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半島戰爭 - 在異地統治

帝國人 | 2025-03-31 08:00:03 | 巴幣 4996 | 人氣 432


想像一個入侵故事主人翁家鄉的邪惡帝國,雖然帝國軍隊不但百戰百勝而且在大多數佔領地的帝國將軍都是些穿著盛裝的搶匪,剝削原住民不餘遺力,但總有一個人可以在當地獲得敬重,並穩固的統治當地,他永遠不會被視為當地人,但絕大多數的敵人都對他保持敬重,其實在拿破崙戰爭時期的絮歇元帥 (Marshal Suchet) 就是這樣,之前想到在哪篇廢文中寫到了他,從 1804~1807 年拿破崙已經連續擊潰了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為了強化他在大陸上的控制跟對海軍無能為力的事實,拿破崙實行了大陸封鎖,嚴厲限制英國與歐陸各國的交易 (即使這樣,拿破崙在 1810 還是重啟了對英貿易),西班牙與葡萄牙這兩個日薄西山的舊霸權由於吃海維生很快就被拿皇盯上,即使西班牙作為法國盟友出錢出人又出力,拿皇還是背刺了西班牙波旁王室,並把他們一腳踢開,讓自己的兄弟約瑟夫 (Joseph Bonaparte) 當上了國王,想都不用想,西班牙人當然氣炸了,一場針對法國入侵者的抵抗就此開始。

馬德里市民奮起抵抗法國入侵者,西班牙人對於無視教宗權威的法國政府感到厭惡,雖然圖片裡顯示的是馬穆留克衛隊被攻擊,傷亡慘重,但實際上該部隊只損失兩個人

不過難堪的是,西班牙人的部隊有一個問題,雖然在 1808 開始之際,整個西班牙有 100,000 人的常規部隊,但是由於波旁王室父子被抓去法國軟禁,中央指揮鏈中斷、導致抵抗任務被迫落在了西班牙各省身上,各地的將軍各自為戰的情況下,很難協調出一個共同的防禦策略,加上西班牙部隊普遍缺乏騎兵,在戰鬥開始之初,貝西埃元帥 (Marshal Bessieres) 直接擊潰了兩倍於己,但不靈活缺乏協調的西班牙軍隊 (在 Battle of Medina de Rioseco) 其實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唯一的拜倫 (Battle of Bailén) 大勝雖然讓約瑟夫國王跑回北方,然而這也引發了拿皇親自入侵,馬德里投降、支援的英國軍隊一路難堪的撤退、葡萄牙軍隊在波爾圖 (First Battle of Porto) 被蘇爾特元帥 (Marshal Soult) 給殲滅,雖然明著來打會戰不行,但西班牙這種各自為政的抵抗行為很快就變成了游擊戰爭,西班牙在 19 世紀初仍然是個信仰濃厚的天主教國家,鄉村上天主教會才是真正的掌權者,農民在神父的鼓吹下,激起了宗教狂熱,誓言要把無信仰的(帝國人)法國人給驅逐出庇里牛斯山外。

由於國王父子雙雙被抓到法國,西班牙只能在安達盧西亞 (Andalucia) 地區建立起臨時政府,但這個臨時政府幾乎沒有辦法很好的協調各省部隊,同時經常與前來支援的英國人起衝突,這讓本來就訓練差勁的西班牙部隊面對法蘭西帝國軍隊時經常被擊敗

許多潰敗的西班牙軍官以教會為根據地打起游擊戰,比如軍官雷諾瓦萊斯 (Renovales) 在主力部隊潰敗後逃脫,他在庇里牛斯南部的聖讓德拉佩納修道院 (Saint Jean de la Pena) 建立了自己的部隊、另一位游擊隊領袖拉蒙·加揚 (Ramon-Gayan) 則率領 3,000 名士兵駐紮在阿古利亞聖母院 (Notre Dame del Aguila),這支規模不大,但是靈活的部隊在後方騷擾法國部隊,襲擊法軍的物資車輛、哨站、信使,游擊隊成員混雜不一,宗教狂熱的農民、逃兵、甚至也有人就是社會底層在戰爭中鹹魚翻身,大多數人都對法國入侵者保持強烈敵意,而被他們抓到的法國人下場往往是被虐待致死,導致游擊隊成為了帝國部隊的一個心頭大患,綜觀整個半島戰爭,西班牙正規軍對於法軍的威脅幾乎是 0,游擊隊才是法國在當地真正的災星,而真正有辦法處理游擊隊的法國元帥只有一個人,就是開頭提到的絮歇。

