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筆記】古琴文化_第三週

璇琰 | 2015-03-13 14:49:14 | 巴幣 0 | 人氣 238

艾瑪,身為一個資工系的學生,部落格卻沒半篇電腦或程式有關的文章......
第一篇打起來的課堂筆記就獻給古琴了(


首先這堂課開得有點波折,想當時第一階段選課,
這堂課是"人數上限/選修人數:40/1",對,那唯一1個就是我......

第二階段好像也不出5個,本來以為是停開定了,
到了第三階段選課結束的最後一天,也就是第一堂課那天,仍然只有13個人......
總之感謝同學的不離不棄和強力推銷(大概吧),
於是在決定命運的最後一天結束後,這學期這門課開成了。

所以雖然是第三週了,卻是事實上的第一堂課
我的授課老師呢,是完全的音樂背景,原本學西洋音樂,後來愛上古琴,
博士論文花了6年研究古琴音樂文化。

這是這周的筆記...不過用手機拍的畫質很不好,加上我又用鉛筆......
不好看還是不要戳來看了,下面用打的orz
下禮拜考慮用藍筆,然後掃描之類的(如果有時間繼續寫的話((



來分幾個標題好了~

一、松月石澗中,靜影獨撥弦
二、琴、琴譜、琴人
三、高山流水



一、松月石澗中,靜影獨撥弦

首先,老師放了這個電影片段,雖然一點都不吸引我......

其實上星期就放了兩遍,今天又放一遍半,看到都會怕了......
老師卻表示,這裡面有很多看點,看十遍都該有不同收穫...呃......
如果是〈醉寒江〉我可以看十遍仍津津有味(X
不過對這個打起架依呀喝喂的,覺得有點煩......咳咳、老師是想給我們聽那位老琴者彈琴,
同學有問到,那些琴曲是真的嗎?
老師說那位瞎眼琴人真的是為八十幾歲的琴人,是導演請他到片場彈奏,
他彈了很多曲,他們再擷取旋律比較激昂的部分剪輯。


古琴很孤僻,除了笛、簫(居多)不和人合奏,他不是「表演」的樂器,所以國樂社也不一定有
古琴的聲音很小,小小聲地說話,適合一個人,或是幾個好友聚在一起品賞

        立馬聯想到了「笑傲江湖」,想到了〈醉寒江〉的「撫琴聽簫」......琴只和簫相合,多麼的有愛!
        想到了「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腦海裡立刻勾畫出了老松之下,明月映照,流水潺潺過石間,而一人獨坐撫琴,古琴的聲音是說個自己聽、說給知音的人聽,孤獨而孤傲,安靜而美麗...就此一點,我就迷上他了啊XDD
        另外老師說《英雄》那部電影裡,老琴人賣藝這點不合理,賣藝可能拉二胡或三絃,琴通常是文人陶冶心靈、獨自欣賞的,不過電影為取古琴的意境,所以便這樣演了。


古琴美學與道家相關,與書畫的「留白」相關,大音希聲
古琴的旋律是用來沉澱心靈,而不太會波動聽者的心緒

       「大音希聲」直譯是最大的聲響反而無聲息,出自《老子》,原文全句是:「明道若昧,進到若退,一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前面的一串例子,最終要講的就是「道隱無名」,也就是道家無可名狀的境界......無法解釋的境界(...好吧,我真的無法解釋
        而不波動人的情緒的意思是說,不會讓人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情感波動,不會讓人大喜大悲,通常古琴的旋律都很...嗯,學長說的,養生。

        到這裡,不禁又想起綺羅生,道友說,綺羅生的苦與傷痛,只自己品嘗,總是一個人在畫舫中,低低撫琴傾訴,是的,他的琴音常伴著孤月迷煙,與一股淡淡的牡丹花香,除了獨自舔傷,那種空靈的意境,不禁讓人感嘆他的孤與傲,而真正能掀開畫舫的簾幕,踏上他琴音的也只有意琦行了,咳......跑題了。

(ps.暫且說綺羅生彈的是琴吧,雖然我覺得那長的琴不像琴、箏不像箏、瑟不像瑟,打算下禮拜截圖問學長)



