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小說

第二十七章 - 十一黃子(1)

東南 | 2023-05-25 09:00:11 | 巴幣 2 | 人氣 108


湖水清澈見底,在日照下波光粼粼,一片小舟在湖中央悠悠前行。

湖的北岸清央翠綠,乃是一望無際的蘆葦蕩,微風吹拂而過,那高約丈餘的萬頃蘆葦一同隨風擺動,從遠方看去一片鬱鬱葱葱,如同碧波蕩漾,煞是好看。

舟上的人划著雙槳,在波平如鏡的湖面上激起潔白如雪的浪花。小舟慢慢駛進蘆葦群中,才看到當中有無數水道,高高的蘆葦如綠色屏障,形成一個天然迷宮。水道雖然複雜,但駕舟之人似乎對此熟悉異常,駕船在一叢叢的蘆葦群中穿穿插插,這縱橫交錯的水道,對他來説如家中後花園似的,不需多加思索就來去自如。

曲曲折折划了半個時辰,他來到一片滿是荷花的水域,四周蘆葦包圍著片片粉白荷花,花香草香鋪天蓋地,那人停下手來,讓小舟隨意飄蕩,然後雙手抱著後腦躺下,靜靜享受四周的寧靜與花香。這男子年約二十四五,高鼻深目,膚色雪白,瞳孔呈碧綠色,赤紅色的長髮綁成數不盡的小辮子梳在腦後,披放在肩膀之上。身上的衣服花花綠綠,腰間掛滿雕飾,一看而知他並非中原人士。

這男子並非常人,九年前他就曾與瓊華七聖之一的鶴鳴九皋荊楚生死相搏。

他,就是三足金烏。

忽然,男子耳朵一動,睜眼半坐起來擡頭向天空望去,一道紅影從遠方緩緩飛來。男子眉頭稍皺,輕輕縱身躍起,把紅影接在手中,原來是一隻紅色的紙鶴。男子攤開紅紙,待看到紙上所書一事,臉上露出一絲震驚的神色,馬上坐直身子,迅速划舟前進。

不似適才的悠閒,此刻他再沒停留,在迷宮中左穿右插,最後穿過一片蘆葦,去到湖的另外一端岸邊。

岸上一片青葱綠草,兩旁紫紫紅紅長滿一株株燦爛盛放的蘭花,遠方長滿一排排楊柳,紅紅紫紫的蘭花與鬱鬱蔥蔥的楊柳草坪相映成趣,近湖邊處稀稀落落有四小一大五座屋舍,楊柳和蘆葦如兩幢屏風,把屋舍完全對外遮蓋,此處鳥語花香,又與世隔絕,簡直猶如世外桃源,若非早知,外人絕無可能來到此地。

男子走到最大的屋舍推門而進,那木門才開了一條細縫,凜冽的寒氣已奪門而出,男子所站之地當即結上一層薄冰,但他毫不疑遲走了進去,但見屋内如冰雕出來一樣,牆壁、壁櫃、桌椅,全部結上一層薄冰,敞開的窗門上也結了薄薄一層,陽光從外面曬進,冰層反而把光缐折射得七彩斑斕,為這冷冰冰的室内注滿光芒,客廳通往内房的門則是結了一幢冰牆,陽光不能透進,只能隱約看到一個人影端坐正中。

客廳中有一名老者坐在椅子上,桌上擺放著茶具,碳爐上正燒開著水,男子進屋時,老者把熱水注入茶壺中,然後待了一會就把茶倒進杯中。男子默默站在椅子前,老者喝了口茶,緩緩呼了口氣,問道:「常先,有何要事?」

常先這才對冰牆後的人影深深一躬,然後對老者行了個禮,道:「稟告父親大人和縉雲兄長,風后傳來了回信。」

「哦?捉到貔貅了嗎?」老者不為意地問,正要把茶杯端到嘴前再輕嘗一口,卻被常先一句説話止住了動作。

「不,風后失手了,並折了狌狌與橐翡二人,此刻正與鹿蜀在晉地養傷。」

老者縉雲臉上閃過一絲錯愕,但瞬間恢復沉穩,剛才的淡定變成凝重,沉聲問道:「以風后能耐,即便遇上掌門級別的對手也不會敗陣,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據風后所説,紀貉鈞把貔貅交給了泰安城中兩名鏢師運送,其中一人就是多年前走丟了的䑏疏,另一人則是失蹤多年的南宮家三公子 – 南宮曉。」

