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恐有劇透,請閱覽者注意。
「如果你欲飛往天際,我願成為你的翅膀。」
動畫名稱:最後流亡〈英語:Last Exile〉
動畫原案:GONZO十週年紀念作
動畫類別:科幻、劇情
分級:普遍級
相關標籤:戰艦、柴油龐克(Dieselpunk)、蒸汽龐克(Steampunk)、賽博龐克(Cyberpunk)、西洋棋術語
內容簡介
背景為安那托勒與度西斯兩國進行戰爭、並有超高技術組織基爾特公會負責兩國間調停的世界「普雷斯提爾」(Prestale)。 居住於安那托勒邊境城鎮諾齊亞的一對青梅竹馬──克勞士與拉薇,駕駛著父親們所遺留的「先鋒艇」(一種小型的飛行艇)進行空中運送工作,並夢想著有朝一日能穿越連優秀的父親們都無法突破的大風暴區(Grand Stream)。 故事就從某日他們接受了送信到戰爭最前線「米納紀斯」的任務展開。
(以上摘自中文維基百科)
貓的感想
無論是世界觀、人物、機械、劇情甚至連每話標題都設計的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之良作。《最後流亡》各話標題都是西洋棋術語,小時候挺喜歡玩西洋棋,雙親又很愛買棋盤類遊戲(雖說他們後來比較熱衷麻將,不過一招我都沒學到,與此同時童年都在玩紅白機),所以跳棋、象棋、西洋棋、圍棋都有皮毛接觸。由於全是玩耍性質,棋藝自然頗為汗顏。其中恰巧特別有深入理解規則研究的只有西洋棋,當然時說不上來喜不喜歡,只能表明我體質真的容易被歐美文化吸引……那時候還沒正式愛上《愛麗絲》系列呢,所以應該不是被童話故事影響。
然後因為不太懂象棋,下棋還被我表哥騙逆。更好笑的是我小六才知道西洋棋因為規則和象棋大抵類似但細節有所差異,所以別稱叫國際象棋,是說我喜歡歐洲主教棋這名號,挺響亮。世界三種棋,象棋、西洋棋(國際象棋)和將棋(日本象棋),這三種玩法風格最相近,這篇當然不講下棋,這方面請教專業人士較妥。推薦AugustusChen撰寫的《西洋棋反映什麼樣的思維》文章,內容提到西洋棋的由來和每個棋子作用對應佈局之思維,覺得相當有趣(這篇上一篇是象棋思維探討,有興趣也可以往回點閱)。
好吧回來主題。這些棋語是提供西洋棋愛好者發廚用(被揍),標題當然是用來對應每一話的故事內容,這點就要自己看著體會了,我最有感的大概是Calculate Alex(精打細算的亞力克斯)此話應對的內容,提點一下,這集亞力克斯去參加黑市拍賣會參加LAST EXILE的鑰匙喊價,但他私下另外獲得了真正鑰匙的新關鍵謎詩。有興趣讀解這些可以看別人整理的LAST EXILE episode WIKI,特別推薦要讀的是下方Trivia(冷知識)的部分,不過網站全英文,有討論再來翻譯?(欸)
我開始發現,以前自己寫個人感想時會以『分析每個角色的個性、動機及背後世界觀』為主,而且還盡量全盤都寫,簡直當成百科撰寫介紹。然而自從幾年前發現這寫法很多筆者都會如此做,維基百科又那麼四通八達,於是心得寫作轉向開始變成『自行對照性質類似的作品外,另外會開聯想力腦洞補足額外知識』,像列舉上述西洋棋就不小心扯遠個人童年經驗和其他領域的知識。
