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手工】自製自創戲偶製程分享-動機、緣起

白河 白河風 | 2018-12-29 00:11:45 | 巴幣 2 | 人氣 635


1.緣起
從清朝末年至今,布袋戲在台灣經過數不清的演化,只為了再載浮載沉的市場探出頭來。然而,觀眾看戲,渾然不自知,是我們的雙眼、言行、掏出的鈔票促進布袋戲演化、天擇。
布袋戲與大眾的接觸,無論傳統或金光,以中老年族群為大眾,40歲以下的族群九成九都以霹靂或新金光牽線,進入布袋戲這個大家庭。那90年以後的年輕輩呢?他們接觸、認識到的「布袋戲」又是甚麼?「A與B的CP好甜好甜」、「D的武打戲比葉問一個打十個還緊湊」、「E劇集的劇情峰迴路轉」…,我想更多人會的回答是「布袋戲偶好漂亮,怎麼拍戲的?」。是的,這些讚美與疑問,也曾在入坑之初緊繞腦海。

高中時曾有同學癡迷霹靂,一講到她喜愛的角色就會興份的口水直流,也曾分享自家的大張海報(滿滿的倦胖阿…),但當時我沒有意識到,她究竟是喜歡布袋戲,還是喜歡霹靂,還是喜歡燒餅兄,我只認為:「哦,她喜歡布袋戲。」

這也是多數同輩人看到喜愛布袋戲的人時,非常正常的反應。
「布袋戲老人看的,你怎麼會想看,難看死了。」
普羅大眾的價值觀、不熟悉的語言、不友善的入坑管道,使我初遇卻無緣。
再來就是接觸東離了,既然連老虛都自稱是「類布袋戲」,綜觀一二季目前的內容,確實如此…蒐集了年輕人喜愛的元素(美偶、武打、劇情),口白僅剩一句生澀陌生的詩號,角色的情緒起伏及負責帶入感的配樂由更合口味的聲優及澤也大神的神曲取代了。身邊已有屬不清的男男女女因為老虛出手,入了布袋戲這個大家庭,這群快樂的小夥伴,也包含了對布袋戲懵懂無知的我。

不得不說,作為一個入門牽線的作品,東離很成功(二代沒看,不評論),也間接表示了接下來幾年,布袋戲若要繼續活在市場上,應當走的方向。隨著時間演進,接觸金光霹靂後,發現三者各自有優缺點。與傳統布袋戲,甚至直接在「布袋戲」這個大家庭裡討論,有個很大的問題:總是有人要爭誰好誰壞,總是有人希望A家消失B家壯大。每家戲都有死忠的粉絲護航幫腔,不過令我疑惑的有兩者:

究竟是喜歡布袋戲的整個文化,還是喜歡布袋戲企業出產的產品本身呢?
                        
2.動機
在開始介紹動機之前,我要揭開一項,於2018年6月左右製作的業餘問卷結果(四階段淘汰制),恕我不公開數字,大夥當作指標參考就行:(問卷連結在此)
第一階段有效份數:146
樣本來源:巴哈姆特布版的各位(以下簡稱布友)
(1)布友們收看布袋戲作品時不會排斥其演藝形式,且收看過電視戲的人有五成四看過野台戲。
(2)有四成布友只單純因為故事佳,或以養成收看習慣戒不掉而收看。
(3)收看過程以故事發展為核心,口白操偶與木偶造型抑是重點之一。
(4)當劇情發生變化,退坑、不抱持期待的不退坑、抱持期待不退坑的人數平均分布。
第二階段有效份數:53(選擇抱持期待不退坑)
(1)這些布友對於戲中各種表演形式都很有興趣,且有進行消費行為(光碟、周邊、合作活動),其中更有六成布友「想要」收藏布偶。
(2)願意學習技術的布友佔3/4,平日有買片消費的佔其中三成。
第三階段有效份數:29(有興趣且有意願學習技術的布友)
(1)四成左右只想收電視偶,將近三成想要自創偶。
(2)多數布友無法負擔收購一隻偶的價格。
第四階段有效份數:16(想要自創偶且有閒時間的布友)
(1)幾乎不具備製作一隻自創偶所需的任何技能或學歷背景(美工、美髮、裁縫)。
(2)九成以上平日沒有做手工的習慣,甚至很怕第一次就毀了,但是很願意學習。
第五階段有效份數:11(想要製作且願意學習的布友)
有將近四成不了解一隻電視偶製作的成本,然而製作戲偶該灑多少錢,因人喜好而異。
雖然是我第一次設計問卷,但是我刻意作成關卡篩選,並且塞了不少陷阱題下,可以觀察到一個趨勢:現在的布袋戲與我們的牽連是什麼?我們真的「了解」布袋戲甚至「喜愛」布袋戲嗎?
                                                        
布袋戲的本質,是「布偶」本身,還是「戲」,還是非得要兩者結合才行?無論從字面上解讀或是其本質,「戲」是表演,「布袋」是表演媒介,也就是說,布袋戲至少有兩個方向可以抓住觀眾的口味。

從問卷趨勢與論壇的討論風氣看得很清楚,隨著時代演進,布袋戲的「傳播媒介」改變,從肉眼到電子線上化,收看方便了,距離卻更「遠」了。回到一開始講的,到底是喜歡「布袋戲」、「布偶」還是「戲」?既然兩者一但分割便是不倫不類,那這個天平是否歪掉了?顯然,為緊抓收視群的衣角,「布偶」爆炸性的發展以滿足視覺刺激,反而「戲」在口白與操偶上遇到演化、傳承的困難。當我們隔著螢幕,「故事」成了現代人與布袋戲僅剩的牽連。為了活下來,霹靂二十多年來發展出超過「武俠」的天馬行空劇情,根本不意外。

