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我喜歡的上榜才准,不喜歡的就是買榜。閒聊遊戲年度大獎的準確度。

狠心先生 | 2021-12-12 23:22:49 | 巴幣 410 | 人氣 1372


  最近喜歡的一首歌 Shame On You。

  TGA 2021跟金搖桿獎前幾天才風光落寞,底下的言論都是滿意、讚美。但誰能想到,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時,TGA及金搖桿獎才把GOTY(年度遊戲)以及最佳敘事等獎項給《最後生還者 第二章》時,底下的留言與現在完全不同。

  都在罵買榜、評審像SJW勢力低頭等言論。


  但今年,沒有《最後生還者 第二章》,但遊戲陣容普遍公認薄弱之外,也有許多驚喜。例如TGA 2021公開許多新遊戲情報,金搖桿獎搞了一個史上最佳遊戲,頒給《黑暗靈魂》等…辦的有聲有色,還比上一屆更好。

  結果這些頒獎典禮的公信力又回來了,大家又覺得可以看了。底下還在喊怎麼沒有《最後生還者 第二章》,難道頑皮狗(或SONY)沒錢買榜了嗎?但留這些話的人可能不知道,上一屆的年度遊戲才頒給她們口中的10/10呢。

上一屆跟本屆的留言內容,展現了什麼叫做雙重標準,也玩美的示範了自我中心。


  在遊戲界最有名的幾個獎,分別是TGA、金搖桿獎以及DICE等……每個獎項都有自己的審核方式。例如TGA是遊戲業界的評審,金搖桿獎則是開放給玩家,最後一個DICE則是協會的會員投票。那除了金搖桿獎之外,其實另外兩個都是遊戲界的人士所選擇的。

  畢竟這些遊戲是依照獎項去選擇,例如最佳敘事就是遊戲說故事的方式、音效則是相關表現等,而非我最喜歡的故事或是我最喜歡的遊戲。所以會得獎的遊戲不管妳喜歡不喜歡,一定有遊戲界人士欣賞的地方,甚至認為這是遊戲界今年的最好選擇,否則怎麼會成為年度代表?

  但網友似乎不這樣想,只要看到自己不喜歡的,就認為被買榜、作票。而自己喜歡的就很公正。說實在話,我覺得玩家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對遊戲的表現有主觀的喜好厭惡。,甚至可以寫一篇文章罵遊戲,這都沒人反對。

  但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而否定一切,並且把自己的喜好強制套用在遊戲典禮上。這簡直是自我中心到極致的程度了。只要我喜歡,就是對的;我不喜歡必定有鬼。甚至出現了只准討厭,而不准別人喜歡的詭異現象。

  但很可惜的是,在這個網路發達的年代,越來越多人變成了以"我"為主的現象。事實與真相如何並不重要,也不需要去查證。只要與自己所期望的結果不同,用情緒性的發言去攻擊也沒關係。造成了網路人云亦云、謠言孳生的平台。

  明明科技與網路越來越發達,但人卻往往會因為自己的情緒而把自己推往原始的方向呢。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