追尋著生命的意義以及存在的理由,她想,只要見到那些高等智慧生命體,她就能得到答案。

我和伊莉有些點真的滿像的,我也是無法相信神的存在,我感受不到神蹟或什麼證據;跟伊莉一樣無法說謊,即使是為了順應大眾(不過這可能不太算優點......);也同樣一直追尋著存在的理由.....所以我還滿入戲的啦。

之後伊莉還是搭上了那個機器,掉入了蟲洞隧道。在機器製造過程中,伊莉曾提出質疑,為什麼不按照外星人給的設計圖,另外加了安全座椅?得到的回應是以防萬一。

然而在蟲洞中,帕默給她的定情物(指南針)飛了出去,於是她解開了安全裝置要去抓(說真的正常人敢解開嗎),然後安全座椅禁不起強烈搖晃(?)就壞了,如果她還坐在上面的話可能會死掉。所以原本就該好好相信外星人給的設計圖,外加別的東西進去反而沒有比較安全。

伊莉成功見到了外星人,但外星人卻沒有正面回應她,也許是因為編劇也沒有答案。但是這場太空之旅還是讓伊莉感受很深,她深切體會她─人類─是多麼地渺小。

但是當她再度清醒後,大家都說裝置啟用失敗了,伊莉所經歷的18小時在眾人眼中只有幾分鐘,她的這些體驗都被政府官員所質疑。

那18個小時只存在她的腦中,伊莉完全無法證明─沒錯,又是一件無法證明的事,但是她所體驗到的是如此的真實,完全改變了她的價值觀。

每個人本來就是不同個體,常常很難光憑言語文字去體會他人曾體會的事物。拿伊莉的太空之旅和相不相信上帝做比較,不相信上帝是因為無法證明、感受不到,但是就像只有伊莉體會到的那些,有些人就是能夠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吧。

而電影最後給了一個懸念,當時伊莉帶著的錄影裝置,明明在眾人眼中只有幾秒,但正如伊利所說的,雖然沒有畫面,但卻有長達18小時的雜訊,這不正是證明伊莉的經驗是真實的證明嗎?

也許錄到的畫面,是現在人類的科技無法解讀,所以才是雜訊,並不是我們不能解開它,就代表真實是不存在的。

我很喜歡伊莉最後提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渺小的,所以才更要與人接觸,人與人交流可以消除孤獨感,充實心靈。與片名Contact相呼應了。

我很常感到空虛,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活著,有時候會覺得內心缺了一塊。看過一些文章說,部分自殘者是藉由傷害自己、弄痛自己,來認知到自己是存在的,如果不是我怕痛,我可能也會這麼做吧,說真的其實很心疼那些用錯誤手段證明自己存在的人們......

雖然我總是說很討厭人際關係、社交手段,但是,就像片中所說,人與人正面交流的時候,會有種「自己真切活著」的感覺。與他人接觸時,會希望自己能夠帶給對方什麼影響,好像自己是重要的、是值得存在的。

可能聽起來很像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才去幫助人什麼的,但是我覺得對自己來說,只要結果是好的、沒有傷害到他人,何樂不為呢?

像是我之所以參加服務性社團,其實也是逼迫自己的一種方式,強迫自己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讓自己出現在團體照中,在他人的回憶中插一腳,往後回想起來,就會覺得自己真的有活過吧。(希望我講的不會太消極)