二、琴、琴譜、琴人

很多琴人彈一彈,還會學製琴,琴是用兩塊木頭製作
漢代(西元1~2世紀)後定下七弦琴,以前絃數不一,定音主要在低音,所以古琴算是低音樂器

        嗯,製琴老師目前只講這樣,然後因為霹靂剛好看到素素說:「琴象天地萬物,斫琴選材,也有陰陽之說,自古以來,古琴制法,是以屬陽的桐木置於上,斫成琴面,屬陰的梓木置於下,斫成琴底,而就木質而言了,桐木鬆軟,製作琴面能使琴的音色更美,而梓木堅硬,製作琴底,能使琴堅牢不易變形,然今千年桐木梓木難尋,更突顯這把繞梁琴之不凡。」
        我下課居然就跑去問老師......老師第一反應是--霹靂居然還講怎麼製琴?嘛......雖然老師聽不懂我在說什麼,查了下,素素這段話基本上是對的,琴面軟、琴底硬兩塊木頭拼成的。

        然後老師說《英雄》裡那把琴,電影是有考據的,那是秦朝時代的形制,長的後現在不一樣,還有古琴很厲害的是,幾千年來也沒太大的變化,不像鋼琴一直在改良。


琴本,紀載的除了琴譜之外,還有對歌曲或彈奏方法等的文字敘述
琴譜是「減字譜」,使用國字偏旁組成,表達的除了是哪個音以外,還有彈法


        教室後面的櫥窗展了一本琴譜,我跑去一看......艾瑪這什麼神奇的咒語,原本以為用偏旁會和日文的漢字很像,根本十萬八千里遠,上面的字完全無法讀,覺得琴人真的很厲害......


林西莉(老師指定課本的作者)是1950年代的瑞典琴人,本來是業餘漢學家,後來變成職業
所謂漢學家,有很多都是外國人
林西莉本來是學魯特琴,一種歐洲中古世紀的古琴,常被拿來與中國的古琴並談,為了學古琴,一個人從北歐來到了北京

        嗯,就是介紹課本,書名是《林西莉古琴的故事》,原本是英文的,後來再翻回中文版,老師說林西莉還寫有一本漢字的故事。


管平湖是另一位偉大的琴人,現已過世,但他所彈奏的〈流水〉被發送到太空
當時美國發射了一個只去不回的太空船,為的是和外星人溝通,上面載了兩個大光碟,一片是各國語言,一片是各國音樂,代表中國的音樂,被選中的就是古琴曲〈流水〉
「雅集」是古時琴人的聚會,而現代的琴館屬於教授古琴的地方,並不相同



三、高山流水

管平湖演奏的〈流水〉:(我找到的這個,和老師上課放的是同一部影片)


這首歌是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來的,子期說伯牙的琴曲「巍巍乎若高山,蕩蕩乎若流水」,於是後人就此故事譜了琴曲〈高山流水〉
再後來〈高山流水〉被拆成了〈高山〉、〈流水〉兩曲,〈流水〉描寫的就是流水的各種型態
伯牙什麼都不用說,透過琴聲,子期卻什麼都懂,這便是知音
〈流水〉中一段連續琴音(影片中約4分鐘處),彈撥方式稱「十八滾拂」,清朝琴人張孔山添入

        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也是耳熟能詳,但了解了琴的「孤僻」後,才能真正了解這個故事,才明白知音的真正難得,讓伯牙在子期死後絕絃。琴音如此,心音亦是,如果真有一個「什麼都不用說,但他都懂」的朋友,實屬一生之幸。


        二次元裡,很多人都彈琴,仙四琴姬、古劍太子長琴(歐陽少恭)、霹靂的綺羅生、素還真(and so on),每一彈琴的景色,皆是如此的寧靜美好,有十五月下,有瑤山水畔,有悠悠畫舫,有玉波蓮池,不論是憂愁還是悠閒,都一同在琴聲中沉澱。
        此後說到古琴,我便會浮現松月石澗中,獨自撥絃的人影,會想起在水氣瀰漫的玉陽江心,輕撫琴音的綺羅生,無人了解,便是孤芳自賞的疏情,知心相伴,也是傾訴與聆聽的靜謐。

3/14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