聽到「南宮曉」三字,縉雲再難冷靜,猛力一捏,手中茶杯登時裂成碎片,滿是皺紋的面容顯得甚是震驚。常先走上前,把紅紙交到縉雲手中,後者接過細細閱讀,滿佈皺紋的手也微微發抖,顫聲道:「九重天紫霄神雷,還有夔牛山海契約,確是南宮曉無誤。還有失蹤多年的䑏疏,想不到這兩人竟然走在一起,實在......難以置信。」

此時,冰牆後傳來一把男聲,男聲雖然沉厚,但聽上去略帶中氣不足,顯得有點嘶啞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雖不能取得紀貉鈞的寶庫,但踏破天涯無覓處,竟在此行找到了夔牛和䑏疏的蹤影,風后此行可算是頗有收穫。」

縉雲與常先對布幕後的人極是恭敬,兩人同時面對冰牆鞠躬,縉雲道:「父親,南宮曉身負夔牛,此刻又有䑏疏相助,看來不易對付,不若讓常先與風后合作,合二人之力,相信夔牛和䑏疏也手到拿來了。」

那父親長長「嗯」了一聲,思索半晌,道:「常先,你先去會合風后,待他痊愈才開始行動,此事就交給你們了。」

「遵命。」常先心想其實我一人足矣,又何需會合風后這個敗軍之將?但他對縉雲和父親尊重至極,沒有任何駁斥就轉身離去。

常先走了不久,父親輕輕咳了幾聲,問道:「縉雲,現在梁軍與叛軍的戰況如何?」

梁太后治國無方,偏偏剛愎自用,本來梁帝駕崩前國勢雖已下滑,但依靠前人樹蔭仍算強勢,太后接手後不久就開始衰落。太后為求國庫充足,不惜繁刑重賦,百姓苦不堪言。終於,三年前彭城七縣農民再也忍受不住,終於揭竿起義,自稱「瑯琊軍」,震驚朝野。

梁太后本不把小小彭城郡叛變放在眼裡,但卻想不到瑯琊軍一呼百應,大梁南境襄陽、西境天水同樣有民兵起義。三股民變勢力席捲全國,尤其以瑯琊軍最為厲害,不但打下了整個徐州,更有向中原前進之勢。再加上梁國長期與南方楚國交戰,大梁一時間腹背受敵,若非之前根基深厚,早就滅國之災了。

此刻見父親問起,縉雲答道:「據少皞和顓頊回報,近月梁軍轉守為攻,天水與襄陽軍節節敗退,先後被攻破了數座城池,此刻天水軍與梁軍鏖戰於長安。若此仗得勝,恐怕天水軍很快便會覆滅。有見及此,兩軍已同時投靠琅琊軍,希望後者能牽制梁軍主力於東面,為他們創造一線生機。琅琊軍首領劉睿雖已答應兩軍請求,並也嘗試進攻梁軍,但梁軍守得固若金湯,加上有南宮家輔助,瑯琊軍也吃了好幾場敗仗。若我猜測不錯,過多兩月,待兩軍覆滅後,琅琊軍也撐不下多久了。」

父親沉吟半晌,道:「太后治國雖然無方,但她也並非笨人,自是知道如何捨難取易。只要先挫下實力較若的兩軍,那叛軍只剩瑯琊軍,屆時就可全力應付。而南方楚國見她平定民變,也未必敢亂動。」他長長呼了口氣,續道:「襄陽軍那邊暫可不理,縉雲,你且看看如何讓天水軍贏得長安之戰,切莫讓太后順利平定叛亂。」

縉雲躬首道:「遵命,縉雲立即去辦。」

「只待我們把剩餘的妖獸捉來......」冰牆後,只見父親的黑影微微點頭,站了起來,那深邃的目光穿過重重玄冰直視縉雲。

被父親氣勢牽動,縉雲心中忽然一陣激昂,竟然雙膝一跪拜倒在地,父親那沉厚的聲音緩緩響起:

「我黃帝就可一統天下,自此華胥國下太平盛世,千秋萬世,世間再無戰爭。」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