看完電影後,老師提了一個點,科學還能被人支持多久?科學的證據至上主義,也是16、17世紀開始才被大眾所重視,而神學卻是只要有人存在,就會有人相信的。

再過幾個世紀,會不會又出現什麼更接近真實的學說,我們也是看不到了。

關於這部電影還有很多可以分析,上述所講的可能也不是很深入,找資料的時候發現這篇心得科學與信仰的遭遇戰,講得都還滿詳細。


這是最後一堂課了,所以老師給我們做一個結尾、一些不管是讀書或是人生都需要的忠告。

不要只使用感官,累積知識、學習方法,抱持好奇的態度,不急著否定、拒絕,不只是明白道理,也要能夠將態度內化,並且持續追求真善美聖。

哲學即是「愛智慧」的精神,要學會超越「現象」的洞察,不要只看見眼睛所見的。哲學同時永遠是人與真理的關懷。

最後引用了賈伯斯的話,這堂課便結束了。




這學期選修了這門哲學基本問題,我覺得很值得,有些學習到的東西難以具體地描述出來,但就是有種歷經了某場哲學之旅的感覺。

原本只是對一些哲學家有點興趣,一學期過後,學到了很多,雖然不太理解的東西也很多,不過這個課程真的提供了很多以往我不會主動去搜尋的知識,還拉高了我的學期平均分數。

希望在這門課所學到的思考方式、價值觀,能夠在以往實際地運用在生活中,成為一個能夠客觀面對事物的人。

有點不會結尾,所以就結束在這裡吧。

許願下學期有開符號學,然後我能選到!

創作回應

阿辰
剛剛看目錄想說第12篇還沒出(未更新)~
沒想到後來就看到了~

Contact這部影片很經典~
片中的馬修麥康納後來還演了星際效應(Interstellar)(推)
2018-07-11 21:00:44
炎忤
今天剛出爐的喔喔

老師推薦的片都很棒~
喔喔原來是同個演員嗎(臉盲),我也很喜歡星際效應喔
我還挺喜歡女主角提到的,也許「愛」不只是一種無法證明的飄渺情感,對於高等生物是某種可以計算的產物
現在重看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吧,這部好像在高二看的
2018-07-11 21:33:39
阿辰
我的想法也很類似~
並不一定不能被證明就代表不存在呢!
2018-07-11 21:01:46
炎忤
這個就像是被傳教的時候說「你又不能證明神的存在」,對方又回「你也不能證明神不存在啊」,然後就無法達成共識了XD
2018-07-11 21:35:30
阿辰
從接觸未來(指針救了女主角)(參考你的文章)
以及星際效應(安海瑟威去到正確的星球)來看~
角色因為"愛"而做出的決定感覺都是很正確的呢!

"愛"這種東西感覺還有太多未知等待去發現了XD
2018-07-11 22:39:18
炎忤
他們做的決定感覺是正確的,那是因為是劇情需要啊www
不過愛真的能讓人做出理性以外的行為,不論是良善或是兇惡的
愛能奉獻出自己的生命,愛也能為了愛的人去傷害人
2018-07-12 14:55:47
阿辰
最近回頭來看你寫的哲學系列文章(目前是看到這篇)
又有不同的感想

自己現在大學已經畢業兩年了
雖然覺得以往的學校生活不少時間都很浪費(只為了考試或分數而學習)
跟現在我的狀態比起來,當時候卻能感受到活著(當下就是好好的應付學生所需)
尤其是課堂上和同學,朋友,老師的相處
我現在發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真的很重要!

另外推薦一系列的講外星人故事的溫暖書籍"阿米三部曲"
https://blog.xuite.net/e961280/blog/210137783-%E9%98%BF%E7%B1%B3+%E6%98%9F%E6%98%9F%E7%9A%84%E5%B0%8F%E5%AD%A9
2019-10-19 01:16:51
炎忤
回頭來看什麼的真叫人不好意思,我的文筆和想法都很不成熟XD
自己也重看了這一篇,發現雖然是大一寫的,但現在大三的我仍舊用同樣的方式生活,想藉由參加活動、勉強自己社交來證明自己存在,卻還是覺得自己與他人的連結很薄弱orz
要是能在某個當下覺得自己活著就好了(遠望
2019-10-19 21:00:25
阿辰
因為這系列文章對我來說挺有印象的

把自己推去參加活動和社交的確是個方法(我自己也是這麼做)
雖然人與人的連結,透過網路的對話也是可以有的

薄弱的話,到是一個好課題
可能就像羅賓一樣,還沒找到像魯夫一樣的海賊王吧?

另外,像你的小說創作或許也是一條能夠與他人連結的路

我有個想法,當然跟我本身喜歡做遊戲有關
這是巴哈的自製遊戲公會(我曾任幹部,不過現在只是個一般會員XD)
https://guild.gamer.com.tw/guild.php?sn=973
也許依你的興趣或專長:哲學+小說
可以找到適合組隊的同伴也說不定XD
2019-10-20 01:28:38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