法國在整個西班牙戰役失去了 25 萬士兵,雖然正規軍不行,但游擊隊足以讓法軍吃盡苦頭

絮歇在一個很尷尬的狀態下來到了西班牙的阿拉貢 (Arragon),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加泰隆尼亞 (Catalunya) 就在此區,絮歇在薩拉戈薩 (Zaragoza),阿拉貢地區的大城淪陷後前往接任當地總督與第三軍指揮官,當時阿拉貢地區只剩下一個裝備相當差勁的第三軍 (Third Crop),而且缺乏火炮,雖然薩拉戈薩城傷亡 5 萬人後在 1809 年 2 月投降,然而在鄉下、交通幹道上、甚至城市裡都有想暗地一刀捅死法軍的游擊隊成員,另外當地的其他軍隊,比如法國第五軍 (Fifth Crop) 已經出發前往葡萄牙,第三軍等於是孤軍被困在薩拉戈薩,絮歇接手後,很快就擊潰了想利用這種局勢趁機進攻的西班牙將軍布萊克 (Joachim Blake),雖然穩固了阿拉貢,但是在 1810 年傳來一個壞消息,法國政府不再輔助絮歇在當地的軍費開支,等於是要他自己養自已,同時還要處理春風吹又生的游擊隊,入侵之前,阿拉貢的主要作物是玉米、葡萄、橄欖,同時可以出口到加泰隆尼亞和潘普洛納,然而西班牙政府的腐敗及法軍又以臭名昭彰的四處搶劫聞名,該省近兩年來一直處於貧困狀態,農業受到嚴重損害,大量的葡萄樹和橄欖樹被毀壞大綿羊作為該地的主要消費肉類幾乎耗盡,除了上述那些缺點絮歇唯一的優勢在於他在西班牙東部,所以免受威靈頓領軍的英國部隊威脅。

絮歇,1811年成為元帥

在研究了阿拉貢的財務狀況後,絮歇估計需要 800 萬法郎來支付軍餉,當地的富有家庭陸續出走,徵稅的對象幾乎跑光,阿拉貢金融信用崩潰下 (西班牙在當地政府臨走前汲取了幾乎所有阿拉貢的黃金庫存),絮歇採用的是同民眾互信,而非過度暴力及竊取當地人的財富,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統治方式其實跟法國的表親相似,中央指派的皇家官員主導了當地稅收,貴族常常不在當地經營,而是在馬德里收地租過日子,導致當地人對於中央政權本來就有長期不滿,這種不滿沒有被法國入侵所凝聚起來的民族主義給打斷,且阿拉貢這塊地在伊比利亞大婚前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王國,其他地區的西班牙人被壓迫對他們來說本質上沒那麼相關 (看看加泰隆尼亞想搞獨立就知道了),絮歇利用了這一點,首先對於當地權威,特別是西班牙人信任的教會釋出了很大的善意,薩拉戈薩的主教桑坦德 (Miguel De Santander) 就受到了絮歇的溫情接待,保證了教會的傳統收入,並下令重建被毀壞的教堂,並保護著名聖物如聖母柱 (Nuestra-Senora del Pilar) ,教會的財物有大量用金或銀製成的花瓶、燭台和雕像,不像其他法國將軍,絮歇完全不會掠奪這些東西,而是保護它們。