總體來說Last Exile的劇情推動對我而言,有許多過人耀眼之處,而且喜歡使用隱喻式畫面來解釋故事細節。我對於某些鏡頭轉換感到略顯沉悶,部分甚至可以說不解。它的框架單用這26集動畫來表現可以說初回許多不明謎題肯定一頭霧水,所以要去補其他媒材版本的作品。即使至今看了第二回有些也依然還是懷有疑問?譬如說克勞士和塔琪安娜搭先鋒艇出戰,中間有段兩人墜落到沙漠。驚險平安降落之餘,擔任駕駛的塔琪安娜,在墜毀後醒來瞬間發現克勞蒂亞液管爆裂後的表情相當驚恐,而克勞士毫不猶豫的遞上供對方替換的衣物,甚至假裝修理先鋒艇來帶過尷尬。這裡配上討論版提出漫畫(還是小說?)的解說,很快理解是暗示心高氣傲的塔琪安娜失禁之事,由於畫面閃得相當快,所以剛開始不太容易明白,但想到畫面曾有快速周轉塔琪安娜下身特寫似乎就不難融會。
不過關於開始暗示度西斯的部分就不太好懂了。當他們兩人勉強步行於沙漠尋到一處可能有人煙的基地時,立刻被不明人士綁架,頭被按在某種儀器裡看不見彼此,但沒多久就發現身邊威脅退卻,兩人疑惑地離開被綁縛之地,畫面卻忽然轉到某處度西斯的女兵多妮雅嚎啕大哭。當下我很快就意會多妮雅所盯著那些空無一人的高大長管子是移民艙,因為還常看科幻很好聯想,我大惑不解的是克勞士和塔琪安娜是多妮雅制伏了嗎?因為演繹這段的畫面完全沒出現是誰攻擊他們兩人,也沒有特別顯示出有度西斯兵藏匿於此基地?鏡頭很突然地切換。
除了沉默寡言的亞力克斯外……我真容易喜歡沉默寡言的男角,然後很不幸中意的角色又掛了(默)。戴芬妮總帥是我覺得畫面比喻相當強烈而且每次登場畫面都富有意涵的角色。戴芬妮的表現十足如她鍾愛的玫瑰花,美麗高貴又冷豔甚至是毒辣,恰如帶刺紅玫瑰。她刻意前往蘇菲亞公主登基女王的大典以氣勢萬鈞的豪華玫瑰花瓣作為祝賀,不知情者看來華美浪漫,知情者卻害怕到深覺諷刺和威脅,尤其是可憐的迪奧。此處場景先帶出戴芬妮她華麗浮誇的氣派,爾後漸進突襲上銀之戰艦,神不知鬼不知覺展現一切都掌控於她手中的模樣,連帶以邀請之名讓克勞士和艾兒薇絲共同用餐,在餐桌上發表的殘虐閒談,一層又一層褪下華麗外貌底下的赤裸殘酷。戴芬妮是個完全的惡役。我喜歡她被表現出來的手法,但不想接近這種角色。掌權者的殘虐性質在她身上發揮的毫無保留(想起崩壞的夜神月,不過月還有蛛絲馬跡可以探回良心線,戴芬妮完全沒有耶)。
戰艦這類機械結構設計自身不是很懂,雖然對機械有些興趣。倒是這些空中器械和關鍵謎詩跟部分都不禁聯想到《天空之城》,尤其流傳四大基爾特公會家族的關鍵謎詩字句問答,有趣的是兩部動畫無論是《最》的關鍵謎詩還是《天》的肯德亞山谷之歌(希達使用毀滅咒語前,最後對穆斯卡語重心長發言時提過),一定會提到『大地』,即便《最》這齣裡面的世界觀場景幾乎都在天空進行。果然土地還是眾生命體存活倚賴的溫柔搖籃吧?說來大樹之根在許多文化故事都是維繫生命的存在。
為《最後流亡》標上蒸汽龐克標籤是因為它的戰艦及世界觀設計更正確來說是柴油龐克(dieselpunk),柴油龐克是一種類似蒸汽龐克的科幻題材,也深受蒸汽龐克影響,它結合了戰間期(一至二次世界大戰)至20世紀50年代的柴油機技術、復古未來主義技術和後現代主義。當初作為蒸汽龐克歸類時覺得有些細節很奇怪,畢竟蒸汽龐克的元素是以維多利亞時代的機械風格為主,《最》在機體跟服裝設計上又不完全屬於蒸龐,還挺具有現代感和部分未來感(基爾特公會的星形艇跟造型就滿前衛),原來是柴油龐克!知道關鍵字後仔細查詢了相關外語更加明白內容,我也獲得了新關鍵謎詩吶(?)
我滿喜歡克勞士、拉薇和艾兒薇絲之間彼此信任的友情。猶如片尾曲《Over the Sky》所唱的歌詞「如果你欲飛往天際,我願成為你的翅膀」,駕駛先鋒艇無論主駕還副駕,都需要深刻信賴彼此,這環境底下人人需要能夠將自己安心交付對方的搭檔,這衍生出來的感情依託就和出生入死的同袍沒有兩樣。直到終局雖有故事細節構成交代不全的遺憾,然而更多是殘存心底而蕩漾的情感溫度。是部相當突出特別的作品。