既然現代人只能透過「故事」與布袋戲產生連結,那麼,布袋戲是如何生產的?也許是市場機制,金光霹靂內部很少曝光於大眾眼下(至少不像觀光工廠一樣可以隨意出入),除了網路上少量的製作花絮,也只有圈內人、後援會的迷妹迷弟們有機會走訪片場。可以說,已經很少數人持續關注布袋戲的情況下,不清楚自己喜愛的產品是如何被製造的。隨便拉一個入坑東離的年輕小夥,問他布袋戲的歷史與產生,頂多說得出老虛在推特上的慘叫(百里冰弘RRR)。
身為一枚渺小、毫無影響力的小戲迷,在入坑兩年來,從最貼近時下年輕人的作品,到觀眾群愈來愈少的作品都看過一遍後,我也開始會思考:我終究是喜歡「戲」、還是「布偶」?

為了了解布袋戲的前世今生,從老虛製作東離的動機,各種片場幕後花絮,年代久遠的紀錄片,雲林偶之家跟布袋戲館都看過一遍。愈看愈是意識到:裡面的功夫,隨便一項,除非厚著臉皮拜師學藝,否則根本是如盲人摸象、管中窺豹。雖然近年來有三昧堂、木藝堂等新興團體展示作品,使觀眾眼界不再侷限於兩家電視布袋戲,但是隔著展場的紅線,披在華麗精緻偶衣下的神秘,仍舊鮮為人所知。

當我在深一步了解關於一些「偶主」收購木偶的相關文章後,不查不知道一查不得了…跟早年相比,布袋戲的「布偶」從「互動媒介」變成「玻璃櫃內的展示品」。能夠學會調整偶架,保養偶頭,縫補破損物件,裝飾水袖,黏貼掉落髮片,已經要被拜為大神了。也許這一改變,也促進一個循環:「戲」離我們愈來愈遠,「布偶」因視覺上的提升,製作保養操作門檻拉高,使人望而卻步。

在經濟條件許可下,現代人為了不同的理由收藏電視戲偶:為了紀念某個角色、欣賞某個角色的故事,抑或專門收藏外面工作室的精良作品。雖然不同理由,但相同的是:保養困難下,頂多只會外拍,不會操偶。操偶師們都說,戲偶要拿起來「操演」才有生命,這句話不管從外面或從裡面解讀都很正確,於外,新作好的戲偶如同新鞋,操久了會愈來愈順手;於內,要「活」就要「動」。那麼,專門躺在玻璃櫥窗的戲偶,還能叫「戲偶」嗎?

身為一名不合格的年輕戲迷,為了給自己答案,在某次隻身來到隱藏於台北大安森林公園附近的一間藝品店,隨意晃一晃,買下對眼的「史艷文」。人生第一次入手布袋戲偶,自然是興奮又緊張。回家拿出戲偶隨便抓抓頭髮,便開始學起紀錄片中傳統戲偶的舉手投足,當然,沒有專業指導,玩起來就像幼稚園小屁孩玩絨毛布偶般,把小spa玩成智障也不為過。

(圖:一切的起點)
(圖:童玩米你spa,默默地躺在店的竹籃內被我撈回家)
這時候,老爸看不下去,直接一把拿起小spa,熟練的擺姿勢、甩頭(武生用比較多),邊玩邊說:「啊妳看,這才是我們小時候玩布袋戲的樣子,這才叫布袋戲,妳剛剛玩的都是什麼…。」鮮少與老爸有其他話題可聊,自從我入坑後,他卻會開始關心我入坑布袋戲的狀況,一邊說年輕時與同學瘋迷布袋戲的時光「我最喜歡黑白郎君,我的笑聲就是學他的懂不懂啊,哈哈哈哈哈!」

這時候,小spa已經被玩到頭髮炸毛,卻彷彿出現靈魂,剎那有種「對!他就是史艷文」的感覺,瞬間意識到傳統小戲偶與年輕一代的劇烈差距。果然還是要建立在動人的故事、親手操演,才叫「布袋戲」吧?

既然傳統戲偶與我太過遙遠,那現今流行的戲偶呢?雖然在玩小spa的過程我總是意猶未盡,但是愈玩愈發感覺到:入坑兩年,我們與戲偶的距離可謂「最熟悉的陌生人」。老爸的年代,人手一隻戲偶;我們的年代,卻在不熟識布袋戲的情況下看著布袋戲作品「戲」與「布偶」顯然是不可分割的,在早年,有辦法從片場到大街小巷實現「戲」與「布偶」的結合;現今,迫於市場,圈內人只能把門關起來自己玩。是不是到今天,還有好多人以為,布袋戲偶是靠「魔法」動起來的?

為印證我到底是否喜歡「布袋戲」,為了再次認識布袋戲,拉近與布袋戲偶的距離,我決定「親自」製作一隻電視布袋戲偶,親自賦予他姓名與故事(沒錯,就為了這隻偶)。簡言之,就是親自參與布袋戲偶的誕生。掐指一算,距離我上次做黏土人已經四年有餘,該是時候捲起袖子好好幹下去了!

2018/10/31 after 紅盒子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