法國在大革命時期銀行信用制度崩潰,即時在帝國時期也難以恢復,許多商人都逃往了英國,拿破崙為了負擔起龐大的軍隊也採用以戰養戰、在他國境內強徵豪奪的政策

再來就是找適任的官員,絮歇延攬了很多前波旁時期的阿拉貢官員,授予他們重要職位,再由一位法國秘書來管理他們,絮歇特別找來了蘭蓋伊 (François Laneguy) 來當這一個職位,因為他是西班牙血統的法國公民,在相處上可以與西班牙官員相處融洽的多,在稅收制度上,絮歇沿用了波旁會計,但過去西班牙稅收屬於完全不透明狀態,省帳戶與波旁帳戶幾乎不進行區分,絮歇對此採用了集中管理會計辦公室而非以前每個地方都有分散的會計制度與人員,絮歇也將阿拉貢地區的稅收只收在省帳戶,阿拉貢人可以得知每一筆款項的去處,稅收部分用於支付第三軍團,其餘部分將用於改善阿拉貢的經濟或捐贈給約瑟夫國王的中央政府。第三則是阿拉貢本身的性質,讓絮歇在官方公告刻意把阿拉貢與其他西班牙人區隔開來,其他西班牙人受苦是因為反抗我們皇帝,我們阿拉貢人更特別這樣的訊息,絮歇拒絕提名任何不是來自阿拉貢的文官,阿拉貢的語言在本質上與法國南方更加相近,絮歇也大力的修復阿拉貢的文化資產,將自己包裝得比波旁官員更和藹可親,比如把阿拉貢國王陵墓修復交由一個政府資助的基金會進行管理,這都加深了阿拉貢人對於絮歇的好感。

絮歇對起義軍隊毫不手軟,雖然阿拉貢人在絮歇的統治下受到保護,法外之徒則準備被絮歇的特勤隊給就地處決,或虐待取得情報

胡蘿蔔就是要搭配大棒才會有效,游擊隊由於魚龍混雜,常常也有素質差勁的游擊搶匪針對西班牙自己人搶劫,絮歇利用了當地人也沒有多喜歡游擊隊的性質使用了相當殘酷的恐怖手段,與他對當地服從法國的當地人不同,游擊隊與西班牙將領輕則被送到巴黎大牢坐穿 (上面提到的布萊克其實在後面被絮歇於瓦倫西亞之戰被打爆,投降後送到巴黎坐牢),重則是就地處決,絮歇吸取了自己早年的兩個重要經驗,一個是旺代保皇黨內戰 (War in the Vendée)、一個是自義大利服役的經驗 (絮歇是拿破崙軍旅生涯之初就在他底下服役的將軍之一),絮歇採用了小人數、機隊的小隊,這些機動隊會直接射殺被捕的遊擊隊員和手持武器的牧師,或著是讓這些小隊直接擒獲不服從的重要當地權威人士為人質,由於絮歇手上也只有第三軍團,他也召集了阿拉貢人組成民兵團,讓阿拉貢人自己料理掉侵害財產的游擊隊,減輕第三軍團的壓力,絮歇也建立了東部的堡壘網絡,在重要大城市薩拉戈薩、阿爾卡尼斯 (Alcañiz)、韋斯卡 (Huesca) 築起堡壘,同時互相接應,讓叛軍、英軍、西班牙正規軍基本上無法找到突破口。

西班牙波拿巴王國在 1812 薩拉曼卡 (Battle of Salamanca) 被威靈頓重創,導致中央軍得跑去絮歇那裏去避難

絮歇在半島的威望於 1812 的瓦倫西亞圍城戰 (Siege of Valencia) 後達到了高峰,他俘虜了西班牙軍隊萬人、包括指揮官布萊克,大炮近 200 門,他統治下的阿拉貢已經穩固到可以支援這類自己獨立指揮的戰役、攻城以及後勤,即使西班牙波拿巴中央軍敗給威靈頓撤退到阿拉貢,絮歇都有辦法在後勤上養活他們,讓約瑟夫與蘇爾特元帥能夠反攻回去,直到拿破崙退位後,絮歇一直守在法國邊境,不像北方的蘇爾特,沒讓聯軍部隊踏足法國南部 (當然這也是因為他的同僚蘇爾特元帥面對的是威靈頓領軍的英國-西班牙-葡萄牙聯軍,絮歇的壓力要小的多)。絮歇也是少數除了達武、拉納、馬賽納、蘇爾特、聖西爾等人可以靠自己指揮獨立戰勝敵人的元帥,在西班牙波旁復位後,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七世 (Ferdinand VII) 在絮歇去世後,寫給絮歇的遺孀表示,絮歇在阿拉貢的統治是公正、且極具效率的 (其實另一位元帥馬爾蒙在達爾馬提亞也統治的不錯啦哈哈,但他名聲就臭)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